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起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要点及应对措施探讨
2022-07-07贾延相
贾延相
(庆阳诚建设备检测有限公司,甘肃 庆阳 745000)
0 引 言
建筑起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施工安全性、规范性、高质量性产生直接影响[1]。为充分发挥起重特种设备效用,切实提高建筑施工实效,有必要对起重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要点及应对措施进行深度探析[1]。本文以甘肃某建筑工程项目为例,介绍常见起重设备类型及其零部件,以起重设备安全监管主要环节为切入点,对安全监管要点、风险及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为其他建筑起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工程概况
甘肃某建筑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100亩(1亩≈667 m2),总建筑面积为29 880 m2,拟建地下室面积为95 000 m2,建筑密度为59.8%,项目投资预算约为12亿人民币。项目质量目标:工程整体满足现行国家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项目安全目标:杜绝重伤、死亡、中毒、机械、交通等事故;建设安全文明工地。项目中应用的起重特种设备有塔吊、施工升降机、汽车吊、手动葫芦。为保障施工安全,切实提升施工实效,本文对建筑起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要点分析及应对措施进行研究。
2 建筑起重特种设备常见类型与零部件
2.1 建筑起重特种设备常见类型
根据起重特种设备的构造、性能不同,将建筑起重特种设备分为轻小型起重设备、桥式类型起重机械、臂架类型起重机[2]。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起重特种设备为臂架类型起重机,包括固定式回转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履带起重机等[2]。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应根据起重特种设备特征及建筑施工现场需求,合理选择设备。
2.2 建筑起重特种设备主要零部件
2.2.1 吊钩
根据制造方式不同,吊钩分为锻造钩(单/双钩)、板式钩(单/双钩)。在受力过程中,吊钩有3个危险断面(图1)。若吊钩表面的裂纹达到原尺寸的10%、未配置防脱钩情况下,开口度增加15%,则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报废[3]。
图1 吊钩危险断面
2.2.2 钢丝绳
因钢丝绳具有卷绕性好、承载能力强等特点,钢丝绳被广泛应用于起重特种设备中(图2)。
图2 钢丝绳
由于不同载重量的起重机,对钢丝绳的直径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具体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和设备应用需要,确定钢丝绳直径,公式表示为:
(1)
式中:c为钢丝绳选择系数;Smax为钢丝绳最大工作静压力;d为钢丝绳可以承受的最大静拉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钢丝绳的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密切关注钢丝绳的表面情况,若出现磨损、腐蚀超过原直径40%,则及时进行报废处理[4]。
2.2.3 滑轮
由于滑轮(图3)穿绕于钢丝绳,所以在实践中,施工人员应保证滑轮直径与钢丝绳的直径具有匹配性。
图3 滑轮
滑轮直径计算公式表示为:
Dmin=hd
(2)
式中:h为工作级别与钢丝绳结构的相关性系数;d为钢丝绳直径,mm;Dmin为滑轮直径,mm。
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滑轮直径时,施工人员应选择钢丝绳对应的最小直径匹配滑轮,若在滑轮应用过程中,出现磨损,且磨损达到3 mm,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理[4]。
3 工程项目中起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要点
3.1 起重设备安全监管主要环节
以两工地用建筑起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为例,安全监管主要环节为:签订合同—告知—设备进场—设备安装—设备检验—设备信息备案—设备使用与维护—设备拆卸备案—设备拆卸。
其中,告知环节是设备安全监管单位应根据相关规定和行为规范向质量监管部门进行告知,特别是在流动作业中,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向施工场所所在地的质量监管部门告知,告知后方可进场施工[5]。说明:告知形式以书面为主,内容包括设备使用单位名称、联系方式、施工项目、施工地点、施工日期、许可证书号等[5]。
3.2 各环节中起重设备安全监管要点
3.2.1 告知环节
告知环节的安全监管要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起重特种设备的制造许可证、合格证等档案信息进行检验和管理,并如实告知设备档案信息[5]。
第二,对起重特种设备的安装方案、安装单位资质等信息进行安全监管。
第三,对施工方案审批资料、基础验收资料、设备应用全过程记录信息等进行安全监管[5]。
3.2.2 设备进场环节
起重特种设备进场环节的安全监管要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起重特种设备的基本性能、结构、状况等进行安全检查和记录[6]。
第二,对起重特种设备的现场安装条件进行分析、审查和记录。
第三,对起重特种设备与施工项目的符合性进行检查分析[6]。
3.2.3 设备安装环节
起重特种设备安装环节的安全监管要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起重特种设备安装的人员配置及安装人员的持证情况进行检查与记录[6]。
第二,对起重特种设备的安装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管。
第三,在起重特种设备安装结束后,监管人员应对设备安全作业质量进行验收[6]。
3.2.4 设备检验环节
起重特种设备检验环节的安全监管要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起重特种设备检验人员的持证情况进行检查、记录。
第二,针对起重特种设备检验结果进行复验,保证起重特种设备安全到位[6]。
第三,安全监管人员应保证起重特种设备检验项目全面覆盖。
第四,对起重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资质进行核查和信息备份[6]。
第五,对起重特种设备检验现场进行安全监管。
3.2.5 设备备案环节
起重特种设备备案环节的安全监管要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保证起重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人、证、机”合一[6]。
第二,针对起重特种设备备案资料信息是否具有一致性进行审查。
第三,若施工过程中增加施工项目,需要结合具体项目内容,确认增加项目的具体信息[6]。
3.2.6 设备使用与维护环节
起重特种设备使用与维护环节的安全监管要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起重特种设备使用过程的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并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与保养[7]。
第二,提高起重设备操作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能力[7]。
第三,明确施工单位、安全监管单位的具体职责内容。
第四,开设起重特种设备保险管理服务。
3.2.7 设备拆卸备案与拆卸环节
起重特种设备拆卸备案与拆卸环节的安全监管要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起重特种设备拆卸告知,告知后仍继续使用的信息备案[7]。
第二,起重特种设备拆卸人员的配置信息监管与拆卸全过程安全监管。
4 建筑起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风险及应对措施
各环节中起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风险具体见表1。
表1 建筑起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风险
为有效规避表1中的安全监管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
告知环节,安全监管人员应对起重设备进行无损检测,设备寿命在10年以上的禁止入场;抽查设备安装人员信息与告知资料的一致性;查看起重机检验报告、施工监理单位的检验记录、庄家论证记录等[3-5]。
设备进场环节,安全监管人员应注重对设备部件铭牌、修复部位等检测;做好高压线防护工作;确认设备安装单位、监理单位信息的合理性;复核设备性能信息[4-5]。
设备安装环节,安全监管人员应基于抽查制度建立与实施,对设备安装全过程进行录像和监管;通过配置旁站等形式,强化设备安装环节安全管理工作[7]。
设备检验环节,安全监管人员应通过人员信息备案方式,保证施工人员资质满足施工要求;通过设立检验机构,对设备应用现场进行全程监管,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必要时通过全程录像方式记录设备检验情况;对设备检验单位、施工单位等进行全信息记录。在检验过程中,安全监管人员可以应用表2中检验技术[7]。
表2 设备检验技术
设备备案环节,安全监管人员应通过构建和应用设备与人员信息数据库的方式,构建人、机、证匹配机制,提高安全管理工作实效;通过构建安全监管影像拍摄机制,定期抽查影像内容,复核施工质量;借助数据库年限识别功能,实现设备使用年限一键查询及设备信息安全管理[8]。
设备使用与维护环节,安全监管人员应在设备使用与维护的全过程,督促相关单位及部门落实自身职责;必要时可以进入第三方检查,并制定相应设备检验制度,提高检验实效;通过讲座等形式对作业人员、安全监管人员进行培训,并定期开展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能力;积极应用脸部识别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全面监督施工人员到位;以公益为目的,保留保险公司介入施工安全保险服务,在投保后方可备案使用设备[8]。
设备拆卸备案与拆卸环节,安全监管人员应确保设备主管部门在完成设备拆卸并提交见证材料后,办理设备信息注销登记手续;通过实施现场抽查制度,对设备拆卸人员的持证情况、拆卸作业规范性进行全面监管[6-8]。同时,应保证全面监管队伍中至少配备一名专业的技术人员,以提高设备拆卸特殊问题解决效率;对设备拆卸备案与拆卸全过程进行录像,为相关单位提供必要证据[8]。
5 结束语
建筑起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具有细致性和全程性,需要安全监管人员全方位、全视角对设备进行安全管理。本文以甘肃某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对起重特种设备常见类型及其主要零部件进行分析,并对其使用的各环节进行安全监管工作探究,在分析出安全监管要点、风险点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对策,对提升起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但本次研究未在建筑工程整体安全管理视角进行分析,且未对提出措施的可行性、实际操作困难等进行分析。因此,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对安全监管措施进行整体视角下的分析,确保监管措施能够有效实施。同时,对现有建筑起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调查分析发现,项目管理者愈加注重起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并因地制宜、因工程制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起重设备安全监管机制,取得了一定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