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何以可能?
——评《生态文明与生态哲学》

2022-07-07余怀龙

中国生态文明 2022年3期
关键词:哲学文明人类

□ 余怀龙

《生态文明与生态哲学》,卢风和王远哲合著,2022年4 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作者卢风是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国际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Ethics 编委,多年研究生态哲学和生态文明,著有《人类的家园》《人、环境与自然》《科技、自由与自然》《生态文明新论》《非物质经济、文化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等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近300 篇。

第二作者王远哲,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德伦理学。

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张力问题是贯穿人类历史、关乎人类未来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卢风教授与王远哲博士的新著《生态文明与生态哲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思考。这一著作把握了文明与自然之间的本质性关系,阐释了文明发展的内在逻辑,论证了生态文明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高屋建瓴的思想框架与理论基础。基于文明与自然之间张力的演变历程,全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为范例,分析了农业文明阶段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性关系

这一部分内容认为,在农业文明阶段,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张力维持在一定的平衡性中。因而,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农业文明具有可持续性。这种可持续性在中华古代农业文明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那么,中华古代农业文明为何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该著作分别从六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入解释。第一,在哲学观念上,中国古代具有“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理交融”等核心思想。第二,在价值观念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蕴含着以“修身为本”的内向超越的价值导向。具体而言,内向超越是“追求自我完善的努力,是追求德行、境界和智慧的努力”。第三,在文学艺术上,中国古代具有超越主客二分的文学艺术理念,即自然是自由的栖身之所,自由是自然的贯通之所。第四,在医学领域,中国古代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身体健康与自然是密切相关的。第五,在技术应用上,中国古代有清洁而可持续的绿色农桑技术。第六,在制度设计上,中国古代社会采取“崇本抑末”的农业经济政策,以及由思想精英领导的文治政府。这六方面的因素使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具有发展上的可持续性,即可大可久。这也决定了中华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后续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另外,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这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老百姓生活缺乏足够保障。第二,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缺乏民主法治精神,不能保障个人的自由与权利。第三,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存在着严重的财富分配不公平现象,进而加剧了社会矛盾与冲突。人类社会不能停留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个人自由与权利不能得到保障的农业文明阶段,必须进入一个更高的文明阶段。

第二部分,以发源于欧洲的工业文明为典范,阐述了工业文明阶段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性关系

这一部分内容认为,发源于欧洲的工业文明使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张力达到了极致,甚至已经演变为人与自然之间的战争。不可否认,工业文明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民主法治,着力捍卫个人的自由与基本权利。但是,工业文明也造成了威胁整个地球生命圈的生态危机,如全球气候变暖、水污染、物种灭绝等。这表明,工业文明使人与自然之间进入了一种对抗性关系。

那么,工业文明为何会使人与自然之间陷入一种对抗性关系?对此,卢风教授、王远哲博士给出了深刻的分析。工业文明使人与自然之间陷入对抗性关系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文明是在现代性观念的支配下产生的。尽管现代性观念包括了理性、科学、人文主义、进步等积极因素,但是它也在自身中包含了一些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消极因素,即“终极实体”的消失、独断理性主义的盛行、还原论的错置、物理主义的专断、主客二分的谬论、物质主义价值观的风靡,等等。现代性观念否定了超越于人类之上的“终极实体”的存在。这又导致了独断理性主义的盛行。独断理性主义的典型特征是人类把自身的理性当作评价一切事物的真理标准。进而,他们把通过理性得以可能的科学和技术当成绝对至上的力量。人类凭借科学和技术就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因而彻底否定了超越人类理性之上的力量。由于“终极实体”的消失以及独断理性主义的盛行,自然存在者也就成了人类理性通过还原论把握的物质研究对象。这些物质研究对象不具有内在价值,因而不享有道德地位。当人类通过理性把自然存在者仅仅作为物质研究对象时,它们也就成了人类的控制对象与征服对象。由此,人类又产生了一种以“外向超越”为引导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在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支配下,人类过上了一种“大量开发、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活方式;商业精英与技术精英成了社会的主导者与引领者。

总之,在现代性观念支配下,工业文明踏上了“黑色发展”的道路。黑色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无止境地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以满足人们不断膨胀的物质欲望。这也说明了工业文明的不可持续性。为了人类文明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超越工业文明,进入一个新的文明阶段。

第三部分,在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批判性继承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其具体内容

这一部分内容认为,基于对文明与自然之间张力关系的分析,人类社会在其发展历程中必然会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并且生态文明必然是在其总体中实行文明各维度的联动变革而得以产生的。那么,生态文明建设会关系到哪些维度的联动变革呢?

第一,在哲学观上,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把超验自然主义作为其理论基础。超验自然主义把自然理解为“整体存在”“终极实在”。因而,自然是万物之源、万物之根,是先于一切思想的不可预想的存在。这种哲学观要求我们对大自然心存敬畏,放弃征服自然的妄念。超验自然主义也得到了生态学、量子力学、复杂性科学等自然科学的理论支持。

第二,在知识论上,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持有谦逊的理性主义。谦逊理性主义认为,人类不能穷尽自然奥秘,也不能通过一条终极定律来揭示自然界的一切奥秘。换言之,人类不以认识真理大全为终极目标,也不认为人类的认知可以达到绝对的客观性。

第三,在价值论上,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摒弃笛卡儿-康德以来的主体性道德哲学,而建立主客统一的道德哲学。这种主客统一的道德哲学不再把人的主体性当作唯一的价值源泉,而认为不同的能动者具有不同的价值(既包括内在价值,又包括工具价值)。

第四,在价值观上,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摒弃物质主义生活方式,而采取绿色生活方式。

第五,在具体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实践、生态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中。

第六,在技术上,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促进绿色技术的发展, 可 以 把NbS(Nature based Solutions,即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作为其工程技术方法学。

第七,在制度安排上,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保障民主法治与个人权利,促进非物质经济的发展。

综观全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由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张力关系所决定的,而且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新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充分的论证。

而且,这部新著的研究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这一著作旁征博引,涉猎广泛,跨越不同学科与众多哲学流派。例如,就学科而言,它涉及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学、文学、物理学、生态学、哲学,等等。就哲学流派而言,它涉及伊林·费切尔、阿伦· 盖尔、利奥波德、罗尔斯顿、汤姆·里根、克里考特、保罗·泰勒等学者的环境伦理学,涉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儒学、道家、佛学,还涉及西方哲学史上的亚里士多德哲学、笛卡儿哲学、康德哲学、奎因哲学,也把罗尔斯、诺齐克的政治哲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此外,这一著作立论高远,见解卓越,对众多理论难题都给出了自己独到的思考。例如,它对哲学史上的“主客二分”问题、“事实/价值”问题、内在价值问题、生态正义问题等理论难题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猜你喜欢

哲学文明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菱的哲学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小包哲学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