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勇担强农兴农使命
2022-07-07王婷
王婷
20世纪30年代初,中华民族处于风雨飘摇的灾荒战乱年代,西北连年苦旱,民不聊生。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又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武力占领东北三省,侵略的魔爪步步进逼,灾难深重的中国到了行将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1932年1月,日军在上海再次燃起战火。当时国民党中央曾决议以长安为陪都,定名西京,并以洛阳为行都,同时成立西京筹备委员会。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大批有识之士认为,西北是中国未来生命之所系,极力主张“开发西北”“建设西北”,提出“在中国旧文化发源地上建立中国新文化”,用西北作长期抵抗的根据地。
当时,关注西北的社会人士纷纷成立团体,全国如开发西北协会、中国边疆协会、中国边疆建设协进会、西北问题研究会、新西北社等,共有37家之多;一批关注西北的刊物,如《开发西北》《西北研究》《新西北》《西北问题》也相继创刊出版;各种资源、实业、水利、交通、教育考察团纷纷到西北去考察。
1932年10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于右任、戴传贤等人“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初期计划案”,成立“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委员会”。1932年12月,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边疆建设决议案》,决定设立西北拓植委员会。
“建设西北,开发西北”的强烈呼吁和大力举措,直接催生了我国西北的农林高等教育事业。
1932年12月,“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委员会”更名为“建设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办公地址设在国民政府教育部,开始筹划创建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于右任、张继、戴传贤、王世杰、王陆一、王应榆、朱家骅、辛树帜、吴敬恒、李石曾、沈鹏飞、邵力子、焦易堂、杨虎城、褚民谊共15人被公推为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其中,于右任、张继、戴传贤3人被公推为学校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
1933年1月起,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委会开始采择校址。时任国民政府第十七路军总指挥兼陕西省政府主席的杨虎城将军最初选址咸阳高堡子,经戴传贤、焦易堂及农林专家多人再次复勘“以为不妥”,遂转向周至、眉县、武功一带。后因于右任、焦易堂等人大力提倡,学校筹委会决定在武功境内查勘适宜校址,最终选择武功县张家岗(今属杨陵区)。
筹委会提出定址张家岗的理由共有四条:一是此地乃古周原余脉,后稷教稼故地,历史意义深远;二是由北向南三道塬便于农作物试验,渭河草滩堪为牧场,深入秦岭可开展森林研究;三是张家岗气势雄伟,隋文帝、唐太宗之遗迹昭然可考;四是陇海铁路将从校前经过,交通较为便利。
1933年7月,学校筹委会批准择址报告,在武功成立筹备处,常务委员于右任、张继、戴传贤决定聘王玉堂(字子元)为筹备主任,全权负责办理相关事务,正式拉开学校建设大幕。
关于奠基碑的故事
1934年4月20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教学大楼在张家岗奠基。时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学校筹委会常委的戴传贤亲笔题写校名并致奠基祝词,筹委会委员王应瑜、焦易堂,西安和附近各县来宾2000余人参加了典礼,盛况空前。
基碑原镶于三号楼正面东南角,上书戴传贤亲笔题写的“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奠基铭,以示纪念。由此奠定了当时西北第一楼的坚实基础,也奠定了西北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的深厚基础。“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劫,踪迹难觅。
在学校奠基典礼上,戴传贤亲题奠基祝词。此后,“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就成为学校的教育理念。
2014年,在建校80周年暨合校15周年之际,为弥补憾事,彰显校史,缅怀先贤,弘扬传统,学校议定参照史料選用戴传贤先生遗墨,树碑勒原文以供后学瞻仰。此举得到西安校友会首届理事会的同声响应,并参与筹建且捐资以助。
碑通高163厘米,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是碑的主体,用材为陕西省富平县青石,高大方正且色泽黝黑,取意为一块写满哲理和知识的黑板,其正面勒碑文,背面刻“题记”。下半部为碑座,用材为晚霞红美石,断面形状为梯形,取坚固稳定之意,通高80厘米,寓意学校走过80年历程。
碑座从下到上设为3级,分别代表学校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第一级面宽1934毫米,面高15厘米,寓意学校自创建到1949年的第一个为期15年的大发展时期;第二级面高50厘米,寓意学校从解放到合校计50年的第二个辉煌发展时期;第三级面高15厘米,寓意合校15周年。周围建黄色小广场,有青石浮雕组成的二十四节气图环绕。
永远的“西北第一高楼”
从五台山下的石阶拾级而上,走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大门,穿过松柏掩映的大道,一座古朴、雄伟的大楼屹立于苍穹之下。这就是三四十年代被称为“西北第一楼”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乃至整个杨凌农科城的标志性建筑——北校区三号教学楼。
作为与学校同龄的标志性建筑,三号楼历经风雨沧桑,见证了学校发展的不同历程。先后被确定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1937年,中共西北农专地下党组织成立,积极组织师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1940年到1942年,学校曾4次遭日寇飞机轰炸,三号楼遭受重创,部分坍塌。至今,三号楼上的累累弹痕仍清晰可见。
战争时期,大楼前,进步学生创办《亢丁》等壁报积极宣传民主进步思想;大楼内,地下党师生秘密收听新华广播电台,积极开展护校和反迁校斗争。
1949年5月20日,王震将军在三号楼后广场临时搭建的讲台上高声宣布西北农学院解放,翻开了学校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三天后,101名西农年青年学子踊跃参军,跟随王震将军进疆,投身解放大西北、建设大西北的行列。
88年来,三号楼见证了22万有志青年成长为支撑起祖国农业科教事业的栋梁,也见证了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变成了绿色田野中丰收的硕果。
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座大楼无论从设计的美观程度还是从结构布局的科学性来看,都绝无一点落伍之感。但在当时,学校创建者们关于校舍建筑设计问题的不同意见颇多,主要有两类:一类谓之“农林学校性质不同,所有建筑,应与农村房屋不太悬殊,庶可养学生于贫民化;若过事奢华,学生在校易习成高贵生活,卒业后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宜统建平房,求其实用坚朴足矣”;另一类谓之“本校为西北最高学府,虽属讲习农林性质,然不能过于简陋;所有建筑,宜以现代化为原则,参建楼房,不惟坚固适用,而且宏壮美观,于学生修养上多所裨益”。两种观点,各有见地。最后,学校当时的决策者巧妙采取一个比较折中的办法:用于教学、科研的重要设施,建成最具现代化气息的大楼,其余生活用房,包括著名教授的住宅,一律建成平房。从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便有了学校“一楼独尊、平房众多”的独特校园布局。
学农兴农的历史重任
4000多年前,农神后稷在杨陵教民稼穑;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时局动荡,大旱席卷关中地区,一批有识之士呼吁兴农兴学、开发西北。1934年内外交困时,这时候她诞生了,肩负着建设西北、兴学兴农、培育英才的历史重任。
1936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任命辛树帜为校长。同年8月,开始招收农艺、森林、园艺、畜牧、农业经济、水利等六组首批学生。
1937年7月29日,日本侵略军攻占北平,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及北平研究院等校院于8月底内迁西安,设立西安临时大学。后南迁汉中城固,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1938年7月21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国立西北农学院。
1939年2月28日,西北农学院筹委会呈报教育部遵令拟定的校训“勤朴勇毅”,后确定“诚朴勇毅”为校训。
1949年,国立西北农学院成为国内高等农业院校中学科门类最为齐备的学校,共有10系1部。
1999年9月,同处陕西杨陵的2所大学和5所科研院所合并组建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年,在庆祝学校建校70周年暨合校5周年之际,学校正式发布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徽、校歌和校训。
2004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序列。
2005年9月,学校进入国家“211”重点建设高校序列。
2017年9月,学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
在几十年的学校发展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坚持“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的教育理念,在不同的时代为全国的农业、全国的人民做出贡献。涌现出了一批批诸如赵洪璋、李振声、王辉等专家,主导了四次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同时也在林业、葡萄酒等各个专业书写出辉煌!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