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仲夏酷暑热难当,莫让谣言再分神

2022-07-09张宇

科学24小时 2022年8期
关键词:汗液保鲜膜谣言

张宇

夏日炎炎,却依然难以阻挡人们欢乐的步伐。每到傍晚时分,就能看到三三两两的人结伴而行,漫步街头。不过,请一定要注意,谣言此刻依然可能就在身边,稍有不慎就会伤害到你我。那么,和夏天有关的谣言都有哪些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真相解读:

这当然是谣言。

不过,你肯定听说过这句谚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谚语赞扬勤奋努力的人在一年中最冷或最热的时候仍然在锻炼。因而,夏季,即便气温再高,很多人也不会放弃锻炼。虽然他们的勇气可嘉,但是方法却不科学。因为这番操作很容易会让人因高温脱水而导致中暑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夏季雨后凉爽,于是就有人认为雨后更适合锻炼,因为那会儿气温会稍微凉爽一些,但这其实也是错误的认识。

雨后气温确实会下降,但是地表的水分会蒸发,导致空气中的湿度陡然增加。这种现象就如同在热锅里浇上一瓢凉水,瞬间蒸汽升腾。在这个时候外出锻炼,会感觉到空气中湿气弥漫,浑身不舒服。原因就在于人体在高温下会本能地扩张血管,以排汗的形式达到降温的目的,但是过高的湿度让汗液难以蒸发,导致散热失败,就如同进了桑拿房一般。在这种状态下,时间一长,就会加重心血管的负担,更容易发生中暑等不良反应。

总之,夏季适合锻炼的时间既不是正午,也不是雨后,应该是清晨和傍晚,那时气温比较低,天气更凉爽,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也相对较高。

真相解读:

这种说法当然是错误的。

有观点认为,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而三伏天又是温度最高的时间段,所以在三伏天充分流汗能把一年中累积在体内的毒素排尽。事实并非如此。出汗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人类调节体温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什么季节,只要体温升高就会出汗,运动和蒸桑拿时,人也会不停地冒汗。汗液会带走皮肤表面多余的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盐类,以及很少量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乳酸和脂肪酸等。其中,尿素对人体而言是有毒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排汗也确实有排出有毒物质的效果。

但是,这并不代表出汗越多就越好,更不代表三伏天大量排汗就会更健康。过量的排汗不仅会导致人体内环境缺水,还会因为盐分的大量丢失而扰乱人体的电解质平衡,甚至导致中暑。而且,汗液代谢并不是人体排出有害物质的主要途径,排汗能够带走的有毒物质是少量的,还不如通过大小便排出得多。在夏季,无论是劳动或者运动,都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这样才不会出现因流汗导致的健康风险。

真相解读:

这是妥妥的谣言。

有人认为,夏季的高温会让体内血管极度扩张。当我们享用低温的食物或飲料的时候,身体迅速降温,此时微细血管来不及调节,就会发生爆裂的现象。还有人说,很多人在正午时分饮用冰镇饮料会出现短暂性的头疼,这种现象就是微细血管爆裂最好的证明。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得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很具有说服力。但相信这个谣言的人恰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血管的弹性和韧性远超你的想象,它能够在感受到温度变化的情况下进行快速的调节。而且,人体具备强大的调节机能,体内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冰镇食物和饮料带来的少许降温还不足以让全身血管快速收缩,只有当环境温度剧烈改变时,这种全身性的调节才会出现。比如,当我们从高温环境进入空调房,在感受到凉爽的同时会有皮肤发紧、全身起鸡皮疙瘩的感觉,这就是皮肤和血管在进行自我调节。

话虽如此,在正午时分贪食清凉饮品这种行为也是极其不推荐的。因为冷饮进入人体胃肠道,可能会引起胃肠道痉挛和不适感。一些人脑部血管比较敏感,也会因血管收缩出现头疼等不适症状。因此,在正午时分补充水分是必要的,但选择常温的为佳。

真相解读:

这其实是个谣言。

这种说法其实是源于一则新闻报道:一位老人吃了前一天冷藏在冰箱里的一块西瓜,两小时后就出现了腹痛反应,到医院一查被诊断为“肠坏死”,并称是因为包着保鲜膜的西瓜放入了冰箱导致细菌快速繁殖,造成细菌毒素中毒。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水果在切开之后就会沾染上细菌,细菌在遇到碳水化合物、足够量的水分,以及适宜的温度就会大量繁殖。在冰箱的低温环境下,细菌的繁殖会受到抑制,所以能够存储更长时间而不变质。但毕竟冰箱里并不是无菌环境,将保鲜膜覆盖在水果的切面作为物理阻隔,能使细菌难以触及果肉,延长水果的保存期。

当然,覆盖了保鲜膜并放置在冰箱里的水果,依然会有细菌繁殖,所以存储的时间并不是无限长的。一般来说,短期内储存的水果,其内含有的细菌数量并不足以让我们产生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更不会造成肠坏死。肠道本身就充满了各类细菌,我们之所以还能健康地生活,是因为肠道有属于自己的保护机制,即肠黏膜屏障,要有足够数量的致病菌和足够的时间才能够破坏这道屏障。如果要进一步产生毒素,导致肠系膜血管发生严重痉挛和功能障碍,甚至肠壁坏死,就需要大量的致病菌,且需放置数十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这个新闻中所说的事情应该有其他的原因。

当然,这里也要建议大家,切开的水果放置在冰箱内的最长时间不要超过12个小时,否则确实容易出现腐败变质的情况。此外,一定要单独存放,周围不要放置未经清洗的蔬菜、肉类和蛋类,容易污染水果,例如鸡蛋上的沙门氏菌,一旦污染水果,吃进肚子里确实容易中毒。

总而言之,生活中的谣言千千万,去伪存真很关键。相信科学,追求真相,才能够看清谣言的本质。听到或看到一则信息时,不要急于相信,多动脑勤思考,你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猜你喜欢

汗液保鲜膜谣言
保鲜膜
汗臭从何而来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汗臭从何而来
有些保鲜膜不能进微波炉
安全存疑、加速腐败,你家的保鲜膜“保险”吗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为什么保鲜膜具有吸附能力?
汗液的味道
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