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哪怕全世界背过身去,书依然平等待你

2022-07-06白岩松

北方人(B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朦胧诗书单道德经

白岩松

10岁以前,对我最重要的一本书是《新华字典》;10~20岁对我最重要的一本书是《朦胧诗选》;20~30岁对我最重要的一套书是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30~40岁对我最重要的是老子的《道德经》;40~50岁对我最重要的是为学生们看的书,因为我已经开始带研究生;50~60岁对我最重要的书,还没有答案,我猜测有可能是正在重读的《红楼梦》。

这份书单中的前四种,在以前的聊天中也经常提及,但是今天我想换一个角度解读它们。首先说《新华字典》,如果没有它,我们走不进浩如烟海的汉字世界。

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国家的文盲率超过80%,相当一部分文化传承是靠爷爷奶奶讲的故事、戏班子走街串巷的演出、说书人的讲读。民国时期发行量很大的报纸《大公报》,1938年的发行量也不过七八万份,因为识字的人不多。因此,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了两个巨大的进步:一是男女平等;二是“深抓猛抓”的扫盲运动。

想想看,一个文盲率曾经超过80%的民族,到现在为止,青壮年文盲率已经低于2%,国民文盲率已经低于5%,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飞跃。只有当文盲越来越少的时候,全民阅读才成为一种可能。

接下来,到了第二本書《朦胧诗选》。有本书叫《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我的18岁给了我一个乐队和一本诗集。那个乐队曾在1986年5月登上北京工人体育馆的舞台,主唱崔健唱了一首《一无所有》;那本诗集是《朦胧诗选》。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遭遇什么,什么就有可能深深地改变他的一生。我很庆幸我在18岁的时候与它们相逢,由此得到了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全新的价值观。

比如“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比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再比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直到今天,这一切仍在我内心深处。年纪越大,18岁对我的影响越清晰。

这就是我选出这本书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今天我要通过自己的“十八岁之书”反问在座的各位:你的青年时代也有这样一本书吗?它塑造你、改变你了吗?

再来说20~30岁的《曾国藩》。1993年,我25岁,开始做《东方之子》节目主持人。在我前面,没有可模仿的对象,因为我们是第一拨新闻主持。面对我要采访的每一位“东方之子”,一个25岁的年轻人自然还是困惑的:我该问什么样的问题?人是什么?人性是什么?

刚做了几个月的《东方之子》主持人,我的制片人时间——他的名字就叫时间——推荐给我一套他自己正在读的书《曾国藩》上中下三卷。我断断续续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把它读完。永远记得我将最后几十页看完的那个下午,舍不得告别,太阳照在我当时住的那间半地下室的墙上,光影不断变化,直到完全落山。

那个下午为什么令我印象深刻?因为25岁的我,读懂了人性之复杂,从而改变了很多观念。我不再把人简单地分为“好人”和“坏人”,书里的每个人似乎都是好中有坏,坏中有好。阅读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读懂人性的复杂。当你真的读懂了,未来的路就好走了。

到了我30~40岁之间……谁说男性没有更年期?可能我的更年期来得比较早。这个时候,所谓“小有成就”,内心却越来越惶恐: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去哪儿?什么是成功?成功重要吗?成功之后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开始迎面袭来,而且没有答案。我很庆幸,这个阶段我遇到了我的生命之书《道德经》。

为什么叫生命之书?

我觉得人到了一定的岁数,一定要有一本时常翻阅且常读常新的书。它可以在你迷茫不已的时候,帮助你答疑解惑;在你岁月静好的时候,提醒你未雨绸缪。

我幸运地遇到了《道德经》,它解决了我的很多问题并在继续解决着我的问题。比如,当我在某些事情上“成了”,可能会产生一种骄傲自满的情绪。可是《道德经》告诉我:最辽阔的水域是江和海,因为它位于低处。海纳百川嘛。于是我会突然明白,自己应该从一种“高”的状态,回归到一个“低”的位置。

再比如《道德经》告诉我: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亡之后就僵硬了;草木在生命旺盛的时候是鲜嫩的,一捏都能出水,死亡之后就干枯了。因此,强硬是死的信息,柔软是生的信号。懂得了这一点,你还会像年轻气盛时那样,时时处处呈现一种强硬的姿态吗?《道德经》之所以是“生命之书”,因为它可以不断地给我答案。

到了40~50岁之间,我无法单独列出某一本“生命之书”了。在这个阶段,我更多地是陪学生看书,引领他们阅读。平时我不给别人开书单,因为没法开。我不知道你当下的需求是什么,困惑是什么。但是,带学生总要开书单。也正是在这年,为学生开书单、领着学生看书的过程中,我越发感受到了大学校园里的很多问题。

现在中国的阅读问题不是不读书,而是原本该读书的人不怎么读书了,比如大学生,甚至大学的老师;而原本“不该读书的人”——最广泛的普通民众——在互联网的内容普及之下开始阅读文字了,且不说阅读的内容是什么。

我带的研究生都来自非常好的学校,每届11个学生,学制两年。除了每月要上一天课之外,其余的重要学习内容就是按照我给他们开的书单去读书、写书评、评书评。每月至少读3本书,认真看,不能偷懒。这些名校生经常为此叫苦不迭。

一个月读3本书就很辛苦吗?在国外,像耶鲁、哈佛这样的大学,文科的研究生一年不读一二百本书过不了关。英国的文科本科教学中,每学期都有阅读周。这一周,什么课都不上,就是按老师开的书单去读书,下周回来就考试。大学老师,尤其是文科老师,除了正常的课堂授课,相当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给学生开书单,引领学生去读书。如果我们的老师都不怎么读书了,孩子们怎么会读书呢?从小学读到大学乃至读研究生,其实,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被某种压力驱赶着读书的过程。如果一个人在上学期间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指望他走出校园以后开始爱读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摘自长江文艺出版社《对白:让我们和更好的你聊聊》)

猜你喜欢

朦胧诗书单道德经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选本编纂与“朦胧诗派”的建构
月度荐书单
月度荐书单
选本编撰在朦胧诗建构中的作用研究
暑假阅读书单
名家推荐:2018暑假阅读书单(下)
试论“朦胧诗”的起源、成就和弱点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