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沁润式”高中美术鉴赏学习路径

2022-07-09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共研名作美术

朱 晓 飞

(浙江省海盐高级中学,浙江 海盐 314300)

马克思说:“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1]艺术修养哪里来?美术学习中积淀而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早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学美、懂美、赏美成为必然。作为普及美术教育终端的高中,培养学生积淀形成走向社会所必备的美术核心素养至关重要。“美术鉴赏”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版)》中被列为必修课程模块[2],其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20年9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开始选用人美版《美术鉴赏》。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引导学生更有效地鉴赏学习是每一位使用新版《美术鉴赏》教材的教师急于探求的问题。在一年多的教学摸索中,笔者逐步梳理形成了针对人美版新教材有效的“三维沁润式”鉴赏学习路径:将美术鉴赏划分为方法学习、单元学习和名作鉴赏三个相互关联的学习维度,学生在这三个维度的活动参与中审美思维和能力逐步得到沁润,审美素养得到积淀。

一、方法学习维度:“案例+导学”,助力学生提高鉴赏能力

美术鉴赏课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先需要掌握的就是用什么方法来鉴赏的问题。但方法的学习往往是枯燥的,也是学生不喜欢的。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设计了案例导学来突围。学习鉴赏方法伊始,首先请学生欣赏教师自制的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作的视频,然后请学生挑选要鉴赏的作品,票数高者胜出。设置这样一个环节,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便于后续鉴赏工作的开展。在观看中,多数学生选择了张萱的《捣练图》,美术鉴赏方法的学习由此开始。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观察、体验、联想、鉴别与评价,获得审美经验、提高艺术品位的认知活动,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

1.描述

“描述”是鉴赏四步法的第一步,是指陈述作品中描绘的物象。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包含了诸多的因素:主题、内容、形象、构图、色彩、线条、光影、空间、肌理,甚至一些有趣的细节,这些都会令欣赏者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3]因此,要给学生搭建说的舞台,让他们把观察《捣练图》所看、所感用精练的语言说出来,这样会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思维的传递和情感的共鸣,使学生能真正走进作品。描述可分两步:第一步,小组“接龙式”描述所见,这样可以让每名学生都参与进来,避免部分学生因没有发言机会而产生消极心理;第二步,每个组推荐一人对本组成员零散的描述梳理“穿串”说画。经过两轮的思想碰撞,学生对《捣练图》有了全新的认知。

2.分析

在描述活动中,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下会有诸多的疑惑。例如:画面点线面为什么这么排布、色彩为什么这么组织、有什么内在关联吗……而解决这些疑惑的过程就踏入分析的大门,开始探讨作品的形式构成特征,包括形状间的相互关系、色调的处理、空间的营造、构图原理等。分析是鉴赏的第二步,是核心,更是难点,可以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揭示作品的构成关系。问题情境主要从语言手段角度精准设计,来引导学生更为有效地分析图像的特点,以更好地认知作品。

3.解释

随着对作品鉴赏的进一步推进,学生会主动追溯其内涵,鉴赏随之进入第三步——解释。这里的解释不能全凭观者自己的主观想法随意而为,有必要结合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甚至是艺术家的创作心得等。缺少客观参考资料的解释,往往会落入附会或过度解读的境地。[3]因此,这一步有必要根据学习目的、学情等需要提供给学生《捣练图》相关资料,引导学生针对《捣练图》资料开展两个层级的阅读,以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内涵。第一个层级“泛读”,通过泛读让学生快速了解作品的背景信息和相关观点,这会和他们之前形成的审美结论产生碰撞,使学生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加深学生对《捣练图》的认知。第二层级的阅读是“精读”,在精读过程中,PPT提供给学生问题情境,比如:《捣练图》在设色及人物刻画上有何特点?画家在构图上有什么特殊考虑吗?唐代的仕女画有何鲜明特色?《捣练图》经历了怎样的颠沛流离?这样可以带动学生更为有效地阅读,提高解释的内涵性。

4.评价

评价是一件作品鉴赏的尾声,经过前期的视觉感官、描述、分析和解释后,学生对《捣练图》会有一个全面而细致的认知,在内心中会对作品有优劣的判断,或是喜好上的判断,这个判断其实就是评价。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自己对《捣练图》的“判断”分享出来,在个体评价结论的相互碰撞中使评价内涵得到升华。但是,这样的评价往往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因素,可能有失公允。还需让学生认识到评价标准是具有时代性和区域性的,要对一件作品做出更为公正全面的评价,要将作品纳入一定的时空范围中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更好地认知一件作品,判断其优劣。比较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同一题材,不同时代不同艺术家的作品纵向比;同一位艺术家,同一类型不同年代的作品纵向比;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民族、流派、艺术家的作品横向比;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不同艺术种类的作品横向比。因此,引导学生将《捣练图》与同一题材不同时代的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魏晋时期)进行纵向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对《捣练图》的评价会更加理性而深刻,会对作品形成更为全面和公正的认知。

二、单元学习维度:“泛读+精读”,助力学生提高鉴赏效能

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材除第一单元:观看之道——美术鉴赏基础之外的其余五个单元涉及绘画、雕塑、建筑、民间美术、中国现代美术等诸多内容,有限的教学课时无法对教材中的大量内容展开有效的探究。因此,有必要引入语文学科的阅读课,开展宏观泛读和选择精读推进单元和主题知识的系统泛化学习。

1.单元泛读,整体把握版块内容

在某个大单元内容学习之初,首先开出一节“阅读课”,使学生初步了解该单元内容。阅读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给学生一定量的时间,进行整体泛读。通过泛读,使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学生泛读了解到的版块知识,有可能是清晰、有条理的,也有可能是混沌、无序的,这没有关系,学生读了就一定会有所印象、有所思考、有所想法,这时要趁热打铁,搭建“描述台”。随机抽选若干名学生陈述泛读所看所想,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就能把一些碎片化、零散化的知识内容串联起来,从而对单元内容有较为全面而客观的了解和认知,这对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等素养的积淀很有益处。第二阶段,教师提供给学生阅读任务单(如图1),带动学生有目的地读。这是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读,更加认真有效,对本单元内容的认知更加深刻,为下一步自选主题精读奠定了基础。

图1 学生完成的阅读任务单

2.主题精读,开展区域自主探究

在泛读课的基础上,再开出一节“选修式精读课”,学生可以在初步了解单元体系内容之后,根据自身的喜好,有选择性地开展主题精读,这样更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更为有效。为了带动学生更为有效地精度,教师可进一步深化设计精读导向单(如图2)。精读课的开展既有利于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淀,又切合了新课标“强调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创设的“精读导向单”符合新课标的“创设问题情境,倡导探究式美术学习”的基本理念。

图2 学生完成的选择式精读导向单

三、名作鉴赏维度:“共研+拓展”,助力学生提高鉴赏趣味

美术教材中提供了众多的美术名作,教师如果每次课引导学生鉴赏一幅名作会探究得很透彻,但是一个学期下来鉴赏的名作数量却屈指可数,远达不到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走马观花式地鉴赏很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团队共研和兴趣拓展相结合。

1.组共研团队,策共研活动

根据班级人数多少组建4~6个“小组式学习共同体”。每个小组由6~8人组成,选定组长一名,负责团队鉴赏活动的筹划与协调。团队组建好后,最为关键的就是每个团队进行差异化名作电子库的建设,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学生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考虑。横向可组建同时期同派别名家作品库、同时期同国家作品库、同时期同类别作品库等。纵向方面可遵循美术史的时间长轴,分段组建,每段又可分为中外两轴,每个组选其中一轴,这样最终可以形成比较式的名作鉴赏。相比较而言,按照美术史的时间轴线分段组建各自的作品库更加方便、快捷,且不会出现作品的重复。前期工作准备好后,就可开展名作共研活动。分两步走:一是准备阶段。在活动前两周每个组从电子库中抽选一件作品,分头准备,如材料的搜集整理、展示课件的制作等。二是课上分组汇报展示。每个组展示时间6~8 min。这样一节共研课下来,学生可有效鉴赏4~6件名作,既提高了鉴赏效率,又充分锻炼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意识,有助于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淀。

2.依个体情趣,行拓展研究

在团队共研取得成果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自我的审美情趣出发,对其中一件名作作者的其他作品展开项目化学习研究,最终完成一篇500字左右的图文并茂的研究展示成果在班级橱窗张贴分享,由共研组对其成果进行评估和检测,助其进一步修正完善。期间,教师做好学生资料搜集、方案制订、具体实施等的监测与点播引导。通过项目化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开展教学路径的探索,要以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先导,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切实从学情出发,重点围绕“问题点”开展教学路径设计,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学生在问题情境引导下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努力培养学生逐步掌握美术鉴赏学习路径,缓解“量·时”矛盾问题的同时,达成学生鉴赏学习“有效—时效—高效”的三级跃进,助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积淀。

猜你喜欢

共研名作美术
“疫”起携手 共研提质
《名作欣赏》创刊四十周年贺词选登
创意美术
陪安徽阜阳市诗词学会同仁来黄访问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微趣图
治胃寒痛
治胃寒痛
名作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