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生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探索

2022-07-07李市

民族文汇 2022年40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必要性有效策略

李市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高中生是学习我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阶段,在高中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增强爱国情怀,培养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阶段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民族自信,弘扬民族精神。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论述在高中生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生 中国传统文化 必要性 有效策略

引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认知,进而提升思想高度,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了从古至今先人的伟大智慧,其中包含了智育和德育,教师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将高中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1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者的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实践的验证和历史的沉淀,包含了许多智慧的结晶,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能提升高中生的文化修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在国际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想提高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促进社会进步,就必须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特色,筑牢我国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避免文化霸权主义进行价值观的渗透。随着我国影响力的提高,许多外国友人来中国进行中文学习,参观我国孔子学院,高中生作为下一代的接班人,必须进一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2利于培养学生道德素养

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下,主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对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中生倾向于个性化发展,喜欢研究吃穿,甚至存在攀比心理,个别学生行为怪异,就是为了标新立异,这些行为严重影响社会风气,有失道德风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来讲求勤俭节约,尊重师长,其中包含的思想智慧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纠正不良行为,改变社会风气。

1.3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当前的高中生主要被00后所占据,他们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没有经历过大的困难和挫折,没有体会过生活的艰辛,所以当面临人生苦难时,承受能力较差,心理健康受到影响。这些高中生缺乏历练,心理较脆弱,很难承担起国家大任。当下必须对高中生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丰富内心世界,灌输积极情绪,促进心理健康成長。学习苏轼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人格品质,从古代伟人中体会到淡泊名利,脱离世俗的儒雅,从近现代战争中学习到军人不畏牺牲,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诸如此类的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道德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1.4增强民族自信心

高中生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了解到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体会中国力量。我国物质文明遗产和精神文明遗产,体现出我国在世界的发展水平,高中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爱国情怀,让他们对我国发展充满信心和动力。

1.5提升文化品位

我国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着功利主义思想,很多学校的教育也存在着功利主义倾向,重技术轻人文,倾向于让学生学习更多的专业文化知识,提高学习成绩,以找到好的工作岗位,争取较理想的薪资,但人文主义教育较为缺乏,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太了解,不能体会文化的高贵和儒雅。对高中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全面提升文化修养,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下,接受慢节奏的生活,既有为幸福生活奋斗的动力,又有脱离世俗的韵味,提升道德情操,提升文化品位。

总之,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像在筑牢我们生存发展的基石,增强民族凝聚力。高中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能培养道德素质,提升文化品位,消除生活中的焦虑和忧愁,更多的是悠然自得的勇气和奋斗的力量。

2、对高中生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2.1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

在情境学习能进一步增加实践经验,校园文化环境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具有直接影响,教师可以在班级创设文化角,通过粘贴制作传统文化小故事或绘画等为学生营造班级环境。学校领导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改造,制定校园文化长廊。也可以组织传统文化类的比赛,例如讲故事比赛,绘画比赛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进行文化渗透,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促进人才培养。

2.2构建文化传播机制

在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需要教育者制定教学策略,实施文化教育,也需要有先进的文化传播机制,为传统文化的渗透打定坚实基础。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对高中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时,必须构建新媒体文化传播机制,搭建新媒体网络传播平台,且以学生学习需要为主,学校是强有力的后盾,必须要挖掘多方面渠道,以增大文化影响力,对教学产生积极作用。教师可积极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通过直播、录视频等方式推送高中生传统文化教育课堂,增加社会各领域认同感,提高支持度。

2.3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能增加高中生的实践经验,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各个高中学校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会人生百态,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文化博物馆、纪念馆等进行参观,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文化的魅力,在参观的过程中增加民族荣誉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升高中生文化修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高中生正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高中生是下一代的接班人,必须要对高中生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夯实中华文化的根基,在国际化浪潮下,打下我国生存发展的一片天地。教师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时,要从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入手,合理地构建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高高中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彰显高中阶段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和作用,促进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碧芬.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J].校园英语,2022(11):145-147.

[2]赵云霞.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学生英语,2022(12):10-11.

[3]谢柯,张清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模式创新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2,43(01):113-119.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22.01.017.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必要性有效策略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