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重庆市网红打卡点空间感知研究*

2022-07-07王中德张少丽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网红媒介要素

王中德 张少丽 杨 玲

0 引言

现今,人们于日常活动中生产语言和意义、制造和解释感觉、传播信息等所体现出的日常文化,已经突破传播技术壁垒与机构限制,进入到“在既有的意义系统之外生产新的共享意义”和“空间建构”过程[1]。同时,过程产生的由代码、以及代码中的符号构成的超文本数据,因其传播特点,再次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判断。事实上,新媒介建构已经重新定义了人们闲暇和休闲活动的概念,近几年随着“打卡”行为在网络媒介传播下促成一些城市空间“网红化”的现象既是该进程中典型案例,它证实了网络媒介传播对人们出行目的地选择已经产生了现实影响,其结果已突破了传统景点的范畴,因此聚焦个案,通过相应网络数据的挖掘来分析其空间感知就具有了重要现实意义。因为其数据当中一定蕴含着支撑这类城市空间“网红化”的真正空间景观特质,并体现了当下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特征。

1 相关研究进展

相关研究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首先是依据媒介及传播学相关理论,对于“网红”现象本身进行的探讨。研究表明,“网红”已由最早对人的指涉泛化为建筑、景点、一座城市,以至于一种现象[2-3];从相关理论看来,这种新媒介景观可以成为描述城市空间的一种方式[4];而网红打卡点营销得当的话,是可以成为传播城市形象及营销的重要渠道[5-6];但也只有“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才能摆脱网红打卡点短寿命运[7]。

其次,借用网络媒介传播产生的大数据形成了新的研究手段[8-10]。通过对数据多元价值的深度挖掘[11],以非介入方式对城市森林公园社会服务价值进行判读[12],对城市公园做出更为真实的使用后评价[13],结合GIS的运用,对游客行为模式进行总结[14]。借助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的位置及属性信息对城市区域进行功能识别,并对其做出空间评价[15-16]、指导规划布局[17];借助社交网络 (Social Network Software,SNS)数据研究人群的时空行为模式等[18];通过影像分析进行场景测度,以此研究城市意向及其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19-20]。

再者,对于数据中大量个体主观信息的价值挖掘也取得了进展。例如借用语义分析等工具,对研究对象的形象感知、空间感知、以及情绪进行判读,分析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的差异,以及满意度等成果[21-22]。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学者尝试对视频数据进行挖掘[23],但该过程中仍需将动态影像媒体信息转化为静帧图片和文字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

上述内容表明,因打卡而导致城市空间“网红”这一现象已引起关注,虽然对于它的判别仍存一定争议,但聚焦于网红打卡点本身,网络数据与空间感知应该建立怎样的关联等方面仍值得探索,并且通过数据分析来揭示引起网红现象背后真实空间特质的研究相对匮乏,对空间感知所反映出来的空间特征亦值得总结。因此,本文在进行相关数据处理与分析之前,借用感知理论深入分析空间感知与网络文本数据的关联,构建感知分析模型,在建立重庆4个网红打卡点评价文本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对感知主题与感知情绪2个方面的探讨,总结其空间感知。

2 空间感知模型建构与基础研究

2.1 空间感知分析模型建构

空间感知是一定时间内人对所处环境的直接体验和感受,是综合了知觉与感觉的过程:知觉形成对客观环境综合、概况的最初解读,同时综合体验者自身经验,调用整体、具代表性的,已存在的感觉,最终形成空间感知[24]。城市空间提供建构城市意象的基点,而媒介景观,包括网络评价文本,则成为描述城市空间的一种方式[3]:通过游历,几何学意义上的,由专家学者定义的城市空间转化为“被实践的地点”[25],其空间感知则形成网络文本并进入新的传播。由于形成文字的过程已经完成了对大量原始空间信息的筛选[26],因此,对网络文本数据的解析实际上就是梳理文字与感知体验间的链条,进而挖掘出引发特定感知的空间特征的过程。

Seyhmus Baloglu在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构建并验证了由空间感知/认知、情绪评估二者组成的综合空间感知模型[27]。同时,心理科学已探明了空间体验中的感知觉与语义表征间的关联路径[28-29],这些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对网络评价文本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映射空间感知/认知的词主要由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副词构成:名词一般包含了地点、时间这些时空要素,以及感知到的物质要素或非物质要素;动词反映了游客活动及行为特征;形容词与副词则反映了游客对空间的情绪态度及评价。由此,可以建立起以空间感知要素为基本研究单元,对其进行感知主题与感知情绪分析,并最终形成总体感知度认知的分析模型(图1)。其中,感知主题是对空间环境物理特征的总结,感知情绪则代表了对空间环境质量的评价,二者共同形成了对空间环境的总体感知。

2.2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与获取

被列为全球旅游增长最快城市的重庆①,在各种媒介(包括传统媒介,例如影视作品),特别是抖音传播下形成了众多“网红打卡点”。基于对大众点评上重庆热门景点相关话题视频数,抖音播放总数的整理(表1),参考携程网、蚂蜂窝等多个平台上打卡点排名,结合本文研究目的,剔除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景点,最终确定洪崖洞商业街、长江索道、李子坝轻轨站和二厂文创公园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表1 重庆网红打卡点排行Tab.1 sites ranking of Chongqing

研究样本数据采用Python以4个打卡点名为关键词在携程网上进行搜索,并对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25日期间的评论文本、评分、用户ID及评论时间等信息进行抓取。从数据收集结果看,李子坝轻轨站、二厂文创公园因为评价开放时间较短,其评论数量明显偏少,但经预处理后文本析出内容数据量仍满足要求(表2)。

表2 评论数据统计Tab.2 comment data statistics

2.3 数据预处理

为建立能进行有效空间感知分析的数据库,首先制作“过滤词表”,滤掉对分析基本无效,且与空间感知明显无关的词;其次,在“用户词表”中添加“吊脚楼”“千与千寻”等出现频率较高,但原程序不能正确分词的词汇;再者,将词义相同,例如“夜晚”和“晚上”“住宅”与“居民楼”等词汇合并,创建“并词表”。在此基础上,运行 ROST Content Mining 6 对各打卡点评价文本进行“分词”,并通过“词频分析”创建各打卡点高频特征词库。最终,根据空间感知分析模型对词库进行整理(表3)。

表3 高频特征词(前25,各类按照词频排序)Tab.3 high-frequency feature words

3 数据分析与空间感知探讨

3.1 打卡点空间感知主题

感知主题是对打卡点形成深刻印象的景观要素做出的主题式凝练。依据空间特征,本研究将需要考察的景观要素分为由人工景观、自然景观及复合景观构成的物质要素,和以历史文化为主的非物质要素。

在4个案例中,仅有洪崖洞商业街囊括了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复合景观和历史文化感知要素,且偏人工的复合型景观特征明显:采用“传统”“巴渝”“吊脚楼”形式“依山就势”而建的“建筑”造型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并且这样的印象在“灯光”下的形成的“夜景”主题尤为突出(图2)。

长江索道的景观要素中由高到低的是“长江”“夜景”“缆车”,分别归属于自然景观、复合景观和人工景观(图2)。历史文化感知词汇的缺失表明该景点的历史文化并不是其主要特征,人们更认可的是以“缆车”“过江”这一独特通行方式获得在高空动揽“长江”所带来绝无仅有的感知主题。

李子坝轻轨站关于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感知的词汇没有出现在前25位,除了“山城”这一复合景观之外,其余的均归属于人工景观。这说明为解决复杂地形地势,采取极端建设手段形成“轻轨”“穿楼”的“轻轨站”这一人工景观给人留下了深刻主题印象(图3)。

二厂文创公园的景观要素中,仅出现了“厂房”“小店”这两个历史文化和人工景观感知词汇。由于此打卡点最初源于电影拍摄地而走红,因此被贴上了“文艺”标签,并在空间联想上与并不“网红”的“鹅岭”公园,以及“轻轨站”景点形成了直接的联系。令人意外的是:该景点自然景观要素和复合景观要素缺失(图3)。

3.2 感知情绪分析

基于既往研究中学者发现运用语义分析软件对文本情感做判断时可能存在问题而提出一些改进措施[30],本文在运用ROST EA对已处理好评论文本进行分析之前,对选用的“知网情感词典”进行了人工判断与手工整理,并对分析结果再次人工复核。按积极情绪降序排序结果是:洪崖洞商业街、长江索道、李子坝轻轨站、二厂文创公园。其中,游客对洪崖洞商业街的评价,积极情绪占了3/4强,其余3个景点的积极与消极情绪基本持平,同时,中性情绪在4个打卡点中占比极小(图4)。

针对这个结果,有3点值得讨论。其一,各打卡点主题性是否明显,与积极情绪具正相关性。与现实版“千与千寻”的洪崖洞“夜景”、独特“过江”方式的长江索道,以及“轻轨”“穿楼”相比较,由具一定历史感的“厂房”改建成的文创公园,其主题显现度相对较弱。这从一般较少在评价文本中赋值较高的“魔幻”“特色”“惊叹”等词汇在前3个打卡点中出现频次都很高可以得到佐证。

其二,通过对各打卡点活动体验分析发现,与其他3个景点相比较,长江索道景点的活动体验类型最为丰富,虽然“排队”“等待”“往返”等带来了不好的游览体验,但其积极情绪占比仍然超过一半。这也许是因为传统意义上以丰富活动为载体获得良好的游览体验,在网红打卡点中已经被简化为“拍照”“打卡”,而最终能否“打卡”成功对情绪影响至关重要。

其三,所有打卡点的中性情绪占比极小,最高仅为2.21%,“专门”过来打卡与“不值”这种“爱憎分明”的评价在几个打卡点中出现频次均较高。结合行为体验及时空要素来看,山地特殊地形地势造成了“上去、下来、对面、下面、空中、沿江、步行、往返、乘船、过江”,以及“白天”“晚上”等等时空变化,这对于大多数习惯于水平向空间体验的人们来说,可能就会引发喜欢或厌恶两极情绪反应。

3.3 总体感知度分析

在洪崖洞商业街的词云图中,“夜景”、“晚上”强烈标识出该打卡点游览的时间特征。在进入景区,通过电梯、楼梯“上下”,而最终又回到“马路”上的体验也让人“惊叹”。通过多视角—“江边”、“对面”,或是坐“游船”“沿江”观赏、拍照,并给人以类似电影《千与千寻》中魔幻场景表现,以此成为重庆必去的打卡地,至于该点是否太“商业化”反倒不是那么重要。同样,语义网络关系图中表明上述高频词汇间的关联性也是最强的(图5)。

坐“缆车”“往返”于“渝中区”和“南岸”来“体验”“山城”“特色”的“交通工具”成为游客对长江索道的主要感知。该打卡点也是4个案例中活动体验最丰富的,但因其建设之初并不是为了旅游参观使用,因此造成的“排队”现象占据了长江索道高频特征词表中的第1位,从语义网络关系上来分析,由此引发的负面情绪较多,并且部分抵消了乘坐过程中的良好体验(图6)。

很明显,轻轨“穿楼”这一瞬间因为“魔幻”而成为了“打卡”圣地。这也促使重庆市地方政府修建了“观景台”来满足游客“观赏”“拍照”“拍摄”行为,并提供更好的观景体验,而该打卡点被“网红”的原因在语义网络关系图中也表达的十分清楚—抖音(图7)。

因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在此“取景”的影响成为“适合”“青年”游客“拍照”,体验“文艺”“气息”的“打卡”地。通过对“民国”“印钞厂”的“设计”,保留了“斑驳”的“工业”老“厂房”的空间特征而体现出“复古”意境。但这类“复古”景点因其同质化产品过多而使人的游览体验并没有类似前3个打卡点让人惊喜,因此也仅反映为“喜欢”“好看”“不错”等常规的感知情绪(图8)。

4 总结与探讨

4.1 具象征意义主题是网红打卡点IP的根本核心

从4个打卡点高频词中有两部电影名称与打卡点直接相关,“抖音”与“网红”词频很高,且语义上具强关联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新媒介对打卡点的网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它通过“不可预测的内容和无限更新的消息源,实现了对用户碎片化时间的最大化占据,并且在场景营造和多维呈现性上具有先天优势,能使观者获得较传统媒介更多的沉浸式体验”[7],使象征界成为感知当下现实世界的唯一[31]。由此,虽然活动类型的丰富度仍然是增加打卡点粘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新媒介传播影响下,是否具有独特象征意义的主题成为网红打卡点IP(Intellectual Property)的重要核心。

4.2 强特征性要素是网红打卡点主题的重要基础

进一步分析发现,高频词库中诸多时空变化的词汇真实反映了于重庆复杂山地地形地势约束下展开空间营建,造成景观独特性的内因。也正是这种独特性在新媒介传播下形成了研究案例各具强象征意义的主题,并让2个城市交通节点空间成为了非传统意义上的景点。另外一点,在案例当中,除洪崖洞商业街之外,其余3个案例的感知要素在自然景观、复合景观,特别是历史文化要素上均有不同缺失。这强烈暗示出在新媒介传播影响下,非物质要素的缺位对于网红打卡点主题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而物质要素,特别是人工景观要素在场景营建中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重庆市网红打卡点主题与物质要素的特征性具强关联性,与非物质要素有关联,但不明显。

4.3 新媒介强化了目的性游览行为并弱化个体空间感知

另外,新媒介改变了的游览行为并影响了空间感知。“打卡”是4个案例中共有的高频词,在以“打卡”为目的的游览体验中,其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理解成为下一次信息传播进行创作。而这种“狂看”模式下的感知是被在未到达、未经历,已混合有大量场景信息的“想象界”洗脑后的感知[31]。感知与现场空间信息的获取相关,更建构在历时性的体验过程之上,快进式的“打卡”行为本身形成了碎片化的空间感知,消解时间性,并通过互馈式新媒介传播激发人们到场参与、打卡体验。这种循环往返的传播一定会不断加强打卡点IP的显现性,并持续弱化个体经验的空间感知。

最后,本文的研究所依赖的个体感受形成的文本,其本身含有浓厚的个人意见。在新媒介作用下,文本生产者会有意或无意的努力扩大文本对受众造成的影响和冲击,将受众拉进文本所营造的世界中,这一过程再一次不可避免地改变了现实的本真,因此本文的结论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经验主义的影子。但这也仅仅是现实的一个影子而已,因为经验也有自己真实的一面,且这也是揭开现实真相的开端。更具意义的是:在没有否认意义在人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认为现实世界会更为重要,因为即使是没有意义代码确定的经验,我们仍然能够进入到现实世界[1]。

注释:

① 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发布《2018年城市旅游和旅游业影响》中显示,2007至2017年间全球旅游增长最快的5个城市中,有4个是中国城市,分别为重庆、上海、广州和成都。(http://www.199it.com/archives/787840.html)(http://guoqing.china.com.cn/2019-04/16/content_74686097.html)

猜你喜欢

网红媒介要素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我要当网红
«ВаНхУН»
当网红遇上“网红” 国外网红们都拒绝不了的鞋包好品位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