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在产学研一体化视角下的创新与聚力
2022-07-08张璐颖袁宗胜
张璐颖,袁宗胜
(闽江学院 地理与海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1 背景及发展现状
纵观人类经济发展史,自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科学、技术、产业三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高校产学研一体化逐渐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应用型高校面向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是在多元主体协同下,培育契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应用型高校在产学研一体化下的办学优势,借力福建省六区叠加效应,是实现我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
早在2014年,应用型高校转型就先后被列入教育“十三五”规划、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系列重大文件,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1]。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要切实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2]。不同于其他省份“先立项后建设”做法,福建省采取“全面试点、先建后选”方式,通过顶层设计、分类推进,逐步实施,从1999年后新建的一批本科院校中遴选了18所高校、112个应用型学科、143个应用型专业群开展转型试点工作,全省应用型办学规模达到75%[3],基本形成了示范性应用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应用型学科等转型发展体系[4]。通过近3年建设攻关,2017年,省教育厅拟集中力量重点建设100个与现代产业体系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经严格考察论证,福建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等72个学科获应用型学科立项、闽江学院新闻传播学等40个学科获应用型学科培育立项。2018年先后确定福建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武夷学院等9所高校为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
“产学研”即产业(面向市场经济和竞争环境)、高校(涉及人才、团队及平台资源)、研究所(包括科学研究及成果区试),“产学研一体化”不是简单的区域或者人员叠加,而是三者功能意义上的耦合。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委、中科院三部门共同组织发起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该工程旨在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平台资源,将最新科技成果交给企业,由市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检验和淬炼出一批适合市场的高新技术和成果,一方面该科技成果助推企业提升竞争力取得市场占有率、倒逼市场以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和竞争资本;另一方面,产学研一体化打通了实验室到市场的经络,逐步实现了由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最后到应用推广的链条式发展,企业资本注入后又可刺激科研人员开展更多的科研探索。总之,产学研一体化是以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以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整体效率的提升。
多年来,我国产学研结合取得了较好成效(图1),福建省技术市场成交额近三年(2017—2020年)分别增7.43%、31.54%、25.98%(表1),2016至2019年,其中每年试验发展经费占比R&D经费内部支出均达到85%以上(图2)。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福建省统计局https://tjj.fj.gov.cn。有研究指出,目前产学研合作形式主要有:高校“四技”服务(即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其中包括共同开发和委托开发)模式,另外还有校办企业模式(依托学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管理)和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众创空间模式等[5]。如何在产、学、研三者中取得平衡,如何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更好的发挥效益以服务社会产业发展,一直是目前产学研一体化执行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
图1 2016—2020年我国科研投入及产出情况Fig.1 Input and outpu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hina from 2016 to 2020
表1 2016—2020年福建省科研投入及产出情况Tab.1 Input and outpu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Fujian province from 2016 to 2020
图2 2016—2019年福建省各类经费占比R&D经费情况Fig.2 Proportion of various funds in R&D funds in Fujian Province from 2016 to 2019
2 存在困难
2.1 高校学科评估“五唯”现象仍存在
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这一指导思想对当前高校学科评价制度、教师职称改革以及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根本遵循。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委对着力破“五唯”做出了具体部署,但福建省内大多数应用型高校报项目“重立项轻结项”、写专利“重申报轻转化”、发论文“重数量轻质量”,学生教学“重课本内容轻实验实训”“重卷面成绩轻社会服务”等现象仍普遍存在。
2.2 信息不对称导致校政企三者之间资源无法有效整合
高校与政府部门信息不对称,导致无法以政府的引导性投入撬动社会投入,推动与企业技术需求的有效匹配和深度协作[6];高校与行业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高校在技术成果商品化或者产业化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占有技术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垄断地位,行业企业对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无法预判,有经济损失的风险[7];另外,从技术成果的实验室小试到区域中试再到产业化,通过市场的检验,最终取得该成果带来的收益是个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这都导致了校企合作规模小、层次浅、形式松散。
3 对策和建议
校、政、企三方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搭建“三向融通”的共建共管共享平台,逐步实现应用型高校在新形势下的聚力与发展。
3.1 增强以高校为主导的“应用型”改革力度
应用型高校应更多的着眼区域特色产业需要,立足服务于生产实践,以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3.1.1 抓好顶层设计,坚持应用型特色专业集群建设
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的培育和建设旨在提高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整体办学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应用型高校来说,瞄准当地产业特点,找准细分市场定位,打破专业壁垒,宏观调整专业设置及招生人数,积极构建“基础相通、领域相近、岗位相关”的专业集群,可以进一步推动学科内涵建设和错位发展,换句话说,在开展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大调研时,可回溯知识源头,克服简单应用倾向,凝练学科优势,激发实践创新潜能,逐步实现以创新驱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以闽江学院“纺织服装专业群”为例。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纺织科学与工程、设计学为主干学科,目前已开设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3个本科专业,其中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于2010年荣获国家级特色专业,“纺织服装专业群”于2016年列为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项目,并于2018年获批“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纺织服装是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支柱之一,福建省是纺织服装出口的体量大省,产业主要分布在厦门、漳州、泉州、福州、莆田等闽东(南)沿海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小企业纺织业产业集群化逐渐显现,晋江市曾获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市”。在新形势下,以专业群精准对接产业链,是实现人才供给侧和技术需求侧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与福建纺织行业协会适时成立“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依托优势专业集群,以信息化手段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服务模式,为我省纺织业中小企业开展技术诊断、“五新”推介、人才培训、职业鉴定等,有效推动福建省现代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3 应用型学科特色专业集群的建设路径Fig.3 Constructive path of characteristic professional group in applied-subjects
3.1.2 在学科建设上,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
一是培育“双师双能”型导师,让教师“走出去”。当前应用型高校的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一方面,可以鼓励校内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紧跟行业发展动向,同时在岗位晋升、绩效考核中探索教师分类评价管理办法,在职称晋升、绩效考核中增加横向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经济效益等指标,为科技推广型教师“搭梯子”,变“以论文为导向”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切实提高其应用实践能力[8];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培育“双师双能”型导师,可以逐步调动学生的“三创”(创业、创新、创造)热情,把专业教育、实习实训作为推动“三创”的重要支撑,形成“导师助动、示范带动、氛围促动”的三方联动机制,只有一只高素质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才能带领出一批有特色的契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团队。二是深化“引企入教”,把企业“请进来”。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校外导师,定期到学校开展论坛、沙龙等;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成果推介平台,定期举办线上或线下成果展示会、项目推介会,着力推动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有效对接;与相关企业共同探讨订单式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在课程设计、教材研发、实习实训中鼓励依托企业或联合中高职业学校,设立田间实验室、项目实践基地等,大胆的将相关专业特色鲜明的中高职院校当做应用型特色专业群建设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以武夷学院为例。武夷学院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200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是目前为止闽北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学院升本较晚,在招生上有“量”的优势,但是缺乏“质”的优势[9],同时面临闽北地区科技、文化创新发展等相对沿海城市落后、产业结构划分模糊等一系列市场环境,如何谋划学科定位,实现科研、智力产能效率最大化,这对于向应用型转型升级的学院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打造高标准茶产业产教融合平台。武夷山是福建省茶叶主产区,目前已发展成为武夷山市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学院设立的茶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茶文化经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配套建设生态实验茶园、茶叶栽培与育种研究室等8个产学研功能完善的教学科研型实验室[10],获批“大武夷茶产业研究院”“茶叶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联合福建、广东、台湾两岸三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组建“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联合攻关,极大促进学院应用型能力全面提升及福建省茶产业后备优秀人才培养。
强化高匹配度应用型人才培育。通过“订单式培养”,先后开办“太阳班”“顺丰班”“圣农班”,与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武夷山旅游公司、南平电线电缆厂、泉州迎宾馆等企业共建了百余所实习实训基地,近年为当地企业输送了一大批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大缩短了人才与行业磨合期。瞄准闽北竹产业特点及学生就业需要,重点增设竹纤维加工工艺、材料成型工艺等基础核心课程,还进一步整合环境生态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在这4个专业开设可供学生交叉互选的专业群拓展课程平台[9],充分实现学科交叉互融互通、人才一专多能等培养目标,有效促进闽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高规格“双师型”教师队伍。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具有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及建造师等“双师型”教师达60%以上,有计划的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出国进修,同时长期聘请10余名企事业单位高级技术人员为兼职导师,通过产教相长,学研并重,以点带面,重点推进,不断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壮大。
3.2 加强以地方特色为主导的产业学院建设
福建省政府办公厅于2018年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十五条措施的通知》,提及“鼓励企业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共建非独立法人的产业学院”,这一文件的出台首次将建立产业学院定位在政府决策层面,同年12月由教育厅批准成立福建省高校产业学院发展联盟。2021年10月,省教育厅及工信厅联合发文《福建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总体方案》(闽教高〔2021〕38号),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分批建设30个左右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这是该省继2018年后对产业学院建设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
产业学院是以育人为本、产业为要,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学院是省内应用型本科高校顺利转型升级的有益探索,是推动教育领域人才供给侧的重大结构性改革,也是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科教一体的强大抓手,通过产业学院这一平台可以实现人才精准供给、打通“科研链-产业链”脉络、助力解决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近年来,福建省各应用型高校围绕当地产业发展需求,陆续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搭台、行业牵头、企业参与等多种建设主体交互作用、各有侧重的产业学院,例如:校企型产业学院—闽江学院与百度共建的“百度大数据创新学院”;校政型产业学院—武夷山市政府与武夷学院共同成立的“朱子学院”;校政企型产业学院—福建江夏学院与省住建厅及相关企业成立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
福建省以武夷学院为代表率先探索产业学院建设,2016年3月,圣农食品学院由圣农集团捐资2亿元与武夷学院共同开办,一方面聚合武夷学院食品科学、加工、物流等专业人才、平台优势资源助力“中国肉鸡第一品牌”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强化学院学科建设、带动学生就业率、加快学院整体向应用型方向转型。同年底,莆田学院瞄准当地工艺美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以应用型人才专业群为主体成立6个相关产业学院[11]。福建工程学院也先后成立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筑现代化产业学院、智慧水务产业学院、福耀产业学院、京东智联云产业学院、工程数字化管理产业学院等6个产业学院,2021年,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获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
图4 产业学院内涵实质Fig.4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of Industrial College
3.3 提升以政府为主导的三方“螺旋式发展”动力
“三螺旋”概念最早用于20世纪50年代的生物学领域,2001年国内学者首次公开、系统地介绍三螺旋模型,现在多用于形容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产学研”一体化是以三螺旋的外在形式描绘多方主体以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为根本目的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从高校创新策源地到行业企业创新成果执行地的聚合、协同的发展动态描述。
不可否认在新形式下,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者之间存在多重关系,高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高校肩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使命,企业亟需以科技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政府部门也日益重视产业链、科技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三条螺旋线在旋转上升过程中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在耦合过程中打破原有边界壁垒,增强人员、信息、技术等横纵向资源循环,通过协同创新发挥1+1+1>3的效果。
图5 产学研三者耦合发展促进协同创新Fig.5 Coupling development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to promot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在该视域下,政府应从政策、资源以及制度上对高校和企业进行适当引导和规范。
(1)优化资源配置
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对相关应用型高校招生规划、专业设置、教师评聘等方面给予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
(2)政策上规范引导
不断完善“校政企”三方合作规章制度和合作内涵、对产业学院建设出台相关可操作性指南、建立多元参与的动态评估体系。
(3)主动进行市场调控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转移机构、育成中心、科技园等第三方技术中介机构,逐步健全和规范技术转移服务流程。
(4)协调畅通金融机构的“绿色通道”
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产学研银行融资产品专项、增设校企合作项目的绿色融资通道、对进行产学研合作的有关企业给予优先放款或利息支付等方面的优惠。
(5)搭建“互联网+”信息化平台
利用网络优势,聚集区域特色产业技术需求,精准对接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团队,不断完善“科研链--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全覆盖,逐步实现现代化的产学研服务能力[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