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首个工人新村如何选择居民
2022-07-06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新政权开始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以工人新村为代表的城市住宅,在20世纪50年代逐步发展形成。1951年,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始建,来自工厂的一线工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共计1002户人家成为首批居民。这些居民当时是如何挑选出来的呢?
标准之高远超工人们的想象
1951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党和新政权将住房重建计划提上议事日程。毛泽东提出:“现在大城市房屋缺乏,已引起人民很大不满,必须有计划地建筑新房,修理旧房,满足人民需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工人新村成为这个时期城市住宅发展的主要途径。1951年4月,上海市人民政府率先成立了上海市工人住宅建设委员会,统一筹划工人住宅建设工作。经过细致的选址和周密的设计,1952年5月,新中国第一个工人住宅群——上海曹杨新村首期工程完工。
曹杨新村的模式运用了美国上世纪20年代提出的“邻里单元”理念:至少10%的社区土地为公共开放空间或公园;最多每隔3栋楼,必有一处敞阔的公共空间。
曹杨新村以小学为核心,以600米的服务半径布置街坊,7~8分钟步行范围内即可享受各种公共配套设施。一个新村内,2个公园、2座医院,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影剧院、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一应俱全。不仅如此,每户还拥有配备蹲位的厕所、厨房3家合用、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对于曾常年居住在小船、棚户区或逼仄里弄内,一辆黄鱼车装不满全部家当的工人家庭而言,如此标准,远超他们的想象。
唐锦波是曹杨新村首批入住者,当时他年仅5岁。此前,他一家4口挤在苏州河边上10平方米的亭子间,与邻居用木板隔开,不光吵架能听见,木板间还有缝隙,须用报纸把缝糊上。
1952年,唐锦波在华通开关厂任供应科科长的父亲分得新居,举家欢天喜地迁入曹杨一村33号4室,一室半的房型,朝南、朝北房分别为16平方米和8平方米,再不用倒马桶,用上了自来水,一家人幸福得要冒泡。
选择入住居民遵循四项原则
曹杨新村住房的分配主要分两个阶段:首先是在全市范围内对企业进行挑选,其次是在入选企业内部对职工进行挑选。
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入选呢?据后来统计,工人新村两万户住房的分配带有明显的倾向性——重点服务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相关的国营企业。
具体而言,曹杨新村第一批工人住房,优先分配给了普陀、闸北、长宁三个区的纺织、五金行业中有显著成绩、工龄较长、一贯积极的老工人。
有趣的是,为了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让每个单位都动员起来参与住房分配计划,曹杨新村第一批住房采取了“广撒网”的分配方式,涉及尽量多的单位,而每个单位只选择很小一部分人。最终,曹杨新村的住户来自217个厂,每个厂平均只能分到四五家。
分配企业内部在挑选新村工人时也有严格的标准。当时企业内部的住房分配主要依据以下四项原则:第一,根据车间人数按比例分配名额;第二,在工厂里从事技术创造发明,对生产有显著贡献者;第三,生产上一贯带头的先进工作者;第四,工龄较长的老年工人。
新村居民的选拔过程既复杂又隆重,且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政府要求分配工作首先要“做好宣传”,即通过新村住房的分配在企业中树立三种观念:生产观念,集体观念和感谢政府的观念。这样的选拔,实际上选出的是工厂中的那些政治觉悟高的积极分子。
“一人住新村,全厂都光荣”
进住新村有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敲锣打鼓如同过节一般。尽管有人认为新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但大多数住户都以此为荣,表示“一人住新村,全厂都光荣”“住进新村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回报国家和单位的信任”。这种荣耀感产生了强大的精神暗示与鼓励,伴随和影响了几代曹杨人,使他们不仅拥有“面子”,也改变着他们的“里子”。
住进新村的居民构成比较简单,基本上是清一色的产业工人,而且从家庭构成来说,基本以双职工的核心家庭为主。当时社会比较平均化,邻里之间的生活条件各方面都相近,即便是領导干部也是如此,所以,居民之间自然能找到很多共同点,这样也就更加有利于促进相互间的交流。
一位住在曹杨新村的老居民说:“邻里之间互相照应,平时上班都是不关门的,就像一家人一样。碰到下雨,邻居就会帮着把晾晒的衣物收回来。做晚饭时,几户人家在公用灶间里有说有笑,还能互相交流。”
此外,当时大量的文学和影视作品、新闻报道都会给这个“全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给予积极的正面报道,这让居民们非常自豪。作为全国首批外事接待单位,曹杨新村先后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150多个国家的首脑、政要和旅游团队。
(综合《史学月刊》、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