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漯河市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赏析

2022-07-07漯河市博物馆河南漯河462000

收藏与投资 2022年6期
关键词:绿松石漯河市遗址

姚 璐(漯河市博物馆,河南 漯河 462000)

一、漯河市博物馆建设背景

1986年升格为省辖市以来,漯河一直未有一座市级综合性博物馆。漯河市博物馆作为一座市级新建综合性博物馆,于2018年试开馆、2021年5月正式开馆。漯河市博物馆坐落于漯河市西城区月湾湖东路与九龙山路交叉口(图1),占地面积约为10 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 000平方米,共有5层8个展厅。馆藏近3 000件(组)文物,能够较为系统、全面地展示漯河万年以来的历史文化。

图1 漯河市博物馆主体建筑

二、漯河市博物馆藏贾湖文化精品文物

1—6展厅为基本陈列“水泽漯土—漯河古代文明展”,由于漯河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成为大中原地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南北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水路商贸的繁荣与发展,成为漯河发展的主旋律。

在第1展厅“汝颍晨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重点展示以舞阳贾湖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距今9 000~7 500年)。贾湖遗址位于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总面积5.5万平方米。贾湖遗址从1983年到2013年先后进行了8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 3 000多平方米,出土了一大批反映当时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遗迹和遗物,其中出土文物5 000多件,墓葬543座,窖穴446,陶窑11座。本文就漯河市博物馆收藏展示的贾湖文化精品文物略作赏析。

(一)贾湖骨笛

这只骨笛(图2)编号为M233:3,通体呈浅棕色,尾端残,在出土位置上测量长为22厘米,现残长21.3厘米,吹口端保留部分骨关节,磨制精细,保存相对完好,有七孔,音孔在骨管弯曲的一侧均匀地排成一列。此笛的特别之处在于,在钻音孔的中段正面刮磨出一平而微凹的面,在其上穿音孔,音孔旁未见设计痕迹。音孔圆形,孔壁垂直,孔径0.32厘米,孔列很直,七音孔均在一条直线上。刮削痕迹在出土的近40只骨笛中非常罕见。从骨管上所留的刻痕可见,贾湖先民在钻孔前经过了精细的计算。该骨笛是M233号墓葬的随葬品,出土时置于墓主人右股骨外侧。该墓葬规模较大、随葬品较多,可推测出墓主人的特殊地位,极有可能是沟通天地的巫师一类的首领人物。经鉴定,该骨笛是用丹顶鹤尺骨所制,分为截去骨关节、设计孔位、钻音孔、调音成器几个制作步骤。按照张居中教授的研究分析,此笛属中期即成熟期公元前6 600~6 200年的制品,这时是骨笛制作的精品时代,同时期的完整骨笛能吹奏出六声和七声音阶,此笛已残,难以修复而无法测音,仍是除M282:20和M282:21号两只精品骨笛之外,相当能代表贾湖音乐文化至高水平的骨笛,是漯河市博物馆的精品文物。

图2 贾湖骨笛

(二)叉形器

叉形器(图3)是贾湖遗址的典型器物,共出土20件,大多出自墓葬。这只叉形器编号为M327:1,A型,非常完整,高22.4厘米、宽5.9厘米、厚4.9厘米。此叉形器分为上下两段,上段是两股叉,叉端平齐,器身中部呈竹节状,有两对缀合孔,刀、钩面下端连接,有一对缀合孔;通体圆润光滑,应为长期手握使用所致。叉形器出土时与成堆的龟甲放在一起,其用途可能与祭祀、占卜有关。据推测可能是在原始宗教的祭祀仪式上使用的法器。类似器物有刘林遗址M118:1出土的刻花骨筒,大汶口遗址M10/M103/M17/M59出土的象牙雕筒和彝族毕摩在举行宗教仪式时使用的一种法器—“乌吐”。

图3 叉形器

(三)绿松石坠饰

漯河市博物馆共收藏10件贾湖遗址出土的绿松石(图4),按照形制可分为4种,三角形坠饰6件、棒形饰1件、方形坠饰1件、圆形穿孔饰2件。

6件三角形坠饰,皆由绿松石截磨而成,在钝角处或长边中间穿孔,略似磬形。其中2件为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借展,编号分别为:H282:1,Ⅲ期7段A型,长3.14厘米,宽0.78厘米,厚0.50厘米,孔径0.26厘米;H127:5,Ⅰ期3段A型、长2.27厘米,宽0.57厘米,厚0.16厘米。另外4件为舞阳县博物馆调拨,编①至④号(图4):①长3.50厘米,宽1.30厘米,重3.00克;②长4.00厘米,宽1.50厘米,厚0.30厘米,重3.00克;③长3.40厘米,宽0.80厘米,重2.00克;④长3.20厘米,宽1.50厘米,厚0.40厘米,重2.60克。三角形坠饰在贾湖遗址共出土16件,皆为绿松石材质。

图4 绿松石坠饰

棒形饰编号为T12③:12,石料呈鲜绿色,器体横剖面圆角方形,两面平,长1.84厘米,宽0.55厘米,厚0.33厘米。棒形饰在贾湖遗址中共出土5件。

根据当年全县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于每年8月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当年的目标任务、种植布局、应采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保障措施等。

方形坠饰编号为T22③:5。方形坠饰在贾湖遗址中共出土7件,皆为绿松石材质。

圆形穿孔饰2件均为Ac型,编号分别为:H163:1,直径0.85~0.95厘米,厚0.27~0.39厘米,孔径0.20~0.26厘米;T4③:5,直径0.66~0.69厘米,厚0.20厘米,孔径0.20厘米。三角形坠饰在贾湖遗址共出土60件,绿松石材质33件,萤石材质27件。

绿松石古称甸子,中国古代甸子主要产地有中亚地区、甘青地区、鄂西北地区等处。襄阳距贾湖最近,但也有数百公里。经过专家的X射线荧光光谱定性、定量分析,伴生岩石的岩相、物相分析等一系列科学实验,发现贾湖遗址的绿松石不太可能来自陕西安康、湖北郧阳和安徽马鞍山等现代绿松石产区,至于是否来自舞阳山区和贾湖西边的平顶山、宝丰、鲁山地区等富铝矿和磷铁矿的次生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些绿松石是直接攫取,还是远距离掠夺,抑或是通过数次相邻聚落之间的原始贸易来获得,我们不得而知,但这足以说明贾湖人对资源的利用范围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漯河市博物馆所藏贾湖绿松石大多经过细致打磨和抛光,造型精美,表面润泽光滑,为装饰用。绿松石质地较软,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一般需经过选材、切割、制坯、琢磨、钻孔、抛光几个步骤制作而成,贾湖遗址中出土的绿松石一般置于墓主人头、颈部,据推测可能是耳饰,也有个别置于腿、足部的。

三、结语

贾湖遗址出土的文化遗存表明,贾湖先民已掌握多种技能,包括房屋构筑,陶器、石器、骨器、渔猎工具制作以及稻作农业、酿酒、人工养殖等,尤其在稻作农业、音乐、酿酒、原始宗教如卜筮、原始契刻符号等诸多起源方面的创造为世界瞩目。

①国家文物局:漯河市历史文化基本情况.http://wwj.henan.gov.cn/2021/06-24/2170300.html。

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上卷),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1页。

③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柳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图二二,16,《考古学报》,1965年第2期第30页。

④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等:《大汶口》,图八六、八七,文物出版社,1974年版第102页。

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舞阳贾湖(二)》,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33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上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下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舞阳贾湖(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4]万辅彬,张居中.贾湖遗址发掘成果丰硕骨笛研究国际影响极高—张居中教授访谈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5.

[5]考古.张居中:舞阳贾湖骨笛的发现与研究历程回顾(修订版)[EB/OL].(2019-10-31)[2022-06-15].https://www.sohu.com/a/350802838_556515.

猜你喜欢

绿松石漯河市遗址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贯穿珠宝史的绿松石
喝醉酒的爸爸
美国产的绿松石品质是最好的吗?
漯河市首评“十大青年创业之星”
绿松石收藏 红海还是蓝海?
绿松石为何会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