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里活太多,农妇不高兴

2022-07-07梁捷

环球人物 2022年13期
关键词:东帝汶日晒亩产量

梁捷

谈到农业,大家最关注的就是粮食亩产量。耕地面积很难增加,而提高粮食产量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亩产量。现在水稻亩产量这个纪录还在不断被刷新。一旦培育出更高产的水稻,公众往往觉得这是件值得庆祝的事。

高产水稻在农学上可能有重要意义,但在经济学上的意义未必相同。我们要追求的目标,是人人都能享受产量丰、价格低、品质优的粮食,既确保所有人的生活质量,也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真正合理的农业目标。

粮食亩产量是其中的一个指标。亩产量更高,并不等于对农业、对农民就更好。我们不能脱离成本来看收益。当我们看到又一种高产水稻被培育出来的时候,必须追问的问题就是,达到这样的产量,需要农民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亚洲农业国家都有追求粮食高产的倾向。前两年有媒体报道,印度比哈邦的农民创造了水稻亩产的世界纪录,每公顷的粮食产量高达22.4吨,折合每亩1500公斤,或者是近3000斤。它毫无疑问是非常高的。而且,比哈邦是印度最穷的地区,高产背后不见得有什么高科技。

这条新闻一发布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比哈邦农民为什么能创下这项纪录?最后大家发现,原来他们采用了水稻强化栽培系统(SRI)。这不是什么新技术,上世纪80年代出现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这种技术完全不需要改良种子,成本低廉,但是可以有效提高产量,所以很快在印尼、印度等稻米生产大国流行开来。几十年里,它已在40多个国家进行过大面积实验,积累了丰富经验。

中国其实也早就了解SRI技术,很多省份也都曾试验过该技术,评价不一。最终,中国大部分地区并没有采用这项技术。为什么如此注重农业的中国没有采用SRI方法?我们可以从康奈尔大学的巴瑞特教授对印尼农民种植习惯的研究中得到一些线索。

许多年前,曾有机构尝试在印尼苏拉维西岛推广SRI技术,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工作人员手把手地把这种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民,而当地人也都知道,采用这种方法并不需要高深技术,只需改变自己的种植习惯即可。许多年过去,该机构早已离开这个岛,在没有政府推动的情况下,现在还有多少家庭采用SRI种植法呢?调查显示,有15%的家庭主动采用SRI技术。而且数据表明,无论是否采用SRI技术,农户的家庭年收入没有显著差别。

这就有些奇怪了。SRI能让稻米产量增加60%,采用这项技术的家庭一定能够多赚钱,为何最终收入与其他家庭没有差别?巴瑞特说,如果更仔细地思考SRI的特性,就能明白哪些家庭愿意使用它,哪些家庭不愿意。

表面上,SRI不需要在种子上额外投资,成本没有提高。而且,由于种植得更为稀疏,种子投入可能更少。SRI要求有机肥施肥,这在农村也从来不是问题,似乎SRI不比传统种植方法增加成本。但是,SRI需要农民投入比之前多得多的精力来做田间管理,无论灌溉管理还是除草施肥,都需要精心看护。这些人力投入没有进入成本收入统计,但是农民心知肚明,知道自己在土地上投入多少精力。消费者购买粮食时,并不知道每斤粮食背后具体凝聚了农民多少劳动投入。

农民如果采用SRI技术,可能就没有精力从事赚钱副业。当农民们有可能在农业劳动以外获得其他收益时,就不会考虑转向劳动更为密集的SRI方法。只有那些完全没有其他赚钱机会的劳动力,才可能使用SRI,因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多干点农活。所有田间劳动(即使只是浇水、施肥),也都有明显的机会成本。最终,采用SRI技术的家庭,主要是家庭妇女在干这些额外农活。

所以,SRI技术本质上就是占用劳动力的家庭生活时间,把妇女、儿童用于闲聊、打牌的休闲时间全都转换到农地生产中。虽然它的亩产量会提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会挤占农民家庭的正常生活时间,带来痛苦。农民们会权衡比较,决定是否采用SRI技术。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研究表明,不同农户对风险的看法不同。越是风险规避的印尼家庭,越不愿意采用可靠增产的SRI技术。这看起来又很奇怪。风险规避的家庭似乎就该老老实实提高粮食产量。去外面打工,未必能赚到钱;而粮食产量增加,收入总是有保障的。但是我再仔细研究印尼粮价,就对农民的选择多了一份理解。印尼的粮价波动很大,如果采用SRI技术,就意味着将更多劳动投入粮食生产,出售粮食时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大。

从风险分摊的角度看,农民应该把有限的劳动力投入不同的领域,而不要把所有劳动力都投入到土地上。当然,这里还有一种偏文化的解释,那就是风险规避的家庭往往比较传统,更重视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因此,这些家庭可能情愿放弃粮食增产机会,让母亲能专心做家务和照顾孩子。

这似乎也能解释中国的情况。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经济高速发展,数以亿计的农民前往大城市务工。时间对于中国农民而言非常重要,不少农民把主要劳动时间投入回报率更高的产业,不愿从事传统农业,更不要说采用必须耗费全部精力的SRI技术。所以,SRI技术在中国并没流行开来。

賣咖啡豆的预期收入固然比直接卖掉浆果要高不少,但直接卖掉咖啡浆果去买吃的,改善家庭生活,甚至用现金去还债,这些都是极大的压力,……

除了粮食作物以外,我还想再讨论一种经济作物作为对比,那就是咖啡。近年来,云南地区的咖啡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多人认为,咖啡未来将成为云南重要的经济支柱。但是经济作物发展过程中会遭遇类似的挑战。印尼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咖啡出口国之一,但咖啡产值一直不高。背后主要原因是,印尼生产的多数都是口味很重的罗布斯塔豆,这种豆卖不上价钱,只会被收购去做廉价的速溶咖啡。

印尼有个邻国东帝汶,经济水平落后,也希望通过咖啡业翻身。东帝汶和印尼的地理条件差不多,确实很适合咖啡种植。咖啡現已经成为东帝汶最主要的出口产品,在老百姓的收入中占据最大的比例。东帝汶咖啡也已被星巴克等知名品牌接受。而且,当地越穷的老百姓越依赖咖啡种植。

我们谈论咖啡从咖啡豆开始谈,然后是各种烘焙、研磨、手冲技巧等等。咖啡豆是咖啡浆果的果核。农民要先从树上采摘咖啡浆果,然后去皮去肉,发酵干燥,才得到咖啡豆。而咖啡豆的很多风味是在发酵和干燥过程中决定的。在东帝汶,种植咖啡的几乎都是家庭作坊,不可能有大型烘焙、研磨设备,多数家庭甚至没有将咖啡浆果去皮去肉的能力。超过一半的东帝汶农民,平时出售的是最初级的咖啡浆果。有条件出售发酵或干燥的咖啡豆的家庭,都已经是当地的大户人家了。

这又回到基本问题层面。把咖啡浆果去皮去肉,发酵干燥,这套技术一点都不复杂。常用的处理手法是水洗和日晒两种。水洗就是浸泡,让果肉自然脱落;日晒就是暴晒,让果核迸出。日晒的效果一般比水洗更好,因为日晒会伴随着发酵的过程,让咖啡豆的口味更丰富。东帝汶出产的咖啡豆多使用水洗法,很少有日晒豆。即便水洗法加工的咖啡豆,售价也已经是原先咖啡浆果的好几倍。为何贫困的东帝汶农民不愿多做这一步,多赚一点钱?

观察生死线上挣扎的农民,需有不一样的眼光。贫困到极致的农民,不可能有任何储蓄积累,每天想着的就是填饱全家人的肚子。只要收获了一点咖啡浆果,马上就可以换钱,让全家人的生活稍微好过一点。他们很难抵制这种现金的诱惑,去忍耐几天来加工和干燥咖啡。日晒法的效果虽然比水洗法更好,但是要花的时间更长,就更不会考虑了。

卖咖啡豆的预期收入固然比直接卖掉浆果要高不少,但直接卖掉咖啡浆果去买吃的,改善家庭生活,甚至用现金去还债,这些都是极大的压力,比多赚一点钱更为直接和强烈。一般到了季节末,多数咖啡浆果已经出手,农民家庭的温饱情况有所改善,这时候发酵干燥的咖啡豆比例才会有显著上升。

即使是咖啡种植,对赤贫的东帝汶农民而言仍是个需要资金支持的行业。一点点的金融扶持就可能帮助东帝汶农民提高咖啡生产水平,不再只是出售咖啡浆果,而是出售已加工完成的咖啡豆,收益就完全不一样了。

云南的咖啡产业也面临类似的挑战。目前云南大规模生产的咖啡豆,产量高、价格低,虽然符合大型咖啡企业采购的需求,但这种咖啡豆经济回报非常有限,对于农民并没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也确有一小部分人尝试走精品咖啡的路线,但是这条路似乎更为不易。

所以,农业并不只是土地上的科学,还必须把农民的选择、日常的生活以及农业体系背后的金融系统都考虑在内,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农业的复杂、农民的艰辛。

猜你喜欢

东帝汶日晒亩产量
东帝汶总统:若有必要,就去中国
张卫国
塔树
谈山西蒲县烟草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守望
种蒜达人:亩产轻松超过2000千克
东帝汶“开国总统”病逝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题(B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