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考工记》的造物思想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2022-07-08徐竹馨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天工 2022年15期
关键词:考工造物建筑设计

徐竹馨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考工记》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手工艺专著,被誉为“先秦百工技艺之书”。该书保留了先秦大量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以及一系列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阐述了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设计观念及匠人精神,在中国科技史、文化史和工艺美术史上享有重要地位,它所蕴含的造物思想,对现代设计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考工记》概述

《考工记》产生于礼法严明的周朝,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关于手工业技术的文献。在事事皆重礼仪的封建社会背景下,《考工记》必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书中对各工种和各器物制造工艺都有着明确的规定。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迎来社会大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手工业的操作工艺更为纯熟,分工也趋于精细。《考工记》记载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类三十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还细分出不同的工种,即攻木之工七种、攻金之工六种、攻皮之工五种、攻色之工五种、刮磨之工五种、抟埴之工二种,对各工种进行了严格的分工,并明确规定了各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有助于工匠专攻技艺,人尽其能。该书全文仅七千一百多字,篇幅并不长,但篇章明确,内容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科技与工艺水平,在中国文化史甚至是世界文化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和合”的造物思想

(一)顺应天时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是《考工记》最核心的造物观,也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标准和价值观,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造物思想。它在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先进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理论都是基于前人生产经验的总结。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制造器物的过程中有着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个关键因素。一件制作精良的器物,不仅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还需要精美的材料、高超的制作工艺等因素,缺一不可。

对于“天时”,书中提道:“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时以泐,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天时”是关于时间的概念,主要指的是气候。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是中国传统设计的前提,要求人们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并掌握规律对设计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合理地进行改造设计,方可达到造物的目的。此外,季节的变化会导致气候存在差异,继而对设计活动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时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适时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气候。顺应天时是传统设计的基础,也是设计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作为载体,是设计得以实施的重要场所。又有《考工记·总叙》云:“橘窬淮而北为枳,瞿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这里提到的“地气”指的是地域变化,是关于空间的概念,包括地貌、地况、地理环境等各种客观因素。地域的不同导致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的不同,从而衍生出不同的物质文明与文化内涵。传统设计是地域文化的直观反映,必须要在遵循不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实践。“天时”与“地气”分别从气候、地域两方面对造物进行阐述,将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作为造物的原则,对后世设计的发展仍具有借鉴作用。

“材美”指工艺材料的性能条件,是造物的物质基础。“工巧”是造物的具体实施手段,两者都是造物的关键因素,决定了工匠制作的器物能否称之为“良”。至于“材美”,在《考工记》中也有相应的解释:百工之事为“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要求工匠全面考察各种质地的材料,不仅包括视觉上的明暗、冷暖、粗细等,还要通过触觉去感受材料的软硬、厚薄等,并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进行选择,合理地利用其性能,展现出材料最原本的美。在“天时”“地气”“材美”都具备的情况下,加之以“工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界。

(二)以人为本

《考工记》一书中从设计到具体的制造,再到检验,整个造物的流程都围绕使用者本身,“人”是造物的核心。书中数次提到“人高八尺”,普通人的身高约八尺(约一百六十厘米),在制造车器、饮器、兵器等器物时大多以这个尺度为标准进行设计。这种以人为本的造物思想在我国古代设计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早期人体工程学的体现。对于这一思想有以下几种解释:

其一体现为自然物的人工化,如对自然材料加以主观处理。不同材料有不同的适应性应用,造物时选择合适的材质,在保持材料的自然质地和纹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工艺手法使得材料肌理更为丰富,从而带给观者独特的审美感受。

其二是人机关系中追求满足人的使用需求,也就是“工巧”。评判器物好坏的标准并非工艺的精巧,而是能否满足人的使用需求。《考工记·序官》中提道:“轮已崇,则人不能登也,轮已庳,则於马终古登阤也”,意思是说轮子过高,人就不易登上车;轮子过低,拉车的马就会十分吃力,像是走不平的斜坡那样。虽然没有明确标出车辆各部件的尺寸,但各个部件之间绝非孤立,而是相互制约、彼此参照,体现了中国古代以“用”为本的设计思想。

其三表现为鼓励人的主观创造。人的主观意识在社会、宗教生活中逐渐加强,借助各种艺术手段,表现在器物的造型、装饰等方面。如在《辀人》篇中仿天地而制的车的造型,《画缋》篇中对色彩搭配的认识,以及《梓人》篇筍虡上的动物造型的选取,反映了我国早期先民的主体意识及创造性思维。人通过研究自然万物的形似与神似,融入主观情感的表达,创造出精良的器物。

(三)和合为美

在传统造物思想中,还包含丰富的“和合为美”的人文思想,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表现的是一种和谐、和睦,“合”表现的是结合、联合。“和合”思想在古籍中常被提及,如《论语·学而》中的“礼之用,和为贵”;《老子》中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在《考工记》中也多次提到“三材既具,巧者和之”“六材既聚,巧者和之”。

“天时”“地气”“材美”共同构成自然环境,人在认识自然因素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遵循自然规律、地域条件、优良选材的前提下,利用精湛的工艺将四者相融合,达到辩证统一。“和合”的造物思想一则主张造物在遵循客观法则的基础上与之相结合;二则主张工匠的技巧应与自然条件相统一,顺应“天时地气”而达到“材美工巧”的理想境界;三则主张实现人、机与自然三者的有机统一、和谐共生,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这一思想对我国工艺设计史带来深远影响,并延续至今,渗透到设计的各个领域,对现代设计有着诸多启示。

三、造物思想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中国传统造物观强调“和合”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以人为本,与近代所提出的“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等有着重合之处。虽然社会的发展变革使人类的生活品质大大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自然环境的压力、自然资源的危机、过度的商业化等一系列问题。重新审视《考工记》所蕴含的造物思想,对防止现代设计过于功利化、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人文情怀缺失等,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现代建筑设计的角度,阐述“和合”的造物思想所蕴含的积极意义与启示。

(一)地域文化性设计

《考工记》中所提倡的顺应自然体现在地域文化性上。地域文化是现代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受到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使得建筑具有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例如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收山之作苏州博物馆(如图1),其地域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博物馆的整体布局采用的是传统建筑中的轴对称式布局,建筑单体融入群体建筑序列之中,将庭院与内部空间联系起来。庭院的设计汲取了大量苏州本地的园林设计元素,展现了“移步异景”的设计奥妙。在建筑风格上,苏州博物馆完美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和谐,既继承了苏州园林的建筑形制,又充分利用了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除此之外,贝聿铭根据当地特色,将石材、木材、竹材等自然元素融入建筑当中,建筑色彩也与周围建筑相协调,塑造出一种恬淡、雅致的韵味,是天人合一意境的生动体现。身处苏州博物馆,能够在浮躁的社会中静下心来,细细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而其地域性文化的展现是我们现代建筑设计中非常值得借鉴的典范。

图1 苏州博物馆

(二)人性化设计

《考工记》中有大篇幅的内容强调设计要以人为本,充分满足人的使用需求,也就是人性化设计。设计出更符合人性化的产品,为人们创造更符合需求的生存环境,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课题。现代医疗建筑越来越多地考虑病患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在设计时规划合理的功能分区,简洁高效的交通流线,尽可能地做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避免交叉感染。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诉求,打造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适当地加入绿化设计以减轻患者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同时使空间更为柔和。现代医疗建筑中针对伤残人士、老年虚弱人士,更加关注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被设计师重视,致力于打造更舒适、更便捷的建筑环境。

(三)艺术与技术的辩证统一

《考工记》中提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达到“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这一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同样适用,具体可表现为艺术与技术的辩证统一。建筑的艺术与技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建筑形态的表达需要一定的技术作为保障,而科学的技术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建筑形态作为支撑。以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为例(如图2),在建筑造型、结构、材料、功能、技术等方面都展现出独特的美感。贝聿铭善于从传统建筑中汲取灵感,并融入现代建筑中。从艺术层面看,整个建筑以有棱有角的锥形作为基础造型,采用网状的钢结构作建筑的骨架,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覆之以菱形玻璃,大量的自然光线进入内部空间,使参观者有一种亲近自然的美感。从技术层面看,玻璃金字塔高21.6米,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净重95吨,其负荷超过了自身的重量,因此玻璃金字塔也被看作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玻璃金字塔的设计综合考虑了建筑的各个要素,大胆进行创造性设计,将自然环境引入建筑,实现了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图2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四、结语

现代建筑设计在生存环境改善和物质生活提高的社会大环境下,越来越显现出商业化的气息。《考工记》是设计发展历程中宝贵的财富,书中所蕴含的理念已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深入剖析《考工记》中“和合”的造物思想,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地域文化性、人性化以及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从另一方面讲,《考工记》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有些内容已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背离,现代设计师应该在继承造物思想的同时加以分析和扬弃,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进而促进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猜你喜欢

考工造物建筑设计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墙-壁”小考——《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墙壁部的评述与考证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考工动态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造物美学
以木造物
建筑设计的困惑
新书介绍:《考工司南:中国古代科技名物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