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07-07李俊玲

时代汽车 2022年13期
关键词:汽车保险学时保险公司

李俊玲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167

1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汽车保有量增长速度突飞猛进,2000年产量207万保有量1609万辆,202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2 亿辆,其中汽车2.81 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56 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18 亿人。2020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328 万辆,同比增加114 万辆,新领证驾驶人2231 万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驾驶新手的不断涌现,汽车出现交通事故的机率也不断增加,人们为了减少损失,得到保障,纷纷购买汽车保险,因此保险公司的汽车保险与理赔的业务市场非常繁荣,需要大量的既有理论又能灵活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既有懂汽车基本理论、驾驶理论及应用、汽车保险等理论知识,又有能力进行保险销售、理赔、定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提高业务能力,非常有必要从多角度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实现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的转变。

2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现状

我校交通运输专业2017级以前学生的《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采用纯理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只是从书本上掌握纯理论,而且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保险已经基本被大众认可,再有我国近年来交通法规的不断完善,交通事故率在不断降低,保险公司车险业务利润不断增加,国家相关部门对汽车保险公司的服务范围及收费方式也不断的革新,尤其是汽车保险理赔条款在2020年9月又有了大的改革,所以实际执行的保险理赔等业务与原有的课程内容已经不能一致,所以仍然学习陈旧的纯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汽车保险公司从业人员的能力需求,而且单一的教学形式更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对保险公司汽车保险从业人员能力需求调研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改革。

3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3.1 教学性质改革

我们学校的《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是曾经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课,随着汽车保险与理赔业务的增加,岗位需求量的增加,汽车保险与理赔从业人员需求量不断增加,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修改成为交通运输专业的必修课,这是基于岗位需求的教学改革的必须的项目。

3.2 教学内容设置改革

我们学校的《汽车保险与理赔》2017 级以前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内容不但空谈理论,保险条款等已经不能符合2020年9月份之后的汽车保险改革,学时比较少,16 学时或者24 学时,而且纯理论讲授的过程中比较枯燥,不能更加充分的讲授汽车保险的险种类型、汽车保险险种的选择、汽车保险与理赔的工作过程,因此从17 级培养方案开始,学时不断增加,到20 级增加到40 学时,同时增加了课内实践课,实践课程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环节,使学生犹如在工作岗位上的感觉,并且把教学内容按项目进行归纳,形成教学模块,既能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锻炼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置身其中,学以致用,学生能够灵活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岗位业务问题。

3.3 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从灌输课堂、封闭课堂、知识课堂向对话课堂、开放课堂、能力课堂的转变。本课程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3.3.1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最基本讲授方式,也是所有的课程都必须的讲课方式,教师需要交代清楚汽车保险与理赔相关的概念、原则、险种类型、险种组合、金融信贷、查勘理赔等基本理论知识,要抓住重点,准确的传授。

3.3.2 项目或任务驱动法

项目驱动法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前布置课程项目要求,学生可通过分组的方式在课前对教学项目搜集相关信息,学生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不但能够锻炼他们检索信息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而且在搜集整理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就能有深刻的印象,学生带着未解的问题学习,通过同学间的研究及老师的讲授和分析一个个迎刃而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能认真听讲和思考,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印象深刻,课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全程起到引导的作用,并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客观点评,充分体现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3.3.3 典型案例分析法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无论对于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岗位,还是作为车主来讲,都是随时可以应用得到的,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实际理赔的过程中有的会出现保险公司拒赔和投保人骗保等汽车保险理赔案例。有的是利用保险原则,保险条款知识就能解决的案例。有的是车主觉得保险公司应该赔付保险公司没有赔付,有的是保险公司觉得是车主有骗保行为等复杂争议的案例,通过这些实际案例的分析,有利于学生理清汽车保险与理赔相关的基本知识及理赔范围,并且能够从保险公司保险理赔业务人员的角度甄别投保人是否有骗保的行为,提高学生从事汽车保险与理赔相关工作岗位处理问题的能力,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3.3.4 角色扮演法

在授课过程中增加实践环节,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身份,如:投保的车主、交通肇事的第三者、汽车保险公司查勘理赔人员等角色,在角色扮演中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并且灵活的应用到实践中来完成岗位工作,学生更容易掌握各个岗位的工作需求、行为规范、工作流程等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还充分利用类比法、演示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将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

3.4 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过程中采用板书与电子课件、典型案例分析视频、学习通等网络平台等多手段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首先把教学内容按照项目进行划分,按照项目作出精美的内容完善的课件,避免学生只看到单独的板书或者是文字说明的课件,在课件里有微视频,学生如果课上没有把知识记全,可以通过微信扫码随时随地的来看微视频,学习精炼过的理论知识。再有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建课,可以开展在线教学,还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上优质的与汽车保险与理赔的资源,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同时学习通平台还能够进行签到、测试、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最重要的是这些活动情况学习通平台能够不断的进行统计记录,并且可以打印输出,这样有利于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考核。

另外能够深入与汽车保险相关企业合作,企业的优秀从业人员能够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演示实践工作情况,更密切的与岗位工作接轨,提升学时的应用能力。

3.5 考核方式的改革

首先逐步完善过程考核,例如学习通等网络平台学生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它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积累,较客观的反应学生完成的程度及质量。

其次从2018 级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开始,实行了教考分离,建立题库,考试时从题库随机抽题,这样能够更加客观而且公平合理,能够促进学生认真研究理论及实践问题,从而适应岗位需求。

总之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还是在考核方式上都充分的进行基于能力培养的改革,以便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将来的岗位需求。从而实现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的转变;改革评价方式,实现终结评价向发展评价转变。如图一教学改革技术路线所示,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更好的实现了岗位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汽车保险学时保险公司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汽车保险诈骗防范机制研究
浅析汽车保险现状与发展分析
小保险公司不靠谱?理赔难、易倒闭?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香港保险公司过往5年部分产品分红实现率
学习不是“刷学时”
Lévy市场下保险公司的最优投资策略
试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学时问题
中国汽车保险需求价格弹性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