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纯朴善良三家村

2022-07-07陈艳梅

民间文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寡妇大河年货

陈艳梅

春节快到了,远在他乡教书的邬先生怀揣一年辛辛苦苦赚来的十两银子,一路跋山涉水回到了家乡。下了渡船,邬先生正兴冲冲地往家走着,忽然看见同村的大河媳妇,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一边哭着一边向河边跑去。邬先生顿时大惊失色:不好,要出事!

邬先生冲上前去,拉住大河媳妇说:“大河媳妇,出啥事情了?”

大河媳妇一边哭一边告诉邬先生,一个外村人说外出做生意的王大河,不知道犯了哪条王法,被官府逮住杀了,人头就挂在县城的城楼上!大河做生意的本钱银子,是用房子做抵押借的高利贷……债主得知大河死了,限她三天连本带利还清,否则就来收房子。丈夫死了,房子也要被人收走,她和孩子是没有活路了。

说完,大河媳妇抱着孩子就要投河,上了年纪的邬先生拉也拉不住,他灵机一动,掏出十两银子说:“哎,我昨天还看见大河了,这是他托我带回的银子!”

大河媳妇又惊又喜地问道:“这么说大河没死?”邬先生说:“大河没死。你看,这银子就是他托我带回来的。”其实,邬先生对大河的事一无所知,他这么做只是为了救大河媳妇和孩子,两条人命啊!

大河媳妇半信半疑地抱着孩子去债主家还银子,邬先生松了一口气,两手空空回家了。

邬先生家中也不富裕,要过年了,邬夫人从早盼到晚,急等着丈夫带回银两置办年货,没想到邬先生却两手空空回来了!问明原因,邬夫人不但不生气,反而连连夸奖他做得对。

邬先生和夫人带上家中仅有的一吊铜钱,来到集市,买了一些豆腐、萝卜、白菜什么的。别人家置办年货,大多都是鸡鸭鱼肉、大米白面,不管穷富,年货总是比平时要丰盛一些。邬先生是个爱面子的人,他不愿让别人看见自己的寒酸样,一吊铜钱花光之后,就带着夫人急匆匆回家了。

谁知,邬先生和夫人打开院门,立刻就被眼前一个装满年货的竹篓惊呆了!里面有一袋白米、一袋白面、一块五花三层的肥猪肉,还有一只咯咯叫的大公鸡……

邬夫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说:“老头子,你的善良感动了老天爺,给咱老两口送年货来了。”邬先生指着竹篓上的字说:“这些年货是邻院何家送来的,你看竹篓上的那个‘何’字还是我写的呢!”

何寡妇是邬先生家的邻居,两家就隔着一道竹篱笆。何寡妇的丈夫十年前下河捕鱼时,突遇山洪,被汹涌的河水卷走了,连尸首都没找到……从那以后,何寡妇就和九岁的儿子何晓相依为命,艰苦度日。

邬夫人说:“何寡妇娘儿俩也不富裕,怎么平白无故送我们这么多年货呢?”邬先生说:“我们还是把这些东西还给人家吧。”

夫妇二人正说着,何寡妇从外面回来了,她隔着篱笆墙高声说:“邬先生,你把一年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送给大河媳妇,自己连置办年货的钱都没有了,我们娘儿俩送你一点年货,这也是应该的。”

何寡妇三言两语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了。原来邬先生向夫人述说他如何把一年赚的银子,全部送给大河媳妇母子俩的事,都被隔着一道竹篱笆的何晓听了个明明白白。何晓把这件事从头到尾跟他妈妈讲了一遍,何寡妇也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当即就让儿子给邬先生家送来了这些年货。

何寡妇接着说:“你们帮助大河家,我们帮助你家,乡里乡亲的互相帮衬,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

邬先生深施一礼说:“恭敬不如从命,年货我们收下,谢谢!”

何寡妇快人快语说:“不用谢,你们帮我家何晓寻一个媳妇就行了。”

邬夫人问道:“何晓这娃子去哪儿了?怎么没见他回来?”

何寡妇说:“我让他到江边捕鱼去了,过年不能没有鱼,年年有余嘛!”

正说着,只见大河媳妇抱着孩子急匆匆地向这边走来,身后跟着一个男子,正是她的丈夫大河!

邬先生万分惊喜地说:“我说大河不会死嘛!”

大河说,他也看见县城的布告和城楼上悬挂的人头了,那个被官府砍头的土匪从小没名字,只因为酒量大,人称王大喝,只是和大河同姓,不知怎么以讹传讹,被砍头的人就变成了“王大河”!

王大河哭丧着脸说:“砍头的不是我,可是,一年辛辛苦苦挣的银子却全丢了!”

原来,王大河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一个年轻姑娘趴在草地上痛苦地呻吟。这个姑娘被毒蛇咬了,随时都有可能丧命!情况万分紧急,王大河背起姑娘翻山越岭,终于在山后的村子里找到了蛇医。姑娘得救了,忙乱之中,王大河却把辛辛苦苦一年赚的银子弄丢了……

王大河夫妇俩扑通一声跪在邬先生面前说:“邬先生,你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啊!银子没了可以再去赚,人没了就一切都完了!”

邬先生连忙扶起王大河夫妇说:“快快起来,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就在这时,何晓拎着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兴冲冲地走进院子说:“娘,我捕到一条大鲤鱼!”邬先生高兴地说:“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大家都别走了,就在我这里吃顿晚饭,就算是提前过年了!”

何寡妇收拾鱼,大河媳妇洗菜,邬夫人淘米煮饭,一桌丰盛的菜肴很快就做好了。邬夫人拿出一瓶老酒,大家高高兴兴地喝酒吃饭,唯独大河闷闷不乐,一年的辛苦钱丢了,搁谁也得心疼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仍余兴未尽。就在这时,门外一个乡亲高声喊:“王大河,你家来客人了!客人满村子找你,你却跑到这里喝酒。”

话音未落,一个年轻的姑娘已经进屋了,她身后还跟着一个中年女人。王大河认出那姑娘就是他救的女孩桂花,中年女人是桂花的母亲。

王大河一头雾水地问道:“你们娘儿俩找我做啥子?桂花恢复得咋样了?”桂花从怀里掏出一包银子说,这是她在上山采药背的背篓里发现的,她猜想一定是王大河在救人的过程中,手忙脚乱地把银子掉进背篓里了。娘儿俩连夜赶来,就是专门来送银子的!

看着大汗淋漓的桂花母女,再看看失而复得的银子,王大河半天憋出一句话:“太巧了!太巧了!”

何晓也高兴地说:“我还有更巧的呢!”

何寡妇问道:“你有啥子更巧的事?”

何晓说:“桂花就是我和你说起过的那个女孩……”原来,何晓跟桂花经常在山上采药,彼此之间非常熟悉,也互有好感,只是谁也不好意思先捅破那层窗户纸,没想到在这里见面了。

邬先生和邬夫人见此情景,突然会心地哈哈大笑起来。何寡妇也看出了门道,她明知故问地说:“邬先生,你们夫妻俩笑啥子?”

邬先生指了指何晓,又指了指桂花,这才说:“何家弟妹,我这样答谢你的年货,这礼物够分量了吧?”何寡妇说:“够了,太够了!只是,我们家穷,怕配不上人家!”

桂花娘连忙抢着说:“配得上,配得上!这么好的民风,还愁没有好日子过?”

这个故事很快就在川西一带传播开了,为了纪念邬先生夫妇、何寡妇母子,以及王大河夫妻这些淳朴善良的人,这个无名小山村就取名为“三家村”。

猜你喜欢

寡妇大河年货
古代的寡妇
大河奔腾
备年货 迎新春
去无人超市办年货
大河奔流
花样年货
大河无声
幺叔
老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