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昏侯墓出土蒸馏器:千年前的蒸馏技术

2022-07-09

科学24小时 2022年8期
关键词:刘贺海昏侯冷凝

梁 姚

海昏侯墓作为目前已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结构布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汉代诸侯墓,于2015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墓中出土的金器、玉器、漆器、青铜器及竹简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多达一万余件。在这众多文物中,有一件青铜制的蒸馏器,它的出现,印证了蒸馏技术确实源于中国古代。

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蒸馏器

在對海昏侯墓进行考古的过程中,墓主遗骸腰部位置发现一枚刻有“刘贺”二字的玉印,出土的木牍、金饼上也书有“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十月”等文字。多重证据使研究者确定墓主就是曾为西汉第九位皇帝的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皇帝”与“侯”,同一个人为何拥有两种身份?这就不得不谈到刘贺的传奇经历。作为汉武帝刘彻的孙子,刘贺5岁时便继承爵位成为昌邑王,19岁时因汉昭帝突然驾崩却无子嗣可继承大统,被当时的大将军霍光扶上皇位。但刘贺并未继承其祖父的政治才能,再加上政治派系斗争,短短27天后,即被霍光以“荒淫无度,不保社稷”的理由废黜,延续其昌邑王的爵位。公元前63年,又被贬为列侯,称“海昏侯”。据相关学者考证,“海”指“鄱阳湖”,“昏”指黄昏,日落西方,“海昏”即指鄱阳湖以西的区域,也就是今江西一带。公元前59年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

在海昏侯墓出土的众多高规格器物中,青铜蒸馏器引起了学界的热烈讨论。

青铜蒸馏器由器盖、器身和底部的釜三部分组成,整体高132厘米。器盖为穹隆顶,中部有管状把手。器身部分有内外两层,内层略高于外层,两层中间形成一圈隔层。器身底部有栅格,形成箅子(即蒸格),用来承托蒸物。同时,器身与釜相套接,其内外两层分别带有内外两管。底部的釜为直接受热的容器,侧面带有注水口,方便蒸馏过程中随时补水。

蒸馏是液体汽化与冷凝的过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通过温度差异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这件青铜蒸馏器在使用时,由注水口向筒身隔层及釜内不断注水,再对釜底进行加热,水蒸气经过箅子承托的物品,物品中沸点低的成分会先析出。随着水蒸气上升,遇筒壁和穹形器盖而冷凝液化,凝露由内筒连接的内管导出,外部设有器物承接内管蒸馏出的液体。

青铜蒸馏器器身俯视图

在对这件青铜蒸馏器进行研究时,有学者提出它只是用作蒸煮而非蒸馏的看法,但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由于这件器物拥有完整的冷凝装置,其内外隔层与内外两管的存在成为支撑性的证据。内筒略高于外筒,与穹形器盖套接组合之后,内筒形成了一个密闭空间,这也就使得凝露不会流入隔层。另外,由于两管位置不同,其功能也不同。内管与内筒相通,使凝露流出,而外管与中间隔层相通,为出水口,因此其内外筒壁之间的隔层不应是凝露汇集的通道,而是注水冷凝之用。在使用时,由筒壁注水口注满隔层,水由外管流出,使器壁保持较低温度,从而达到冷凝的作用,即整个筒身是一个大型的“冷凝管”。

虽然蒸馏器的性质基本已成定论,但学者们对其具体用途仍存在着不同看法。一些学者主张其为酿酒器。这件蒸馏器出土于墓室北部的酒具库中,在进行鉴定分析后,发现器底有芋头的残留物。而现在的日本,芋头仍是其中一类清酒的主要制作原料,加上清酒起源于中国,因此持这类看法的学者认为,海昏侯蒸馏器的出土使中国对蒸馏酒的认识提前了一千年。但关于蒸馏酒的起源,主流说法是始于元代,由域外传入,在元代之前,已知文献中并没有关于蒸馏酒相关的记载,出土实物无法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使得这一说法存在漏洞。另一类说法是用来蒸馏花露水或炼丹的。西汉贵族有食丹药的风气,通过放置朱砂来提纯水银,作为炼丹的原料,以求长生不老。这种说法虽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吻合,但从器具的残留物中并没有检测出相应的物质,因此也值得再推敲。

虽然这件青铜蒸馏器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但它的出土的确带来许多革新性的认识,是还原西汉社会文化与生活习俗的重要佐证。学者孟晖曾评论道:“这件西汉时代的蒸馏器,其最大的意义不在于蒸馏什么,而在于它本身,在于它是一件成熟的蒸馏器。” 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民就已掌握了成熟的蒸馏技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是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重要补充。

猜你喜欢

刘贺海昏侯冷凝
我院2例红细胞冷凝集现象的案例分析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有机化学基础
张敞救下废帝刘贺
烘干洗衣机费水又费电
正史的罅隙
发现海昏侯
海昏侯墓,藏着废帝真相
开水速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