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王吉相《偶思录》的修辞艺术

2022-07-10王三敏

文教资料 2022年8期

王三敏

摘 要:王吉相是清朝初年关中地区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其著作《偶思录》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的思想观点。本文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从句法修辞和修辞格两个方面分析了《偶思录》的语言特点,论述了修辞艺术对《偶思录》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其对现代汉语的启示。

关键词:《偶思录》 王吉相 修辞艺术

王吉相(1645—1689年),字天如,陕西邠州票县(今陕西彬县西坡乡票村)人。生于清顺治二年七月二十日,卒于康熙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三日。是清朝初年关中地区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也是二曲学派的重要传人。他淡于名利,安于退让,正直诚信,非礼不行。幼年时因家境贫困,曾于泾阳书室游学,白天作佣工,晚上则默诵典籍,后来因私塾老师赏识,得以观摩课堂,学业大进。康熙十一年(1672年)王吉相中解元,十五年(1676年)举进士,后改庶吉士,曾自叹云:“学不见道,何容以未信之身,立朝事主?”[1]当时他正居家养病,期间向大儒李颙求学,专注于心性之学。李颙把“知行合一”作为教学的宗旨,王吉相躬行实践,很有造诣。王吉相深得李颙心传,对《四书》的研究尤为透彻,著有《四书心解》四卷,《偶思录》一卷,注重“心解”,抒发自己的所学所悟,为当时的关中学者所称赞。李颙谓其“盖自成一家言”[2],“洞原彻本,学见其大”[3],可见对其评价之高。

尽管《偶思录》比较短小,只有两千多字,却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王吉相的观点,其内容包括《学》《存心》《防》《太极阴阳》《知行》《节》《体》《智愚》《巧拙》《别异》《知觉》《体用》《存养省察》共十三篇杂文。《偶思录》的语言很有特色,本文主要谈谈它的修辞艺术。

“修”是修饰,“辞”最初的意思是辩论的言辞,后来引申为一切的言辞文章。修辞两个字最早连用见于《周易》的“修辞立其诚”[4]。顾名思义,修辞就是修饰文辞,也就是说在表达中为了使接受信息的人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需要的信息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方法。

一、《偶思錄》中的句式修辞

修辞是一个多义的概念,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下面谈谈王吉相《偶思录》的句式修辞。

(一)常用整句,鲜用散句

整句和散句是从结构形式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整齐的句子。[5]

例1 知为学根,礼为知根。(《学》) [6]

例2 矩为太极,上下、前后、左右为阴阳。知为太极,呼吸、步趋、语默为阴阳。(《太极阴阳》) [7]

例3 视不可一时不明,听不可一时不聪,色不可一时不温,貌不可一时不恭,至言必时而后发。(《存心》) [8]

例4 故知为无为,而觉为有功,知为本体,而觉为立体之用,知为明德,而觉为存养省察之功。(《知觉》) [9]

其中例1是两个分句构成的对偶,例2为两个句子构成的对偶,各句内字数相同,结构相近,语音铿锵,把“知和学”“阴和阳”的关系全面地表现出来。例3和例5是两个分句构成的排比,例3从“视”“听”“色”“貌”四个方面说明“存心”的重要性,结构紧凑,文意流畅,语势强劲;例4从“知”与“无为而觉”“本体而觉”“明德而觉”三个方面论述“知”的重要性,王吉相用这种整齐的句式,把自己的感情、说话的气势表达出来,在语言上可以使前后句子连接贯通。

《偶思录》中多用对偶的辞格,也用一些排比的辞格,所以多用整句,像“日用动静昼夜寝食无适不然,则心在矣”[10]。“节者,礼之矩,而实阴阳之则也”[11]这种散句,在《偶思录》中比较少。

(二)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短句是句子形体短,词语的数量少,结构比较简单的句子;长句是句子形体长,词语的数量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例5 敬而能乐,乃谓之敬。乐而能中,乃谓之乐。中而能直,乃谓之中。四者相因,谓之主静。静者知而已矣。常知则无知,无知则安而能虑,此大学之道也。仁如是,诚如是,明德如是,一贯之旨也。(《体》) [12]

例6 人禽之异,不别职业,而别礼义也……君子小人不别分位,而别礼义也……危微之界,几希之防,胡可不兢兢与。(《别异》) [13]

例5这段文字多用短句,内容明确,易于记忆和流传,把“敬”“乐”“中”“直”四者之间的关系表达地很清楚。例6也多用短句,把“人和禽”“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论述地很清楚。《四书心解》成书于清康熙年间,此时的汉语句法未受到欧化句式的影响,使用古代书面语写作,语言凝练,说理透彻,文言色彩比较浓厚,所以《偶思录》中多用短句,可以使说理明白易懂。

(三)喜用设问和反问句

设问和反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不要求回答,不同于语法学上的疑问句。

1. 设问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或听众注意思考和思考问题。[14]

例7 或问仁与诚是一是二,曰只是一个。绘其形像曰仁,想其精神曰诚。又问敬乐中直何如?曰只是仁诚,又各析为二。(《别异》) [15]

例8 或问,我是如何。曰无物便是我。又问,无我是更进一层么?只是无物之至而已。[16]

或问,身有所与之其所,是一是二。曰,一也……又问,善必先知,不善必先知至诚,有转祸为福之权乎。曰,至诚本无转移,而祸自潜转之耳。曰这知却是如何,曰只是知识之俱化耳。[17]

或曰致曲是何如,曰曲礼三千便是曲,无不敬便是致。又问戒惧慎独是何如,曰不睹不闻便是戒慎恐惧,慎便是独,无二物。[18]

或问性命是何如,曰不睹不闻无声无臭便是。又问如何是本来面目,曰无面目处便是。又问未生之前是如何,曰也只是无面目,原来是生的。 [19]

或问独中是甚物事,曰只光光净净一个意,有甚物事,曰这是有意么。曰这正是无意处才是真意。 [20]

能是讲得会,背诵得过么,既不是恁等。看来读那一句,不是学讲那一句,只是论学也……(《存养省察》) [21]

例7连用两个设问句,前一个设问句两问一答,用在开头,既能引起读者对“仁与诚”关系的注意,又能启发读者思考,吸引读者阅读下去;后一个设问句具有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过度作用。先阐述了“仁与诚其实是一个”的观点,接着又论述了“敬乐中直”是“仁诚”的表象,是由它们演变而来的。

例8 《存养省察》这一节共用十三个设问句,基本形式为“或问……曰……”“又问……曰……”其中十二处是一问一答式,一处是两问一答式;三处是两个设问连用,三个设问连用的有两处,单用设问句的有一处。第一句运用设问句论述了“我”和“无物”的关系,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用第二个设问句进一步阐述了“无我是无物之至”的观点;第三个设问句对人们感兴趣的“身有所”和“之其所”的关系进行论述,认为它们是辩证统一的。接着用第四个设问句启下阐述“至诚无转祸为福的权力”,又用第五个设问句对“知”进行解释,是知识的具体化;第六个、第七个设问句对“致”“曲”“戒惧”“慎独”等几个述语进行阐述,引起读者重视;第八个到第十个设问句对“性命”“本来面目”“未生之前”等人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论述,后面三个设问句使文章富于变化,波澜起伏而避免了平铺直叙或行文枯燥无味。

2. 反问

以问为主,只问不答,虽以疑问的形式来表达,但语意是肯定的意义以及答案已巧妙地蕴含于问语与之中,即为反问句。

例9 不知则觉于何施?不觉则知于何功?知如日月之明,觉如日月之照。不明则照于何自?不照则明于何见?(《知觉》) [22]

例10 是果孰为巧,而孰为拙乎?(《巧拙》) [23]

例11 坏之而后戒之,何益哉?(《防》) [24]

像例9至例11这种反问句与前面的设问句相比比较少,主要是加强说话者的语气,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色彩,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此外,《偶思录》中像“须照样去做方是学,须做得来方是能……如说是知,这知毕竟是怎样识得这知的本面,则知学矣。学是如此博的,总是如此”等肯定句比较多,像“这工夫如说是行,则学便非致知了”等否定句用得比较少。

二、《偶思录》中的修辞格

“凡语文中因为要增大或者确定词句所用的效力,不用通常语气而用变格的语法,这种地方叫作修辞格(又称语格)。”[25]

(一) 《偶思录》中单独使用的修四种辞格

1. 对比

对比也叫对照,是把两个相对或者相反的事物或者同一个事物的相对或相反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把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以描述或说明。[26]

例12 气有呼吸、步趋、语默,而知无呼吸、步趋、语默……器有上下、前后、左右,而矩无上下、前后、左右。(《太极阴阳》) [27]

例13 石铁俱刚,铁可以锻而成,石不可以锻而成。(《知行》) [28]

例14 少者可以至大,而大则不可以复大也。(《节》) [29]

例15 天地无巧也,而因物赋形,形神俱全。画工至巧也,而绘肉不能绘骨,绘形不能绘神。(《巧拙》) [30]

对比可以分为两体对比和一体两面的对比,以上四例都是两体对比。《太极阴阳》一节,通篇都用对比的手法,例12把气和知、器和矩放在一起比较,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例13通过“铁”和“石”的比较,论述了作者“躬行实践”的主张。例14通过“少”和“大”的对比,说明了节制的重要性。例15通过“天地无巧”和“画工至巧”的对比,强调了“巧和拙”的区别在于“真诚和虛伪”的观点。总之,通过这种对比的方法,突出地形成对照映衬,把所要阐明的道理显豁地表达出来。

3. 反复

用同一的语句,一再表现强烈的情思的,名叫反复辞。[31]

例16 仁贼义之甚,可不慎哉,可不戒哉。(《别异》) [32]

例17 知之知之,曷有极之。(《存心》) [33]

例16间隔使用两个“可不……哉”,让读者谨慎对待“仁”“贼”“义”三者之间细微的差别,突出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例17连续使用两个“知之”,加强了句子的节奏感。

4. 比喻

俗称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甲事物来描绘乙事物或用甲道理说明乙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34]。

例18 存养省察,有安勉生熟,而无异同浅深。如日月之丽天,其普照万类而无遗者,省察之密也,其往来太虚而无违其道者,存养之熟也。(《存养省察》) [35]

把深奥和难懂的两个概念“存养”“省察”比喻为天上的“日”“月”,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和浅显化,使读者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

5. 引用

为了提高表达引效果,在自己的话语中插入现成话语或故事等。[36]

例19 《书》有之“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知之至也;又有之“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礼之至也。学者学此而已矣。(《学》) [37]

例20 故曰“阴阳有间,太极无息”。(《太极阴阳》) [38]

例21 薛文清云:“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易,知之未尝复行难。”(《别异》) [39]

《偶思录》中的引用多用于结论部分,用“故曰”引出,其中明引的有十三处,多引用《孟子》《中庸》《大学》《论语》中的话,阐明深刻的哲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还引用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明代前期大儒薛文清的话来说明道理。暗引部分多引用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观点来论证观点;还引用《易经》《书》等经书中的话,使人信服。

《偶思录》中单独使用比喻、对比、反复和引用等辞格外,还用了对偶和排比辞格,这两种修辞手法在句式修辞中已经论述,此处就不再赘述。

(二) 《偶思录》中综合使用的八种修辞格

1. 排比兼反复

例22 敬而能乐,乃谓之敬。乐而能中,乃谓之乐。中而能直,乃谓之中……仁如是,诚如是,明德如是,一贯之旨也。(《体》) [40]

例23 仁为众理之质,礼乐法度为仁之形,诚敬中直为仁之性,信义智勇乐为仁之情,其实一也。(《别异》) [41]

例22连用三个“乃谓之”“如是”,例23连续运用四个“为……之”。排比主要是用来加强气势,反复主要是突出强调。通过排比反复两种修辞方法的结合运用,王吉相把所要说明的道理的广度和深度突出强调,并加以发挥,使所要阐述的道理表达得鲜明深刻,气势强有力,两种修辞方法结合运用,相得益彰, 增强了语言效果。[42]

2. 对比兼对偶

例24 草木至愚也,而生长收藏不违夫时。人心至智也,而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智愚》) [43]

例25 此身坐此心亦坐,此身立此心亦立。(《存心》) [44]

例26 礼防于未然,刑戒其已然。(《防》) [45]

例27 农夫知礼,不妨为圣贤,学士无礼,不免为禽兽……皂隶知礼,不妨为君子,缙绅无礼,未免为小人……有礼则人,无礼则禽,有礼则君子,无礼则小人。(《别异》) [46]

以上几例从内容上看是对比,从形式上讲是对偶,结构匀称,节奏鲜明。例24内容上把“草木”和“人心”进行对比,说明“智”和“愚”的区别,例25从正反方面论述了“身和坐”的关系,内容对比强烈,反映事物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从而使读者获得形象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认识。以上几例都通过对比的方法, 突出地形成对照映衬, 把所要阐明的道理显豁地表达出来。例26把“礼”和“刑”的作用通过比较讲得很清楚。例27通过比较,说明农夫和学士、皂隶和缙绅、人和禽、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区别是“礼”。两种辞格综合使用,使形式和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

3. 设问和比喻连用

例28 或曰制礼作乐,圣人亦放心乎曰圣心如印板,虽摹千万纸,而此中毫无所动,何放之有。或又曰,圣人既竭心思,岂无所动于中乎,曰未竭以前动处固多,即竭又何所动乎。继之以不忍人之政,亦如印板然。(《别异》) [47]

此例中,王吉相首先提出“圣人制礼作乐也会迷失本性”这一问题,引起读者的注意,接着把圣人的本心比喻为印版,以此来回答尽管圣人制礼作乐也不会迷失本性;又提出“圣人用尽心思有没有权衡”这一论题,接着又以印版比喻圣人的本心来作答。

4. 对偶和比喻兼用

例29 仁知是根本,礼义是干枝。(《别异》) [48]

例30 体犹形也,用犹色也。(《体用》) [49]

例31 知如知州知县之知,觉如觉察利弊之觉。(《知觉》) [50]

例29把抽象的“仁知”“礼义”分别比喻为树木的根和干枝,使读者比较容易理解。体和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例30作者把“体和用”比喻为形体和容貌,让人容易接受。例31通过比喻来解释“知”“觉”,使人们印象深刻。以上几例从形式上看,字数相同,都使用了对偶的辞格。

5. 设问和引用连用

例32 又问:《大学》言“至善”、《中庸》言:“至诚”,是一?是二?曰:《大学》以学言,兼事功说,故曰“至善”。《中庸》以道言,指本体说,故曰“至诚”,其实一也……或问:博学者何?曰:请思《中庸》“学之弗能弗措”。(《存养省察》) [51]

通过设问提醒读者注意“博学”“至善”“至诚”等概念,正确引导读者思考,从而使作者的思想和认识更加突出,引用《大学》《中庸》中有权威性的话语来作答,突出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令人信服无疑。

6. 对偶和比喻兼用,反问连用

例33 知如知州知县之知,觉如觉察利弊之觉,不知则觉于何施?不觉则知于何功?知如日月之明,觉如日月之照。不明则照于何自?不照则明于何见?(《知觉》) [52]

《偶思录》中多用对偶辞格,结构整齐,匀称自然,对“知”和“觉”进行阐释;把“知”比作“知州知县”“日月之明”,把“觉”比喻为“觉察利弊”“日月之照”,浅显易懂,让人们容易接受;连用两个反问句,语气更为强烈。

7. 对偶和比喻兼用,引用连用

例34 体犹形也,用犹色也,未有具耳、目、口、鼻而不能视听言动也。故曰:“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体用》) [53]

例34“体犹形也,用犹色也”是对偶和比喻两中辞格对“体”“用”两个概念进行阐释,引用《大学》《孟子·离娄章句上》中的话进一步论述自己的观点,阐明深刻的哲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8.设问、引用和比喻连用

例35 或问周监于二代者何?曰:监非徒求诸文为之末,而实本于诚明之体也。故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体用》) [54]

这一设问句用大家熟知的周朝借鉴夏、商两代礼仪制度来提问,接着回答了“诚明”是根本的重要性。接着引用《论语》中的话语来论证这一观点,并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人们明白以德为政的重要性。

除以上八种异种辞格综合使用外,《偶思录》中还有同一辞格连用的情况,设问这一辞格连用在句式修辞中已经论述。

三、结语

修辞学是语用学的一个部分,是在动态中将使用语言的人和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偶思录》成书于清朝早期,集中地反映了关中大儒王吉相的思想和观点,尽管其距今已三百多年,但是书中运用的句式修辞和修辞格对我们写文章、汉语教学及日常交流等诸多方面仍有启发和借鉴作用。通过分析《偶思录》的修辞艺术,让读者從修辞方面了解清代初期杂文的语言特点,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文本,解读王吉相的思想,这对于清代关中四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2] [3] (清)王吉相.四书心解[M].王丕忠,整理.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239,9,9.

[4]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8.

[5] 李庆荣,陆燕丽.现代实用汉语修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1.

[6-13] [15-24] [27-30] [32] [33] [35] [37-41] [43-54] (清)王吉相.偶思录[M]//四书心解:下册.影印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1-7.

[14] [34]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20,191.

[25] 张静,郑远汉.修辞学教程[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210.

[26] 邢福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468.

[31]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03.

[36]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16.

[41] 陆文蔚.《大学》的修辞艺术[J].盐城师专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4):68-69.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项目“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四书》学文献及其思想研究” (15JK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