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
2022-07-09
努力打造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 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强劲支持
6 月9 日下午,中共山东省委人才座谈会在济南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强化人才引育创新、更好发挥人才引领作用、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等,听取院士专家意见建议,深入研究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相关举措。省委书记李干杰,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李干杰、周乃翔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董尔丹共同为“山东省人才之家”揭牌。于金明代表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向全省广大人才发出倡议。随后,于金明、董尔丹、王军成、陈松林、邓兴旺、王学典、梅敬成、陈文淼等8 位院士专家代表先后发言,现场氛围活跃热烈。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李干杰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广大专家学者和各类人才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感谢。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刻阐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前不久,我们召开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系统部署未来五年的发展任务。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实现“走在前、开新局”,引育一流创新人才至关重要。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快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更好发挥人才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李干杰指出,要在打造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上走在前,全力融入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布局,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2+N”人才发展雁阵格局,促进全省区域人才竞争力持续提升。要在打造一流人才队伍上走在前,形成各类人才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要在打造一流人才载体平台上走在前,实施人才平台“提能造峰”计划,建成一流高教平台,布局一流科研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要在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生态上走在前,持续构建产业、市场、法治、人文最优的人才生态,不断创新普惠性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人才服务政策,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爱才重才的浓厚氛围。
李干杰强调,在座的院士专家是我省优秀人才的杰出代表,希望大家带好头、作示范,引领全省广大人才在强省建设中担当作为、建功立业。希望大家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应用牵引,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科技领域,抢占更多科技创新制高点,全面提升我省创新体系效能。希望大家在服务重大战略需求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加强前瞻性谋划和规律性思考,提出富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真知灼见,把科研论文写在齐鲁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强省建设中。希望大家在助力重点产业蓬勃发展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积极为全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把脉问诊”,积极为技术成果转化“开方抓药”。希望大家在引进培养人才团队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甘为人梯、奖掖后学,讲好山东故事、传递山东声音,积极举荐引进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希望大家在严谨治学立德笃行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持续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潜心科研,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坚守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
李干杰指出,要坚定不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健全完善党管人才的工作格局,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要把人才发展摆在突出位置,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加强人才规划,注重人才布局,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要坚定扛牢人才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高校院所、国有企业、卫生医疗机构等重点用人单位要发挥主体作用,对标一流做好招才引才用才工作。要切实保障人才优先投入,强化人才建设资金统筹整合,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真诚希望各位院士专家积极为山东发展献计出力,帮助山东招引人才、培养人才,共同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周乃翔在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增强人才政策的领先性、针对性,用好普惠性政策、个性化政策、特殊性政策,找准关键点,实现新突破,打造我省人才政策独特优势。要进一步提升平台和环境的承载力、吸引力,做大做强人才承载平台,做优做好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好氛围,推动形成适合人才成长、适合创新创造的气候土壤。要进一步调动企业主体和人才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聚焦人才发展的堵点、难点,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让各类人才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既抓好外部人才引进,又抓好本土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各类人才层次和质量,促进全省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强劲支撑。
会前,李干杰还调研了“灯塔—党建在线”平台建设情况;与会人员集体参观了新时代山东人才工作展览。
省领导白玉刚、王宇燕、凌文,专家人才代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
让更多“千里马”在山东创新创业赛道上竞相奔腾——省委人才座谈会侧记
□ 赵洪杰 刘 兵
人是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首在得人,必须更好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使用人才。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引育一流创新人才,让更多“千里马”在山东创新创业赛道上竞相奔腾。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之际,6 月9 日下午,省委人才座谈会在济南召开。来自全省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优秀专家人才代表齐聚济南,围绕强化人才引育创新、更好发挥人才引领作用等,谈体会、话建议,为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凝聚共识、贡献智慧。
“真切感受到山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
“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闭幕不久,省委召开人才座谈会,凸显了省委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彰显了省委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的坚定决心。”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说。
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实现“走在前、开新局”,引育一流创新人才至关重要。近年来,山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实施“人才兴鲁”战略,聚力“加强人才引育创新”,全力推进人才制度改革攻坚,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加快构筑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究员王军成深有感触。“近年来,人才队伍规模素质持续提升,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500 万,位居全国第三;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到114 位,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4300 多名,近三年集聚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218 万余人。”王军成说,各层次、各类别人才的集聚,为打造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仅是人才队伍规模素质持续提升,人才培养集聚能力也在不断增强。2017 年8 月,北京大学与山东省签署了共建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协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主任邓兴旺介绍,研究院是北京大学在京外设立的首个高端农业类新型研发机构,在山东省和潍坊市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初步形成了“三高”布局:核心团队达到国际最高水准、仪器设备达到全球最先进水平、科研环境可与全球最高水平媲美。
“山东在创新政策、搭建平台、打造环境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让我真切感受到山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邓兴旺说。
近年来,以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战略创新力量相继落户山东,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院高标建成,高能级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为广大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与此同时,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双高”建设成效明显,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增至191个、978个,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升。院士恳谈会、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海洽会、名校人才直通车等品牌人才活动影响力与日俱增,越来越多人才看好山东、选择山东。
“进入发展新阶段,山东更加需要人才、渴盼人才”
随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山东省人才创新创业舞台更加宽广,热情更为高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山东发展进入全面求强、大踏步向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可以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盼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会长于金明说。
着眼未来,山东省提出全力争取融入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布局,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2+N”人才发展雁阵格局。一方面,支持济南、青岛发挥“头雁”作用,全力创建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另一方面,鼓励各市依托各类园区、平台,着力塑造一批富有创新创业活力的人才集聚区,形成“雁群”,促进全省区域人才竞争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潍柴集团依托美国、德国、日本三个离岸研发中心和一系列海外产业平台,引进高端人才300 余名,为企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希望有关部门支持像潍柴这样的重点企业更大力度‘走出去’,到海外设立分公司或离岸研发中心、海外孵化器、产业园区等,加大企业引进海外离岸人才支持力度,就地吸引集聚更多海外人才为我所用。”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执行总裁、副总设计师、副总工程师陈文淼说。
在打造一流人才队伍上走在前,必须着力塑造用好战略科学家队伍,着力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着力集聚和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着力建设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6 月20 日,参加“山东省人才之家”第一期人才沙龙的院士专家参观新时代山东人才工作展览。 本刊记者 孙大勇/摄影
“我们院内设立了‘伯乐奖’,鼓励主动出击、广揽人才,对于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学科带头人,三顾茅庐,真心真金,提供科研经费、安家费和住房补贴,至今已吸引了多位国家队高层次人才主动加盟。”于金明说,省肿瘤医院不仅要培养集战略家和科学家于一身的战略科学家,还要重点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这两年,医院大胆启用选拔年轻同志,一大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目前已经形成了“70 后”掌舵、“80后”领军、“90 后”骨干的可喜局面。
群星闪耀创新山东,哲学家和科学家都不可或缺
6 月20 日,“山东省人才之家”第一期人才沙龙在山东省干部学院举办,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担任主讲嘉宾。 本刊记者 孙大勇/摄影
强省建设,强在各个方面,不仅需要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也需要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表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达和普及,能够养育人的精神品格、文明素质,能够营造宽松开放、包容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我们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引育更多一流人才,促进文化繁荣兴盛”。
群星闪耀创新山东,哲学家和科学家都不可或缺。山东省明确提出,全面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乡村治理、卫生健康等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形成各类人才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需要人才、呼唤人才,也必将成就人才。更多优秀人才汇聚齐鲁、创业山东,成就自我与建设强省同频共振,一定能奏响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的铿锵乐章。
山东将引进重点人才近11 万人
本刊记者 孙大勇/摄影
6 月24 日上午,第二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项目洽谈会在“山东省人才之家”正式启动。
第二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项目洽谈会,突出人才引育创新,以“智汇齐鲁、创赢未来”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筹划了60 余项重点活动,基本涵盖了山东人才工作重点布局的各个方向、重点发展的各个领域、重点服务的各类群体。时间跨度从现在起到9 月中旬,力争用近三个月的时间,全方位展示山东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全领域促进海内外人才与山东对接交流,诚邀天下英才共话合作、共襄发展、共谋未来。
大会由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办,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承办,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国资委、团省委、省科协、省欧美同学会(省留学人员联谊会)、山东人才发展集团以及省内16 市协办。大会突出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为人才融入强省建设搭建舞台;突出具有山东特色的“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构建,聚力提升区域人才影响力;突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聚焦海洋、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谋划人才发展;突出战略人才力量塑造,强化人才引育创新;突出一流人才生态打造,深化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营造人才宜居宜业环境。
24 日的启动会正式拉开了第二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项目洽谈会的序幕。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龚文东介绍了大会的总体考虑和系列活动安排。从6 月下旬至9 月中旬,大会将立足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全面交流、互动融通,举办11 场省级重点引才活动,在此期间,全省16 市还将组织开展30 场规模性人才交流、项目洽谈活动。为进一步突出活动实效,9 月中旬,大会将集中发布系列成果,举行颁奖、签约等活动,突出海洋、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等主题策划举办13 项论坛,展示优秀人才的创新创业成果,为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广汇智慧、凝聚共识。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春艳发布了全省重点人才岗位需求以及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千名博士进企业岗位需求。省内5115 家重点用人单位提供岗位19990 个,引才总量达到107719 人;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发布岗位138 个,实现了全省“十强产业”领域的全覆盖;全省384家企业提出“千名博士进企业”挂职、合作及科研攻关需求660 个,需求总人数近1100人。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潘军发布了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重点支持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入选后资助期3年,共给予60 万元经费资助。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孔庆成发布了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项目66 项,揭榜金额累计达到8.7 亿元。团省委副书记刘少华介绍了山东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情况,聚焦青年人才高度关注的就业、住房、教育、文化等10个方面,推动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壮推介了济南市人才政策环境,向大家呈现了济南历史的温度、山泉的盛景、时代的脉动,诚邀广大人才奔赴泉城,开启逐梦的旅程。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学俊推介了青岛市人才政策环境,通过打造青春之岛、活力之都、宜人之城三张靓丽名片,诚邀广大人才选择青岛、携手青岛、拥抱青岛。
6 月21 日,黄河三角洲人才工作推介会在山东省干部学院(“山东省人才之家”)召开。本刊记者 孙大勇/摄影
【链接】
“山东省人才之家”揭牌
6 月9 日下午,省委人才座谈会上,“山东省人才之家”揭牌。
山东省人才之家,是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大力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推进一流人才生态塑造行动,进一步加强对人才联系服务、团结凝聚和人才赋能而建设的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山东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山东省干部学院承建,山东人才发展集团、山东山科控股集团、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山东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等作为首批共建单位,整合党委政府、市场化机构、社会组织、人才研究智库等方面的资源和工作力量,为高层次人才和重点用人单位提供人才研修培训、政策咨询、对话交流、资源对接、宣传推介等服务。
本刊记者 孙大勇/摄影
标识释义
◆标识以“人”字为视觉主题,突出“人才”核心主题。将“人”字进行连接,表明人与人“聚合”的含意。“人才”济济而形成“山”形,寓意“人才聚力,势如泰山”的文化内涵,突出了山东区域特点和人文精神;同时“山尖高峰”之形,也突出表现了“打造人才高地,彰显以人才为中心,聚合人才”的宗旨。
◆上下圆弧形态相互映衬,如同承托的“双手”,突出广纳贤才、助力人才赋能、打造服务人才平台的理念。同时上下圆弧形态又有海浪之势,彰显海纳百川的视觉意境。
◆标识整体设计突出“山东省人才之家”工作核心理念,传递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聚集高地,高水平建设人才强省的品牌目标,展现“山东省人才之家”品牌核心价值。
山东省人才之家服务事项
·人才沙龙
围绕实施人才兴鲁行动、加强人才引育创新等人才工作重大部署,人才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等,策划沙龙主题,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深入研讨交流,深化问题研究,凝聚行动共识。组织方负责梳理总结交流成果,及时报有关领导同志、相关职能部门。
·院士专家面对面
联合山东广播电视台,在山东卫视开办“院士专家面对面”栏目,定期邀请院士专家到“人才之家”录制专题节目,介绍研究领域和业绩贡献,分享成长和科研工作经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才研修培训
争取承办国家部委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活动,邀请省外高层次人才来我省开展学习培训、交流合作、专家咨询等。承接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重点用人单位举办的专家研修和人才培训班次、人才工作者培训班,做好政治引领和团结凝聚,引导人才更好融入和服务我省重大发展战略。
·企业家培训
围绕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全省企业家培训主阵地作用,举办高成长企业、科创企业以及青年企业家等培训班次。落实加强产业生态创新、深入实施“链长制”的部署要求,举办我省关键产业链产才融合培训班,组织链主企业、高校院所、院士专家、金融机构、智库专家、主管部门等深入对接交流,打造创新联合体,推动人才创新与产业创新有机联动。
·人才项目资源对接
联合山东人才发展集团、山科控股集团、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等,针对人才创新创业的实际需求,常态化开展项目路演报告、产学研对接会、新产品展示发布会、人才金融对接会等系列活动,帮助人才和企业高效顺畅对接“政产学研金服用”资源。
·人才洽谈交流
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用人单位和广大人才开展学术交流、院士专家接待、联谊活动、文体活动等提供开放的物理空间、优质的服务保障。
·人才工作宣传
围绕一流人才生态塑造行动,通过主题展、会议、活动、培训以及融媒体宣传等形式,发挥“灯塔—党建在线”、《党员干部之友》杂志等阵地作用,深入宣传解读中央、省委和各市的人才政策,展示我省人才发展成就、人才创新创业重大成果,展现我省人才工作力度、人才创新活力、人才服务温度。
·人才日常服务
山东人才发展集团、山科控股集团、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等人才服务机构,安排人才服务专员驻点服务,及时受理人才政策咨询和各类诉求,帮助协调解决人才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电视栏目《院士专家面对面》开播仪式举行
本刊记者 孙大勇/摄影
6 月30 日下午,由“山东省人才之家”和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电视栏目《院士专家面对面》举行开播仪式。
《院士专家面对面》栏目聚焦高层次人才,通过讲述各行业各领域院士专家的创新创业故事,生动呈现院士专家的境界格局、专业水准和突出贡献,广泛宣传优秀人才在山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实践,展现山东吸引人才、集聚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生态,推动“济济多士、尊贤爱才”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助力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