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会展中心规划设计原则探析
2022-07-10洪凡凡北方工业大学北京100000
洪凡凡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 100000)
1 建设背景
1.1 世界会展行业正稳步发展
现代会展业缘起于欧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完善,在国际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从全球范围看,“国际展览联盟UFI:2019年7月全球展览行业晴雨表”数据显示,在北美、欧洲、中东与亚洲地区,从2010年开始,宣布营业额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的展览公司百分比趋近稳定状态。就我国范围来说,“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2019年,中国经贸展览的数量和展览总面积年均增长率为5.61%和9.11%。总体来看,现代会展行业处于稳步发展中。
1.2 会展中心建设重心及规模的演变
2011年~2018年,中国兴建了大量大规模的会展场馆,世界会展经济逐渐从欧美向亚洲转移。同时展览的平均规模持续提升,新建的展馆面积规模逐渐扩大,我国一线城市的会展场馆建设规模普遍趋于大型化。
1.3 新兴会展中心呈多元化复合发展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多元化,现代新兴的会展中心除了需承载会议和展览的核心功能外,其在城市中扮演的公共职能也愈发重要,会展场馆已从单一场地租赁时代升级到综合体多元业态时代。其功能已从展示商品转换为共享行业信息的场所,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延续日常生活的场所。
2011年~2019年全国展览数量、展览面积增长趋势 表1
2 优势与问题
2.1 建设优势
从城市发展角度上看,作为一种大型的公共设施,新建的会展中心往往被寄予厚望,作为城市的门面与地标,以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会展中心同时也是展示高新技术的窗口,合理的规划建设有利于改善产业环境,吸引高技术人才汇集。其多元的功能空间也可补充完善片区基础设施,创造局部优化的环境及改善周边环境,延续人们日常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活力。
从经济发展角度上看,会展中心具有较强的经济联动优势,它联合城市交通、社会文化、新兴科技,并且能带动片区酒店、餐饮、旅游、零售等周边产业的发展。
2.2 建设问题
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我国现阶段的会展中心建设规模及规划布局上存在不合理,未考虑其区域经济与建设条件,常忽视了各城市特有的文化特色、市场环境、发展定位以及地域性特色,对周边环境特点以及会展中心未来的发展模式没有做充分思考,致使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后,会展展馆大量空置、展馆利用率低等问题层见叠出,触媒效应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国会展场馆租馆率头部效应明显,但有多达56%的展馆租馆率低于10%,仅为顶级展馆利用水平的六分之一。
基于上述提出的诸多问题与背景,本文从城市或片区整体发展的高度出发,考虑城市会展中心的建设背景、产业定位等,基于会展中心外部空间场所营造的角度,探索科学的会展中心规划设计原则。
3 会展中心的场所特质
3.1 科学人群需求
场所具有人、活动以及空间三个要素。按人群出行的目的划分,会展中心的使用人群大体分为功能人群与社会人群两类。功能人群又可分为会展人群、科创人群;社会人群则可细分为旅游人群与居住人群。
①会展人群:包括参展参会人群,此类人群目的性更为明确,主要需求为高效便捷地到达目的地,完成计划的活动,对于空间的高效易达有着明确的需求。而作为空间活动的主要人群,除关注其主要的功能需求外,关注活动期间会展人群多层次的活动体验,扩展其互动交流的空间,对于提高信息交互效率以及会展中心空间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②科创人群:往往需要更加自由开放、多元互动的开放空间,以激发创新意识。
③旅游人群:针对外来的游客,其主要需求活动为休闲娱乐,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对于会展中心的场所营造来说,此类人群更关注富有地域特色,可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的场所。丰富的、新奇的、具有吸引力的开放空间可为游客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会展中心人群需求特征 表2
④居住人群:对于当地的居住人群来说,会展中心是其延续日常生活的场所,承载了日常的休闲活动,同时当地人群往往对城市具有特殊的归属感。因此居住人群对于亲切宜人、具有归属感的开放空间往往提出更高的要求。
基于上述不同人群的需求特征,从交互共享的角度出发,满足多样人群的互动交流,打造多样的需求空间,营造具有开放性与流动性的多层次的会展中心场所,可促使各个使用人群更多地参与互动交流,促成空间产生多样化的活动,提升空间的活力。
3.2 行为空间属性
为满足多样化活动的展开,需打造不同的空间属性。对于会展中心的功能人群来说,其行为的目的性较强,主要表现为具有同一目的的群体活动,此类活动对于大面积的交往空间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社会人群来说,其行为常常具有自发性与不确定性,对物质空间环境具有更高的要求,活动的方式可表现为个体活动与几人的成组活动,具有一定私密性的独立空间对于社会人群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根据不同人群的行为特征,会展中心的外部空间可分为具有公共性的活动空间、私密性的休憩空间以及半公共的过渡空间。
3.2.1 活动空间
会展中心外部的活动空间类型大致有向心的聚集型空间与连贯的线型空间两类。聚集型空间,通常作为核心的节点空间,常具有较强的向心性与归属感,例如大型广场空间,可补充完善展示功能,承载大量的聚集人群,与建筑主体具有较强的联系;线型空间,通常结合场地内部的景观展开,当线型空间的尺度得以扩展时,也可成为核心的节点空间,线型空间通常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与引导性。
3.2.2 休憩空间
休憩空间包括停留和静坐的空间。停留是动态到静态的过渡,一般而言,人们停留通常是被发生的事件、活动、景色所吸引,因此停留空间应当具有视觉的渗透性,使其有景可观。静坐空间相比停留空间则对封闭性与领域性以及座椅等设施有更高的要求。阴角空间与凹凸变化的边界,可提高人们在空间中的停留概率。
会展中心外部空间属性 表3
3.2.3 过渡空间
过渡空间具有边界的透明性与模糊性,可打破空间体验的隔阂,使活动或者视线,能与其他的活动相互交织、互动共生,例如柱廊、深远的屋檐等。
3.3 意象要素象征
外部空间场所除承载人的行为需求,还需利用意象要素提高空间的可识别性,让人们精准定位自己身在何处。新兴的会展中心建筑本身与新兴产业息息相关,往往代表着区域的科技水平,具有引领区域未来的潜在诉求,同时对技术也提出了智能、创新的要求。因此,适合营造信息化、科技化、交互性的意象要素,突显空间自由开放、创新休闲的特征。除了雕塑、小品应打造科技化的主题氛围外,许多会展中心规划时,会议中心与展览中心都以较大的体量在水平方向上展开,而酒店与办公空间等辅助功能,常组合成高密度的塔式建筑,成为会展中心区域的竖向标志,强化区域的意象,丰富天际线变化。
图1 毕尔巴鄂新会展中心塔楼
图2 郑州会展中心酒店塔楼
例如,毕尔巴鄂新会展中心利用混凝土支撑起顶部悬挑高层办公楼,其纵向的垂直性与顶层水平性的展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办公大楼成为毕尔巴鄂新会展中心的地标与符号。郑州会展中心高达280m的酒店塔楼,也与水平展开的会展中心互为衬托,成为最具识别性的意象要素。同时,城市的人文环境如传统聚落空间、城市肌理、传统材料纹理等地域化特征,均可强化场所的意象特征,打造一个具有区域个性与可识别性的外部空间。
4 会展中心的规划设计原则
4.1 基于自然地形的布局结构
会展中心的布局结构是城市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基于自然地形的原则并不局限于场地本身的地形特点,还强调周边环境的限制,从城市空间、周边环境中寻找某种耦合线索,以利用建筑元素构建起场地与城市的关联,形成人性化的具有区域或城市特征的结构特征。常见的耦合线索有城市轴线、城市景观、城市肌理、传统聚落空间、边界形状等。如果说耦合周边环境是强调区域特征,那么合理利用场地资源则在一定程度上则强调布局结构的异质性与独特性。以场地内部的水文条件、古木、独特的地形起伏或者其他重要的内部景观为线索,可强化布局结构的领域特征。
4.2 融入城市环境的交通组织
融入城市环境的交通组织原则源于场地与建筑的易达,场地的易达要求整合衔接城市交通,建筑的易达要求规划组织内部交通,将会展中心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整合衔接城市交通主要考虑场地出入口的设置对城市交通与场地内部分流的影响,其原则是做好城市交通与内部交通的缓冲与过渡。做好公共交通的客流引入,规划车行支路与货运缓冲,以保证人流的有序引入过渡,确保城市交通的照常运作,内部交通的有序进行。内部交通除关注场地内部各个功能空间的有效联系及相应的人车分行外,尤其应关注人行交通与外部开放空间有效结合,打造良好的人性化尺度与趣味性的空间序列,达成外部空间与建筑空间自然过渡,形成区域的整体意象。
4.3 划分层级的场所体验
人对场所的体验是交通行为与交互行为的融合,体验在行为上具有连贯性,利用这种连贯性,可以明确空间层级关系,利用空间对比、高差划分、领域空间限定、主题引导等手法创造空间秩序。例如以会展中心区域入口为起点,穿越若干意象空间,到达主要的开放空间战略性节点,最终在结尾形成收束,根据主题空间的主次关系设置适宜的主题道具,在这个意象要素逐渐丰富过程中,通过空间的层级变化给予人们更具有冲击、印象深刻的场所体验,形成对会展中心整个区域的认知意象。
5 结语
随着功能的复合多元化,现代会展中心逐渐成为人们共享信息、延续日常文化生活的场所,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性也逐渐受到关注。会展中心的设计不应局限于建筑单体或是核心功能的展开,而应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着眼于会展中心的规划设计,以寻求人、会展中心以及场地环境三者之间的积极契合点,实现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加强会展中心的城市职能,使其融入城市公共空间,避免各地会展中心的同质化发展,满足参展人流的多元化需求,承载公众的日常生活,激发区域与城市活力,提高会展中心在非展会期间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