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传统礼仪教育无痕渗透

2022-07-09黄云峰

教育家 2022年25期
关键词:礼仪仪式传统

黄云峰

2014年6月,我和即将毕业的100余名幼儿及家长在河北省承德热河文庙参加了一次特殊的毕业仪式——“开笔启智谢师礼”。我们按照中国传统礼仪规制,穿汉服、走泮桥、击鼓明志,通过带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接受一次尊师重教、崇德立志、文明有礼的优良传统美德教育。我很惊讶地看到,原本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在仪式中神情庄严、举止得当,随着典仪讲解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等要求,认真地整理仪容,恭敬地向教养自己三年的教师双手奉茶、鞠躬行礼。在场的教师、家长纷纷泪目。我们在仪式中并没有过多的语言交流,却有一种潜在的力量推动我们产生共鸣。我想这种力量就是在中华悠久历史文化中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基因。它通过开笔谢师礼为幼儿阐释了做人做事的态度和道德准则。

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说礼教恭俭庄敬,是人的立身之本。我们将传统礼仪教育作为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带领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材编辑工作,边研究边实践。结合承德避暑山庄及热河文庙等本土历史文化,我们认真领悟植根于实践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精髓。抓住“融、润、和、趣”四个关键点,有效实施幼儿园传统礼仪教育工作。

融,即“融入贯穿”,让传统礼仪教育在“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指导下,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比如,来园时组织师幼及家长开展晨间早操活动,通过礼仪操、亲子操,共同学习交往中的文明言行;在幼儿进餐期间融入感恩、节俭等礼仪,用餐前诵读感谢词;吃饭时,努力吃光每一粒米、每一片菜叶;饭后自己收拾垃圾,不留下任何残渣。

润,即“润物无声”,让幼儿在无痕的教育中感受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精髓。比如午睡前为幼儿讲述传统礼仪故事,起床时播放古典音乐。在音乐中,幼儿学会了无须提醒的自觉,能独立完成入睡、起床、穿衣、叠被子等任务。我们还将环境创设作为传统礼仪教育的隐性课程,挑选贴近幼儿生活的礼仪故事,通过绘画、剪纸等多种表现形式丰富教育环境。

和,即“和谐共享”,通过传统礼仪教育,让幼儿享受家庭和谐、家园和谐、自然和谐的美好成果。我们从避暑山庄的“和”文化中,提炼出人文之和、生态之和的内涵,充分利用节日中的仪式,传播和谐文化。例如,在重阳节时开展送祝福、送礼物等活动,引导家庭成员共同营造“尊老爱幼、夫妻和睦”的家庭氛围。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中,分别开展端午包粽子赏龙舟、中秋赏月“打月饼”、春节看晚会吃饺子等家园联谊活动,让幼儿体悟家园和谐的美好。在秋分时节,举办“丰收节”,通过五谷封坛、诵读《丰收赋》等仪式,让幼儿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喜悦,形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良好观念。

趣,即“生动有趣”,通过实践、游戏等体验式活动,将传统礼仪教育趣味化、生活化。比如带领幼儿参观消防部队,与消防员一起参加训练,学习叠被子、站军姿、走正步等。举办戏剧节、音乐节,通过模拟剧场观看流程,让幼儿学习购票、入场、观看、致谢、离场等礼仪。设置“微笑宝宝岗”,配合教师完成晨间接待工作,检验幼儿传统礼仪教育的学习成果。

践行優秀传统礼仪文化,要由幼儿园延伸到家庭和社会。无论是“父母呼,应勿缓”的家庭作业,还是引导幼儿发现“家里的老规矩”的活动,或是节假日鼓励幼儿参与“文明山庄行”的志愿服务,都让传统文化“走”了出去。我们要让儿童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只有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王妍妍

猜你喜欢

礼仪仪式传统
仪式感
仪式感
流绚夏日
筷子礼仪
少年力斗传统
礼仪篇(下)
Talking strategies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