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寄情深远,一咏三叹
——从文章结构角度解读《琵琶行》的表现手法

2022-07-06黎强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回环身世琵琶行

黎强

《琵琶行》一文脍炙人口,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等,千古为人传诵。很多人津津乐道于《琵琶行》的音乐描写,可是,一直以来,人们光知道这些文字很美,却不清楚这些文字所写的具体内容,也有些读者妄加揣测,偏离或歪曲文本。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连中学语文教材也语焉不详。人教版及统编版教师用书的解释是:这一段的音乐描写是全诗最具特色之处,作者运用了大量拟声词和恰切的比喻,生动地摹画出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和她弹奏的音乐震撼人心的力量。粤教版教师用书的解释是:作者以新颖精妙的比喻,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为人们熟知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让读者对音乐的内容、声情得到形象的感受和理解。笔者认为,各家都没有讲到重点,即这一段文字究竟写了什么内容以及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有感于当前隔靴搔痒的解读现状,笔者从文章结构角度对这一内容进行梳理,沿着《诗经》以来的“回环复沓”抒情传统,还原真实的白乐天创作意图。

一、第二段的音乐描写究竟写了什么内容?

第二段的音乐描写究竟写了什么内容?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解读“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们由“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句可知:《琵琶行》讲述的不单是琵琶女的身世,也不单是诗人自己的身世,而是两者共同的沦落遭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有两重含义:一重含义是两人都曾经在非“天涯”有过一段光鲜显赫的生活;另一重含义是两人现在都处于“天涯”,沦落到了他们人生的低谷。

第二段的音乐与第三段琵琶女自述身世在内容上是完全一致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映射关系。其结构是由隐到显,回环复沓,一咏三叹。

以下笔者将此映射列表作一印证:

音乐描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琵琶女身世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两者联系“大弦嘈嘈如急雨”喻年少才华超众、风光活力之状,“小弦切切如私语”喻众人议论羡慕妒忌之状。风光无限,“大珠小珠落玉盘”不仅指声音,也指五陵富豪打赏的情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间关莺语”指逢场作戏时的欢娱,“钿头银篦击节碎”亦指欣赏者的捧场(或是粉丝们的疯狂);“幽咽泉流”指“血色罗裙翻酒污”伤心委屈之时。伤感至极便是感叹人生的空虚,“今年欢笑复明年”是职业的卖笑,“秋月春风等闲度”指人生的空虚,这些都如“冰泉冷涩”让琵琶女凄冷绝望。“银瓶乍破”喻娱乐场被破坏,“水浆迸”喻众人四散逃走,“弟走从军”可能指的是教坊的小二在军队抢劫之时逃跑又被抓去当兵,亦有研究说“弟”乃女弟,从军指她们做了军伎,“阿姨死”可能指教坊老鸨去世。不论何种解释,这两件事都是兵事所致,故有“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曲终即指艺伎生涯的结束,“四弦一声如裂帛”恰指“嫁作商人妇”奢华生活结束的绝望。

众所周知,白乐天有极深的音乐造诣。在这两段文字中,他既尊重琵琶女所弹奏音乐的形式,又能从声音中读出琵琶女所思所想。对琵琶女来说,音乐大师巧遇内行知音,可谓一大幸事。从诗歌创作来看,这是白乐天使用草蛇灰线之法,为后文抒情所作的铺垫:欲抒己情,先表他情;欲表他情,先染其情。层层渲染,层层蓄势。

二、《琵琶行》的全文结构

要弄清第二段文字的妙用,首先得了解这首诗的行文结构。

《琵琶行》全文有五段正文及一段序言。

序言交代此诗写作的始末,并隐隐奠定本诗感情基调。第一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第五段叙写故事结尾。但这三段文字都不是本诗的重点,首尾不过是因中间文字的敷衍,白氏所寄所托乃在中间的三段文字。

第二段似乎是写音乐,其实是在写琵琶女的身世。“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明确指出此演奏是琵琶女在倾诉平生的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表明琵琶女弹奏即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据学者考证,《霓裳曲》的曲式确如诗中所写,有起有落,有热闹处也有沉静处,诗人恰如其分地再现了弹奏的情景;但妙绝之处却是诗人巧妙地把琵琶女身世天衣无缝地依附其上,让人感觉不到雕琢拼凑的痕迹。

第三段承接前段,从故事角度通过琵琶女自己的口讲述其沦落的身世,从成长一直叙述到当时相逢。这一段内容分两个部分,一为风光奢华的人生,一为落魄沦落的人生。很多资料都偏向这一段全写琵琶女坎坷屈辱的生活,其实不然,抛开现代民主平等观念,从当时的一个艺人的角度来看,“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是非常风光荣华的事情,这一点从“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可以看出:琵琶女是多么怀念她在京城时风光无限的生活!

第四段再承前段,诗人再以相同的思路、相同的结构诉说自己的身世。在这一段,诗人看似没有写自己风光高贵的生活,其实已隐约暗藏在内:“我从去年辞帝京”“终岁不闻丝竹声”,表明作者过去一直居于帝京,一直享受丝竹之声。而当诗人被贬江州,一个人孤独失落,其心情和琵琶女流落江湖一样,故“春江花朝秋夜月,往往取酒还独倾”又与琵琶女“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同出一情。

纵观这三段,第二段用音乐渲染气氛,第三段写琵琶女的身世,第四段写自己的身世,由表及里,层层渲染,诗人的目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以曲径通幽的方式,让世人(尤其是皇帝)感受到自己沦落的伤感与凄凉的处境。

三、“回环复沓,一咏三叹”的写作传统

白乐天在《琵琶行》中的写作手法并非独创,他是在继续和发扬中国诗歌的传统手法——“回环复沓”的表现手法。所谓“回环复沓,一咏三叹”,指的是段落结构相似或相同、所写内容为同一事情的不同方面、表达的却是同一个主题的写作方式。

我国诗歌在它的早期阶段就有了“回环复沓,一咏三叹”的特点,其中以《诗经》表现最为突出。《诗经》中的许多作品不仅内容、结构相同,而且许多地方连字词都相同,如《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此诗主体部分每段结构一样,所写内容虽然不同,但都是围绕“寤寐求之”这一主题来写。这种结构使得整首诗显得摇曳多姿。

之后,庄子、屈原等在其作品中往往使用这一结构。

到了唐代,白乐天继承了这一传统,且对这一结构情有独钟,他在许多作品中都使用这一结构,如《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到了现代,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依然采用这一抒情结构。可见,“回环复沓,一咏三叹”这一传统一直没有断过。可以说,“回环复沓,一咏三叹”贯穿了整个中国诗歌历史,成为诗人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手段。

结语:细察中国文化,“回环复沓,一咏三叹”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方式。中国人的饮茶文化、水墨绘画等所具有的层层出味、层层渲染的特点,都和“回环复沓,一咏三叹”有异曲同工之妙。读《琵琶行》就像品一壶好茶、赏一幅好画,读者随着文章结构的推进,由淡而浓,由浅入深,一点一点地被作者“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伤感所打动,直至和作者一起青衫湿透。

猜你喜欢

回环身世琵琶行
“植物有话说”(二十) 玉米:我的身世更新了
小小数迷泽西之0的曲折身世
嘟嘟闯关记
浅析《琵琶行》的音乐美
数学符号的“身世”
术赤身世考辨
透 月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比较分析
学习“骑撑前回环”动作的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吴绪经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