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劳动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2022-07-09徐锦绣

教育家 2022年25期
关键词:劳动内容幼儿园

徐锦绣

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教育的起始点和凝结点。新疆阿勒泰地区实验幼儿园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幼儿劳动教育主要培养的重点,开展系列劳动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服务自我与服务他人的意识,并让他们学习并掌握初步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开展劳动教育面临两大难题

教师及家长对劳动教育价值与内涵认识不足。其一,尽管我国制定了诸多关于幼儿园教育问题的文件,但其中涉及劳动教育的内容并不多,幼儿劳动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建设尚未形成。大部分幼儿园尚未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所谓的劳动教育仅仅分散在零碎的课余时间和餐前餐后时间,或是教师围绕单一劳动技能进行教授,既无法引起幼儿的兴趣,也让教育活动变得机械化与形式化,严重偏离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其二,家庭劳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错位,忽视劳动教养的培养。如:有的幼儿入园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在教师提出需要家庭配合劳动教育的要求后,有些家长不以为然,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后自然就会了。

幼儿园劳动教育活动与幼儿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宜。其一,幼儿园劳育目标设置不全面,导致教育内容单一、片面;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培养目标没有层次性,导致活动内容重复、反复实施。其二,对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只局限在班内或园内这样较封闭、单一的场所,劳育的方法一般以劳动技能讲授为主,导致教师“教”得僵化、幼儿“学”得无趣,没能开发利用幼儿园内外的生活、自然、社会及本地特色的资源来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其三,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效果评价机制尚未健全。幼儿园内没有针对幼儿劳育的科学评价机制,既不能引起教师的重视也得不到家长的积极关注。

通往劳动教育的四大步

转变幼儿劳动教育观念,统一认识行动。围绕劳育实施者——教師与家长,成立学习共同体,深入学习理解劳育价值与内涵,明确培养总体目标;围绕生产劳动、日常生活、服务性劳动、特色劳动四个方面的内容实施;开发利用园内外劳育的课程资源,丰富开展形式与路径。

从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现状出发,重新设置劳育课程。幼儿劳动教育要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劳动教育难度。我园将以往劳育经验与劳育课程资源再次整合,逐步构建出小中大班年龄段系统的劳育主题活动,主题活动下设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特色劳动四个方面内容,通过课程审议形成各年段劳育主题网络图。

开发幼儿劳动教育资源,保障劳动教育顺利开展。其一,利用自然资源。一是建立幼儿园园内的种植和养殖园;二是建立以春种、秋收、服务为主线的园外活动;三是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垃圾捡拾活动,让自然环境成为开展劳育的“实践场”。其二,引入生活资源。一是专设“食育”活动功能室,让幼儿参与简单食品制作过程与分发过程,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了解食品来之不易;二是开展每周一次幼儿园食堂帮厨活动,培养孩子的生活劳动能力和尊重劳动者的情感;三是利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各环节开展各年龄段相应的劳育内容,让孩子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与劳动能力,树立服务意识。其三,创设情境体验。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劳动的美好情感,收获劳动带来的快乐体验与自主学习经验,激发幼儿对劳动的热情。

转变幼儿劳动教育评价导向,采用合理性评价机制,更多关注幼儿的认知、态度和情感体验,以培养幼儿劳动意识为宗旨,减少物质奖励,支持教师以言语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责任编辑:米娜

猜你喜欢

劳动内容幼儿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爱“上”幼儿园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