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O 治疗四肢骨折的方法、效果及对骨愈合的促进作用
2022-07-07卢其德
卢其德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铭和医院 江苏 沭阳 223600)
四肢骨折在骨科较为常见,由高处跌落或外力撞击所致,可引起不同程度疼痛、肿胀和活动障碍表现,患者难以正常工作与生活[1]。对骨折进行治疗时,以往多用开放式手术治疗,强调的是骨折断端局部固定的稳定性,创伤明显,需大范围暴露患肢损伤局部,对骨折断端局部血运状态破坏较为明显,出血量多,术后愈合慢。此外,该术式并非完全符合骨折生物学固定原则,术后可存在切口感染、深层组织感染、延迟愈合、不愈合等并发症。现阶段,微创技术迅速发展,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逐渐在骨折病变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粉碎性骨折、伴随严重软组织创伤,对广泛切开复位固定患者均可yoga 该术式进行治疗。该术式核心是在手术过程中避免骨折断端直接暴露,可保持相对稳定的固定,手术切口小,对周围软组织损伤小,对骨组织血运无明显影响,可最大限度保护骨折断端,维持周围软组织正常血运状态,可减少手术创伤。手术操作过程中,依据“内支架”理念固定骨折断端,使用专门设计的接骨板行桥接式固定,骨折复位是通过肌腱复位和间接复位作用实现的。外界因素对骨折部位无明显干扰,既可减少植骨率,对术后并发症也有明显的防范作用,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2-3]。为此,本研究将该术式在四肢骨折中的作用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四肢骨折患者72 例,诊治时间为2013 年1月~2021 年12 月,经抽签法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 例,男性20 例,女性16 例,年龄22 岁~70岁,均值(49.32±5.1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1例,高处跌落12 例,意外摔伤3 例,骨折部位:股骨15 例,胫腓骨12 例,肱骨9 例;观察组36 例,男性19 例,女性17 例,年龄25 岁~70 岁,均值(49.72±5.4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3 例,高处跌落11 例,意外摔伤2 例,骨折部位:股骨16 例,胫腓骨13 例,肱骨7 例。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1)均为四肢骨折者;(2)年龄>20岁者;(3)对所用术式可耐受者;(4)状态良好,主动配合治疗者。
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患者;(2)现行其他治疗者;(3)伴随神经和血管损伤者;(4)凝血功能障碍患者;(5)精神病变者。
1.2 方法
对照组用开放式复位接骨板内固定。行全身麻醉后,清创。然后,做一长度在10cm~15cm 的切口,剥离软组织,确保骨折断端外露充分,行复位处理,经C 型臂X 线机透视,合理选择接骨板并进行预弯处理,使用螺钉固定于骨折上下端,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手术完成。予以观察组MIPO:麻醉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取平卧位。股骨近端骨折:经牵引床牵引复位,通过C 型臂X 线机透视,确定复位满意后,于股外侧做以4cm 长的切口,透视满意后,加锁定加压钢板插入股骨干远端,于相应位置做一长度为3 个螺孔的切口,并将普通加压螺钉固定在远端和近端,股骨干与钢板贴反后,在远端按照3~4 枚螺钉,用锁定螺钉替换普通螺钉。胫骨近端骨折:做一斜形切口于肱骨外踝5cm 处,其余操作步骤同上。胫骨远端骨折:做一长度为4cm 的纵向切口于内踝,伴随腓骨骨折,需对腓骨行固定处理,恢复下肢长度,按照上述步骤完成之后的操作。股骨远端骨折:做一长度为5cm 的纵向切口于股骨外踝,其余操作同上。
两组术后前3d 遵照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制定训练方案,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判定依据[4]:患者术后骨折完全愈合,关节可正常活动,无疼痛感和肿胀表现,可判定为优;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关节功能与术前比较得到明显改善,骨折处稍有疼痛感和肿胀为良;骨折处部分愈合,关节功能改善,患处有疼痛和肿胀感为可,未及上述标准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3.2 骨愈合相关指标。于术前和术后3d 抽取空腹静脉血,以3000 转/min 的速度离心处理,采集上层血清测定骨钙素、骨保护素和β 胶原降解产物水平。
1.3.3 疼痛程度、肿胀程度。疼痛程度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判定,共10 分,得分越低提示疼痛感越轻;使用皮尺测定患者肿胀最明显处,做好标记,记录肿胀周径。
1.3.4 并发症。包括感染、关节肿胀和骨折愈合不良。
1.4 统计学处理
软件SPSS 22.0 录入后处理数据,经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经和t 表示检验,P<0.05 为有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优良率更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n(%)]
2.2 骨愈合情况
两组术前各项指标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骨保护素、骨钙素更高,β 胶原降解产物水平更低,两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骨愈合情况()
表2 骨愈合情况()
骨保护素(pg/ml) β 胶原降解产物(mg/ml) 骨钙素(mg/ml)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对照组 36 180.24±20.18 122.27±15.12 0.42±0.06 0.75±0.11 5.68±0.72 3.84±0.52观察组 36 178.32±22.56 156.54±20.32 0.44±0.07 0.52±0.09 5.75±0.64 4.80±0.42 t 0.381 8.118 1.302 9.710 0.436 8.617 P 0.705 0.000 0.197 0.000 0.664 0.000组别 例数
2.3 并发症
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更低(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n(%)]
3 讨论
四肢在外力作用下,可出现结构与功能变化,严重时可损伤骨质,使得骨组织移位,对血管组织和肌肉组织造成损伤,需行外科手术治疗。以往多用开放式手术治疗,术中需行长度为十数厘米的切口,剥离软组织时,可导致周围血管神经损伤,影响骨折处血供,导致患肢肿胀,对术后愈合不利。MIPO 为治疗四肢骨折的微创术式,其优势有以下几点[6-7]:(1)手术切口位于骨折远端,软组织隧道为患肢骨膜与深筋膜,手术创伤明显减少,可保护骨膜,为患处正常血供提供保障。(2)术中闭合复位,利用软组织和骨膜间的张力复位,可避免患肢生物环境为手术操作所影响,维持内环境最佳状态;(3)钢板接于骨质两端,与骨骼并非紧贴,存在间隙,不压迫骨组织,可起到保护作用,保障血供,促进骨折愈合;(4)手术切口小,遵照生物学理念固定,确保固定牢固,加快骨折愈合速度。
文中数据显示,观察组优良率更高,疼痛程度、肿胀周径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主要是因为MIPO 手术仅需行一长度为数厘米的小切口,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复位良好,固定牢固,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对骨折部位周围组织无明显创伤,保障患处血供,改善血液循环障碍,促进血液回流,降低感染与关节肿胀风险,保障手术安全。
骨折愈合是组织修复过程,既与合理固定和良好复位有关,也受骨代谢状态影响。临床常用骨代谢指标包括骨钙素、骨保护素和β 胶原降解产物,骨保护素为多肽,对破骨过程有抑制作用,可促进新骨生成,对骨组织予以保护;骨钙素是骨形成的重要参与者,既可抑制骨质异常羟磷灰石结晶形成,也对骨折正常矿化速率有维持作用;β 胶原降解产物为羧基端产物,由Ⅰ型胶原蛋白降解所得,其水平反映骨痂形成和骨吸收情况[8]。文中对比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水平,结果显示患者骨保护素、骨钙素上升,β胶原降解产物水平下降,可见予以四肢骨折患者手术方案,对患者骨细胞活性和骨形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骨保护素、骨钙素更高,β 胶原降解产物水平更低,表明与开放式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比较,MIPO 手术创伤小,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予以四肢骨折患者MIPO 方案,治疗优良率明显提高,可缓解疼痛感和肢体肿胀度,利于骨代谢,可促进骨愈合,也可减少并发症,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