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生体育品德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2-07-08雷云鑫
雷云鑫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6-126-02
摘 要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体育品德教育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充分发挥体育育人价值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了初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从教师体育专业素养与技能、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以及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核心素养下初中生体育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生体育品德教育的路径与对策,希望能够对核心素养下初中生体育品德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初中生 体育品德教育 路径
一、引言
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中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毋庸置疑和无可替代的意义。体育品德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教育教學活动和其他体育赛事项目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它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和组成。体育教育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具有培养学生强健体魄和健康心理的作用,而且还担负着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重要任务。因此,从核心素养的角度研究和探讨初中生体育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和价值。
二、初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已经从传统的体育锻炼向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素质和涵养的方向转变。在现代面向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包括体育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都要从核心素养的要求和角度出发去培养和强化学生科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这就要求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体能的锻炼和强化,而且还要从体育品德、情感、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塑造与提升,从而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少年[1]。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体育教育教学要注重对学生从外而内地进行提升,激发和唤起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真正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构建体育精神和体育品德在内的体育核心素养。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生体育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体育专业素养与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体育品德教育对初中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体育课程的组织者,其对于体育课程的开展和组织以及课程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自身的体育专业素养、技能、体育知识与教学水平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体育课程开展中,体育教师应该能够充分地利用自身知识、技能和教学素养全面应对体育课程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突发状况。然而,不少体育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体育专业素养、技能以及培养学生体育品德所需要的相关教学经验,使得在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活动中就如何进行学生体育品德教育上出现了值得注意的问题,表现为不知如何采取方法予以应对、缺少相关问题处理的理论支撑、不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素养。此外,受限于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校体育教学态度等问题,部分教师缺乏提升自我素养和技能的积极性与内在动力,因而使得教师在如何培育和塑造学生体育品德方面表现得有心无力。
(二)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扩展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体育品德的教育与养成离不开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教学方式与方法,相关研究显示,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体育品德的培养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设计、方式与方法[2],因为这是激发和唤起学生体育课程学习和参与内在动力与兴趣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少体育教师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如不少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依然主要采用教师示范、学生重复练习为主的传统体育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虽然锻炼了学生体育动作的掌握熟练程度,但由于缺乏相关体育活动文化的熏陶和相关故事叙事环节的引入,在长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甚至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消极对待、课程倦怠等不良后果。
(三)体育课程的教学理念和考评方法需要与时俱进的变革
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思维对于初中体育课程的开展及其思路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少初中体育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对于体育课程在初中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初中体育课程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和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以传授体育技能和体育技巧为主,普遍缺乏对于体育课程中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认知与意识,更没有从初中生成长的规律和发展路径上去认识体育品德的重要作用。同时体育课与其他课程相比,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课时量相对较少、比例较低,使得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与体育精神[3]。此外,不少教师也没有制定或没有能力制定科学的体育课程考评方法、机制与体系,考核成绩构成中以体育技能为主,缺乏对学生体育品德、体育精神、体育道德等方面的考评,因而导致初中体育课程中对于学生体育品德的教育和培养效果不够理想,不利于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对初中生的育人价值。
四、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生体育品德教育的路径
根据以上关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生体育品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核心素养下初中生体育品德教育的路径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提升教师体育专业能力与素养
针对教师体育专业素养与技能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要求体育教师自身必须树立科学的体育核心素养理念,在此理念指引下着重提升体育专业能力与素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机地将体育技能传授与体育品德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不但能够学习体育技能和锻炼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够强化和养成自身的体育品德、体育道德与体育精神,从而提升体育品德与核心素养。体育教师面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不仅要掌握体育课程教学的正确方式、方法,而且还要全方位提升自身的体育科学理论与技能,围绕培养学生体育品德这一核心素养来设计和规划体育教学活动[4]。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基本场所和过程,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总结和分析,并以此作为教学案例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具有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锻炼体育技能、塑造体育品德等责任,因此教师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应该言行身教、行为示范,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
(二)丰富和扩展体育教学方法体系
体育教师应该像初中体育课程所要求的那样,在教学方式、方法和体系上不断地予以丰富、扩展,构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学方法体系,灵活地掌握和应用各种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有效地参与到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来,在体育活动和实践中来实现体育品德潜移默化的成长和养成。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引用体育赛事名人、冠军等榜样人物来对学生进行激励性教育,通过对名人事迹的讲解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体育品德的广大深厚内涵;教师也可以在体育课程中积极地组织和开展团体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技能和团体荣誉感,让学生体验团体运动乐趣、掌握团体运动技能的同时学习领悟协作交流、拼搏向上、凝聚团结等体育品德的内涵;体育教师也可以开展实施更为具有吸引力的体育游戏教学,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诸如在加速跑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接力游戏项目,避免让学生陷入机械地、反复地训练中,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将小组合作的方法引入到体育课堂和体育训练项目中,如此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而且也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革新转变体育课程的教学理念、优化体育课程教学的考评体系
面向核心素養的初中生体育品德教育与培养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体育教师要真正地实现和完成学生体育品德教育这个任务和目标,履行社会和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就必须革新和转变自身的体育课程教学理念,下大力气搞清楚、搞明白核心素养下初中生体育品德教育对自身提出的全新要求与挑战都有哪些具体的内容、要求、标准与规范等,从而找到实现体育课程在学生体育品德教育中价值最大化的方法和途径,进而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方式、方法、路径与策略[5]。为此,初中体育教师要根据核心素养的新要求切实科学地调整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手段与理念,在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和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将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作为重要目标有机融入日常体育教学和各项体育运动技能训练的过程之中。
科学全面公正客观的体育课程教学考评体系可以有效地促进和激励学生在初中体育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同时也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具有积极的导向和引导作用,因此必须对目前的体育课程教学考评体系进行全面优化,从体育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关注重点转向体育品德与体育精神的培育,同时结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综合评价,从而获得公正客观的学生评价结果。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生体育品德的培养应该是一个同时兼顾并重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与体育品德的均衡,教师应该以此为根基完善相关的考核体系,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健全和完善相关考核标准与指标体系,同时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重视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品德培养过程中的评价,从而实现将考核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和全面化转变。
参考文献:
[1]尚力沛,程传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生成的三维支撑结构:情境创设、文化统领与意义建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1,36(04):420-426+462.
[2]郝森,郝梦圆.核心素养培育导向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路[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12):247.
[3]尚力沛,程传银.立德树人视域下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40(02):29-36.
[4]汤利军,蔡皓.基于“立德树人”的我国青少年体育品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10):75-80.
[5]白金斌.提升初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7(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