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结核性脑膜炎抗结核强化阶段的影响
2022-07-09彭国庆湖南省胸科医院综合门诊部湖南长沙410000
彭国庆 (湖南省胸科医院综合门诊部,湖南 长沙 410000)
结核性脑膜炎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是肺外结核病变的一种,约占结核病总数的1%。该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但在发病期间可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等结核中毒症状,也伴随不同程度脑膜刺激征,若不及时救治,可出现脑积水等并发症,增加患者死亡风险[1-2]。常规抗结核方案可对患者病情起到缓解与控制作用,但对患者血清指标和脑脊液指标改善作用不明显。利奈唑胺(LZD)和左氧氟沙星(LFX)为二线抗结核药物,抗结核作用明显,血-脑脊液屏障渗透性强[3-4]。本研究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中联合使用LZD和LFX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9~2019年9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40~80岁,平均(61.67±4.32)岁,发病时长2~10年,平均(6.78±1.21)年,结核类型:肺结核32例,颈部淋巴结核12例,骨结核4例。观察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42~79岁,平均(61.78±4.56)岁,病程3~9年,平均(6.54±1.32)年,结核类型:肺结核30例,颈部淋巴结核13例,骨结核5例。两组数据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本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对照组以常规四联抗结核疗法:异烟肼片口服,4~6片/次,1次/d;吡嗪酰胺片口服,0.5 g/次,3次/d;乙胺丁醇片口服,0.75 g/次,1次/d;利福平胶囊口服,0.45~0.60 g/次,1次/d。观察联合使用LZD和LFX,具体用药方式为:LZD(生产厂家: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516,规格:600 mg),口服600 mg/次,2次/d,连续用药4周后,调整为600 mg/次,1次/d;LFX[生产厂家:第一三共制药(北京)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55,规格:0.1 g×10片],口服0.5 g/次,1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8周。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患者各项症状与体征消失,未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痰菌检验结果为阴性,脑脊液检查结果正常,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不低于13分为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缓解,未产生并发症和后遗症,脑脊液检查结果为改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不低于9分,但未超出12分为好转;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或是朝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未超出8分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5]。
1.3.2两组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分别在患者药物治疗前和药物治疗8周后,通过腰椎穿刺的方式抽取4~5 ml脑脊液,用贝克曼库尔特细胞计数仪检测白细胞计数,经双缩脲法检测蛋白质。葡萄糖和氯化钠分别用葡萄提测定实验和血氯测定实验予以检测。
1.3.3两组血清指标比较:于患者用药前和用药8 w后两个阶段抽取患者空腹撞他下的外周静脉血5 ml,使用医用离心机以3 500 r/min的速度离心处理,时长为5 min,取上层清液为待测标本,存放至-80℃的环境下,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和干扰素-γ水平进行检测。
1.3.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过敏、肝功能损伤、白细胞减少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及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治疗结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n=48]
2.2两组治疗前后脑脊液细胞学对比:患者用药前,各项脑脊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患者白细胞计数和白蛋白水平上升,葡萄糖和钠离子水平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脑脊液细胞学比较结果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比较:患者用药前不存在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和干扰素-γ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更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对比
2.4两组不良反应对比结果:观察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与对照组对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n=48]
3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可累及患者脑膜和脊膜,其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若不及时处理,可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6]。现阶段临床主要是用四联抗结核疗法治疗此病,可对患者结核症状起到改善作用,延缓疾病发展进程,但在调节脑脊液指标方面无明显作用,因此应加大研究力度,旨在寻求一种更为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脑脊液指标予以改善。
LZD是噁唑烷酮类抗生素,人工合成所得,于本世纪初被用来进行革兰阳性球菌所致感染的治疗。该药物属于细菌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的一种,主要在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上发挥作用,区别于其他药物,它对肽基转移酶活性无抑制,仅在翻译系统起始阶段起效,对核糖体与mRNA的连接有抑制作用,进而对细菌蛋白酶合成进行抑制。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与LZD联合使用,可发挥更为明显的疾病治疗效果;除结核菌外,LZD对增殖期和静止期敏感菌同样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血-脑脊液屏障渗透性可达80%以上,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7-8]。LFX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对细菌DNA旋转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可在此基础上对细菌DNA复制过程进行抑制,抗敏感或耐药结核菌作用明显[9]。
本文在结核性脑膜炎抗结核强化治疗中采用LZD联合LFX方案,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脑脊液指标、血清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主要是因为两种药物渗透性好,对敏感性和耐药性结核杆菌抗菌活性强化,加上二者的协同作用,可减少炎性反应和渗出,控制原有疾病进一步发展[10]。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LZD联合LFX方案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未增加不良反应,可为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总之,应用LZD联合LFX方案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抗结核强化治疗,可对脑脊液指标和血清指标予以改善,基本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