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几万里 吹绿玉门关
——玉门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2-07-07梁志雄

中国生态文明 2022年3期
关键词:玉门文明生态

□ 梁志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玉门誉满华夏两千多年,古城址、烽燧、石窟寺、古墓葬、岩画等文物古迹数不胜数。新中国成立后,玉门因油而兴,依矿而建,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近年来,玉门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历史上的边陲重镇,苍茫之地,经过多年的环境治理与绿色转型,现已脱胎换骨,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甘肃省前列。特别是,低碳发展成效显著,成为全省新能源产业的发祥地和光热发电行业的领跑者。

一、科学谋划、压实责任,构建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格局

玉门位于祁连山北麓,是我国“两屏三带”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关键区域,也是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核心区。玉门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聚焦重点领域、实施重点工程,科学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举措。

规划引领,聚焦工程。2018年,玉门编制了《玉门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9-2023)》,从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建设、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生活建设、生态文化培育、生态制度创新等6 个方面设计项目80 个,总投资200 亿元。为全面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活动,2019 年年初,玉门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领导小组,编制印发《玉门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方案》。截至2021 年年底,玉门市造林抚育与森林质量提升、玉门市林业草原生态修复项目等75 个项目已实施完成或正在实施。重点项目以点带面,为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各项工作的推进和各项指标的达标提供了坚实基础。着力构建“四区一高地一家园”,落实“双碳”目标,建设生态园区,打造绿色工厂,创建数字车间,围绕绿色安全发展建立生态产业支撑体系,不断探索“绿水青水”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模式和路径。

压实责任,强化考核。每年制订发布年度实施计划,并于年底进行指标调度和工作总结。全市上下紧盯考核指标和达标差距,落实创建具体工作任务和部门职责,有序推进创建工作。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体责任。结合河长制、湖长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等制度,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全市绩效考核体系。积极开展省、市级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示范创建专项行动,广泛宣传推广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和方式,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玉门的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获得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生态特色旅游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等荣誉,2020和2021 年蝉联“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守好西部生态安全的大屏障

玉门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恶劣,风力侵蚀活跃,植被稀疏,林草覆盖率低,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等提升难度大。作为西北内陆河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玉门肩负着防风固沙、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使命。

生态空间应保尽保。玉门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以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和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稳步推进水资源利用、封滩育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玉门的高效节水面积累计达到47 万亩,用水总量从2017 年的4.32 亿立方米下降到了3.708 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24%,草原覆盖度达到21.23%,昌马、南山、干海子3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达到289 万亩,硅化木省级地质公园、青山国家沙漠公园在保护地质遗迹的同时,也提升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玉门抓主抓重,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厘清职责,靠实责任,全力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突出抓好工业大气、城市扬尘、燃煤小锅炉淘汰、工业集聚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业面源等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加强分析研判,加大联防联控联治,以结构调整、工程建设和技术进步为主要抓手,推动污染治理城乡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同福铬污染土壤修复治理一期工程通过省生态环境厅修复效果评估审核。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显著,目前,PM2.5年均浓度达标,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上级考核任务,燃煤锅炉整治和冬季清洁供暖成效显著,农村污水、垃圾等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三、传承与创新并举,开创具有玉门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玉门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自1939 年开发建设的80 多年来,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时间推移,长期的发展使玉门的石油资源逐渐枯竭。近年来,玉门市委、市政府不断探索,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结合玉门实际,坚持走绿色低碳之路,充分发挥风能和光能的资源优势,成为甘肃省新能源产业的发祥地和光热发电行业的领跑者,被授予“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连续3 年被评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

新能源产业在全国领先。玉门风光资源丰富,是国家一类光资源区和二类风资源区,全市可用来开发新能源的土地面积达4000 平方千米,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广阔前景。作为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启动地,玉门在过去的20 多年里,引进建成了一批风机叶片、塔筒、聚光材料加工、光热装备制造等企业,初步形成了风、光、水、火、生物质能等多能并举、互补开发的多元产业体系。至2021 年年底,全市各类电力装机累计达到458.9 万千瓦,新能源累计发电526.81 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1685.76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4 万吨、二氧化硫排放26 万吨、二氧化氮排放19 万吨、粉尘22 万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促进节能减排有积极的作用。

经济产出效率逐步提升。玉门市紧紧围绕节能“双控”约束性目标和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清洁能源替代、落后产能淘汰、用能单位核查等重点任务。“十三五”期间,玉门市超额完成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2020 年单位GDP能耗0.57 万吨标准煤,超额完成“十三五”约束目标(单位GDP能耗低于1.25 吨标准煤/万元),2021 年单位GDP 能耗0.55 万吨标准煤,实现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持续改善。2021 年,玉门市水资源使用总水量为3.7 亿立方米,单位GDP 用水量为183.11 吨/万元,低于酒泉市平均水平(271.6吨/万元),水耗强度在完成上级规定目标任务的同时呈稳定且改善的态势。

特色生态旅游绽放活力。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玉门是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西部一流旅游目的地,文化遗产点多线长,内涵丰富,有记载着东西方交流历史的火烧沟文化,有边塞文化,有屯垦戍边时期积淀的农耕文化,有石油开采形成的工业文化,等等。玉门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打造“铁人精神传承区”为统领,主动融入“两圈一线”(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酒嘉双城经济圈、甘青旅游大环线),重点实施玉门水上世界生态公园建设项目、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提升工程、昌马石窟环境整治和安全技术防范、汉长城三个墩遗址保护修缮工程等5 个文旅项目。“十四五”期间,玉门将继续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争取建成中国红色研学团建特色旅游目的地、研学旅游高地,营造“春风古道、活力玉门”新形象,全面提升“石油摇篮、铁人故乡”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力争成为“两圈一线” 黄金旅游带节点、亮点城市。

四、不断强化能力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新提升

玉门坚持借智借力,依靠高科技手段,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不断提升监管工作能力。玉门全面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任务,新市区和建化园区建设了2 座空气自动监测站和8 座扬尘天气网格化预警预测设施,实现了自动监测联网运行并实时上传数据。以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监测为契机,新增移动走航监测车、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等环境监测仪器设备30 台(套),监测装备和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强化生态环保基础能力建设,环境监测站达到国家三级建设标准,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建设达到西部地区三级标准并通过验收。同时,建设了玉门“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建立了辖区128 户企业“一源一档”的电子档案。2020 年计划安装联网的31家国控、省控单位及所有化工企业,目前已有30 家接入“智慧环保”平台实时监控、稳定传输数据,实现了“智慧环保”监控设备、电脑、手机同步兼容运行,极大地提升了生态环境监管技防水平和精细化管理能力。

持续完善监管工作机制。玉门紧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聘请环保专家把脉问诊,引进“环保管家”深入园区和在建化工企业现场排查诊断环境隐患,形成了“专家查隐患、部门搞督查、企业抓整改”的工作机制,把环境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多年来,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件。

努力巩固整改工作成效。玉门印发了《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压紧靠实领导包抓、环保督办、部门整改3 个责任机制,对标对表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落实,及时分析研判,扎实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回头看”和复查复核。持续加大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反馈和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工作力度,先后投入资金16.6 亿余元,对涉及玉门的246 个生态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改,且不断巩固整改成效。

“十四五”期间,玉门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科学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玉门”,着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猜你喜欢

玉门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叩问玉门
玉门文物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