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降低多发伤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性
2022-07-09王丹萍
王丹萍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降低多发伤患者死亡率的作用。方法:采取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100例多发伤患者分为50例/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多发伤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多发伤;预见性护理;死亡率
多发伤大多是因意外事故引起,作为一种突发病,大多患者伴随紧张害怕等情绪,或者因剧烈的疼痛感而不积极配合治疗,身心应激反应强烈,病情凶险多变,需及时稳定生命体征,展开更具针对性、综合性的治疗,以降低死亡率。护理与治疗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应对变化多端的病情,需预防性实施护理措施,本文旨在分析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降低多发伤患者死亡率中的重要作用,共纳入100例患者展开研究,详情见下。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共纳入100例多发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20.3月~2021.1月)。纳入标准:①外伤史明确;②意识清晰能正常沟通;③病史清晰,病例资料无缺项。排除标准:①年龄满70岁;②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③受伤至入院时间超过12个小时;④主动要求放弃治疗。
采取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100例患者分为50例/组,共两组。
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24~67(44.10±9.23)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11(6.26±1.15)h;19例交通事故伤,15例高空坠落伤,8例器械伤,8例其他伤。
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22~69(44.47±9.10)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10(6.41±1.36)h;18例交通事故伤,16例高空坠落伤,9例器械伤,7例其他伤。
组间资料对比,P>0.05,基线资料均衡。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常规监测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确定损伤位置,对病情展开系统性评估,予以对应的止血、吸痰、开放静脉通道、吸氧等处理。
[观察组]:预见性护理。①休克护理。持续监护生命体征变化,掌握出血情况,确定血型,和血库及时联系通知备血;②窒息护理。注意观察呼吸状况,监测呼吸节律、血氧等,有呼吸受阻表现立刻检查气道有无阻塞,做及时的清理处理,以保证患者气道处于通畅状态;③感染护理。在为患者清理伤口和包扎等处理时,控制力度,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以降低感染风险;④低温护理。病况较重者,加强巡查力度,动态检测体温并如实记录(1次/1h),及时提供棉被、保温毯等保暖设备,调节室内温湿度,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0.5h内输入1000mL0.9%氯化钠注射液,并提前做加温处理;⑤不良反应护理。结合疾病特点和所用的药物等,掌握高发的不良反应并提出预防措施;⑥心理护理。和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向患者传递“你的病情不严重,正在好转,本院最好的医生正在给你治疗”等等比较积极的消息,以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并和家属做好沟通,获得家属的高度配合。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结局,分为生存、死亡,生存包括诊间处理、急诊留观、转入专科病房、转入ICU。
1.4统计学
统计学软件选用SPSS25.0,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以“`c±S”表示,计数资料行χ检验,以“[(n、%)]”表示,P<0.05,则表示结果有差异。
2结果
如表1所示,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多发伤是比较高发的一类意外伤害性事件,常发生在高空坠落、交通事故、打架斗殴等事故中,病情凶险,进展迅速,需及时对症处理以稳定病情。专业化的治疗必不可少,但同时护理措施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护理是治疗的补充和支持,无论是急慢性疾病、轻重性疾病,在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都可改善治疗结局。
预见性护理是指提前通过病情发展的判断和评估,采取系列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将各项风险扼杀在“摇篮”中,针对多发伤患者的预见性护理,从休克、窒息、感染、低温、不良反应以及心理六个角度着手,落实多条符合现代医疗发展的护理措施,预测病情发展动态,根据病情变化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防因客观因素导致治疗延误,为患者抓住最佳治疗时机,降低死亡率。预见性护理除了针对病情方面展开干預措施,还注重患者心理层面的沟通,为患者树立康复信念,以积极配合临床工作。文章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00%,而对照组高达14.00%,生存患者中,观察组1例患者转入ICU,对照组有5例转入ICU,由此可见,预见性护理在改善治疗结局方面效果显著。
总之,多发伤症状多,病情重,通过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积极降低死亡率,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刘建凡,曹慧.一体化链式创伤急救护理模式结合预见性创伤护理在多发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160-162.
[2]李艳.治疗性沟通联合预见性复温护理在急诊多发伤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2):327-328.
[3]邹依婷.预见性护理干预在ICU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7):146-147.
[4]何东虾,卓小华,张文.预见性复温护理在急诊多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2):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