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客轻货”到“客货并重”
2022-07-11任治潞
任治潞
2022年2月,中国民航局发布《“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也是中国民航首次编制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规划》的出台将为构建优质高效、自主可控的航空物流体系提供精准指引。
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如今中国民航运输业客运和货运业务发展的不平衡性已经成为了国家大力发展航空货运业务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由于航班数量骤减导致的运力不足除了推升航空运价之外,也让航空货运在供应链中所具有的价值得以进一步凸显,此后一系列促进和保障航空货运业务发展的政策先后出台。2022年2月,中国民航局发布《“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也是中国民航首次编制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规划》的出台将为构建优质高效、自主可控的航空物流体系提供精准指引。
航空物流发展现状
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和消费市场优势等,中国无疑将在新时期全球化合作中成为衔接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的重要枢纽,并逐步与“一带一路”等新兴国家打造供应链循环,未来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价值链的组织中心作用将逐步增强,而这些都将促进我国航空物流枢纽地位不断提升。
在此次发布的《规划》中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航空物流在发展规模、航线网络、安全保障、企业竞争力、治理能力、综合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新时期民航强国建设提供了新动能。《规划》特别指出,在疫情发生后,航空物流表现出了重要的战略作用和巨大潜力。
从国内市场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已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机场群为核心的航空货运网络;国航、东航、南航等传统货运企业加快转型,服务向航空物流链两端延伸,邮政、顺丰、圆通等寄递物流企业积极加强航空能力建设。
2021年8月,中国民航局正式发文同意批筹江苏京东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不久后,圆通速递也发布公告,嘉兴机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得国家层面的正式批复。可以说,“十三五”期间,面对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以顺丰、圆通、京东等为代表的新生代航空快递物流企业正以各自的方式突出重围。
从国际货运来看,2020年,部分综合性枢纽机场货邮吞吐量排名世界前列,上海浦东(3)、广州白云(15)、深圳宝安(19)、北京首都(22)机场位列全球30强,杭州萧山(33)、郑州新郑(38)、成都双流(40)机场位列全球50强;上海浦东机场国际出港航班电子运单总量全球第一,北京首都、广州白云位列全球15强,信息化能力大幅提升。
从数据来看,“十三五”收官之年,即2020年,全行业货邮运输量、货邮周转量分别完成676.6万吨、240.2亿吨公里,规模稳居全球第二;我国航空货运航班通达国内237个城市(不含港澳台),联通国际62个国家的153个城市,其中全货机通航国家26个。“十三五”期间我国航空货运年均增速分别高于全球平均增速2.2和6.5个百分点。单从数据上来看,不可否认我国航空货运业务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但客观来看,现阶段我国航空物流无论是主体服务能力、基础保障能力、数字化水平、营商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航空物流依然是我国建设多领域民航强国的一个短板,从长远来看,发展仍然面临不少瓶颈。
对航空物流认识的转变
2021 年 11 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构建安全畅通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系统,提升航空货运服务能力,支持航空物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传统航空货运企业与物流龙头企业战略合作、资产重组,壮大航空货运机队规模,科学有序发展全货机运输。为了满足发展需要,很多传统航空货运企业正在逐步向提供全流程服务的航空物流企业转变,拓展发展领域,不断整合供应链,形成更加完善的一站式服务,让更多商家选择航空货运物流进行运输。新兴的航空物流企业不断涌现,迅速成长。对此,民航局发布的《规划》中除了包含一系列支持政策之外,还首次明确指出,在大力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各方还需要进一步完成观念的转变。
《规划》明确指出,全行业首先要实现“重客轻货”到“客货并重”的转变。改变以往重点支持客运的政策导向,实施“客货并重”发展策略。由于客机腹舱载货具有成本低、通达广的特点,因此对航空物流业的发展不能简单追求全货机数量上的增加,需要统筹好“客货关系”。《规划》明确指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客机腹舱仍然是最现实的选择之一。
其次是从“场到场”到“门到门”的转变。《规划》指出,我国航空物流表面上弱在空中,实际上弱在链条,传统航空货运服务链条较短,主要提供“机场到机场”的运输服务,难以满足“门到门”的运输需求,缺乏最先一公里的揽货能力与最后一公里的地面配送能力。
事实上,这一问题民航局早在2020年就已经提出,并围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效率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部署。如,统筹专业性和综合性的航空货运枢纽布局,优化机场货运设施功能布局和服务流程,完善机场冷链、快件分拣等货运保障设施;强化与海关总署的战略合作,持续推进“通关”便利化等。但从目前来看,我国航空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依然在摸索解决的路上,仍有很多困扰行业发展的瓶颈有待突破。
第三是从单一业态到全局生态的转变。发展着力点从单一的运输链条拓展到与多种生产链条融合,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从单一物流环节向物流组织模式创新转型,着力推动航空物流企业与快递、跨境电商、生产制造企业深度合作也是未来我国航空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在这一点上,以顺丰、京东等为代表的新生代航空货运企业的一些做法是值得行业推广和借鉴的。如京东、顺丰、圆通等都已经开始着手建设专业化的航空货运枢纽机场。一般来说,世界各国的航空枢纽以客运为主,如今这三家企业在地方政府和民航局的支持下分别在南通、鄂州、嘉兴建设专门的货运枢纽,一方面将让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调配的自主权,另一方面也帮助地方政府优化了临空产业布局,为未来全球航空货运市场向亚太地区转移占據先机。
航空物流如何与智慧民航结合
如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推动和引领着新一轮产业革命,传统的航空物流产业也在此背景下逐渐转型升级。进入“十四五”之后,政策层面对民航业向智慧化的引导也进一步明确。在中国民航“十四五”期间制定的“一二三三四”总体工作思路中也明确提出,智慧民航建设要有新突破,这也是民航局从战略目标层面对智慧化的要求。航空物流作为中國民航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次《规划》中也对产业的智能化发展进行了重点阐述。在《规划》中,对航空物流的智能化发展设立了一个具体目标,即航空物流信息化、智慧化应用水平显著提升,货运单证电子化率达到80%,电子运单在全国主要机场推广应用,智慧设施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覆盖率达到80%。
同时,《规划》所谋划的“三大体系”重点任务中,有一项任务就是建设先进完备的保障体系。重点在优化枢纽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智慧货运、完善集疏运体系等方面发力,应用“云大物智移”等先进技术,加快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建立系统化、专业化、集中化、智慧化的货运设施保障体系,提升运行效率。
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第一是加快现代化技术装备研发,如冷链、医药、超大超重货物等特殊货物的专业运输装备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违禁品机器识别、大型货物扫描探测等新技术等,解决行业发展共性关键问题,推进航空物流设备先进适用、完备可控。第二是推广应用智能设施,例如支持智能分拣、智能装载、智能仓储等航空物流设施建设,鼓励应用无人驾驶智能卡车、自动导引车、智能穿梭车、无人机等智能化运载设备等。第三是推广货运电子化。通过打造电子货运平台,推动航空公司和货运代理企业使用电子运单和在线物流服务,推动信息共享、标准统一和安检互认,实现民航“十四五”规划中所要求的“货物运输‘一张单’”。第四是促进物流信息互联互通,有了硬件的智慧升级,还需要能够推动货运代理、机场、货站、航空公司、海关等多个主体开放共享的平台,这就需要推动物流设施设备在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全面联网,建立一站式信息发布渠道和查询窗口,打破信息壁垒。
《规划》中的一些设想如今正在加速从图纸到投入使用。如一些机场在货运站或货运机场在物流设备选择上已经以人工智能、灵活柔性为原则,开始使用无人叉车、无人搬运车、AGV等智能设备;借鉴新加坡机场航站服务公司等行业先进企业的经验,探索智慧机坪在机场货运中的应用,探索包括从货机卸货、到港运输、进入航空货站、离港运输、货机装机等全过程的自动无人化工作流程。因此,对于市场前景极为可观的航空物流业来说,在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智能化发展,也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航空物流业的发展融入民航智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