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医学院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基于导师团队培养模式
2022-07-07霍东升李娟侯瑞丽蔡志平贾建新杨占君
霍东升,李娟,侯瑞丽,蔡志平,贾建新,杨占君
(包头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
一 引言
创新是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源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在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前景。研究生培养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在人才强国战略的引领下,创新能力作为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指标之一,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越来越展现其重要地位。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会议精神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医学研究生的招生和毕业人数逐年增高。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医学类研究生招生人数已超10万人,毕业生为7.4万人,较2018年分别增长了7.5%和5.7%[1]。随着医学研究生招生人数日益增多,难免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一些医学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学术型研究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较为突显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导师要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高低除自身素质外,与导师密切相关[2]。笔者参考林卓清等[3]构建的研究生导师岗位胜任力评价体系,设计调查问卷。以本校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近五年培养的研究生为主体,从研究生的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及导师咨询交流,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切实提高本校学术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以本校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近五年培养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累计发放调查问卷104份,回收101份,有效回收率为97.12%。
(二) 研究方法
应用问卷调查、座谈及导师咨询等方式,通过查阅文献、讨论等方法设计问卷,主要从导师的科研能力、学术造诣和指导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 结果与分析
(一) 导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造诣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基本实行单一导师责任制,导师的科研素质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4-7]。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导师科研能力的高低也能从侧面反映出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8-9]。如果研究生指导教师科研能力较低,承担的科研课题较少,研究经费随之也少,自然而然会限制研究生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实践出真知,创新能力就是在不断的科研实践中一边摸索、一边思考逐渐培养起来的,没有实践何来创新。此外,导师的学历层次也是现阶段衡量导师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查发现,95.12%的研究生认为导师的科研能力较强,有4.88%的学生认为导师科研能力一般(见表1)。88.57%的导师已具有博士学位,11.43%的导师仅具有硕士学位,而拥有博士学位者其中25.71%为中级职称的年轻硕导。以上结果说明,目前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学术科研能力和学历仍需要提升。
表1 研究生对导师科研能力的评价
(二) 导师的学科动态把握能力和指导能力
作为一名导师,只有时刻关注学科前沿及发展动态,了解先进的思维、方法和技术,才能更好地指导研究生,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2]。导师指导研究生课题的开展,组织研究生文献汇报及参加学术报告,均可从不同层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91.93%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学科动态把握能力较强,能够及时掌握学科前沿;而8.07%的研究生则认为导师的学科动态把握能力不强。31.22%的研究生导师每周会组织研究生进行文献汇报,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但也有10.67%的研究生导师很少组织此类学术活动(见表2)。另外,还发现82.93%的研究生课题是导师指定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与导师随时交流,近80%的研究生与导师交流充分,能达到两周一次,甚至一周一次;17.07%的研究生课题为自选课题,与导师的交流频率较低。
表2 研究生对导师学科动态把握能力和指导能力的评价
四 讨论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而导师又是培养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导师和研究生要形成“从游”之效。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导师的自身素质、业务能力、人格魅力及创新能力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势必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导师除了具备严谨的学术作风、端正的科研态度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外,还应具备率先树立科研创新的榜样[10]。导师与自己研究生相处时间较长,贯穿于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开题、中期和答辩等各个培养环节。导师不仅要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培养研究生的明辨性思维、辩证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而且还要突出跨界思维的培养。导师的学识、科研能力、实践水平和时间精力将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11]。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本校的部分导师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一,部分导师学历为硕士研究生,仅具备本专业领域内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不具备产生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第二,部分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为新聘青年教师,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不足,对本学科领域前沿动态把握不足。第三,部分导师用于指导研究生的时间精力不足。第四,部分导师的学识修养有待提高,要在“博、深、精、活、广”方面下功夫,尤其是建立“跨界”思维,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才能培养出多样化、复合型人才。基于以上具体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如何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一) 组建合理的研究生导师团队
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生的培养计划,由导师牵头组建导师团队。团队成员主要由本学科1~2名导师、1~2名相关学科导师或青年骨干教师组成。导师团队成员首先要具备一定科研能力且有临床和基础学科相关专业背景。其次要考虑成员年龄梯度,保证可持续发展。导师团队组建时还要考虑其本职工作及兼职情况,明确导师团队成员的职责和义务,形成互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指导研究生,避免出现形式化指导。导师团队的成员可以是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也可以是具备基础研究理论扎实的教授或是经验丰富的实验师。
(二) 导师团队培养研究生的实施
导师团队根据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专业背景及实践能力等方面,帮助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导师团队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青年教师协助导师全程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并给予研究生必要的实践操作指导和训练。导师团队组织所有成员及全体研究生定期组织开展科研例会,一方面组织研究生进行阶段总结,找出不足和问题,进行实验调整;另一方面组织研究生就自身研究方向的前沿进展或最新技术手段进行交流沟通,彼此借鉴,更好地激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定期进行科研汇报和工作总结,有利于锻炼研究生的表达能力和科研总结能力,增强自我管理意识[12]。与单一导师指导比较,研究生的知识水平结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均有提高。
(三) 基于导师团队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施效果
采取导师团队配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导师团队成员之间相得益彰,可以为研究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增强其学科交叉意识。研究生不受到导师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的限制,有利于研究生构建交叉学科知识体系,有利于研究生知识维度的有效拓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在学科研究中取得创新性突破[13]。研究生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不仅学到基础研究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方法,而且能够建立起临床思维,以临床医学研究中的热点、难点疾病为切入点,寻找到科研“idea”的源头,使研究生逐步提升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同时,导师团队培养研究生的模式也有助于团队成员的发展,锻炼他们的科研思维,拓宽他们的学术眼界。青年教师在辅助培养研究生过程中不断积累指导经验,夯实自己的学术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不仅加强人才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科的持续稳定发展。
地方医学院校师资力量较弱,临床、教学任务重,兼职行政职务者更是苦不堪言。这些因素限制了导师对学生科研指导的时间和精力,也会对研究生的培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师团队指导研究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导师,相对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导师团队互相配合,增加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提升对研究生的指导连续性。科学研究是在不断实验和探索中进行的,具有不可预见性。研究生在做实验时随时会遇到问题,随时会有想法,若能及时给予指导和交流,将会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其科研能力。反之,遇到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可能会错过成功的机会,则会造成研究生在原地徘徊,陷入迷茫,逐渐产生科研惰性,疲于应付,随波逐流。导师团队指导研究生,团队成员能够及时出现,指导或者和研究生一道解决问题,大大地提高了指导效率。
五 结语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目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地方医学院校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然而基于导师团队培养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是在当前的客观条件下,提升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当然,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其它影响因素,例如研究生培养制度、科研平台投入、研究生课程设置及研究生奖助体系等等,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导师要根据当下客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攻坚克难,尽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多样化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