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三情”,精准施教,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2022-07-06武汉市第十二中学汪少元

成才 2022年12期
关键词:学情错题知识点

■ 武汉市第十二中学 汪少元

一、研究学情,对症下药

学情分析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学情,是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前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

(一)调查问卷研学情

学情包括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应试心理、薄弱环节及成因、薄弱点补救措施等。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生活环境等都是进行学情分析的切入点。

每次月考和期中期末大型考试后,本人根据学校给的大数据质量分析,结合学生写的历史学科得与失及改进之处,制定具有班级特色的调查问卷,根据调查问卷,整理出此阶段学情,然后针对学情,提出相应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

就历史学科来说,在一轮复习初级阶段,学生学情主要有以下几种:

学情1:历史学科知识点多,杂,容易忘记。

对策:抓住选择题错题,查漏补缺,各个击破。

通过分析学生答案,看是解题技巧问题还是知识点问题,如果是知识点问题,通过讲解,跟大家一起翻书翻提纲的形式,把相关知识点整理成核心概念或者历史发展线索。学生记在错题本上消化。这样点对点地讲比按部就班地讲每个知识点,学生印象要更深刻。

学情2:学生学了这个阶段,忘了前面的或者后面的内容。譬如学古代史,忘记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

对策:滚动复习。一轮专题复习与综合复习穿插进行。

每周三下午的第一节课,本人在班级进行16道选择题限时训练,这些题都是覆盖全部高考内容的选择题,然后把不懂的知识点积累下来。如此反复,每次调考都考全部内容,学生不至于对还没复习的内容太陌生,还能加强对历史的整体感知。

学情3:学生普遍觉得高考中强调的核心素养与他们的复习太远、无关。

对策:在复习中有意识地渗透。如看地图、画时间轴、画战争示意图,让学生明确时空观念。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分析材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力。带着学生一起整理历史发展线索,让学生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唯物史观。通过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联系时事热点话题,渗透家国情怀。

实践证明,及时精准的学情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指导后期高效教学。

(二)数据分析提效率

为了更高效找到学生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我也尝试借助大数据分析工具。通过及时准确的数据对比,老师对学生做题情况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批改作业的效率和对薄弱知识点的针对性。

其步骤如下:

(1)各个击破:正确率高的题目——找准已落实的知识点和仍未过关的学生(如11题,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知识点已经准确掌握,但个别同学在审题时出现社会根源和直接原因混淆的情况,已落实);错误率高的题目(如12题)——找出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精确到人,精准辅导。

12.1545—1560年,西班牙平均每年从美洲运回黄金5500千克,白银24.6万千克。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谷物则上涨了5倍。伴随着西班牙的贵金属流向整个西欧、西欧的物价随之上涨。西欧的价格波动( )

A.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

B.引发西班牙对外殖民扩张

C.促进了商业革命的发生

D.导致了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24个同学选对,26个同学选错。新航路开辟后,大量贵金属流向欧洲,欧洲物价上涨,依靠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因货币贬值而地位下降,新兴资产阶级实力上升,从而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故选A项。学生错选C项,原因在于学生对于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区别没有完全理解;流入西班牙的贵金属大量的被贵族消费和奢侈享乐,老牌的殖民帝国西班牙逐渐衰落,而不是殖民扩张,排除B项;题干与“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无关,排除D项。

(2)变式回练:对错误率高的题目进行改编,通过“重点知识再强调,难点知识再突破”精准对标高频错误知识点或思维点。学生12题的错误,表明学生对“价格革命”的理解有偏差,所以,为了整理相关知识点,特搜集了此知识点的几个选择题。

变式1.16世纪,欧洲的黄金数量从大约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公斤;白银数量从700万公斤增加到2140万公斤。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谷物价格上涨5倍多,英、法、德三国物价平均上涨2倍多。这一现象出现导致( )

A.新航路开辟发现新大陆

B.阶级力量对比发生变动

C.地中海贸易中心的巩固

D.工业革命时代迅速到来

变式2.16、17世纪时,英国的物价上涨了256%,而工资仅上涨145%;西北欧的地租也远远低于物价上涨。英国及西北欧的这一状况( )

A.使欧洲的商贸中心发生转移

B.加速了欧洲白银的外流

C.导致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加快了封建社会的解体

变式3.有学者指出,16世纪中期,贸易发展和物价上涨导致欧洲需要更多的货币。由于贵金属大量流向东方,铸币时减少货币金银含量、增加面值便成为应急之策、人们不仅把贬值的货币当作足值的货币来使用,汇票、信贷的使用范围也日益流行。该学者意在强调( )

A.货币短缺迟滞了经济发展

B.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条件渐趋成熟

C.价格革命推动了金融创新

D.商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西欧价格革命”相关知识点的梳理,包括价格革命基本概念、与商业革命区别、西欧社会结构变化及社会转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逐渐衰落等。学生不仅强化了解题方法,对“西欧价格革命”知识点也有了整体把握。

(3)错题回练: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在特定时间对错误率高的题目整理成考卷,让学生反复训练,与顽固的错误思维做斗争。

二、研究考情,高效备考

考情分析是从考试“考”的角度理性分析高考真题,研究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研究考情,是有效备考、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研究高考真题

高考真题无疑是最权威的。教师通过对高考真题的研读,了解命题的特点和命题意图,领会高考命题趋势,以此作为备考的方向,对于高考高效备考至关重要。

从高三一轮复习开始,本人就深入研究了近五年全国卷、新高考地方卷,从试卷结构、试卷特点、知识点分布、试题题型、能力考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本校学生学情,制定了科学性高、可操作性强的一轮复习计划,并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断提高和改进。形成了历史一轮复习的五大策略:(1)以新旧教材和复习用书为蓝本,以新高考试题为突破口,从整体上使学生理解基本的核心概念、主干知识、历史发展脉络。(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尽量实现史料类型的多样化,如图片类、表格类、文字类的史料,分类进行训练,并跟进整理和总结规律,形成清晰的做题思路和答题规范。(3)以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理念。在课堂讲授和练习中不断渗透。(4)注重对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提出新颖观点。(5)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二)错题订正补缺憾

历史选择题在高考卷中占有绝对地位,学生做了很多题,老师也讲了很多题,错题反映的是学生学习中知识掌握上的缺陷,或者是方法技巧的失误。认真及时地订正能使我们改正错误的认识和理解,弥补学习上的漏洞,因此,解题中的错误反而是“至宝”。本人在讲了选择题后,会要求学生做错题订正。格式为:时空信息、核心信息、提问词、选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错题集,收集一些典型题、易错题和技巧运用的灵活题等,经常翻阅错题集,查看典型题,易错题,能够避免我们在考试时重复出错,提高考试成绩,增强信心。

如前文中的第12题,经梳理:

时空信息:1545—1560年、西班牙

核心信息: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谷物则上涨了5倍。伴随着西班牙的贵金属流向整个西欧、西欧的物价随之上涨。

提问词:西欧的价格波动

选项分析:

选项A B C D易错项分析理由说法正确。新航路开辟后,大量贵金属流向欧洲,欧洲物价上涨,依靠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因货币贬值而地位下降,新兴资产阶级实力上升,从而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推动了西欧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说法错误。流入西班牙的贵金属大量的被贵族消费和奢侈享乐,老牌的殖民帝国西班牙逐渐衰落,而不是殖民扩张。说法错误。本题考查的是价格革命,不是商业革命。商业革命是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新变化。其中,主要的变化是: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的增多;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说法错误。题干与“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无关。且选项说法有误,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丝、瓷和茶是重要商品,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学生错选C项,原因在于学生对于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概念没有完全理解。

(三)提炼答题技巧

历史高考主观题分值共52分,考试中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审题能力较薄弱,无法从问题情境或阅读材料中提取正确的信息;答题表述不规范,没有按历史学科的专业术语表述,思维角度单一、表述无层次。特别是新高考历史试卷中12分的论述题,学生对此类型的试题,审题到成文有些模糊,所以本人搜集了近四年的高考真题,从审题到答案的成文,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形成答题技巧。

1.提炼观点型开放题的答题技巧

(1)在研读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材料的题头、出处、材料的横向比较、纵向发展),提炼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搜寻和遴选可以例证观点的史实,史实准确

(3)按照“观点—论述—总结”形式,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有力。

2.合理解释类开放题的答题技巧

(1)通过阅读材料,陈述并解释材料的观点。(是什么?)

(2)结合具体史实,紧扣观点论述该史实的背景或原因。(为什么?)

(3)论述该史实的影响,回应材料的观点。(怎么样?)

3.史实分析类开放题的答题技巧

(1)史实准确,符合主题,简明扼要。

(2)分析应包含事件简要背景、概况和影响。结构完整,分析入理,有理有据。

(3)行文表述流畅,逻辑清晰。

实践证明,学生在面对万变不离其宗的论述题中,能够精准审题、形成解题思路,按条理整理成文,答题技巧研究功不可没。

三、研究教情,教无定法

教情分析是从如何“教”的角度研究教材、教学资料的独特性。研究教情,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一)师生共绘战场形势导图

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以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形式呈现。高中生特别是女生,对战争史很陌生,时空概念模糊,对战争背景、过程缺乏了解感知。通过史实的学习,本人引导学生画一战、二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战役的战场形势示意图。如复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本人完成对二战史实的讲述后,要求学生整理战争进程,有的学生按欧洲战场、亚洲太平洋战场、非洲战场分区域以地图形式展现,有的学生按战争爆发、扩大、转折、结束分阶段以时间轴形式展现,教师对优秀作品提出修改意见并指导学生加以完善,然后在班级范围内点评、展示。

实践证明,通过手绘地图、点评和交流,学生对战役的空间感、时序感会增强,也加大了对战争原因、过程、影响的理解与分析。

(二)坚定推行历史思维导图

很多同学觉得历史比较难记忆,一来是因为时间太多总是记不住,再者是一些历史事件头绪太多,因果关系复杂。在一个专题或者历史阶段复习完后,本人会要求学生画思维导图,让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军事、对外关系等几个方面来宏观概括这个阶段的阶段特征。如在复习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时,有的学生从政治制度建立的背景、制度内容、制度产生的影响对英、美、法、德等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思维导图的建构,有的学生还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对这四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分类比较。

实践证明,通过思维导图的整理,学生对本阶段的知识既有了宏观架构,对典型国家的制度区别又有了微观认识。

(三)时间轴渗透核心素养

在进行单元主题复习时,为了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建立知识框架,本人会跟学生一起画时间轴。时间轴是理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前因后果,能帮助学生准确定位时空,理清时空线索。

如在复习中共党史时,有的学生按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文革、改革开放新时期分时间段来进行整理,有的学生按中共一大、二大、三大等党的重要会议进行整理。

实践证明,用思维导图、时间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把庞杂的知识点条理化、模型化,不仅详尽地展示出历史进程,还能让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提升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非常适合用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复习。

猜你喜欢

学情错题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压强』易错题练习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圆”易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