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22-07-07邵玺李涛

时代汽车 2022年13期
关键词:双师双师型新能源

邵玺 李涛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甘肃省兰州市 730207

1 引言

2019年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2021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明确了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各职业院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保证完善职业院校培训体系以及制度的建设,完成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培养队伍打造。目前,我国正处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型人才需求的高峰期,该专业教师“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模式的建立,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人才培育的必然方向、是人才建设领域与应用领域的有效衔接、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亦是完善专业建设、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知名度的重要路径。

2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2.1 服务大局,是全新发展形势的深度融合

综合而言,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够胜任理论教学,也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指导学生提升实践效果,提升综合能力。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而生,是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的高效结合,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保证新能源汽车构造以及系统维修基本常识的融合,同时也需要结合机电维修、检验检测等技术能力。但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师资建设上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偏弱等问题较为突出,该专业双师教学团队的构建,能够紧密关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发展动态,通过精而专的教学手段的实施,能够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帮助学生迅速成长,实现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契机,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产业优化升级需求,是全新发展形势的深度融合。

2.2 深化改革,是创新培养体系的科学指南

新能源是能源领域的创新,而新能源汽车是汽车领域的创新。对于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而言也是一门较为崭新的学科,其本质上与传统的汽车维修拥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开发研制的过程当中融入了电子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以及智能网联技术,所以应用维修相较于传统汽车维修更为复杂,在人才需求上要求也更高。因此,该专业教育教学领域也需要不断促成科学培养体系的优化,并在实践过程中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能够完成教师培训关键环节改革的推进,保证专业授课内容的优化创新,且该过程中也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促进,有助于深度推进资源共享共建,实时更新信息管理平台完成动态调整,在实现探索成果转化的同时创新培养科学体系。

2.3 示范引领,是现代教学任务的根本体现

高职院校最终的教学目标在于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当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因此,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素质的提高不是单方面的提升,而是综合性的提升,要展现各种创新思维也要展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教学与研发的统一、更是素质和技能的统一。在此过程中,通过将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以及劳模精神渗透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育教学日常,为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融合职业标准、教学标准,完成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3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双师型”培养模式特征

3.1 教育结构复合性

双师型教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含着多种内涵,作为当今教育体系当中的主要构成,既可以表示为学历证书以及技术等级证书兼备的双证书资格;又可以表示为学术职称与技术职称兼备的双职称资格;但本质上而言,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行业的主体,所以教师属性是基本特征,但其区别于普通教育教师,有着更为深层的特征体现,是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标志,也是职业教育类型的凸显。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展开,以该专业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全面应用型以及素质综合型为目标,来完成人才培养环节的制定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整个过程当中是专业、教育以及就业三方面的结合,要拥有理论体系的专业素养,同时能够完成教育过程中职业动态和技术培养以及信息变革的融合,保证教育教学过程中按照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趋势以及形成规律提供精准且具备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服务。

3.2 学科内容专业性

从产生背景以及发展过程来看,双师型教师是专业化价值诉求的根本体现,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通过专业化探索提炼而出。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展于传统汽修专业基础上,整个学科内容相比较传统汽修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增加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其在人才培养模式当中体现的是素质加技能的依赖,这与双师型培养模式相辅相成,因此对于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以及专业内容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无论是其教师资格还是职业技能都需要围绕学科内容开展。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的结构构成、电池电路设计制造、相应的故障诊断以及维修养护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并完成与传统汽修的对比分析,比以此为中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清晰定位,确立思维,结合专业发展趋势以及就业需求完成学科内容的传道、授业、解惑,实现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完善。

3.3 职业定位明确性

职业教育为职业就业而生,因此其体现的职业特质异常明显。所谓的职业特质是指该专业所具备的特有职业素质,是与普通技能人才深层特征的区别,对于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而言,其作为一门技术类职业人才培养的专业,其职业特质是实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输出。所以对于 “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当中具备基本的职业特质,为此该模式的构建要保证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领域的工序以及标准完成教学项目和任务的开展实施,同时保证具备教师和职业人的双重特征,能够结合行业一线需求深化维修服务理念以及技术管理能力,将专业实践转化为教育知识,通过专门化的培养明确职业定位的价值追求,在完成身份转换的过程中促成职业教育社会收益最大化的实现。

3.4 价值功能实用性

职业教育的实用性特征异常明显,其教育的目的性也异常明显,因此双师型教师作为一类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价值功能实用性特征也异常突出,旨在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技术技能,进而保证对其就业质量的正向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新能源汽车应用于维修专业作为其衍生行业专业定位以及发展前景十分明朗,但该专业作为一门全新的发展学科,尚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通过“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求,促进教育公平。这就要求“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构建的过程中,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既要保证从多方面入手,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掌握全新技术工艺,同时也需要完成社会资源优势的转化以及社会就业形式的渗透,根据专业形式展开针对性教学,给予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大格局,突破新境界,为就业创业奠定基础。且“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完成以上任务的同时也能够促使教师本身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

4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4.1 夯实教学基础,落脚教育教学日常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一门崭新的学科,整个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该专业整体教师队伍有着高学历、年轻化的发展特点。因此,为了适应专业发展方向,在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过程中,首先要从学院层面入手,以政策引领为驱动目标,切实完成发展保障提供,促使专业教师建立清晰的专业定位,充分了解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状况。通过目的性、系统性目标的确立,集中组织教师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提升的培训。其次要从系部专业入手,结合系部资源优势,在传统汽修专业基础之上搭建更为全面且先进的技能提升平台,保证在导师以及前辈的引导之下实现执教能力的提升。

最后要从教师本身入手,能够在双师团队中明确角色定位转化,提升核心能力水平,密切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动态,自觉更新知识储备库以及发展理念,以教学实际为出发点,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的一手资料,利用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重新梳理教学框架,落脚教育教学日常,完成教学培养方案的修订和优化升级,保证夯实新能源汽车领域维修维护以及技术服务基础。

4.2 加强实践锻炼,优化结构梯队建设

美国著名教育家舒尔曼指出,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变化,同时具备一定的适应、融会贯通以及批判发明的能力。所以双师型教师成长过程中必须根植于实践情境。而当今高职教育体系当中对于教师的实践能力也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其中我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职业院校以及应用型高校教师具备相应的企业实训经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技能要求较高,所以针对学科专业理论与实践不平衡,教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业生产实践经验衔接薄弱化的问题,“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过程中应以实际教学任务为落脚点,以适应专业动态需求以及重点应用能力培养为基本原则,构架应用型、实践型教学体系。同时保证体系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系统性,通过循序渐进的实践内容安排实现鲜明特色的融入。

除了要积极鼓励教师走进企业走进实训基地保证实践能力的提升,向专业技术人才虚心请教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掌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电路知识以及构成理论熟练各种服务监测设备与维修设备使用的同时,要在探讨和学习中协同努力促进课程改革,具备通过实训平台完成对学生的实践指导课程设计的能力。通过各类技能大赛的参与实现“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效果,保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并在参与的过程中保证自我成长,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以及职称,构建全新人才梯队。

4.3 完善考核评价,多维丰富教学结构

考核评价是阶段性的验证,也是院校教师技术职称的标准。当前诸多高职院校评价制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评价标准,只是以相关理论及科研成果作为评判,而未将技能及技术资格纳入评价体系。且效绩考核也是局限于教学奖励、科研成果及在校企合作中的贡献和应用层面,尚未会体现出对学生的实际指导价值,例如是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立德树人的概念,是否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竞争环境,是否做出创业就业的指导等。实际上,对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而言,整个评价体系应该是教学能力、实践经验以及科研推广应用的综合性评价。

因此,针对当前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当中尚未形成完整的考核与认定办法,应该积极借鉴兄弟院校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认定的相关性文件,以实际目标任务为参考,形成丰富的考核体系。在此过程中,除了延续以往的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考核内容之外,也要专门的对双师型教师进行重点考核。通过多维度教学结构的构建,搭建多维度考核评价体系,将主观性的指导、核心能力的发展、综合素养的养成等指标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做出微调,促进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双师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4.4 深入产教融合,搭建一体化平台

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教育、地方企业发展专业体系成长的协同。传统过程中以校企合作、教师下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模式为主,所以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双师型”人才培养核心也应该围绕教育与企业发展以及专业体系的真实需求来展开,通过多样化教学课堂的构建,加强与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相关企业的联系,完成专业目录、专业内涵以及专业需求的对接,将职业标准、教学标准和技能标准相融合,保证教学内容上从前的单纯理论知识渗透转变成为“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平台,促使众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上从以前的“教书匠”转变成为“研究型”教师和学生们的“心灵导师”。

也可以聘请新能源汽车服务维修检验管理的专业性人才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在外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和专业建设体系内容,同时也充实了专业队伍的建设,保证了团队结构的优化,为双师型提供榜样支撑。

5 综述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切实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需求,是全新发展形势的深度融合、是创新培养体系的科学指南、是现代教学任务的根本体现,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过程中应保证从多方面入手,从教学实际出发,有效连接专业需求,通过夯实教学基础、完善考核评价、加强实践锻炼、深入产教融合等多途径保障教育教学能力、职业实践能力以及科研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深度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双师双师型新能源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