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2022-07-09王颖
王颖
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呈现增多增强的趋势。全球变暖后,大气中能量分布会发生变化,比如蒸发加大、水循环速率加快等,从而造成极端事件偏多。以干旱和洪涝为例,气候变暖后,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气温都会增高,更容易发生蒸发和蒸腾,大气中可容纳的水分也会增多。这意味着要达到降水条件,就需要更多的水汽。如果大气中的水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那么大气就会不断吸收水分,使得陆地更加干燥,形成干旱。而一旦达到饱和状态,由于大气含水量的增加,容易形成强降水,从而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此外,由于南北半球热量、水汽交换加强,气候就更容易变得异常。
地球不断升温,打开了装满极端天气的“潘多拉魔盒”。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冲击,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世界银行副行长雷切尔·凯特曾表示:“21世纪的前十年,全球经济损失不断增加——从20世纪80年代的年均500亿美元增加到了近年的年均2000亿美元,这其中四分之三是由极端天气造成的。从2001年到2006年,气候灾害对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平均损失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倍以上。”
报告《细数2020年成本:气候崩盘的一年》罗列了发生在2020年的15个极端气候引发的灾害性事件,比如澳大利亚山火、东非蝗灾、印度洪水等,这些代表性事件已经对数百万人的生活造成灾难性影响。其中,横扫澳大利亚约20%土地的这场山火,不仅导致数万人流离失所,同时还使10万种野生动物遭殃,至少34个物种在这场山火中灭绝,各类损失保守估计为50亿美元。而频频出现的飓风,给中美洲地区带来的直接损失超过400亿美元。此外,2020年亚洲地区的5场洪灾直接损失为625亿美元。
另据英国《卫报》报道,气候危机加剧,人们可能再也喝不到品质跟以前相同的茶叶了。据悉,世界上一些最大的茶叶种植区将是受极端天气影响最严重的部分地区。如果气候问题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发展,那么这些种植区的产量在未来几十年很可能会一落千丈。
全球气候危机日益严峻,给国际社会造成了消极影响,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由气候变迁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
农业属于“敏感脆弱型”产业,大自然的任何变化都会波及农业生产,这使得气候安全和粮食安全处于“同一安全体”之中。具体而言,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粮食供给层面,极端天气频发导致粮食减产,降低了国际市场上流通的粮食数量。全球变暖致使旱灾频发,不仅导致农业灌溉用水日益短缺,也因水分的加速蒸发降低了土层的含水量,破坏了土壤肥力。而沙尘暴和洪水的暴发,则会对耕地造成严重的侵蚀,加重土地盐碱化,造成庄稼枯萎或粮食质量下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2020年7月联合发布的报告,全球处于粮食危机预警的25个国家中,多数都经受着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影响。比如,受干旱影响,阿富汗2020年度小麦产量预计将减少近一半。
同时,氣候变化会造成农业生态系统失衡,易诱发虫害等次生危机。例如,2019年至2020年由干旱而引发的蝗灾重创东非、西亚、南亚等地区的粮食生产,其中东非有超百万公顷的土地被蝗虫侵扰,巴基斯坦、印度等国部分农作物受损。此外,出于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的需要,在粮食歉收时,产粮国往往会采取紧缩型粮食政策,这威胁了全球粮食供应链的完整。
其次,在粮食获取层面,气候变化弱化了农民、妇女等弱势群体的经济基础,导致其粮食购买力下降。判断一国粮食安全与否,仅从供给端考察远远不够,还需关注获取端。因为,即便全球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但如果国民无法获取,则仍将被视为粮食不安全。连续干旱或特大洪涝的暴发易使农民一年的耕种毁于一旦,没有可供外销的粮食,其经济收入必将受损,进而削弱其通过实现购粮多样化以改善营养状况的能力。
最后,在粮食使用层面,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和水质的破坏导致农作物质量下降,将降低大米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造成潜在的公共健康问题。气候变化造成的次生灾害还会将病菌带入田间地头,诱发食源性疾病。在缺乏先进粮食仓储设施的农村地区,干旱、洪涝等灾害的发生加重了当地的粮食损失,弱化了灾后粮食自我补给能力。
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国际农发基金等多家联合国机构共同发布的《2021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将气候变化视为诱发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认为气候灾害频发增加了国际社会到2030年实现“零饥饿”目标的难度。当前,全球应加强协作,增强全球粮食体系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同时,各国宜将气候和粮食置于同一系统之中考虑,构建全方位的安全网络,统筹治理,以期建设一个绿色、无饥饿、可持续发展的地球村。
粮食仓储设施
2022年年初,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些恶劣天气事件致使经历者加速衰老。
极端天气致衰老加速的结论来自一项对人类近亲——猕猴的长期研究。2017年,这群居住在圣地亚哥岛的猴子经历了4级飓风“玛丽亚”,灾后虽然大部分的猴子都幸存了,但有2.75%的猴子死亡。研究人员抽取幸存者的血液,做了全面的基因分析。
结果显示,2017年的极端天气事件从分子层面加速了猕猴的衰老。经历飓风后,它们免疫细胞4%的基因表达发生了变化——炎症基因表达水平大幅升高,与蛋白翻译、蛋白折叠、免疫应答等相关的基因则被抑制了。其中,一种被称作“热休克基因”的表达被抑制得最为严重,活性下降了两倍。这类基因不仅能促进细胞中蛋白质生产的正常运作,还与心血管疾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这些基因表达的变化,与自然衰老过程极其相似。研究者称,与未经历“大风大浪”的同类相比,这些猕猴平均老了2岁(大致相当于人类的7—8岁)。
飓风过后,一群猕猴坐在一起梳妆打扮
衰老源于压力。研究人员推测,极端天气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对亲友生命的掠夺,可能让这些曾经无拘无束的猴子感受到了突如其来的压力。它们内心的惶恐、焦虑不断放大,免疫系统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因而“一夜白头”。类似的命运是否会在人类身上发生?研究者不禁对此充满了担忧。毕竟,猕猴和人类在生理、行为特征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人类的“天气焦虑”水平有过之而无不及。2021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温破纪录后,心理健康与气候变化联盟的研究人员发现,当地居民对天气事件的焦虑水平平均增长了约13%。2019年,约克大学的一项问卷研究显示,半数以上的英格兰居民在经历洪水后都表现得“郁郁寡欢”。
天气因素造成的财产损失、交通拥堵,导致了大面积的“心理创伤”。虽然人人都会衰老,但并不是每个人的衰老速度都是相同的。一段负面经历——比如经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很可能导致慢性炎症,让一些老龄化疾病提前发作。
全球变暖导致了气候更加不稳定,极端冷暖事件频繁发生且强度增大或已成为新常态,特别是大范围极端天气事件,给生活、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对此,一方面,我們应该积极推进“双碳”行动,为控制全球气候变暖而努力;另一方面,据预测,至少到21世纪中叶,气候将继续变暖,面对无法避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趋势,亟须在防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方面加强部署和应对。
极端天气一般分为四类,分别是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干旱和极端降水,均属于短暂却强烈的气象事件。其一般特点是发生概率小、社会影响大。
其中,极端高温天气,特征为连续数天持续升温。以2013年为例,北半球在这一年曾出现多次极端高温的天气。如7月上中旬,英国就遭受了持续热浪的袭击,至少造成760人因酷热而死亡。
极端低温天气的特征与高温相反。每当极端低温天气出现,当地气温大多会降低到零下数十摄氏度。极端低温天气经常还会伴有寒潮出现,如果当地气温在48小时内降温达14℃或以上,则为寒潮标准,也证明当地出现了极端低温的天气。
极端干旱天气的标准,需要达成一些其他条件。比如,当地降水量在一段时间内骤减,土层的含水量远低于数年的平均值,才构成极端干旱天气。极端干旱天气比极端高温天气的后果更加严重,因为但凡出现极端干旱天气,就证明当地已有数月未曾降雨,间接还会导致收成减少,甚至颗粒无收的情况。
极端降水天气的特征是连续性。极端降水天气一般是日降水强度大,并且连续时间超过3天。极端降水也有自己的指标,如对比当地各月份的最长降水时间,取个平均值,最后将平均值与本次降水时间对比,超出则为极端降水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