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构建研究
2022-07-07朱加莹霍楷
朱加莹,霍楷
(东北大学 艺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819)
在国际上,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开始得较早,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的融合研究相对比较成熟。我国“双创”教育已基本实现系统发展,正走在“专创融合”的新道路上。因此,如何构建两者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在“专创融合”实践平台的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方面进行动态改革,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将“专创教育”两者相融合,构建“三线并行”课程体系,构建基于意识激发、定义问题、深度交流、构建原型、测试反馈的“五环递进”“四维结合”内容体系,促进高校培育更多具有专业素养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1 “专创融合”实践平台构建的契机
1.1 “专创融合”实践平台构建的理论支撑
1.1.1 创新创业教育理论
创新创业教育涵盖着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层含义。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而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形成创业初步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核心,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1]。自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便出现了“双创”教育。高校若想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就必须依赖专业教育,构建“专创融合”实践平台,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从“专创教育”的内涵可以看到,两者深度结合是当前我国高校推进“双创”教育改革的精准发力点: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创造人才,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是创新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准备;另一方面,通过专业教育培养人才是我国大部分高校的主要教育形式,而作为更具体、更深层次的教育形式,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很大程度改善了传统专业教育的模式。总之,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专业教育的参与,并且在专业教育中逐渐形成新的融合趋势。
1.1.2 学科交叉理论
学科的交叉、融合极大地拓宽了科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与传统学科相比,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处于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交点上,因而更富有活力和创造力,是学科发展的新趋向。因此,建设和发展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已成为一流大学与时俱进、保持领先地位的战略手段,也是面向21世纪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的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2]。当前,传统式的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所以我们需要进行创造力和个性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建设融合,将促进专业教育及时反映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前沿信息和相关行业、产业发展的前沿成果[3]。而“专创教育”的结合实现了学科交叉,可为其注入新的活力。(1)相较于传统专业教育的单调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突破了原有壁垒,实现了“专创教育”资源整合。(2)有利于调动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产生兴趣,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学以致用,强化专业学习动机。(3)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相关知识的理解,将学习的知识更好地消化,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4)通过“专创”实践平台的构建,很好地促进了多学科交叉、跨专业交流。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开发智能为手段,以发展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高校人才培养“范型”。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4]。现今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高校人才培养要以此为方向,创建“专创融合”实践平台。在此过程中,始终要遵循以促进“专创融合”发展为方向,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方式的改革。
1.2 “专创融合”实践平台构建的价值取向
1.2.1 突破高校以创新教育为单一主体的“双创”教育形式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技术背景、专业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实践平台需要提供全方位、可持续的支持与服务。当前,高校“双创”教育发展不尽如人意、作用有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单一主体主导、“封闭式”教育观支配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因此,以创新教育为单一主体的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院校必须突破的枷锁,彻底改变高校在创新教育工作中实践环节与专业脱节的情况,培育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创业人才。
1.2.2 推动高校实践平台的构建更为系统化
在突破高校以创新教育为单一主体的“双创”教育的同时,构建“专创”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需要高校各个层次共同努力,推进融合实践平台健康稳步发展,并将其用于人才培养的各个层面和环节。显然,对创新型和专业型人才的高水平培养,单单从专业教育和教学的角度开展是不够的,想要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唯有将“专创教育”深度融合,形成协同发展的实践平台。
2 “专创融合”实践平台构建的现状和问题
2.1 部分高校对融合实践平台的理解不到位
作为现阶段我国高校提升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创意思维的重要载体,“专创教育”必须深度融合,并需积极搭建两者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已较成熟,逐渐开发并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国情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模式。他们在各个学科专业知识、技能技巧的授课过程中都融入大量创新创业优秀案例,进行理念与实践的深度剖析,将各专业学科领域所涉及的知识都渗透在与之交叉的创新创业事例中,真正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回顾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的发展史,聚焦模式、辐射模式、混合模式等多种融合模式都已发展成型[5]。然而,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对“专创融合”实践平台的认识并不全面,对“专创融合”实践平台的认知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双创”教育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提高就业率,二是部分高校在“双创”教育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专业教育的问题,虽然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但在与专业课程融合的过程中,授课方式与实践专业课教学不匹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2.2 部分高校建设融合实践平台的氛围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在建设融合实践平台的过程中,没有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创新创业知识,目的是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学分,不能深入理解创新创业的相关理念。一些高校通过科技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比赛,但这种创新都是在脱离专业课程、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情况下完成的。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仍是两条线,没有很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造成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专业教育的缺失[6]。与此同时,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与实践并没有联系,创新创业教育局限于课堂中,大部分课程内容仅限于对创新意识的认识阶段,授课方式仅停留在有限的教室内,实践环节的缺失,使“双创”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同时大多又与专业课程脱离,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必然会严重影响“专创教育”的深度融合。
2.3 高校发展融合实践平台的资源不足
由于近年来部分高校在实践中对“专创融合”实践平台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部分高校的实施推行没有显著效果,部分原因在于资源条件不足。资源条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特色专业化教材,现阶段部分高校尚没有提供学生使用的专业化创新创业教材,学生在课堂上大多以听课为主,课堂氛围较为随意。二是师资力量薄弱,高校的部分创新创业教师缺乏创新创业的社会经验,对创新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缺乏深入的探索和反思,对学生的教育停留在纸上谈兵。三是课程体系不完善,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只是单方面地追求创新创业技巧。部分学校聘请企业人员作为创新创业兼职教师,但是兼职教师的活动大多为开展讲座和个别指导,课程设置与专业教育脱节。
3 “专创融合”实践平台构建的核心体系
“专创”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其构建的核心任务有两个:一是构建两者深度融合渗透的实践平台课程体系,与通识教育协同共进,推动专业基础教学平台、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共同的认知价值观,达成和谐、整体的行动逻辑,最终实现“1+1+1>3”的合作目标。二是构建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内在机理的实践平台内容体系,促成实践环节和实践特征更具专业性、创新性、实践性,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成效。
3.1 构建融合实践平台的课程体系
高校开展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应明确自身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定位,想要构建什么样的创业体系”“高校要合理运用多种课程实施策略,采用创业政策解读这类知识传授型创业课程、参观等体验型创业课程和商业计划书写作以及创业设计大赛等实践型创业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多角度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7]。根据创新创业课程方案和现有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最终构建出“专创融合”实践平台课程体系,实现基于专业教育、创新教育、通识教育“三线并行”,专业基础教学平台、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三体合一”的课程体系建设(如图1所示)。将实现学生技术能力培养和非技术能力塑造作为双重改革目标,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教育为支撑、以通识教育为载体,构建“三线并行”“三体合一”的课程体系。
图1 “三线并行”“三体合一”的融合实践平台课程体系
3.1.1 专业基础教学平台
通常来说,高校的课程包括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大类,因此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重新定位与改造,将“双创”理念融入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中,构建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一是对于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课程,要在其相应课程中明确授课要求,在课程讲授中融合渗透创新创业内涵,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兴趣,培养其创新创业意识,这也体现了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原则。在此过程中,对于有明确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在后续的通识教育中要增加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课程的比重,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对于创新创业意识不明确的学生,高校可通过理论宣讲、新闻传播等方式,将“双创”渗透到通识教育课程中,在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在专业教育中,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培养需求,增加相关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实现课程渗透,进一步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在专业知识教育中单独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专业内进行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
3.1.2 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对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实践都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实践教学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中。在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中,首先要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构成体系,在专业基础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将专业基础教学融入创新创业实践,合理创建系统的综合性融合实践平台标准课程体系。其次,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应依托优质资源,通过校内实践实训使学生能够将实践知识技能与专业知识技能相结合,形成多元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再次,利用校内实践教学平台,进行校内跨专业融合,根据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创教育”融合。
3.1.3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要求高校通过产教研深度融合,以创新创业实践来辅助专业教学,积极创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与现实接轨,进而将“双创”理念和专业知识转化为创新创业技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采用三种教学形式: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针对具体项目,组成专业团队进行实践,学校或社会组织提供对应的专业及技术服务支持,最终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二是以高校为主导,基于高校“双创”学院或者基地,制定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项目,实现专业教育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三是以社会为主导,使企业能够借助高校优质的人才资源和科研设备,将实际生产和市场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高校,高校为企业提供实际可操作的方案,使学生、高校、企业共同参与其中,实现共赢。
3.2 构建融合实践平台的内容体系
“专创融合”实践平台的内容体系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核心载体,其构成状态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需要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发,构建由实践环节和实践特征两大部分组成的“五环递进”“三维结合”实践平台内容体系(如图2所示),其实质在于增强内容体系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图2 “五环递进”“三维结合”实践平台内容体系
(1)根据创新实践流程和专业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构建意识激发—定义问题—深度交流—构建原型—测试反馈“五环递进”的实践环节,根据不同实践环节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强化实践环节的指导,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在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课程内容要强调专业性、创新性、创业性三维特征,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因而,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专业性、创新性的特征,这样才能实现“专创教育”的深度融合,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第一,要明确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在专业教育中,要将专业课程元素与“双创”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提高创业实践活动的专业支撑度。第二,在明确“专创教育”之间关联性的同时,要进行课程内容的相互交叉,结合学生个体发展和企业市场的需求,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定制不同的创新创业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 融合实践平台构建的配套保障措施
4.1 完善实践平台的评价机制
“专创融合”实践平台评价机制是创新创业人才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构建“专创融合”实践平台的过程中要全面完善专业学科评价机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在评价方法上,要做到多主体评价。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不仅要面向学校,更应该面向社会和政府,实现学校、社会、政府三者协同参与。第二,“专创融合”实践平台的构建原则要与评价原则一致。
4.2 完善实践平台的政策保障
在构建“专创融合”实践平台的过程中,完善政策保障制度,引入灵活的管理政策,在科研项目设置、科研经费支持、科研成果评价方面,向与“专创融合”实践平台有效对接的科研活动倾斜。“专创融合”实践平台教师队伍应该打破原有的用人标准,作为“双创”教育的重要实施者,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在“双创”教育中,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和创新创业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实践平台的构建提供良好的专业及技术支持。专业教师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创新创业案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造条件[8]。高校应支持教师在企业兼职或自主创业,打造一支面向市场的教师队伍,增强其专业性和综合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创新创业理论、学科交叉理论、人才培养理论的支持下,分析“专创融合”实践平台构建的价值取向。通过调查研究“专创融合”实践平台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融合实践平台构建的核心体系,即构建“三线并行”“三体合一”的融合实践平台课程体系、“五环递进”“三维结合”的融合实践平台内容体系,并通过完善实践平台评价机制、政策保障,推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