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积累 把握规律 拓宽认识
——高中必修(上)《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导学案示例

2022-07-06李怡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语汇新语中非

李怡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丰富词语积累,加强对传统经典语汇的把握,关注当代语言文化现象。

2.引导学生在扩充词汇量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规律的学习研究,增强运用词汇的素养。

3.引导学生体会汉语词汇的生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规范而鲜活地运用语言,提升语言文化素养。

学习过程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我们不仅要继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积累、掌握丰富的语汇,尤其是经历千百年而生命力不曾衰减的“常青树”语汇,如古诗文名言名句和成语,还要创造性地加以应用。此外,对于在现代语汇中蓬勃生长、异军突起的新词新语,也要给予充分关注。

请大家一起阅读习近平总书记2021 年11 月24日在中非合作论坛上的讲话稿,从成语和新词新语两个维度来研究、分析总书记的这个讲话。

“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持公道、捍卫正义,顺应时势、开放包容”,这是中非双方数十年来休戚与共、并肩奋斗的真实写照,是中非友好关系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

今年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 周年。在此,我谨向当年支持中国的广大非洲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我愿郑重重申,中国永远不会忘记非洲国家的深情厚谊,将继续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非洲朋友一道,让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我在2018 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得到非方领导人一致赞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站在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起点上,我愿提出4点主张。

第一,坚持团结抗疫。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弘扬科学精神,支持疫苗知识产权豁免,切实保障疫苗在非洲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弥合“免疫鸿沟”。

第二,深化务实合作。我们要开创中非合作新局面,扩大贸易和投资规模,共享减贫脱贫经验,加强数字经济合作,促进非洲青年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

第三,推进绿色发展。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人类重大挑战,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理念,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维护公平正义。世界需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非双方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我们都主张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都致力于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都反对干涉内政、种族歧视、单边制裁。我们要理直气壮坚持发展中国家的正义主张,把我们的共同诉求和共同利益转化为共同行动。

——节选自习近平《同舟共济,继往开来,携手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

学习任务一:积累成语 溯源释义

请同学们找出这篇讲话稿中的成语,并每人挑出其中的三个,分析其语源,解释其含义。

文中成语:

休戚与共 继往开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孜孜以求 理直气壮 同舟共济 发扬光大

溯源与解释示例:

休戚与共

语源:见于《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解释:休,欢乐;戚,悲伤。共欢乐同悲伤,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

同舟共济

语源:见于《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解释:大家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在艰险的处境中团结互助,共同战胜困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语源:《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释:走一千里路,是从迈出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小结:

成语,结构紧密,言简意赅,是汉语运用的一大特色,目前统计数量在5 万条以上。它们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并传承,经过长期运用,充满新鲜的活力,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高中生不断学习、积累、运用成语,是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功,应锲而不舍、学而不殆。

学习任务二:剖析新语 溯源释义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发展更新。因此,在与时俱进的语言运用中,比如习近平总书记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论著中,我们会不断发现能让我们触摸到时代脉搏的新词新语。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上的讲话稿,找出其中的新词新语,把握其含义,并分析词语构成的规律。

新词新语示例:

共赢 命运共同体 可及性 可负担性免疫鸿沟

减贫 绿色低碳 绿色发展

词语释义:

共赢:共同获得利益。

命运共同体:生存发展利益相关的集合。

可及性:文章中的“可及性”是指具有可以普及的属性。

可负担性:(具有)能够承担、承受(如费用等)的性质。

免疫鸿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免疫方面的巨大差异。

减贫:减少贫困。

绿色低碳: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含碳物质的燃烧,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减缓温室效应。

绿色发展:采用生态环保的、可持续的方式实现发展。

词语结构分析:(从构词法的角度对新词新语生成的方法进行探究归类)

1.“词+词(语素)”造出新词(短语)

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其中,“命运”是一个名词,“共同”是一个形容词,“体”是一个名词性的语素。

可负担性(可+负担+性):其中,“可”是一个助动词,“负担”是一个动词,“性”是一个名词性的语素。

同类词语:可及性、绿色低碳、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日常用例:可塑性、可读性,出镜率、回头率、收视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简缩造词法

减少贫困→减贫

日常用例:报考研究生→考研;一个国家,两种政治制度→“一国两制”。

3.修辞造词法

免疫鸿沟、绿色低碳:

“鸿沟”运用了比喻手法,“绿色”则运用了借代手法。

日常用例:情绪低谷、生命源泉、文学巨擘、思想牢笼、高级灰(借代,指高级白领阶层)、蓝色革命(借代,指用人工方法控制海洋鱼类生长和繁殖的技术革命活动)。

小结:

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上面列出的3 种,还有旧词新用、吸收方言词、借用外来词等。许多结构合理、功能强大的新词语随着广泛运用,逐渐被人们普遍接受,已经成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新鲜血液”,甚至成为主流词汇。当然,也有一部分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相继被淘汰。正是由于有了源源不断的新词语,才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也正由于语言词汇系统的不断吐故纳新,汉语的生命力才愈益旺盛。汉语言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沃土,汲取了中华文化的养料,又以阔大的胸襟,吸纳一切有益于自己的元素,它是唯一留存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的意音文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保存了远古先民的哲思睿智的成语、记录了人民生活实践的俗语,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宝库。汉语又具有广纳百川的能力,它能将现代生活中的新鲜事物概括、吸纳进入语汇系统,也能转化其他民族、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来丰富汉语语汇。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应首先学好母语,不断积累汉语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做充满文化自信的炎黄子孙。

猜你喜欢

语汇新语中非
感恩
福安土白语汇的语言年代学考察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学林新语
贺年新语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新语初绽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深化中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解读习近平两会新语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