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后社区防疫医疗废物管理:中日对比与启示*

2022-07-08徐国畅谭全银刘丽丽宋庆彬李金惠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2年6期
关键词:废物传染性防疫

徐国畅 谭全银 刘丽丽 宋庆彬 李金惠#

(1.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084;2.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环境研究院,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999078)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突破地域限制,人群和物资在世界范围内自由、迅速、频繁移动,也给全球公共卫生保护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1]。眼下最大的挑战之一便是克服具有强传染性、多病症状等特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2-3]。

研究表明,COVID-19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因吸入带病毒的咳嗽、喷嚏口沫等引起的传播)和接触传播(因用沾染病毒的手接触眼、鼻、口引起的传播)[4]。疫情期间,为加强个人防护,能隔绝传播途径的防疫工具被居民大量使用;为避开感染集中区域和减少出行频率,部分其他病症患者选择居家治疗,相关医疗用品在家庭中被大量使用,之后便在社区中形成大量防疫医疗废物。这些废物中可能潜伏有病毒或细菌(例如肝炎病毒、人体免疫缺陷病毒、葡萄球菌等)[5-6],是具有高人群暴露风险和健康危害风险的可能致病污染源,其自身也是潜在的塑料微粒污染源[7],对其进行妥善管理具有重大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意义。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国积累了大量关于社区防疫医疗废物管理的实践经验,但仍需形成常态化防控机制。海上邻国日本基于长期对有害固体废物管理的经验累积[8],并受近年来防范重大疫情(例如2009—2010年的新型流感大流行)的危机意识所推动,通过强化法律规定框架,优化系统组成,细化措施,不断提升对传染性废物的管理能力。因此,本研究对日本的传染性废物管理体制进行调研,重点关注社区中的防疫医疗废物在产生、排出、收集和运输环节的处理情况,旨在总结日本可取经验,为我国防御和消除相关次生健康和环境风险,在后疫情时期完善传染性废物管理体制提供方法和案例支持。

1 中国社区防疫医疗废物管理现状

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医疗相关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量激增,从之前的2 000 t/d增加至最高3 300 t/d[9],依靠移动设备和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协同处置等应急措施,在高峰期全国处理处置能基本满足“日产日清”的要求。基于本次抗疫经验,构建医疗废物应急处理机制的大体思路已逐渐成型,使我国医疗废物管理系统愈发完善[10-11]。但是,对有重大潜在风险的社区防疫医疗废物还存在管理被动和粗放等不足;这里的社区防疫医疗废物包括社区防疫废物和家庭医疗废物两部分,具体是指:居民日常防护过程中产生的废口罩、手套、防护服、防护帽、擦拭纸巾等,以及家庭医疗行为后产生的废针头、棉签、纱布、呼吸面罩、药瓶等[12-13]。

据估算,2020年全年我国新增废口罩可达16.2万t[14]。疫情初期,部分地区便认识到了杜绝次生健康风险和环境危害的重要性,各地迅速制定了关于加强废口罩等社区防疫废物的管理办法。2020年1月25日,四川省率先发出《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工作的紧急通知》,随后福建省、贵州省、湖北省等也颁发了相关管理办法。综合来看,各地对社区防疫废物进行管理的共通性5点办法分别是:设置专用收集设施、引导规范投放行为、做好作业人员防护、及时清运和消杀、确保无害化处置,但其中细节各不相同。然而,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中,仍有一半以上没有制定专门的社区防疫废物管理办法,由于目前国家层面也未出台统一的针对性管理办法,这些区域对社区防疫废物的管理仍处于无章可循的自发状态。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分级诊疗制度蓬勃发展[15],全国家庭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势必会不断增加。但我国现行的医疗废物管理体系对家庭医疗废物还不够重视,目前还缺少对其收集、回收、处置方面专门和系统的管理规定。2020年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还未设置单独针对家庭医疗废物的内容,目前我国对家庭医疗废物的管理大体尚处于空白的状态。

2 日本传染性废物管理体制

2.1 传染性废物相关分类

根据日本《废物处理法》,固体废物主要分为一般废物和产业废物两大类,其中与社区防疫废物相关的传染性废物的术语定义和从属关系见图1,在日本,“传染性一般废物”和“传染性产业废物”为法律术语,“医疗废物”和“家庭医疗废物”为行业术语。日本现行法律规定中没有直接对“社区防疫医疗废物”一词设置单独分类,但根据《基于废物处理法的传染性废物处理手册》《新型流感废物处理对策指南》《家庭医疗废物处理相关推进手册》等文件,通过梳理从属关系,可得出社区防疫医疗废物实际包含非传染性非尖锐类(例如普通人群废弃的口罩)、传染性非尖锐类(例如隔离密接人群废弃的口罩、餐盒)、传染性尖锐类(例如注射针、点滴针)3部分,在处理时分别属于一般废物、传染性一般废物、传染性产业废物。

注:“事业系”和“家庭系”表示固体废物的产生源头,例如事业系是指在公司或工厂环境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其中包括日常办公产生的一般废物和车间产生的产业废物。灰色框中的内容表示分析结论。

2.2 相关法律规定框架

现代日本固体废物管理的奠基石是于1970年初次制定的《废物处理法》。由于近年来国际公共卫生安全不断遭受疫情挑战,为强化国内公共卫生安全,日本政府以1998年初次制定的《传染病法》为另一基础,采用修订法律条款、提出发展计划等上层导引手段,结合制定指导文件、发布应急通知和整改省令(等同于部级命令)等下层支撑措施,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传染性废物管理法律规定框架,见表1。

表1 传染性废物管理法律规定框架

2.3 相关系统组成和措施实施

在日本,根据《废物处理法》和《传染病法》,传染性产业废物由排出者自行负责或委托专业的废物处理企业代为处理,传染性一般废物则由市政方安排和组织专职人员或对外承包给专业的废物处理企业进行处理。传染性废物处理系统可概括为6个主要流程(消毒、分类排出、收集运输、再生、中间处理和最终处置)和七方主要参与者(政府、社区、防疫物品生产厂家、收运人员、医疗机构、回收企业、填埋站)。关注社区范围,本研究着重调研传染性废物的消毒、分类排出、收集运输环节的处理情况(见图2)。疫情暴发后,针对相关废物日本政府紧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废物处理对策》《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疫苗接种排出相关废物的处理》等通知,要求在已有的传染性废物处理系统基础上进行应急变化,保障相关废物处理处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图2 日本社区(町)传染性废物处理系统

具体措施为:社区中各点主要参与人员(特别是轻症患者家属或看护、定点隔离疗养点与疫苗接种点工作人员等)应定期对产生防疫废物的环境进行消毒。传染性废物产生时,排出者须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废尖锐物品(例如针头)以及废药属于传染性产业废物,应放入容器(通常购买时由防疫物品生产厂家提供)之中并带至医疗相关机构(例如药店或医院)在指定位置丢弃;轻症患者和密接人员使用过的废口罩、手套、防护服、防护帽以及废餐盒、水杯等传染性非尖锐废物按传染性一般废物标准装在密封垃圾袋中进行排出,若废物触碰到垃圾袋的外侧或垃圾袋出现破损时,应再进行二次密封,确保排出时无泄漏之后在指定位置丢弃。市政或外聘专业收运人员负责对社区排出的传染性废物进行收集和运输,并制定业务连续性保障计划。收运人员在作业时应做好周全的防护准备,搬运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防止飞溅和泄漏,杜绝发生次生感染的可能,另外随车还需携带至少一套相关传染性废物的说明文件,供需要时指导居民所用。最终,传染性废物应被送到指定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需要注意的是,传染性废物的再生必须经过严格的无害化处理,其主要产品为水泥原料和路基材料,另外处理过程中的废液不能被填埋,须通过废水处理设施进行适当处理。此外由普通人群在家庭、办公场所、公共区域等排出的废口罩等非传染性非尖锐废物由于传染性风险较低、数量较大,可视为一般废物进行收集和处理,以避免给传染性废物的管理带来过大压力。在整个流程中,政府有义务对所有相关人员开展专业的疫学和非常态操作知识培训。

3 对中国社区防疫废物管理的启示

中国应对疫情的经验表明,大力检测和追踪接触者、减少公共活动、实施社交距离措施、新建医疗设施、增产防疫医疗用品以及活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AI)技术[16]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和拯救生命。世界各国(包括日本)受到启示,也正采取类似措施极力阻止疫情蔓延。然而,面对境外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式,国内近期防范疫情反弹,远期构建常态化防控机制是当下我国强化公共卫生安全的新关键任务,在环境侧,有必要对社区防疫医疗废物的管理进行深度优化。

3.1 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框架

日本传染性废物管理的框架基于法律,并以近期发布的发展计划(5年更新)为指引,对以往疫情的经验进行归纳筛选,制备精细化指导文件,新生疫情发展到相应程度时触发应急通知,通过活用指导文件对传染性废物进行管理,再通过对疫学和防控知识认知的逐步深入提出整改省令,优化法律和指导文件,其协同运作机制见图3。2016年2月日本《强化关于国际性威胁传染病对策基本计划》出台时,便把制定新的《基于废物处理法的传染性废物处理手册》列入任务之中,并于2018年3月制定完成该手册。对比日本框架,我国目前还缺乏针对防控国际性疫情的发展计划。笔者建议:完善法律规定框架,制定疫情防控主动性发展计划,将强化社区防疫医疗废物的管理纳入计划。

图3 日本传染性废物管理法律规定协同运作机制

3.2 增添相关系统结构组成

日本对传染性废物施行精细化管理。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本特别注重对家庭医疗废物的管理。疫情期间,治疗COVID-19病症或有其他基础病的轻症患者和疑似患者,在家、定点隔离疗养点或疫苗接种点排出的治疗用尖锐物品(例如针头)有极高风险,须谨慎处理。日本的做法是将其归为传染性产业废物,规定须将其放入专门的容器并带至专门的收集点处理。废物分类一直是我国的“老大难”问题,当前还缺乏对家庭医疗废物的分类。家庭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体系具有常态化防控功能,疫情暴发时其分类方式和收集点可应急用于协同控制部分高风险的社区防疫废物。笔者建议:增加系统结构组成,借时下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东风”,建立家庭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体系。

3.3 充实相关措施操作内容

对比中日社区防疫医疗废物相关指导文件,日本的指导文件较为细致,详细描述并配图表附案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教育性,可降低收运处置人员的操作难度,也可减少社区居民在废物投放时(特别是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的情况下)存在的疑惑。我国的指导文件存在过于简洁的问题。例如,日本《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轻症患者的住宿疗养手册》要求对盛放传染性废物的垃圾袋密封后再排出,若废物触碰到垃圾袋外侧或垃圾袋出现破损时,应再进行二次密封,确保排出时无泄漏。而我国的相关指导文件并未提及可能需二次密封等细节情况。为加强社区、农村等基层的疫情防控能力,笔者建议:充实措施操作内容,细化指导文件中对疫学知识的介绍和措施操作的说明。

4 结 语

社区是城市生活的“细胞”,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社区中防疫和医疗废物是否得到妥善管理会直接影响国家防疫的成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和社会的稳定运转。后疫情时期的新形势下,环境领域的关键任务之一是持续防御和消除疫情相关次生健康和环境风险,同时建立常态化社区防疫废物管理机制,为抵御未来可能发生的疫情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废物传染性防疫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ITER放射性废物管理现状和对CFETR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启示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深度睡眠或有助于有效排出废物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防疫、复工当“三员”
肩负起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的重任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