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欧学生在中央苏区时期的贡献
2022-07-08王乐平肖知涵
王乐平 肖知涵
[摘要]五四运动之后,爱国青年学生为探索救国图存的革命道路,奔赴欧洲勤工俭学。其中一部分旅欧学生回国后,为中央苏区的创建、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在军事斗争中发挥骨干中坚作用,进行战略谋划,指挥军事斗争,开展军事统战,粉碎敌军“围剿”;在政权建设中发挥探索实践作用,探索、推进、完善局部执政;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创新经贸形式,发展自主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壮大劳动大军,打破经济封锁;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推进作用,开展扫盲运动,实行全民教育,创作革命文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关键词]旅欧学生;中央苏区;贡献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2)03-0069-10
[收稿日期]2022-04-20
[作者简介]
王乐平(1966—),男,江西吉安人,博士,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人力资源部副主任、二级巡视员,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领导学;肖知涵(2001—),女,江西吉安人,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代以来,我国大批留学人员负笈求学的足迹,记录着中华儿女追寻民族复兴的梦想,伴随着我国从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富强的伟大历史性跨越。”[1]旅欧勤工俭学运动就是中国革命史上这样一个奋不顾身的追梦过程,也是一场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实践运动。鸦片战争后,中国又遭受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一系列失败,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中国有觉悟的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梦于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种新思潮涌入中国,推动中国青年思考革新社会之方,探索创造“新生活”、建立“新社会”之路。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的欧洲思想激荡,文化繁荣,社会革新,经济发展,国力强盛。这一切都使中国青年无比向往。尤其在旅欧华人掀起勤工俭学主义后,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国内的青年学生,他们纷纷仿效,实行工读主义,建立许多工读互助团。此时,正值欧洲一战之后恢复重建,急需大批劳动力和知识青年,有意放宽对中国青年入境限制,为旅欧勤工俭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广大青年燃起崭新的希望,看到一条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之路,为旅欧勤工俭学提供了精神动力。同时,欧洲的许多华人组织,如留法俭学会、华法教育会和勤工俭学会等又为旅欧勤工俭学运动的开展做了大量的组织准备工作,为旅欧勤工俭学提供了相应准备。因此,在五四运动前后,掀起了一股赴欧洲勤工俭学的热潮。这样,大江南北的爱国青年学生为了探索救国图存的革命道路,实现“寻求真理、改造中国”的远大抱负,在一些进步社团的鼓励和帮助下,不远万里奔赴欧洲,开展勤工俭学。周恩来在《旅法勤工俭学生之大波澜》一文中指出:“迨欧战既停,国内青年受新思潮之鼓荡,求知识之心大盛,复耳濡目染于‘工读’之名词,耸动于‘劳工神圣’之思,奋起作海外勤工俭学之行者因以大增”[2],这揭示了当时大批有志青年远赴欧洲勤工俭学的真实原因。
旅欧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辉煌的一页,蕴含着早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1919年3月17日,第一批共89名勤工俭学生前往法國留学,拉开了旅欧勤工俭学的序幕,于1920年达到高潮,至1920年12月15日最后一批共140名留法学生抵达法国马赛,旅欧勤工俭学运动落下帷幕。据统计,先后有20批共2000余人,赴欧洲勤工俭学,其中以湖南和四川两省居多。他们以“救国救民”为动力,坚持“勤于做工,俭以求学”[3]的宗旨,致力实现挽民族于危难之际、救生民于涂炭之中。他们足迹遍布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各国,积极学习新知识,感悟新思想,树立新理念。他们成立各种革命团体和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等组织,领导旅欧学生和华侨、华人开展反帝爱国民族民主运动。其中许多进步青年接受了马列主义,实现了由爱国青年向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革命的先驱。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旅法的学生至1920年底就达到1600多人,他们中间既有我国最早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的知识分子,也有五四运动的积极分子。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领导人中很多是在法国负笈求学的,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陈毅、聂荣臻等人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4]
此外,在旅欧学生中的著名人物还有:赵世炎、陈延年、朱德、李维汉、徐特立、李富春、刘伯坚、蔡畅、何长工、李卓然、沙可夫等,他们在建党初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传播,组织和领导了旅欧华人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为中国革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骨干力量,为争取国际援助、拓展国内斗争作出了贡献。其中一些同志回国后,投身于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洪流之中,因斗争形势的变化,先后辗转来到中央苏区,积极参加革命斗争,为苏区的创建、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在军事斗争中发挥骨干中坚作用,为粉碎敌军“围剿”作出贡献
中央苏区时期,军事斗争贯穿始终。旅欧学生中的许多革命志士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五次反“围剿”军事斗争,在其中发挥了骨干中坚作用。
(一)深思熟虑,进行战略谋划
朱德、陈毅、刘伯坚、周恩来、聂荣臻等旅欧学生先后来到中央苏区,为军事斗争进行作战谋划,提出卓有成效的打破国民党军事“围剿”的战略战术,为粉碎敌军“围剿”贡献聪明才智。1929年1月14日,朱毛红军根据柏露会议的决定,从井冈山出发,实行“围魏救赵”战略,向赣南闽西出击。朱德、陈毅协助毛泽东制定了“以游击战为主转向运动战为主”的作战方针,巧妙抵制了“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错误指导,避免了强攻大城市而可能造成的严重损失。
第一次至第三次反“围剿”,红军总司令朱德和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是中央苏区军事指挥的主要策划者、最后决策者和最高组织者。朱德,1922年9月前往德国留学,11月在柏林加入共产党,先后在德国和苏联学习和研究军事。回国后,把学到的军事知识和苏俄内战时期的游击战和运动战战术,运用到井冈山军事斗争和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之中,同毛泽东一道指挥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连续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至第三次“围剿”,使中央苏区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央苏区时期,朱德在军事上的贡献在于,一方面,通过撰写军事理论文章,提出战胜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和战术思想。如1931年7月7日,朱德在苏区中央局机关报《战斗》上发表《怎样创造铁的红军》一文,提出了红军的阶级性质、历史任务和必须具备的6项基本条件,进一步明确了红军的建设方向。1933年6月,他在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刊物《红色战场汇刊》上发表《谈几个战术的基本原则》的文章,号召红军“要以唯物的辩证法来研究和运用战术”,强调“决不容有一成不变的老章法来指挥军队”,提出“要选定主要突击方向而集中其主要兵力在这一方向来决战”和“战略要寻找敌人的主力,战术要寻找敌人的弱点”等作战方针[5]P14-15,为中央红军战胜国民党军队奠定了坚实的作战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朱德通过对军事实践的深入思考,不断完善指挥作战的战略战术。他与毛泽东一道,摸索、总结出游击战“十六字诀”,以及运动战、山地战、隘路战、遭遇战、追击战、破袭战、攻坚战、歼灭战等战的独特战法,用以指导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
周恩来对进一步完善中央苏区红军的战略战术、粉碎国民党的军事“围剿”作出过重要贡献。他于1920年12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秋回国,1931年12月进入中央苏区,先后任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来到中央苏区后,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认真反复思考,对红军作战经验进行总结,提出“实行歼灭战”的作战方针,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他强调,要“在决战方向集中优势兵力和兵器”,“要用少数兵力放在次等方面,去抓住多数的敌军,以便抽出多数的兵力,在主要的突击方向,有把握地去消灭敌军”[6]。从而,使中央红军的战略战术得以进一步深化。
(二)灵活机动,指挥军事斗争
中央苏区时期,中央红军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创造了大量成功的经典战例。其中许多战役和战斗都是由旅欧学生担当重任,指挥作战,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
朱德是中央苏区时期军事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和前方作战的最高指挥者,全程参与了反“围剿”及其各项重大军事活动。如1933年春,朱德和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采取大兵团伏击歼敌的战法,在地方武装大力配合下,于黄陂、草台岗等地歼灭国民党军近3个主力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1934年8月,针对第五次反“围剿”出现的严峻形势,周恩来适时提出“从内线作战转到外线作战”的战略方针,要求红军“坚决挺进到敌人后方去,利用敌人的空虚,大大地开展游击运动……创造新的苏区,创造新的红军,更多的吸引敌人的部队调回后方,求得整个战略部署的变动”[7]。但由于博古、李德自第五次反“围剿”以来,一直强令红军与国民党军打阵地战,严令红军“御敌于国门之外”,造成红军遭受惨重损失,导致红军无法打破敌人“铁桶般碉堡式围剿”,并转到外线作战,而使周恩来正确的作战方略难以实施,最后只有实行战略转移,被迫长征。
陈毅于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1929年6月在中央苏区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代理前委书记,12月协助毛泽东召开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建党建军纲领性文献《古田会议决议》。1930年起先后任红六军政治委员、红22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等职,参与领导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苏区建设,并采取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法,狠狠打击了国民党军的猖狂进攻,两次获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发的红星勋章。
在中央苏区时期,聂荣臻作为军团主要负责人,参加了第四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参与指挥了许多著名战役战斗,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战果。聂荣臻于1919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回国,1931年底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32年3月,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4月,任紅军东路军政治委员,参与指挥漳州战役,与军团长林彪一道,采取“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攻克城镇10余座,歼灭国民党军第49师大部,俘虏副旅长及以下敌军1674人,筹集军饷一百多万银元,扩充红军一千余人。巩固和扩大了闽西苏区,发展了闽南游击作战的区域,支援了东江人民的斗争。8月,参与指挥乐安、宜黄战役,采取“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全歼国民党军第27师,俘虏敌军5000余人,缴获枪枝4000余支等大量军用物资。10月,参与指挥建宁、黎川、泰宁战役,歼灭国民党军1个多团,击溃2个团,扩大苏区数百里,打通了中央苏区与闽北苏区的联系。1933年起,参加第四、第五次反“围剿”,8月30日,与军团长林彪率部在乌江圩歼灭国民党军第80师,击毙其师长;9月,参与指挥温坊战斗,采取运动战,集中主力,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取得歼敌1个旅另1个团的战绩,是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少有的胜利之一。
何长工、李富春、李卓然等旅欧学生回国后,先后来到中央苏区,担任军师级以上军事指挥员或党的高级领导干部,都率部参加了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作出了贡献。
(三)有理有节,开展军事统战
广泛深入开展军事统战工作,是中央红军打破国民党军事“围剿”的一个重要举措。在中央红军中,旅欧学生是开展军事统战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为争取国民党将领起义,联合国民党军阀反蒋,粉碎国民党军事“围剿”,跳出国民党军事包围,作出了贡献。
1938年,刘伯坚被毛泽东誉为“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8]。在中央苏区,他也是卓有成效地开展统战工作第一人。刘伯坚于1920年赴欧,1921年初参加由赵世炎、李立三组织的劳动学会,接着参加“占领里昂中法大学”等政治斗争,1922年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共同组建“少年共产党”(后改名为旅欧共青团)。刘伯坚于1926年回国,1931年进入中央苏区,先后任军委秘书长、红军党校政治部主任,参加第二至第五次反“围剿”军事斗争。1931年底,受中央军委委派,开展对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的统战工作。他来到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后,紧锣密鼓地展开起义前的组织、策划和联络事项,为该部1.7万人在宁都成功起义作出了贡献。随后,起义部队改编为红五军团,成为中央红军的一支主力部队。刘伯坚担任该军团政治部主任,以出色的政治工作,把红五军团建成为一支崭新的革命队伍,有力地支持了反“围剿”斗争。这是我党对国民党军进行统一战线工作与兵运工作获得的巨大成功。
何长工则是在中央苏区通过统战工作,与国民党广东军阀达成秘密停战协议的主要会谈人,开创了利用统战工作,团结国民党高级将领共同反蒋的先河。何长工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回国,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参与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0年6月来到中央苏区。中央红军为了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穿过第一、第二道封锁线,实行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6日,粤赣军区司令员何长工奉中共中央指示,在红军骑兵连的护送下,与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潘汉年一起来到寻乌罗塘镇参加会谈。经过三天三夜与广东军阀陈济棠的代表反复沟通协商,深入耐心开展宣传统战工作,达成就地停战等五项秘密协议。[9]这样,通过统战工作,达成了“借道长征”的秘密协议,取得双方满意的会谈成果,为中央红军长征顺利突破第一、二道封锁线创造了有利条件。罗塘会谈不仅巧妙利用敌人内部矛盾,把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壮大了反蒋抗日的力量,而且为党的统战工作积累了经验。
二、在政权建设中发挥探索实践作用,为局部执政作出贡献
在中央苏区工作的旅欧学生,绝大部分同志参加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及省、县苏维埃政权的筹建工作,并结合工作职责,探索和完善苏维埃政权的执政方略、执政方式、执政措施和执政法规,为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因地制宜,探索局部执政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开始。许多旅欧学生对如何执政、科学执政、有效执政,建设一个“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进行艰辛探索。
李富春于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是中共旅欧总支部领导人之一。在法国,他深入研究法国社会问题,详细考察法国社会和工人运动,积极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方。1925年,他回国参加北伐战争,1931年进入中央苏区,1934年9月担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期间,他积极探索在四周白色恐怖、经济封锁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农业生产、搞好经贸工作、反对官僚主义、抓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建设、创建最廉洁政府,并提出“建立集体领导和分工的个人负责制,建立巡视员制,切实倾听和了解下面情形,具体的个别的研究问题”[10]P136。
李卓然于1920年初赴法国巴黎勤工俭学,1923年入党后任旅欧支部训练干事,1929年回国,1931年1月进入中央苏区,先后任红军司令部总直属队党总支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的办公室主任、苏区中央局代理秘书长、红五军团政治委员。期间,他对抵制肃反扩大化,推动中央苏区的政治宣传工作改革和提高县级苏维埃工作效率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李维汉对苏维埃政府开展的“卫生防疫”“扩大红军”“收集粮食”等运动进行思考和探索。李维汉于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参与中国共产党欧洲支部的筹建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2年回国,1933年进入中央苏区,先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候补委员,1934年3月11日,在苏区中央局机关报《斗争》上发表了《关于突击运动》一文,对突击运动与经常工作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刻的论述,并提出“要突出党对突击运动的领导”“参加突击队的人员贵精不贵多”“必须经常去检查突击的前进状况”等具体要求,为规范苏维埃政府的行政工作提出了合理化、科学化建议。
(二)履职尽责,推进局部执政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苏维埃的组织法》《地方苏维埃政府暂行组织条例》《选举法》《劳动法》《土地法》《经济法》《婚姻条例》《红军优待条例》《少数民族问题决议案》等法律、法令、条例,相继颁布施行,并在中国共产党实行局部执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欧回国学生李富春、李维汉、徐特立、邓小平、沙可夫、蔡畅等人,先后进入中央苏区,分别担任新生苏维埃政权各级党政组织及其群众团体的领导职务,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开拓创新,大力推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积极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誓言,努力为群众创造平安幸福富裕的生活。
徐特立利用旅欧期间学习到的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并结合中央苏区的实际情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大力推进文化教育事业。徐特立于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6月回国,期间考察了比利时和德国的教育。1930年,他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教育人民委员,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代教育人民委员、中央政府教育部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兼任苏维埃大学副校长。期间,他大力推行教材和教育方法的制订与改革,建立健全苏区教育行政领导机构,推动各级苏维埃政府建立相应的教育委员会,从而在组织领导上确保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有人抓有人管,为中央苏区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求真务实,完善局部执政
中国共产党在赣南闽西等地推行苏维埃政策,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局部执政,经历了一个初创、完善和不断成熟的过程。如土地改革经历过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艰难历程。在这过程中,旅欧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邓小平在贯彻落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中做了大量工作,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出了土改工作的许多新举措,使土改运动得以顺利开展。邓小平于19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1926年初到苏联学习,1927年春回国,1931年夏进入中央苏区,先后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等职务。期间,他领导当地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他组织调查土地委员会、分田委员会,重新组织贫农团丈量土地,把土地按肥瘦和水源好坏程度分为甲、乙、丙三类,进行重新分田,并鼓励广大贫苦农民参与分田斗争。在土改运动中,坚持“以原耕为基础,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好坏搭匀,按人分配”[11]的分田政策,留出少量好田用作红军公田,实行收益归公,以利于优待红军及其家属和救濟灾荒等事项,使土地分配和使用更加合理,从而得到农村社会各界广泛的拥护,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为打破经济封锁作出贡献
开展土地革命,发展工农业生产,打破经济封锁,是创建、巩固和发展中央苏区的重要举措。部分旅欧学生进入中央苏区后,能够运用自己在国外所学到的经济知识,努力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开辟经济发展新途径,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为发展苏区生产、繁荣苏区经济作出贡献。
(一)学以致用,创新经贸形式
20世纪30年代的赣南闽西,是以小生产为基础、农业为主导,在长期被国民党军包围和分割之下,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发展苏区经济成为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极其重要的工作。旅欧学生来到中央苏区后,有一部分同志主动加入到“发展苏区生产、繁荣苏区经济”的行列中来,特别是把在旅欧期间所学到的经济知识用来创新苏区的经贸形式,促进苏区的经济繁荣发展。如1931年12月中旬,周恩来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任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后,就指导各地党组织在中央苏区周围各县建立一批文具店、百货店、药店、布店和电器、机电设备等店铺,促进了中央苏区的经贸发展。
1931年至1933年间,邓小平先后担任瑞金县委书记和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期间,他利用旅欧学习时考察经济发展的所见所闻,鼓励和组织群众,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积极创办工业企业,努力拓展对外经济贸易。他要求广大农村成立劳动互助组织,组建耕田队、犁牛合作社、劳动互助队,并因地制宜发展手工业和工商企业,创办纸槽社、纸烟厂、被服厂、硝盐厂等厂矿,扩大纸、烟叶、农具、药材、钨矿、石灰、夏布、硝盐等商品的生产。同时,努力创新商贸交易形式,促进商业贸易发展,鼓励开办店铺和作坊,保护商人的正当权益,组织开展地下贸易,保障苏区内外商贸流通,丰富苏区人民物资生活。
(二)发展生产,打破经济封锁
中央苏区建立苏维埃政权以后,没收了地主豪绅的土地财产,开展了土地革命,废除了一切苛捐杂税,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到处呈现出“苏维埃区域的好现象”。为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1933年8月開始,中央苏区先后召开南、北部经济建设大会,掀起发展经济热潮。进入中央苏区党政部门的旅欧学生按照会议要求,扎实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工作。
李富春任江西省委书记期间,采取“三项举措”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一是掀起兴修水利高潮,从1933年至1934年春,组织瑞金群众整修新旧水陂沟圳1400座、水塘3379口,添置新旧筒车88乘、水车1009乘,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94%。二是大力推进开荒造田运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贯彻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的《开垦荒地荒田办法》,坚决落实新开荒田3年内不交土地税的优惠政策,激励农民垦荒的积极性。三是广泛推广粮食增产技术,通过实地调研,号召群众扩大肥源,搞好沤草肥、挖塘泥,多积牲口肥,并实行精耕细作,提早冬耕冬翻,对山区冷浸田挖深沟、排锈水,大力改良土壤。从而使兴国、于都、宁都、会昌的农作物喜获丰收,普遍增产在10%以上,多的增产50%[12]P217。李富春坚持“发展经济,提高生产”的方针,特别重视民用工业的发展。推动瑞金兴办缝纫厂、纸烟厂等,鼓励兴国创办被服厂、樟脑厂、锅炉厂等,帮助于都发展煤矿、铁矿、石灰厂、造船厂、农具厂等,扶助宁都兴建夏布厂、纺织厂、草鞋厂等,积极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使江西苏区建立门类比较齐全的轻工业体系。为打破因国民党军封锁而造成的食盐紧缺困境,他号召群众开展熬硝盐运动,大力兴办各种熬盐厂,有力地支援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邓小平任瑞金县委书记期间,则从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手,推动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三)开展竞赛,提高劳动效率
1933年8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苏区南部17县经济建设工作会议,深刻指出:“如果不进行经济建设,革命战争的物质条件就不能有保障,人民在长期的战争中就会感觉疲惫。”强调要“造成一种热烈的经济建设的空气”。[13]P105、107为此,中央苏区南部17县和北部11县开展经济建设竞赛活动,掀起了工农业生产的革命热潮。同时,还制定了《竞赛条约》,并规定竞赛的项目、时间和参加的县份,提出竞赛的总目标。[14]P48李富春任江西省委书记期间,坚决响应中央号召,对推动所辖各县“开展经济建设的热烈竞赛”做了大量工作,如在春耕运动中,推动瑞金县武阳区开展个人与个人、家与家、村与村、乡与乡的劳动竞赛,并在武阳区召开有一万三千多人参加的“春耕生产赠旗大会”,会议期间组织出席大会的各区乡代表参观武阳区的春耕生产,签订竞赛条约,使参会人员心底产生极大的震撼,从而带动起全县的春耕生产开展。同时,号召群众对土地实行多犁多耘,多铲田草,多挑塘泥,多施肥料,并精选种子;对不能种水稻的田块,多种杂粮蔬菜;提倡在荒坡荒地,开垦荒田;组织群众筑堤开圳,整修公路,发展交通,便于农作物的运输,使全省农业收成增加一成半以上。
在竞赛中,涌现出大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如兴国县、武阳区、才溪乡等,都是当时家喻户晓的模范县、区、乡。这些先进模范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及其他革命根据地开展劳动竞赛,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四)组织妇女,壮大生产大军
大力培养妇女干部,极大提高妇女综合素质,组织广大妇女学习农业生产技能,投身农业生产活动,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是中央苏区开展经济建设的一大特色。李富春任江西省委书记期间,极其重视妇女工作。一是大力培养妇女干部。江西省苏维埃干部学校每期招生,要求有三分之一的女干部参加培训,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妇女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把大批政治觉悟高、工作干劲大的优秀妇女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据统计,到1933年,江西苏区15个县,担任县一级以上职务的妇女干部就有27人[10]P121。二是鼓励妇女积极参加劳动竞赛活动。如瑞金县在1934年经过一个月的劳动竞赛,便“成立了260个妇女生产学习组,发展组员三千余名,内有小脚妇女425人”[15],通过劳动竞赛,大批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三是要求各县积极成立妇女耕田队、劳动互助组、犁田合作社等生产组织。如兴国县就成立妇女耕田大队233个、耕田小队1528个、劳动互助组1206个、犁田合作社72个。[10]P121-122众所周知,兴国县是扩红模范县,在男劳动力特别缺乏的情况下,依靠妇女同胞辛勤劳作,同样取得了农作物普遍增产的好收成。
旅欧学生大都接受了西方“男女平等”的思想,认为男人能干的事情,女人也能干,所以,他们一到中央苏区就带头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鼓励妇女解放思想、参加农业生产。如旅欧女学生蔡畅于1920年1月赴法国马赛勤工俭学,1925年8月回国,1931年进入中央苏区,任江西省委妇女部长兼组织部长,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委。她号召农村妇女破除“妇娘学犁、母鸡学啼,触犯了天神、会遭雷火烧死的”的迷信,[10]P121率先垂范,自己带头学习耙田耕地技术,用事实来教育大家。她发动苏区各县成立妇女耕田队,鼓励妇女同胞投入农业生产,并锻炼成为农业生产的生力军,彻底解决了男人参军后农村劳动力缺乏的难题。她的事迹在中央苏区传为佳话。
四、在文化建設中发挥主导推进作用,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文化建设是中央苏区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央苏区建立后,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大力开展扫盲运动,积极实施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鼓励开展文化改革和创新,努力繁荣文化艺术,加大兴建文化体育设施力度,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旅欧学生进入中央苏区后,有许多同志致力于文化建设工作,并为推动中央苏区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开展扫盲,普及文化知识
红四军来到赣南、闽西以前,一切教育机构都掌握在大地主和资产阶级手中,广大工农群众很少有受教育学文化的机会,大部分群众基本上处于文盲状态。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对此作了详细的描写和深入的剖析,他指出,寻乌“女子可以说全部不识字,全县女子识字的不过三百人”“依全县人口说,约计如下:不识字百分之六十”[16]P242。为此,开展扫盲运动,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刻不容缓的大事。旅欧学生来到中央苏区后,有一部分同志从事着这一艰巨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扫盲运动,首先必须培训好师资队伍。1931年3月,在江西瑞金天后宫,中央苏区教育事业的重要创始人徐特立开办了中央苏区第一期“师资训练班”,采取“实习批评会”的方式,对具有传统教育方法的200多名小学教师进行短期培训,从此揭开了苏区扫盲工作的序幕。接着,1931年9月底,为更好地推动扫盲工作,徐特立在兴国县举办“扫盲骨干培训班”,培训了90多名扫盲骨干分子。
徐特立主持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工作后,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总结扫盲运动工作经验,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推进扫盲工作、指导扫盲运动的政策和文件,并提出具体的落实措施和工作要求。如1933年8月,由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颁布《夜校办法大纲》,要求“一般的青年和成年男女,必须普遍的能做报告,能看各种文件,最低限度也要能看标语和路条”[17]P168。1933年10月,在徐特立等中央教育委员的推动下,中央政府颁布了《消灭文盲决议案》。1934年3月,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又颁布了《消灭文盲协会章程》《识字班办法》《夜学校及半日学校办法》《业余补习学校的办法》等重要法规,并指导各级教育部门组织实施。为了更好地开展扫盲工作,徐特立特意为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编写的识字教材《成年读本》撰写序言,要求中央苏区共产党人及苏区群众,都应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来学习,并与自己工作、睡觉、吃饭的同伴组成学习小组,进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识字的效果。[18]P431
通过开办夜校、半日学校及业余补习班等扫盲识字学校,利用空余时间进行教学,使苏区群众得到系统性的文化识字教育。同时,通过举办识字班、识字小组,设立识字牌及问字所等灵活性扫盲活动,并适时组织识字竞赛活动,提升群众识字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到1934年“二苏大”召开时,扫盲识字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据统计,赣粤闽三省保存的2932个乡,设置了6462所补习夜校,共有94517名学生。其中,兴国县“文盲已减少到全部人口的20%以下”[19]P236。扫盲识字运动的蓬勃开展,不仅提高了苏区群众的文化水平,而且使工农大众把乡土认知与革命认知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苏区群众的革命意识、民主意识和政治觉悟,增强了参与革命战争的决心与毅力。
(二)规范管理,实行全民教育
中央苏区建立后,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明确规定,中央苏区开始实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并具体提出了苏维埃教育的总方针和中心任务。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旅法学生徐特立、沙可夫与其他中央教育委员一道,大力推进儿童教育、成人教育、干部教育的发展,分别制定和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小学管理法大纲》《小学课程教则大纲》《短期职业中学试办章程》《中央农业学校简章》等近20部学校管理规章。1934年4月,在徐特立等人的主持下,把中央政府和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颁布的24个教育规章,以及《兴国乡村的教育》经验总结汇编成《苏维埃教育法规》,予以颁发,促进了各类学校实行规范化管理,并探索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全民教育,尤其是儿童义务教育、师范教育和扫盲运动等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得到人民群众普遍的赞誉。
1932年6月,中央决定创办列宁师范学校,并任命徐特立为校长。任职期间,他坚持把面向革命斗争和苏区建设需要作为办学方向,提出师范教育实行“办学形式多样,学制长短灵活”的新机制,强调师范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徐特立对师范附属小学的建设也十分重视,提出“上课要军事化,下课要儿童化”;要求教师上课要严肃认真,教育要耐心细致,严禁打骂和体罚学生;强调桌椅高度、教室光线和课时要适合教学和学生身心的特点。
徐特立主持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工作期间,儿童教育得以迅猛发展。各级苏维埃政府普遍创办列宁小学,对7岁至15岁的儿童进行义务教育。苏维埃教育的特点是,重视教育和政治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革命理想、集体主义精神、纪律意识和社会情操等。根据1932年11月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统计,赣县、于都、兴国、会昌、信康、寻乌、安远、胜利、公略、万泰、南广、永丰、乐安、宜黄等14县共办列宁小学2277所,小学教师2535人,小学生82342人。由此可知,儿童入学人数和比例是同期国民党统治区无法比拟的。
徐特立、沙可夫任苏维埃大学副校长期间,对成人教育和干部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指导各地搞好培训工作。各地举办文化俱乐部,并设有“读书团”“新剧团”“体育委员会”等组织,开展读报、政治演讲、科学演讲、游艺活动等学习形式,大大激发了群众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在干部教育方面,主要采用举办短期训练班和创办干部学校两种方法。中央苏区创办的干部学校主要有: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苏维埃大学、中央农业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中央红色护士学校、无线电通讯学校等,为苏区培养了大批干部。
(三)发展文艺,丰富苏区生活
中央苏区的文艺工作对宣传革命道理,鼓舞红军斗志,教育鼓动群众,打击阶级敌人,创建革命根据地,有着重要作用。中央苏区的文化艺术主要包括歌谣、新诗、戏剧、歌舞、美术、通讯、特写及散文、小说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文化艺术工作,使苏区的文艺运动趋于组织化、革命化、群众化。旅欧学生来到中央苏区后,一些同志积极加入到“发展苏区文艺、丰富苏区生活”的行列之中,始终坚持“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并为之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如沙可夫于1926年春赴法留学,1931年夏回国,1932年春进入中央苏区,先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教育人民委员,中央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主编,苏维埃大学副校长,并参与中央苏区第一所艺术学校——蓝衫剧团学校(后改名为高尔基戏剧学校)的筹建工作,积极推动苏区的戏剧、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文艺事业的发展。他创作了20余首革命歌曲和8部话剧、活报剧、喜剧。其中话剧《我——红军》,是当年苏区上演场次最多、影响最大的一部话剧,被中央苏区各种报刊称赞为“是苏维埃文化与工农大众艺术建设的开端”[20]。同时,他还培养了许多优秀演员,如石联星等人。
刘伯坚为发展中央苏区的戏剧事业作出了较大贡献。1931年底,他任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后,亲自创办“猛进剧团”和《猛进报》。他对剧团提出“自编自演、反映苏区军民斗争”的创作原则,要求剧团上演军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还帮助黄镇修改了几个剧本。同时,他倡导开办“文化娱乐训练班”,为各个连队培训宣传骨干。中央红军长征后,他调往赣南省军区任政治部主任,留在敌后开展革命斗争,一方面坚持办《红色中华》报,鼓舞工农群众斗志;另一方面亲自带领红军政工战士和原“工农剧社”人员深入乡村为军民演出,宣传教育群众坚持革命,坚决保卫红色政权和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成仿吾于1927年赴欧洲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928年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主编中共柏林、巴黎支部机关刊物《赤光》;1934年1月,来到中央苏区,任中华苏維埃中央政府教育委员,并创作了庆祝“二苏大会”的《战斗呵,苏维埃新中国的创造者》的新诗,被广泛传颂。
(四)开拓创新,推进文化建设
徐特立主持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后,大力支持搞好文化设施建设,提出在苏区普遍建立各种俱乐部、图书馆、革命博物馆、阅报室,使中央苏区的文化设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的领导下,1932年建成了中央图书馆,1934年建成了中央革命博物馆,与此同时,中央苏区形成了由公共图书馆、机关学校图书馆、农村俱乐部阅览室、农产品展览所、工农红军学校模型室等形式多样的图书馆、博物馆体系。体育事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部颁布了《体育教育法》,要求各级苏维埃政府及各类学校参照执行。各学校积极响应,培养体育骨干,设置体育课程,有的还成立一些体育组织。1933年6月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赤色体育委员会,将体育工作与军事训练、政治宣传、文化教育、青少年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提出了“公平竞争、强身健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运动精神,坚持“锻炼工农阶级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的体育运动原则,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据不完全统计,仅1933年,中央苏区举行体育运动比赛200多场。
在一些旅欧学生的努力下,中央苏区的新闻出版业也发展迅速。苏区成立了中央出版局,以及地方苏维埃政府编审出版机构,出版发行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著作、党政群团书籍、法律书籍、军事书籍、教育书籍、文艺书籍、医药卫生书籍等,进一步推进了苏区的文化建设,带动了新闻出版业的快速发展。旅欧学生邓小平、何长工、李卓然在创新军队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邓小平担任总政治部机关报《红星》主编期间,对出版工作进行了一些改革,把报纸的版式由油印改为四开铅印,并重新进行编号。在积极搞好出版发行工作的同时,还亲自撰写文章,指导中央苏区红军的建设。1931年9月,何长工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时,既抓好学习苏联红军的军事和政治条例,也总结培训红军灵活的战略战术,创造适应当时红军指战员文化程度不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编辑出版了《革命与战争》《红色周刊》《红色战场》等刊物,推动了红色出版物的发展。1931年11月,李卓然担任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时,对红军的宣传教育和新闻出版印刷发行,做了大量工作。
旅欧学生来到中央苏区,参加轰轰烈烈的创建工作,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有的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而不怨,抛头颅洒热血而不悔,屡建奇功而不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所指出的一样,百余年留学史是“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奋斗史,称赞“旅欧勤工俭学和留苏学习的进步青年相继回国,在火热的斗争中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1]。他们永远是激励后人前进的标杆、学习的楷模。新时代,新征程,任重而道远。各级领导干部应像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重要贡献的旅欧学生一样,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做到“心坚石穿,百炼成钢”,力争谱写出新时代最壮丽的华章,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
[2]周恩来.旅法勤工俭学生之大波澜[N].益世报,1921-05-09.
[3]孟凤英.论五四运动对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11(2).
[4]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3-29.
[5]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6]周恩来.从实际战斗中来认识战术原则[J].红色战场汇刊,1933(8).
[7]周恩来.新的形势与新的胜利[N].红星报,1934-08-20.
[8]新华社.刘伯坚: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N].人民日报,2018-09-22.
[9]中共会昌县委统战部.长征前夕的一次秘密谈判[J].中国统一战线,2006(9).
[10]房维中,金冲及.李富春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1]彭小曼,雷志敏.中央苏区时期邓小平群众工作方法初探[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4(9).
[12]赖新图.赣南人民革命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
[1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余伯流.中央苏区经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5]佚名.工农剧社公演巨剧[N].红色中华,1934-04-08.
[16]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江西省教育學会.苏区教育资料选编(1929—1934)[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18]徐特立文存:第五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19]〔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20]宝成.瑞金在秋收中怎样解决劳动力的问题[N].红色中华,1934-07-19.
The Contributions Made by Students Returned from
Europe during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Period
WANG Le-ping1XIAO Zhi-han2
(1.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Jinggangshan,
Jinggangshan 343600,Jiangxi,China;
2.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24,China)
Abstract:
Aft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a batch of patriotic students went to Europe via work-study programs for the purpose of striving for the survival of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Some students made contributions to the creation,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after coming back home from Europe.They played a role of backbone in the military struggle by making strategical plans,commanding military affairs,doing the work of united front in the military,and mak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counter-encirclement campaigns;they explored in regime practice,and made contributions to improvement of the red regime;they played the role of innovative guide in economic construction by innovating in the forms of economics and trade,developing independent production,improving labor efficiency,expanding the labor force,and breaking through the economic blockade;and they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by carrying out the anti-illiteracy campaign,implementing the universal education,creating the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and art,and developing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undertakings.
Key words:
students returned from Europe;Central Soviet Area;contribu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