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ESD术后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临床实践
2022-07-09安媛媛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300000
安媛媛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 300000)
加速康复外科是根据循证医学为基础进行护理干预,减轻患者应激性,促进患者康复的新型理念[1]。起初由于各学科之间的专业隔阂,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临床上应用并不广泛。随着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兴起,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2]。胃癌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担心术后是否复发,患者术后往往心理状态不佳,恢复效果不理想[3]。为进一步加强早期胃癌患者的康复,本文对我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早期胃癌患者术后进行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分析对患者术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早期胃癌行ESD术后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42例。常规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43~78岁,平均(61.4±5.2)岁。体重指数(BMI)为18.4~26.8 kg/m2,平均为(23.5±2.8)kg/m2。内镜下病灶直径1~6 cm,平均(2.8±0.6)cm。观察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42~76岁,平均(60.8±5.1)岁。BMI为18.2~27.4 kg/m2,平均为(22.9±2.6)kg/m2。内镜下病灶直径1~6 cm,平均(2.6±0.5)cm。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性别、年龄、BMI以及内镜下病灶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胃镜确诊胃癌者;②符合ESD治疗适应证的患者;③患者及家属对当时治疗的方式知情并同意签字者;④均为早期胃癌患者。排除标准:①术前进行过放化疗等相关治疗者;②认知障碍、精神异常等无法配合研究者;③同时参与其他研究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方法:常规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内容包括: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患者排气后予以进食,食物以流质食物为主;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对并发症进行及时处理;情绪不佳者给予心理疏导等。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学科协作护理,内容包括:①健康宣教:术前开展健康讲座,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流程、手术特点、术后注意事项、手术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等,使患者了解微创手术概念、流程和优势。向患者讲解术后运动锻炼的好处,护理人员积极制定患者的康复计划,促进患者了解康复的重要性。向患者讲解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作用等;②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进行评估,了解引起患者不良情绪的原因,针对性给予安抚、鼓励等;同时列举治疗预后较好的真实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息,改善患者心理;③医护联合查房:在医师查房时,护理人员跟随医师进行查房,为医师讲解患者每日的状态和情绪等,医生根据患者状态进行治疗和护理计划的调整;④疼痛护理:术中麻醉师进行麻醉镇痛管理,术后调整镇痛泵;通过疼痛评分及量表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针对性给予镇痛措施,疼痛剧烈者适当加大镇痛药物剂量;⑤康复护理:术后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半卧位;术后1 d护理人员鼓励患者下床活动,活动时间控制在15~20 min。每天监测患者引流管引流液体的颜色、形状和数量,胃管一般在术后1~2 d内拔除。同时开展膀胱括约肌功能训练,待患者恢复排尿意识后拔除导尿。患者手术结束清醒后,可通过嚼口香糖来促进胃肠蠕动。胃管拔除后指导患者少量饮水和少量进食,营养师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设计饮食方案。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炎性因子水平、营养状况以及并发症情况。术后恢复情况观察肛门排气、下床活动、首次排便以及住院时间。炎性因子观察白细胞计数
(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营养状况观察总蛋白(TP)、白蛋白(ALB)以及血红蛋白(Hb)水平。并发症情况包括肺部感染吻合口瘘以及胃瘫。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肛门排气、下床活动、首次排便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2.2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WBC和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WBC和CR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2.3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TP、ALB以及H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TP、ALB以及Hb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对比
2.4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两组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吻合口瘘以及胃瘫。观察组发生率仅为4.76%,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n(%),n=42]
3 讨论
胃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ESD是临床治疗早期胃癌的主要手术方式。由于是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手术时消化系统受到较大影响[4]。传统护理方式要求患者术后尽可能卧床休息,术后1 d以上再行流质饮食,但越来越多研究[5-6]显示,术后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加速康复外科在早期被称为快通道外科,起源于Henrik Kehlet的理念,最初在心脏外科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逐渐扩大了应用范围[7]。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旨在通过对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降低手术并发症和应激性,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因此本文对我院早期胃癌行ESD治疗的患者进行基于加快康复外科理念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首次排便、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这是由于加快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模式在患者术后1 d即进行下床指导活动,术后72 h进行流质饮食,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和普食,提前进行下床活动有效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由流质饮食过渡至半流质饮食和普食,加强了胃肠蠕动,促进消化道功能的恢复[8]。
WBC和CRP是常见的炎性因子,介导炎性反应的发生[9]。观察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后WBC和CRP水平高于护理前,表明患者手术结束后,发生应激反应,导致炎性因子水平升高。但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常规组,表明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有效减少了术后应激反应,炎性因子释放减少。这是由于术前给予观察组健康宣教,疏导患者心理,使患者心理应激性较低,从而减小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10]。
TP、ALB以及Hb是临床判断患者营养的常用指标,在护理前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上述营养指标水平均降低,表明手术创伤所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是导致患者营养消耗的主要原因,术后患者营养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11]。但护理后观察组TP、ALB以及Hb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通过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有效改善了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保证机体营养需求,加速患者康复。这是由于术前给予患者碳水化合物,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手术带来的消耗,补充了患者机体所需的营养。肛肠排气后给予乳清蛋白粉,也加强了患者的营养摄入,满足机体所需营养[12]。
最后本文还观察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提示通过对患者进行术中保温、术后控制补液量、维持血流动力平衡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能有效促进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应激反应,改善营养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