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启蒙教育实践研究

2022-07-09吕欣梁静刘晓川

教育家 2022年25期
关键词:柿子节气创设

吕欣 梁静 刘晓川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浓厚,如何激活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当代价值?面对这一课题,一线幼儿园做出了探索。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浇水、赏花,亲近大自然,了解习俗和节气文化,耳濡目染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引导幼儿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持二十四节气的存续力,是教育应肩负的重任。北京市第一幼儿园海晟实验园于2019年3月开始幼儿园二十四节气启蒙教育实践研究,通过创设丰富的节气文化教育环境,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知识、技能和经验的需要。幼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人们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在参与体验节气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出深厚的民族自豪感,获得审美情趣的提升。

“三导向”探索二十四节气启蒙教育

二十四节气教育价值是二十四节气启蒙教育目标制定的基础。在幼儿园进行二十四节气文化启蒙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赋予了更新、更多的含义,即强调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发展的同时,注重公民素养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公民素养要求人在认识自我、了解他人的基础上,学会观察、感受、发现、探究、表达。结合园所“多元文化培养中国小公民”教育特色,我们将“培养健康、自主、文明、博爱、创新、懂责任的未来中国小公民”作为教育实践目标,即做愉悦活泼的健康小卫士、自信自主的文明小主人、博爱包容的爱心小天使、探究实践的创新小能手。在研究中,我们认识到幼儿园开展二十四节气启蒙教育需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遵循幼儿学习的特点,以感知体验式学习为主。应为幼儿广泛接触生动多样的节气活动,充分体验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饮食、游戏等提供充足的机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在积累丰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例如:立春观察迎春花的生长时间,惊蛰在泥土里寻找蚯蚓的踪迹,春分一起玩竖蛋游戏,谷雨收获品尝香椿,小暑研究什么样的西瓜味道更甜……节气活动就是抓住节气的自然本质与幼儿的率真本性的契合点,激发幼儿探索自然乃至世界的渴望,让幼儿的好奇心与自然千变万化的植物、动物、天气、天象等变化相连,让他们走进自然,发现自然的规律,感受自然的奥秘。

其二,重视环境熏陶的作用,将节气教育寓于环境中。环境即物质环境、人文環境与心理环境。具有文化属性的环境是熏陶幼儿心灵的有效刺激源,会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实施二十四节气教育时需要与创设良好的环境结合起来,寓二十四节气教育于周围环境之中。例如:园所创设的展示台、季节相框、季节种植园、节气养生馆,班级创设的特色单元活动互动角等。

“源于幼儿,体现文化”是二十四节气启蒙教育主题内容选择的思路。我们从幼儿生活中的见闻入手筛选、挖掘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教育规律、认知水平,并以幼儿多感官体验感受和兴趣爱好为基础的节气活动,形成了幼儿园二十四节气启蒙教育主题活动网络。

其一,挖掘活动话题——起自幼儿兴趣,源于幼儿经验。我们根据幼儿能力以及兴趣点,把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各个环节,让幼儿充分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如在小寒节气,结合幼儿的发现,开展“泡腊八蒜”、“冰”力十足的小寒、神奇的冰、钓冰块、冰块项链、冻冰花等活动。

其二,衡量活动价值——幼儿成长需要,文化价值充沛。综合活动本身的教育价值易于生成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例如霜降节气摘柿子、晒柿饼、晒果干活动支持大班幼儿深入探究。

“目标分层,内容和谐”是二十四节气启蒙教育主题设计开展的思路。活动目标的制定关系到活动开展的方向和成果的检验。实践过程中,教师理解二十四节气教育的内涵与意义,深入挖掘活动本身所蕴含的二十四节气教育价值,在分析幼儿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定位教育契机,注重幼儿文化素养的提升。

其一,单元活动下层级目标制定体现文化性、发展性,强调生活化与行为化。目标制定的文化性:教师必须深刻理解二十四节气启蒙教育的内涵与意义,深入挖掘活动本身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在分析幼儿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定位教育契机,注重幼儿文化素养的提升。例如秋分节气来时,介绍放风筝、送秋牛图、吃秋菜等习俗。教师和幼儿共同表演情景剧,欣赏诗歌《明日歌》,提醒大家珍惜时间,把握春播秋收的好时光,幼儿兴趣盎然地从中了解了身边的节气文化。目标制定的发展性:我们按孩子的年龄分班,并根据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从情感、态度、认知、技能四个方面设置单元发展性教育活动。具备文化性与发展性的目标将引领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与五大领域结合,渗透于一日生活,真正使幼儿了解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从情感态度上欣赏、理解、尊重不同文化传统。

其二,单元下层级活动内容选择体现适宜性、和谐性,强调多样与可操作。内容选择的适宜性:遵循幼儿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源于幼儿生活经验,选择具体形象思维和感知体验为主的内容,注重为幼儿提供充分感知体验机会,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对本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内容选择的和谐性:与五大领域发展要求达成和谐,内容选择既满足领域要求,又包涵二十四节气教育价值。从幼儿身边出发,感受本土文化蕴含的智慧与精神,在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的同时,有效融入现代化思想,培养幼儿对文化的欣赏、理解、接纳能力。内容选择的多样性:选择多样化内容,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热情,让他们在探索中感受二十四节气文化。例如幼儿在霜降节气会提出许多关于天气、饮食、植物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将这些富含二十四节气教育价值的内容有机结合展开探索,确保活动实效。

“三步法”开启二十四节气启蒙教育

支持性环境创设,让幼儿在环境中潜移默化感受二十四节气文化。

在园所环境创设上,我们力求体现二十四节气文化,给孩子创造利于丰富感受、多元认知的环境。师幼共同制作的情景画、水墨欣赏玻璃围墙,意在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感受二十四节气;独家设计的“创意亭”和“万花筒”作为二十四节气文化活动展示区,呈现幼儿探索的足迹。创意美劳坊、传统文化室给予幼儿感受我国不同地区和民族艺术风格、自主选择操作体验的探索空间。在班级环境创设上,我们积极创设与主题相关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将二十四节气文化教育寓于一日生活环境之中。文化性的物质环境支持幼儿的探索,幼儿活动又进一步充实环境,促进良好人文环境的形成,推进主题的深入。以“霜降”节气为例,结合秋收时节特色,幼儿纷纷收集栗子、核桃、山里红、玉米、梨、柿子、苹果等各种农作物汇聚成霜降大展台,向幼儿传递着丰收祥和的节气文化和节日景象。小班观察多种多样不同形状的柿子,用柿子叶子拓印、用橡皮泥捏柿子;中班做叶子拼画,观察柿子树形态进行吹画,尝试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表现柿子,用较丰富的语言描述柿子,一起揽柿子、观察柿子的变化;大班分享柿子的故事,小组合作晒柿饼。园所环境支持激发幼儿探索、创作,同时每个班级作品的展示又丰富着园所的环境,从而不断提升幼儿对霜降节气的直观感受。

文化性主题建构,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发自主探究二十四节气文化。

二十四节气启蒙教育的开展,为幼儿搭建感知文化、体验文化的平台。主题下,班级、年级自主生成并设计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活动,完成教育目标。在实践研究中,我们梳理出兴趣衍生、热点利用、不解巧答、活动迁移4种活动形式,由近及远扩展、从大到小聚焦、由浅入深探究、以小见大延伸、纵深递进深入、交叉网织促进6种活动设计方法。

多元化活动组织,让幼儿在快乐中体验二十四节气文化。

其一,环节活动共融合。充分利用环节的教育价值,围绕每个单元活动,将节气教育如习俗游戏、自然发现、饮食提示、良好习惯渗透在入园到离园的各个环节中。

其二,特色区域重体验。根据幼儿需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幼儿园公共空间创设“快乐超市”“幸福餐馆”“健康医馆”公共游戏区,投放具有支持实施二十四节气文化启蒙教育的互动材料,为幼儿更加深入感知与体验提供条件。

其三,信息技术多辅助。灵活运用相关媒体帮助幼儿从多方面感知全国不同地区在相同节气时的自然特點,运用生动活泼的形象、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让幼儿更好地感受祖国各地节气习俗。同时,线上文化展示会、家园互通视频等也形成了我园实施二十四节气启蒙教育的传播新模式。

其四,体育游戏现精彩。我们从内容和形式出发,依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将节气与节气故事、民俗游戏相结合,设计“春分运蛋”“玉兔送药”“白露打核桃”“惊蛰射虫”等体育游戏和花锤经络操、五禽戏等幼儿集体操舞,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感受节气文化的同时获得运动能力的发展。

其五,百变游戏助理解。利用游戏功能,将难以解释且相对抽象的文化,通过身体游戏、动作游戏、搭建游戏、科学游戏、歌谣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通过实践设计,我们探索出传统民俗游戏、趣味自然游戏、神秘科学游戏等多种二十四节气游戏。

其六,家园联手促协同。通过多种形式的家园活动取得家长对本课题活动开展的配合和支持,达到观念认同、行动一致。在主题活动以及丰富的节日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自愿积极地支持和参与二十四节气各项活动,家园合作共同促进目标落实。

其七,园本特色日共享。结合二十四节气的教育价值,选取相关纪念日开展二十四节气特色日活动,如:世界粮食日、植树节、爱眼日等。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建立在幼儿兴趣之上的特色日,如:一幼海晟传统故事日、周五劳动日等。

其八,节日文化周体验。我园在清明节、秋分丰收节以“文化周”的形式展开全园活动。我们还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尊重幼儿的需求和自身兴趣,创设了一系列园本节日活动,如四季图书节、三月三踏歌节、节气服饰节等,以文化周的形式呈现,努力使幼儿通过充分体验和感知,获得有益的经验。

其九,文化展示月交流。在班级、全园活动之外,我们还借助园所的公共空间为幼儿提供充分展示作品和参与体验的机会。

通过三年多的研究,幼儿的发展与变化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教师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教育内涵理解也更加深入,能够将二十四节气文化教育价值渗透在一日生活中,使园所二十四节气文化主题教育的开展效果显著提升。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CIDB19403)

责任编辑:米娜

猜你喜欢

柿子节气创设
甜柿子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捡柿子
来自柿子的烦恼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自己熟的柿子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