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生态位育视角下的“两山”理念
2022-07-11申芙源
申芙源
摘 要:传统位育思想经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后,其对象与重心发生转变,文章以此为分析视角,研究发现当代提倡的“两山”理念在其形成过程中关于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的认识与实踐经历了由“失其位育”到“重构位育”的回归,形成了今天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生态价值、资本深化为主轴的各类现代生态位育实践。
关键词:位育;“两山”理念;生态资本;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5-0050-07
“位育”一词出自《礼记·中庸》中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概念蕴含着自然万物各得其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思想,其核心理念强调人与环境的统一,同时认为“中和”是达致位育的必要途径。《周易·文言》中的“天玄地黄”一词曾被古代学者用以形容失去“位育”的可怕[1],由此可见,天地实现秩序、万物得到发展即可概括“位育”一词的意思。
潘光旦曾于20世纪提出位育论,其核心观点认为位育即所谓“安所遂生”[2],指个体或团体与其所处的物质、文化环境得以相成而不相害,去除了此前传统儒学解释位育中的形而上学成分;费孝通也曾着重强调位育的理念,指出适应环境、谋求位育发展的重要性[3]。
在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位育理念一度被遗忘,代之以功利性较强、以效率与结果为导向的西方现代发展理念。
当下,我国为实现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动“两山”理念实践活动,使得我国传统发展哲学中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位育思想再次具备了跨时代意义的解释力。然而,传统发展理念所处的时代环境已发生整体性巨变,位育概念的内涵与实践也随之发生改变。
一、传统位育理念的现代转变
(一)位育的社会环境由“匮乏经济”向“丰裕经济”转变
费孝通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一文中指出,中国社会曾长期处在匮乏经济状态下的物资短缺环境中,这本身源于小农经济生产背景下“土地经济的报酬递减原则”使得小农生产难以形成资本的累积[4]。百姓在资源匮乏的生产环境下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地方士绅、长老社会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以地缘、风俗为间架的“超稳定结构”,具体表现为人在与体外环境的相成相融中维持一种以自然人类聚落为基本单位的社会稳定模式。
近现代我国进入工业化社会后,传统的“匮乏经济”得以向“丰裕经济”转变,物质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受工业化发展的生产制度与组织模式入侵,原本以自然村落、古代市镇为组织,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传统社会组织结构遭到打乱重组。传统位育理念中仅形而上学式地强调人与社群、自然间的顺应关系对这一现状已不再能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与伦理约束,而位育强调的“安所遂生”核心关注也由作为传统生产关系核心的社群组织转向作为现代工业生产核心的资源资本。
(二)位育的重心由自给自足的“成己”向社会化大生产的“成物”转变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5],《中庸》中的这段描述表明古人关于“位育”对象的认识,即通过位育不光要实现自我发展,同时还要促进外部环境的发展。然而,受技术条件与小农生产模式的限制,古代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改变能力相对较弱,其位育思想的实践多是被动地接受并适应自然。所谓的“成己”与“成物”更多体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关系上,其实质更多是在通过修齐治平强调如何“成己”;“成物”方面,对人与自然环境的位育讨论则多停留在小农生产顺应天时思想或“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探讨范围内,其所成之“物”的范围是极其有限的。
时至近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人具备了主动改变自然之“位”、便利自身发展的意愿与能力。此时,传统位育中的“成物”才真正找到对应的实践,即通过社会化大生产的技术与组织推动改变自然环境、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由于社会分工的影响,人已不再是“囫囵的人”[2],现代人的“成己”或说自我发展与价值实现已与社会化大生产分不开,人只有在分工协作中才能支撑起整个社会的位育,进而通过分配与再生产完成个人的位育。
(三)位育中自然环境的定位逐渐变为在地化的生态资本
中国古代乃至近现代关于人与社会、自然间“位育”的探讨在长期的考据与学理研究中已形成一定体系,但其关于人与自然的论述往往基于一些模糊的、形而上学的概念,如“天地”“物理”等。潘光旦对此曾提出“横亘空间的物质环境”的概念[2],但后来人关于该概念的拓展因与现实缺乏对照仍存在着一定局限。资源与资本是思考现代发展问题的两个关键要素,要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对现如今人与自然间的位育进行探讨,可以从这两个关键要素入手。
近百年来,传统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卷入现代化进程之后,西方现代工业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入侵打破了小农社会的传统生产结构,人不再占据生产要素的最核心位置,资本流向与地区的资源禀赋成为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面对现实环境的变化,曾经以人与小农生产关系为核心关注的传统位育也因此实际转向以资本流向与资源禀赋为主导的、人与在地新型生产关系的位育。这种具有现代特征的位育革新了传统自然概念的内涵,使原本被人适应的自然环境转变为可以利用与改造的“生态资本”,是现代中国人经几代社会继替由传统小农社会转而适应工业化生产、生活环境下的新式位育。
以上面临的转变总体奠定了现代位育在后工业化阶段回归以人为本,合理运用资源与资本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谋求人与社会、自然间的和谐发展。然而,有传统位育的转变,就有转变中相应的“失其位育”现象存在。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以此视角观之,就是一个从破坏原生位育体系的“失其位育”到重构新型位育模式的过程。费孝通将这一过程中社会方面“失其位育”的现象描述为“现代技术破坏了传统社会的完整力量”,使人“未得其利、先蒙其弊”[4];自然环境方面,在地产业资本与流通金融资本的不断开发与进驻扩张,同样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
如何实现“失其位育”到重构新型“位育”模式的平稳过渡,是贯穿现代化发展始终的问题。在当代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变革与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念深刻影响近十年中国社会对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关系的认识,并在各地现代化发展实践中对此前“失其位育”的发展模式不断矫正,其主要思想与古今位育探讨的合理内核不谋而合,使得以位育的视角剖析党中央提倡的这一理念成为可能。
二、“两山”理念的提出:由“失其位育”到“重归位育”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历了粗放型经济向节约型经济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就任时所提出的“两山”认识发展三阶段论[6],即对此时期内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相应划分,“两山”理念雏形得以形成。以位育视角观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形成整体经历了由“失其位育”到重建现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位育过程。
(一)“失其位育”显现: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
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布局受现实经济状况影响亟待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国内一度掀起关于亚诺什·科尔内《短缺经济学》的研究浪潮,对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资本控制进行反思。向市场经济制度过渡对资本与投资的需求,使得大量流动性投放到市场与民间进行现代化的产业组建。一方面包括大量引入外资,承接发达国家“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的“三来一补”一时成为补足资本缺口、打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首选。大量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在各地投资建厂,凭借“超国民待遇”以极低的要素与环境成本进行生产,大量开采当地资源,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另一方面,GDP逐步成为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核算的核心指标,同时也成为地方政府政绩评估的主要内容。地方政府为利用改革机遇发展地方经济各寻新路,“招商引资”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利用在地资源禀赋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彼时出现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利用廉价劳动力与廉价资源成本的比较优势进行大量投产,在国际市场上赚取高额利润。总体来看,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原材料投产与出口需要使得地方政府加快了对能源的开采,期间中央对环境治理问题再三强调并出台相关政策,但在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实践中整体处于“失其位育”的状态。
这一阶段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了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型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我国的初步落地。以结果导向的视角来看,虽然其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环境资源的“失位”但为我国冲破发展瓶颈闯出了新路,如同《周易》中所谓“或跃在渊,无咎”,其合理性在于特殊的时期便应当采用特殊的应对方法。然而,从长远发展的伦理视角来看,这一阶段的环境“失位”逐渐形成通过资源获取经济利润第一位的观念,“以人为本”的底色逐渐弱化。一方面,资源驱动型经济发展的“位”“育”成了初步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另一方面,粗放型发展模式使环境离了“位”,最终造成无序生产下的环境污染与人居环境恶化,使人类活动难以与自然生态相协调,阻碍了区域内社群整体利益的进一步发“育”。
(二)“失位”与“归位”并行: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计环境成本的经济建设使得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矛盾冲突的不良后果不断显现,资源环境的“失其位育”影响进一步恶化。党中央在此阶段尝试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整改与补救,并于1989年正式颁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环境监管、排污标准、排污许可与诉讼时效四个方面为立法重点展开了对环境保护、资源归位的“找回位育”工作[7]。
然而,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经历的几次经济波动与群体性社会事件使得国家与政府的治理重心难以放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这一时期我国连续经历了两轮外需减少导致的生产过剩,分别为1997年东亚金融风暴导致外需减少引起的生产过剩和2008年“华尔街金融海啸”导致外需减少引起的生产过剩,其连锁效应产生的后果便是大量职工下岗失业,经济发展结构面对风险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性问题一度成为国家面临的首要难题[8]。
同時,在“鞭打快牛”等逆向激励问题层出不穷的整体工作环境下,经济增长模式整体呈现高杠杆、高能耗、高污染的虚浮状态。经历了二十余年的粗放型经济发展后,人们才真正意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不再只是一味加大投入、增加产出、创造市场需求这么简单,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从产业上游入手,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才是治本之策。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可持续发展战略被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资源与环境保护逐步得到真正重视并作为国家战略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这一阶段的发展总体呈现失位与归位并存的特点,党中央与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表明其已逐步意识到保护自然、实现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共进的重要性,然而出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而未能对既有经验进行更深入的理论与实践转化,对金山银山的发掘与绿水青山的保护认识依旧是矛盾的,认为二者不可得兼,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旧建立在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之上,实现“可持续”只是在于协调破坏、修复、保护三者关系而已。可以说,这一时期虽较前一时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有所转变,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本质上依旧是矛盾的,并不是在环境与资源得其位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社会的“育”,而是在“失位”基础上“育”的同时又人为进行“归位”的保护与补救。
(三)“重构位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前两段时期在借由改革开放引进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努力向“丰裕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国内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5373.35亿元到2002年的121717.42亿元。然而,相应的发展观关于“位”与“育”的认识实质上是脱钩的,对于生产所需各要素尤其是资源与资本的大量需求使得短期内需要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生产,这作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特殊方法”确实为之后的发展打开了局面,但同样在短期内使得国内生态环境大面积“失位”。
进入21世纪,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局势大体稳定,为“重构位育”、协调发展与自然环境间关系创造了客观条件。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发展理念,这一论断第一次将生态自然之“位”与社会发展之“育”统一起来,打破了原本认知对立的“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概念边界,并在浙江的推广与实践过程中收获了较好的成效。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两山”理念被确定为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其理论得到了更多的具体应用与实践,并已成为当下中国重构可持续发展位育的重要指引。
三、新时代“两山”理念的“位育”主轴
(一)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区际位育
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主要通过主体功能区建设、划定生态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与自然资源局等方式实现。各级主体功能区建设通过划分适宜不同开发程度与开发方式的区域以在内确立开发的边界意识[9]。不同地区因此得以凭借其自身资源禀赋与生态环境状况从事相应的开发或保护,避免了同一标准下可能出现的“一刀切”问题。各地资源环境则得以在相应的治理活动中逐渐“归位”,并在不同地缘与生产关系的背景下实现在地化的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位育”。主体功能区建设勾勒出区际资源整合的框架,生态红线则在此框架内进一步划定了区域环境资源应处之“位”。现代监测技术与新型监管体制使得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科学评估成为可能,如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于2020年4月提出的“两山指数”便为这一评估体系提供了可量化的思路。
从理论角度出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作为宏观的区际规划使得全国各地的环境与发展谋划统筹起来,可以有效遏制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丰裕经济”自身无限扩张的本能。其背后的理念与《礼记·中庸》中达致“位育”需寻求“中和”“过犹不及”的理念相合;区际发展的因地制宜本身又是一种将地区视作完整发展主体的“区际位育”逻辑,从先前发展阶段的经验教训可知,多主体的无序扩张生产必然引发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失其位育”,只有实现统筹规划、明确主体责任、制定可行的监管评估体系才能使地区内多维度、多元化的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从当下国际形势的现实背景分析,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化经济发展以来,各国经济社会受形势所迫采取相应的隔离、封闭政策,全球产业链受到极大冲击。面对严峻形势,我国相应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格局强调的“国内大循环”即需要在全球产业链断链的环境下,调整国内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使经济社会保持良性运转。这一安排与当下防疫形势实际上使得各区域内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国内区际合作的投入增加,同时倒逼绝大部分外向型经济地区做出取舍。所以,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双循环建构对国内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面临全球性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各国间不得不采取相互封闭的手段时,只有国内经济自成良性运行的体系才真正具有应对风险的能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下的区际位育形成体系后即可成为应对国际经济风险转嫁的重要屏障。
因此,后疫情时代的发展规划应进一步将人、财、物力投入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国内发展的区际联动与以绿色经济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整体提高国内经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
(二)生态价值、资本深化的城乡位育
关于“两山”的规划,除了国家宏观的区际规划外还涉及城乡之间的规划,我国二百六十余万自然村(截至2018年)承载着绝大部分可开发、待开发的生态价值,可以说自然村落就是生态价值所归之“位”,但要使生态价值融入现代产业发展、实现“位育”则需要城乡之间共同参与。在区域内实现生态环境价值与生产要素市场的对接是突破生态价值转化瓶颈、实现发展模式“质”的改变的核心,因为这涉及怎样使非标准化的生态环境本身融入现代金融化运作的市场中。温铁军团队认为,厘清生态资源产权边界、科学计量“两山”生态资源价值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而且这一计量并不是在最初便交给资产评估公司来处理,其价值的货币化以及在交易中的对价同样需要区域内的城乡之间共同参与完成。
长远来看,生态价值深化与生态资本深化是先后两个相衔接的发展阶段,需要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结合起来,依据不同地理特征进行山、水、田、林、湖、草、沙综合开发治理,通过在村域内推行“三变”改革、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重构新型集体经济来实现。从位育的角度讲,这首先涉及“三变”改革对各生产要素之“位”的重新认识,即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这一过程首先要明确产权边界[10]。长期以来人们将农村从事生产的要素单独视作土地这一平面生产要素,村落则以规定的行政区划划分边界,这一套规则本质上是脱嵌于空间的、立体的自然环境与自然人类聚落这一“本位”的。实际上,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类聚落,其开发都应是对空间内诸要素的综合开发,因而投入生产的资源是立体的资源,是以自然人类聚落为产权边界的。在明确这一“本位”的基础上推进地缘边界与产权边界的融合将成为回嵌立体的自然、重构“位育”的重要途径。
生态资本的深化可通过构建城乡之間资源性资产交易的三级市场来实现,使农村的空间生态资源在城乡的协同努力下转化为“生态资本”[11]。三级市场中,一级市场即在县、乡、村域内形成区域资源管理公司,将村集体部分资产作股量化给村,使村民手中掌握的各类空间生产要素(如土地、空房、院落等)以借贷抵押形式形成内部流转,一方面使得非标准化的资源性资产在村域内通过流转得以货币化定价,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村内多要素对价防范破产极端风险,形成村集体的内部资产;二级市场则是在各地建立绿色资产交易平台吸引社会投资,可以将部分生态产品如高档林木等需要长期培育产品的预期收益包装成期货,在定期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能减少营林风险;三级市场主要指生态产品经包装变为金融产品后进入的证券交易市场,其对标主体实际为有一定投资意愿与投资能力的城市中产阶层,吸引城市的剩余价值流向农村。三级市场整体实现的生态资本深化实质上是在对生态价值认识深化与产权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现代金融体系的尝试。
生态价值深化与生态资本深化两阶段的衔接,侧重使生态的价值开发利用重归乡村,使城乡之间在生态资源与资金资本之间搭建桥梁实现协同发展。
四、“两山”理念的“位育”实践
“两山”理念提出后,在区际位育与城乡位育的主要运行逻辑下,各地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兴起了相应的理念推广与实践活动,依其实践中的“位”“育”关系总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借位促育型
借位促育指借助发掘当地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不做过多人工干预与改造实现的位育。这一类位育实践往往基于某地富有特色与相应开发领域优势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多发展第三产业旅游、服务业为主吸引资金与外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如“斜阳也是生产力”的福建霞浦、“小黄花大产业”的山西大同云州区等。
在践行“两山”理念转化的过程中,这类“位育”的优点首先在于有条件做到在对生态自然影响与破坏最小的基础上实现生态价值的变现,因而其所承担的负外部性成本可以通过合理开发降至最低,而生态变现本身所产生的正外部性影响如改善基础设施、带动就业等则普遍能赢得当地社会的支持,开发过程中的社会协调成本相对较低。其次,这一类位育所兴起的地区多在区域经济水平较高、上级政府大力支持的地区,其发展条件利于在地化的产业链延伸与三产融合发展,使得“两山”转化中的生态投入在多层级市场与主体的运转中产生乘数效应,进一步增加生态价值转化的经济收益。
这类位育的局限性首先在于对生态资源的禀赋要求较高,其发展优势更多在于区位资源的独特性,相关“位育”实践及经验难以复刻与推广。区域资源禀赋较差或缺乏特色的地区很难直接“借”其位实现“两山”的价值转化。其次,这类位育需要较高水平的生态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方案。这意味从资源的评估、规划、投资到开发,“借位促育”本身对每一阶段不同领域的行为主体的执行与合作水准都有着极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因规划不当与配合缺位而造成的乱开发、乱搭乱建现象,不仅未能将优势生态资源加以价值转化,反而易造成资源的价值浪费。
(二)变位促育型
变位促育指主要通过改造原生或遭到破坏的自然环境风貌,人为创造有利于发展的生态环境。这一类位育主体所处的背景多曾经历资源环境的“失其位育”,自然条件较差甚至恶劣,成功案例如“荒漠变绿洲”的山西右玉、河北塞罕坝、陕西毛乌素造林治沙等。
这类位育多在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较为落后的地区开展,其位育面临的具体环境又可分为两类:现有开发技术考量下先天生态资源禀赋较差的地区与后天人为破坏造成的“生态赤字”地区。现有开发技术考量下先天生态资源禀赋较差的地区虽在开发条件上不具有比较优势,实际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开发潜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态环境的不断改造,这些地区能够获得更多新兴的开发机遇;“生态赤字”地区情况较为复杂,其“变位”不仅要投入大量人、财、物力改善生态环境,还需要为此前造成“生态赤字”的产业结构与相应企业做好转型、转产的要素筹备。这一过程是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通过“两山”价值转化缩小区际资源禀赋差异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变位”本身对长期处于生态赤字发展环境的地区而言,既是需要鼓足勇气去把握的机遇,又是需要谨慎布局以迎接的挑战。
综合来看,变位促育实现“两山”价值转化所面对的阻力多元复杂,面临着前期投入成本更大、转产风险更高、变现周期更长等难题。同时,需要进行变位促育的地区多因过往发展规划不当而存在较多历史欠账。这意味着除区际物质资源的累积性不平等外,这些地区还面临着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形成的制度累积性不平等。这使得本就存在差距的区际发展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更加难以补齐短板,成为转型发展路上的一大阻碍。因此,这类位育实践仅靠地区自身承担相应风险与开发成本是远远不够的,亟待国家层面建立相应的地区转型风险评估与保障机制。
(三)规位促育型
规位促育指在既有生态资源禀赋基础上主要通过革新组织制度来重新规划生产模式、规范生产要素投入,进行资源盘活。进行这一类位育实践的地区往往生态资源禀赋不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不算恶劣,只是以往的发展模式未能高效调动在地生态资源进行价值转化,需要深入的资源整合对发展模式进行生态化、集约化的重新定位。相关案例如福建三明市进行的“三票改革”、四川战旗村开展的集体经济股份制量化改革等。
这类位育实践适用范围最广,一方面体现在“规位”本身符合乡村振兴战略对革新农村资产管理组织模式与资产结构的需要。想要实现现有生态资源的生态价值转化,必须先通过制度化与规范化的变革实现区域内资源的标准化定价。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其能使当下生态禀赋不具有特殊优势的地区在整理资源、变革制度模式的过程中进行多维度的发展探索。这一过程既包括确定区域发展题材与厘定资源产权边界的基础内容,也包括对革新产权结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深入探究。因此,这类位育使得资源禀赋较为普通的地区可通过规范性与制度性的变革盘活生态资源与在地资产存量。
规位促育在实踐中同样面临着一些难点,首先在于其实践过程中的社会协调成本较高,对资源与资产的“规位”涉及多级政府管理机构与在地企业、居民利益。这既需要改革主体善于沟通协调个人与集体利益、群众与机构利益,同时区域政府与组织也要预备付出相应的制度性成本。其次,生产组织模式的改革需要有优秀而坚定的“领头羊”。制度性与规范性的变革只有在优秀、统一的领导下才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推进。如今一再强调“五级书记抓振兴”即可说明这一问题,这对基层改革的领导者与负责人提出了一定要求,基层的“领头羊”直接关系着整个规位促育的执行力与改革效果。
以上三类“两山”理念位育实践的划分并不互斥,本研究仅通过提取不同地区位育的主要实现途径进行简单归类,在现实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三种类型往往交叉呈现。在“两山”理念的转化实践中,需要因地制宜,做到善于借位、敢于变位、精于规位,三种位育实践搭配运行才能将“两山”的转化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五、结语
现代生态资源“位育”实现“两山”价值转化是一个试图沟通中国古今发展理念的长期议题,此处用于解读“两山”理念的位育思想本身在此过程中既是体又是用,既是方法又是结果。作为“体”而言,虽然社会变迁使得“位育”的具体内容与方式途径发生了转变,但其核心始终是以人为本的。贯穿其全过程的问题在于如何实现现代产业化发展机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建构,使中国的社会化大生产真正实现理想中的“天人合一”,达到“以群则和,以独则足”。作为“用”而言,只有实现生态资源的绿色开发,使人类在开发活动时对生态自然进行保护与培育,才能在此基础上追求生态自身的价值变现与资本深化,进而在金融运作与产业建设齐飞的今天使“绿水青山”融入现代发展体制机制,顺利转化为“金山银山”。综上,实现“位育”思想与“两山”理念的体用结合终将打通传统发展哲思与现代发展战略之间的隔阂,通过对本土概念中蕴含的中国智慧进行国家战略分析与相关理论建构,在反馈与哺育“两山”理念实践的同时总结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 徐磊. 《中庸》的位育思想及其诠释——兼论潘光旦的位育论[J]. 社会学评论,2018,6(01):45-55.
[2] 潘光旦. 儒家的社会思想[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 费孝通. 江村经济[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 费孝通. 乡土重建[M]. 湖南:岳麓书社,2012.
[5] 朱熹. 中庸章句[M].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6] 习近平. 之江新语[M].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7] 程启军. 改革开放40年:理解环境问题的经济因素[J]. 江淮论坛,2018(06):22-26.
[8] 温铁军.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9] 陈磊,姜海. 国土空间开发强优势区的理论认知与政策机制设计——基于优势区原理的思考[J]. 中国土地科学,2020,34(11): 10-18.
[10] 杨慧莲,刘培生. 农村“三变”改革的内涵、实践、影响及扩散研究综述[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1,33(04):1-11.
[11] 江小丽,温铁军,施俊林. “两山”理念的三阶段发展内涵和实践路径研究[J]. 农村经济,2021(04):1-8.
(荐稿人:王晓晨,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