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最后一课》里的心理描写分析
2022-07-10何涛岳丽丽
何涛 岳丽丽
小说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通过小说情节、人物和主题的塑造,让学生感受小说创作独特魅力。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以真实普法战争为历史背景,通过法语教师教授孩子们上最后一节母语课的故事感染了众多读者,并成为语文教材中的必学篇目之一。
《最后一课》是一篇世界皆知的经典短篇小说,也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都德出生在法国的一个小镇,从小生活贫困,但是从没有放弃热爱的写作,并且善于将自己真实的人生经历融入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之中,带给读者独特的心理感受。都德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并且大部分具有浓郁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因此又被成为“爱国主义作家”。都德成就最高的就是其短篇小说,尤其是反映爱国主义精神的短篇小说,比如《柏林之围》《最后一课》。都德的文学作品创作风格受到左拉自然主义创作论的影响,但都德并不是一味地对现实进行描写和还原,而是将他自己的心理感受和对于社会、时事的评判倾向融入到其现实主义风格之中。这种“没有任何恶意的讽刺”和“含蓄内敛的忧伤”写作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被文学评论家誉为“含泪的微笑”。[1]
《最后一课》基于真实的历史背景创作于1873年。作者曾被征召入伍成为一名士兵亲历了自1870年至1871年为期一年的普法战争。作者在普法战争期间亲身目睹和经历了普鲁士政府的侵略主义和普鲁士军队残忍的烧杀抢掠。于是小说以此为背景进行情节的构建。整个故事背景以普法战争期间法国战败,普鲁斯统治法国被迫割让的洛林和阿尔萨斯,被统治的城市禁止学习法语而改学德语,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以儿童小弗朗士的视角进行审视战争和现实,以他的老师韩麦尔给他们上最后一节母语课为故事情节展开叙述,带给读者更加强烈的心灵震撼。小说中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小弗朗士的言行举止和前后变化表现了他对于过往不好好学习法语的悔恨与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憎恶。小说成功塑造了韩麦尔先生这样一个热爱祖国、热爱母语、热爱教育者事业、热爱自己学生的法语教育形象。作者用近三千字并不长的篇幅淋漓尽致的集中展现了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主义精神,并将小说的结尾落脚于“母语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的感人观念,深深的触及和刺激读者的心灵。
一、心理描写的概念及理论构建
(一)心理描写的概念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对所塑造人物形象在一定的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精神状态的描写。心理描写是小说等体裁的文学作品中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常见描写手法,常用来展现人物的心路历程以及性格特征。
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心理描写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心理描写有助于人物形象塑造的完整性和立体性。心理描写的加入是对人物形象肖像描写、衣着描写、动作描写等的补充和完善,能够从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帮助塑造更加立体和完整的人物形象。第二,心理描写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思想倾向。有时作者会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思想倾向借助于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描写进行展现。第三,心理描写有助于提升文学作品的生动形象性,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心理描写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和暴露在读者面前,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和窥探的兴趣,更容易激发读者思想情感的共鸣,并且心理描写的加入使得文学作品更加生活化和生动化,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更加的立体形象,真实可信。
(二)心理描写的形式分类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人的心灵世界是比大海和天空更加宽广的景象。人类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造成了文学作品创作者在进行心理描写时具有多样的形式分类。
在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的心理描写的形式分类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直接心理描写形式。直接心理描写形式包括作者使用第三人称对人物形象的心理剖析和人物形象的内心独白等心理描写方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描写的形式。第二,间接的心理描写形式。包括景物氛围烘托、人物动作展现、人物神态展现等描写方法。在景物氛围烘托方面,作者常常借助景物氛围的塑造烘托出人物的心理狀态,比如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凄惨、冷清的景物氛围烘托出作者孤独、寂寥、愁苦的心理状态。这种景物氛围的烘托可以是正面的直接衬托也可以是反面的对比衬托。
在人物动作展现方面,作者借由在心理活动所支配下的动作描写去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这样的动作描写一般而言都是较为细节的描写,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就借助父亲蹒跚的背影和爬上站台的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还原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的不舍和关爱的心理状态。在人物神态展现方面,人物的神态、表情是反映其心理状态的一扇窗口。这里所讲的人物神态展现区别于人物的肖像描写,而是特指可以反映人物心理状态的神态及表情等的刻画描写,比如《红楼梦》中刘姥姥初进大观园时对着王熙凤的讪讪的笑容里既表现了刘姥姥对于王熙凤的巴结,也表现刘姥姥为了求人放下尊严向小辈谄媚作揖的不舒服的心理状态,在获得二十两银子的资助后的笑容里又体现了刘姥姥对于王熙凤帮助她渡过困境生活的感激的心理状态。
(三)心理描写的写作方法分类
因为人的心理状态的复杂多变以及心理描写的多种展现形式,心理描写的写作方法分类也较多。
在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的心理描写的写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直接解说法。直接解说法是作者通过直接的介绍和解说展现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描写的写作方法较为直接和简单,是作者带入到文章中人物形象中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直接解说法常用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描写。
直接倾诉法。直接倾诉法就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运用第一人称的诉说方式,将自己的心理活动像对朋友讲述一样直接的展现出来。这种心理描写的写作方法可以迅速拉近读者与文章中人物形象的距离,增强读者的亲近感和信任感。比如《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将自己还没有学好法语却无法再进行学习的无奈和对自己以前荒废时间贪玩的懊悔直接了当的倾诉给读者,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感同身受的理解到小弗朗士对于侵略者憎恶,对于自己以前贪玩浪费时光的懊悔,对于法语老师韩麦尔先生的不舍,对于祖国和家乡的热爱的心理状态的改变。
独白泄露法。独白泄露法就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自言自语展现其心理活动。独白式泄露法与直接倾诉法的区别在于这种心理描写的写作方法并不是人物主动说出自己的心理状态,而是作者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无意”泄露。读者在读到这样的心理描写时可以满足其好奇心和窥探欲,可以增强人物形象心理状态的真实感。
幻觉展现法。幻觉展现法是对于人在极端心理状态下出现的幻觉的描写。这种心理描写的写作方法兼具夸张离奇的想象力和巧妙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的结尾处,感觉到自己身边有着看不见的高墙,在作者的脑海中又似隐似现的出现了少年闰土的形象。这个幻觉的心理状态描写以“高墙”暗喻了自己与故乡的疏远和间离感,以少年闰土形象的幻觉表达了自己对于少年时期朋友以及故乡的怀念之情。
梦境展现法。梦境展现法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心理描写的写作方法,充满着梦境的离奇色彩,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开始,以甲虫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社会和世界。
二、《最后一课》心理描写的艺术
(一)运用衣着描写暗示人物的心理变化
从行为学的角度上讲,一个人的外表,包括穿着、首饰、肤色等等可以探究出他的心理需求或者行为习惯。《最后一课》中,“他穿上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细致的描绘透露出来的信息有“漂亮的礼服”“皱边的领结”等,后期也特别说明,只有特殊情况下才会穿这套衣服。[2]
因为是战败国,法国割让土地给普鲁士,普鲁士禁止割让地的学校再教授法语,而这便是最后一课了,这也是韩麦尔先生祭奠国土沦丧、捍卫国家尊严的最后一刻。不难看出,韩麦尔先生对于国土的热爱和无奈,悲壮的心情溢于言表,透过这一身穿着也看出了韩麦尔的心理变化。
(二)运用肢体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
一个人心理变化必然会对应肢体动作和语言,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几次呐喊,便是心理极大变动的表现。韩麦尔先生执教40余载,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阿尔萨斯人民,献给了教师职业,最后一节法语课,看着乱遭遭的教室,他不再发怒,他珍惜这最后一节课,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一股脑的教会学生。
韩麦尔先生于是在课堂上对着自己的学生无比痛惜地指出学习上的懒惰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他严格指责阿尔萨斯人的这种缺点,同时也对自己的不严格感到悔恨,“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从开始的怒其不争,到悔恨,到重新找到希望,韩麦尔先生的心理变化一览无余。
(三)运用神态和表情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心理变化
国土被割让,以后不准开始法语课,韩麦尔先生事先是知道的,所以课堂上,“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眼睛瞪着”,像是“要把周围装到眼睛里带走”。这所学校是韩麦尔先生倾尽所有付出,并为之奋斗几十年的地方,这个“瞪”字便看出他的极度不舍以及不得已被迫离开、放弃的一种悲怆。当钟声响起,他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一位教书先生面对一群学生,却以后不能学习自己的母语,面对士兵还反抗无能,这句话便是韩麦尔先生当下能做的唯一的事,也是满腔热血唯一可以抒发的方式,最后他呆在那,用手势表示下课,从瞪到写到呆,一个人心态上从痛苦到悲愤最后无能为力的过程尽显。
本篇小说是用第一称谓写作,作为一名经常逃学的学生在看到老师最后一节课的反常举动,并了解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而此后不能再讲母语时,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当时的境况,但是这种当下的无奈、对侵略者的憎恨、对往日没有好好学习的追悔也充盈内心,何况是他们的老师,一个热爱国家、热爱教育却无力改变现状的人。
三、《最后一课》心理描写的作用
(一)心理描写有助于人物形象的丰满塑造
作为一种小说创作手法,心理描写的应用让人物形象更加的完整和立体。心理描写的加入是对人物形象肖像描写、衣着描写、动作描写等的补充和完善,能够从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帮助塑造更加立体和完整的人物形象。
《最后一课》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就借助了许多的心理描写,在《最后一课》中主要的人物形象就是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在小弗朗士的人物形象塑造上,作者前后运用了多次心理描写的写作手法展现了小弗朗士心理状态的前后变化。文章开头小弗朗士因为迟到就想不去上学去野外玩,又控制住自己返回学校途中将铁匠的安慰当作是玩笑,到課堂上得知无法再学习法语后的悔恨和懊恼。这些心理描写将小弗朗士从一个贪玩的儿童到具有爱国精神的转变进行了充分的表达,塑造了一个丰满、完整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二)心理描写有助于故事情节的巧妙构思
《最后一课》以真实的历史为故事的背景,普法战争以后法国战败,并且不得不将自己的国土割让给敌人,这样的情况下,被割让的国家不能再使用和学习自己的母语。
这本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故事背景,但是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描写以平静甚至带有欢快色彩的基调去进行描写,有助于故事情节的巧妙构思,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对读者的心理冲击。小弗朗士在进入学校之前的一系列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与课堂上的严肃气氛和其心理状态的强烈转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含蓄内敛的忧伤”写作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被文学评论家誉为“含泪的微笑”。
(三)心理描写有助于主题思想的表达
《最后一课》以小弗朗士的儿童视角为角度主要讲述了在阿尔萨斯一所学校法语教师韩麦尔给小弗朗士等学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故事。小说中作者通过多处精妙的心理描写深刻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于普鲁士侵略者的憎恶、对于祖国家园和自己母语的热爱,小说的结尾落脚于“母语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的感人观念,深深的触及和刺激到读者的心灵。
文中最浓墨重彩的就是将韩麦尔先生的心理利用各种手法展现出来,展现出他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痛惜,展现出自己不能够改变战局的无可奈何和悲愤,而这种心理都通过他语言和动作的外化体现出来,升华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心理描写作为小说艺术中最经典的创作手法,可以推动情节发展,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同时能够升华主题思想,增添小说的艺术张力和美学价值。都德作为优秀的小说家,深谙这种创作方式和技巧,在《最后一课》中心理描写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为类似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优秀的案例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家新.浅析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的艺术特色[J].新课程导学,2015(33):39-39.
[2]龚光玲.从字缝里读出韵味——文本细读在《最后一课》中运用[J].课外语文,2016(18):157.
何涛,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教师。岳丽丽,甘肃省临泽县平川镇中心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