APP下载

浅谈京剧梅派的艺术特点

2022-07-11林娜

公关世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穆桂英梅派身段

林娜

作为京剧艺术的从业者,我们深知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不仅凝聚着中华传统美学的精髓和历史文化的底蕴,更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京剧艺术流派纷呈,各个表演流派的形成与特色,是建立在大量剧目积累的基础上的,当年的好角,无不是以唱、念、做、打表演技艺的精湛、高超、细腻赢得观众的。四大名旦之一的梅派在京剧表演艺术上精心钻研,勇于革新,创造了很多优美的艺术形象,发展了大量优秀剧目,改革与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国内观众对其十分欢迎和喜爱。

一、抓住人物,重视细节。

京剧演员应该由内心出发来表现人物,用心去演戏,揣摩人物,揣摩剧情,再根据自身的条件去表现人物。要用表演和道白抓住观众的眼睛、耳朵和内心。每一个唱腔、每一个细节处理、每一个技巧运用都要符合剧情人物的需要,合情合理。以前的老艺术家们去塑造一些人物的时候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征服了观众,才会有“活曹操”“活周瑜”“活红娘”的美誉。艺术的魅力在于细节,令观众难忘的也是细节,正因细节决定成败,所以我们应该格外重视。

1.万物为我所用

当年梅兰芳先生1959年拍摄的《穆桂英挂帅》,在第五场捧印这场,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分钟的戏,梅兰芳先生通过身段表演把穆桂英当时卸甲归林20年,担心能否战胜敌兵的思想斗争的整个过程表现的淋漓尽致,把穆桂英当年的威武的气势表现的活灵活现。他的这个身段,虽然是穿的文戏的披,但是他用的身段可是武的身段。这个身段在过去根本是不允许用的。因为以前旦角就是捂着肚子唱,没有更多的身段。但是梅兰芳先生巧妙的用舞台上的舞蹈语言清楚的交代给了观众。舞蹈语言他借用了武生史文恭的身段,又运用了铁龙山姜维的观天象的身段,甚至用了跳财神的身段。只要合乎这个人物的思想感情,只要它是美的,他都用了。并且可以准确的化到自己的身上,没有什么不能用的,梅派艺术没有行当的限制,只要合适,对人物有用的都可以用,什么人物用什么样的表演内涵来烘托。这也是梅派艺术的特点。

2.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梅派艺术在创造古典妇女的形象的时候,并没有完全直接的模仿一个女子。他的行动坐卧走,他的说话,他的言谈,不是直接的刻板式的去学,是去发现和认识再消化,最后创造妇女的动作情感和节奏。创造他的本质和意向,就是取其精髓。在生活当中,经过了艺术加工。梅派表演艺术是非常有内涵的,不是形于外而是行于内,在表演上他是动中有静,静中又有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指法,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是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而设计,服从人物,根据人物的思想过程这一条线顺下来。剧中人的喜、怒、哀、樂、忧、思、悲、苦、怨都是要服从人物。梅先生演《霸王别姬》的时候,虞姬一见霸王,马上就搀着项羽,非常体贴,哭也是背着身,转过来马上就是笑容,要不说这戏引人人胜呢!

二、梅派要做到手无须指,目不空花

都说梅派艺术是比较稳的,其实梅兰芳先生的唱腔是非常有新意的,只不过他表现起来不是那么苛求华美,给人一种很平易近人的感觉,梅先生唱的腔简单,没有那么多弯儿,但是不好唱。我觉得这跟写字一样,一个笔画多的字好写,但要写个“人”字、“大”字就不好写,而且唱腔需要靠气托着。所以我觉得梅派戏看似简单,其实不好学。所以你说梅派它有什么特点,它没有什么特点,但是恰恰没有特点就是他最大的特点,其实这样反而更难,因为有特点的东西往往更容易被抓住,梅派真的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这种意境需要你自己去用心体会的,不是能用语言来表达出来,它的表演不以台下观众叫好为主,行腔既柔又软,梅派艺术实在深奥,你挑不出他的毛病,那么自然,就手势、指法就够人学一辈子的。

结语

古人形容美说:“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就是“恰到好处”,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境界。用梅派艺术特色来形容它,就叫“平和自然”。梅不如尚的高亢峭拔,不如程的缠绵悱恻,不如荀的娇柔甜媚,不如张的华丽舒展。但是梅派的这份“平和自然”却是最为难能可贵,最接近传统人文美学佳境,所谓“太极”而进“无极”,这就是梅派艺术博大精深之所在。

(作者单位: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雪威)

猜你喜欢

穆桂英梅派身段
打开
浅谈京剧梅派艺术中和之美
论古典舞中身段与水袖的交融并用
没有一种爱情值得自降身段
论《太真外传》青衣唱腔创作的超越意识
梅葆玖先生病逝
挂帅不合适
没有一种爱情值得自降身段
韩伍京剧人物画选
婺剧《穆桂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