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评估、评选与评论的博物馆展览评价体系初探

2022-07-06毛若寒李文昌魏义甫

东南文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评选活动评估博物馆

毛若寒 顾 婷 李文昌 魏义甫

(1.浙江大学 浙江杭州 310027;2.中国博物馆协会 北京 100034;3.中国文物报社 北京 100007)

内容提要:博物馆陈列展览的高质量与好品质离不开系统科学的展览评价体系建设。博物馆展览评价通常涉及“评估”“评选”与“评论”等多个手段,评估在过程中开展衡量,在结果上聚焦效益,有利于增强策展科学性与合理性;评选在过程中注重比较,在结果上树立标杆,有利于促进同行竞争与社会关注;评论在过程中强调批判,在结果上突出阐释,有利于深化思想深度与大众观展品味。基于不同评价手段的核心逻辑与功能优势,可探索构建以评估为基础、以评选为核心、以评论为补充的三位一体、互相联动的博物馆展览评价体系,以提高展览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一、问题缘起

2021年5月,《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物博发〔2021〕1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乃至未来更长时间内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核心主题,展览的优化提升构成了衡量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为推动陈列展览的原创能力、策展水平、制作品质与社会效益协同进步,《指导意见》既重视“怎么做”,在策展立意、资源整合、策展人制度、策展流程等方面给出了明确方向;也重视“怎么评”,布置了“健全博物馆考评监督机制”与“健全博物馆质量评价体系”等工作任务,要求对博物馆展览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博物馆展览是广泛涉及意识形态和历史观、文化观、价值观的具有高度复杂性、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工程,也是综合知识、情感、体验的社会化传播活动,因此展览评价应在体系化的视野下开展,在认识不同评价手段的主体、功能、方法的差异和联系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博物馆展览评价体系[1]。

然而,目前构建博物馆展览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一方面,基本概念探讨比较薄弱。现有研究中带有“评价”性质的概念比较多,常见的有评估(评量、评测)、评选(评奖)、评论(批评)等多种术语。这三种评价手段虽然都基于“评”,即“判断性质的言语或行动”,但其具体含义有所不同,学界对它们的内涵界定不清晰,且常混杂使用。如有学者将作为评选活动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视为“展览评估”的一种方式[2],也有学者将评估和评论混为一谈[3]。另一方面,体系化程度不强,联动性与互动性不够。评估、评选与评论都是评价的具体手段,它们在主体、对象、目标、途径、作用等方面均有不同侧重,但是目前很少有文献深入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优势与相互关系。总体来看,目前这些评价手段“各自为政”,很少在体系化视野下进行组合运用,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展览评价对现实工作的规范、指导意义。

评估、评选与评论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包含三者的评价体系如何构建?围绕这两个问题,本文旨在辨析三种评价手段的区别与联系,在充分认识不同评价手段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展览评价体系的构建方向与可行路径,以期为丰富博物馆展览评价体系的理论视野、提升展览评价的实际效用提供一些新思路。

二、内涵辨析:立足目标、过程与价值

作为评价手段,评估、评选与评论都是在特定评价目标下,通过某些评价过程得出一定评价结果,并发挥相应的评价功效。下文通过评价目标、评价过程及评价作用三个层面的横向对比,以更清晰地把握三类评价手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展览评估:基于衡量,聚焦效益

《现代汉语词典》将“评估”释为“评议估计”,即估量对象的价值或价格。卡罗尔·H.威斯(Carol H.Weiss)认为评估是“根据一组显性或隐含的标准,系统地衡量一个展览项目或政策的执行过程或执行成果,目的是改善项目或政策的质量”[4]。晏善富认为“评估”的本质是对价值的判断,按既定目标和程序测定项目效果,目的在于提供有助于价值判断的信息,从而指导决策并改进工作[5]。结合上述名词释义与学术观点,笔者认为博物馆“展览评估”的含义是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展览的建设质量与呈现效果等进行评测并获得相应的判断结论,用于指导展览优化改善的评价手段。

在评价目标上,展览评估旨在衡量展览工作质量和传播效益,并将判断结论用于指导决策和改进工作。由于对展示目的、质量和效益的具体要求不同,展览评估的主体和对象也相应比较多元。评估的主体通常包括博物馆自我评估、第三方独立评估、上级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评估等。评估的对象一般是单个展览:要么开展针对一个展览的整体评估,就各业务环节的质量与大众传播的情况进行综合评量测算;要么开展针对一个展览的局部评估,只针对某些业务步骤进行估算测定,例如研究阐释深度、艺术效果[6]、展览教育效果、展示环境氛围等[7]。

展览评估的评价过程通常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构建效益测定的参照标准或指标;第二,采用合适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观察、访谈、统计等,对照标准或指标分析达成程度。针对展览的筹备、形成过程与完成后三个不同建设阶段,展览评估的运用也通常分为前期评估、形成中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等不同类型。评估成果通常是解释展览质量与公共效益是否达到一定标准或预期的评估研究报告。

总体而言,评估是一种在过程上开展衡量、结果上聚焦效益的评价手段,其核心要义在于“估”,即“估算”“估量”与“衡量”。就其核心价值而言,由于评估重视衡量与统计,综合运用多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并且依据不同对象构建评估方案,评估结果实证性与针对性强,结论比较直观。展览评估能帮助博物馆科学检验展览的工作质量和传播效益,为博物馆反思决策合理性和开展科学决策提供具有实证意义的参考。

2.展览评选:基于比较,树立标杆

所谓“评选”,即评比并推选,是通过规定程序在同类型对象中选拔出目标个体。鉴于此,“展览评选”是根据确定的标准,从一定时间和范围内举办的博物馆展览中,选拔出最符合评选宗旨的代表性展览的评价手段。与展览评估不同,展览评选的核心要义在于“选”,即“比较”“对比”与“选拔”。

在评价目标上,展览评选选拔示范标杆,旨在引起行业同仁的竞争、交流、学习与借鉴,促进社会大众对展览及博物馆的关注。展览评选通常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相关媒体等组织开展,主体是业内专家、从业者及相关的社会人士等。例如,“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的初评评委是中国博物馆协会的理事成员,他们是馆长、副馆长、业务部门主任、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高校学者等;终评评委还包括教育界、文化界、艺术界、媒体界人士。又如“欧洲遗产奖”(Europa Nostra)的评审团包括高校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工作人员、往届获奖项目负责人等[8]。与展览评估不同,展览评选的对象不止一个展览,而是多个展览,通常涵盖不同题材与主题,以及多个展览的不同业务领域,如内容主题、形式设计、制作布展、社会服务等。

展览评选的过程通常遵循“发出通知—接收并整理资料—抽取并产生评委—多轮评审—揭晓结果并公示”的基础流程,采用线上审核、社会投票、实地考察、线下集中评审等方法,最终通过横向比较选拔出优胜项目。在评价时间上,评选活动具有周期规律,在评选活动指定时期内开放运营的展览,只要符合申报条件均可报名参加,展览评选便从中选拔。评选结束后,通常会面向社会公开获奖名单。

总的来看,展览评选是一种在过程上注重比较、结果上树立标杆的评价手段。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统一的竞争平台,在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博物馆创新、进取和竞争的意识,推动展览从业者明确自身不足、优化提升业务能力[9]。与此同时,评选活动能很好地吸引社会媒体的关注与报道,这为社会大众进一步了解博物馆展览与博物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窗口。

3.展览评论:基于批判,突出阐释

“评论”的字面意思是“批评或议论”。在博物馆领域,对展览开展的评论通常称为“展评”或“展览评论”。宋向光认为,展览评论是“评论者基于自身学术背景和经验,以受众需求为参照,对展览效果进行评价,从展览信息中读出深意,以增进对相关社会、文化问题的理解或讨论”[10]。沈辰特别强调了展览评论的主观性和批判性色彩,指出“展评是带有强烈倾向性但又不失客观的观点,或具有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审视展览的思想性与专业性,帮助大众理解展览主题和内容”[11]。

在评价目标上,展览评论的目标是剖析展览的深层结构和思想文化价值所在,帮助观众更深层地理解和欣赏展览。与评估和评选不同,展览评论的主体通常具有较强的非官方色彩,主要是业内专家或对博物馆感兴趣的社会人士,或是乐于表达情感、开展独立思考的博物馆观众。展览评论的对象通常围绕单个展览的策展思想、内容组织、艺术表达、技术细节等方面展开,展览背后体现出的政治主张、社会现象、学术思潮、人文情怀等宏大命题也可以是评论的方向。

从评价过程看,展览评论往往需要采用批判的视野与方法。也就是说,在评论者与展览的对话和交流中,需要形成某种正向或负向的观点与态度,并结合充分的论据支撑。其方法不似评估与评选那样有清晰、规范的步骤,在形式上比较灵活机动,通常围绕某种思想观点采用批判解读与深层阐释的方式[12]。在运用时间上,展览评论通常在展览开幕后开始,具体时间较为灵活,形式机动多样。从结果看,展览评论的输出一般都是对于展览的二次阐释,最终形成带有倾向性的、有深度的展览阐释文本,常见的形式为评论文章。

总体来看,展览评论的核心要义在于“论”,即“讨论”“议论”与“论述”,更侧重评价展览的策展思想和理念。这是一种在过程上强调批判、在结果上突出阐释的评价手段。对于行业发展而言,展览评论的价值体现在:一方面审视展览独特性和专业性,帮助博物馆从业者寻找正确的工作方向和方法,及时克服和改正错误倾向;另一方面对某个展览具有支持、鼓励、宣传、推广的作用,通过深化展览的思想深度,提高观众对展览的理解力、鉴赏力,为观众提供更多参观背景和视角,激发观众参观博物馆的兴趣和热情,提升观众的观展品味和艺术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展览的讨论热度,形成破圈传播的“话题性”。

表一// 展览评估、评选与评论的区别

综上所述,表一总结归纳了展览评估、评选与评论三个基本概念的区别。

三、体系构建:三位一体、互相联动

通过对“评估”“评选”与“评论”的内涵辨析,我们对当前博物馆展览不同评价手段的特点与功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有助于启发探索整合三种评价手段于一体的展览评价体系。

首先,由于评估重视衡量与统计,合理设计评估指标、综合运用多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评价工作基于扎实的实证研究和科学认知展开。因此,评估适合扮演评价体系的“基石”,为评选活动提供判定方法和评选依据,也为评论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向和基础素材。通过强化“评估”手段的基础作用,可推动评价过程更加科学、公正,促使评价成果更加专业、合理。

其次,由于评选活动可吸引多家博物馆参与申报,由业界权威专家参与评审,通常会吸引全行业、全社会的关注,有利于评价成果的宣传、交流与推广。由此,评选适合作为评价体系的“核心”。一方面,为评估活动提供评估方法与成果交流的平台,反馈修正评估指标、方法与结果的相关意见;另一方面,为评论活动提供更多的评述对象与阐释素材,并依托评选平台扩大评论的影响力。

最后,由于评论的形式比较机动灵活,参与者范围更广,有助于拓展评价的思想深度和人文精神,强化展览的“话题性”,因此,评论适合担当评价体系的“补充”。一方面,拓展评估工作的理论深度和人文层次,并为评估指标或方法的更新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提高评选结果的内涵深度和说服力,促进获奖标杆项目的推广。

图一// 基于评估、评选与评论的博物馆展览评价体系模型

理想中的博物馆展览评价体系应以评估为基石、以评选为核心、以评论为补充(图一)。在这套体系中,不同评价手段之间相互联动、双向反馈、互有补充。下文将从三种评价手段的不同定位出发,阐述构建这一展览评价体系的具体设想。

1.以评估为基石,立足评估指标开展评选与评论

(1)完善评估:研究制定科学、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

为使评估成为基石,需研究制定科学、系统的博物馆展览评估指标体系。然而这方面的系统理论研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笔者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应组建专家团队,立足《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文物博发〔2020〕2号)、《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WW/T0092-2018)等已有的行业标准文件,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理论和经验,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基于分类指导原则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展览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可包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估要点、评估材料等内容。一级指标可以是陈列展览业务的不同环节,如“内容设计”“形式设计”“制作布展”“综合服务”;二级指标则是不同业务版块下的各类细分业务,比如“内容设计”版块下可区分出“选题策划”“内容组织”“前期研究”“展品阐释”等,“综合服务”版块下可分为“宣传推广”“观众参与”“延伸教育”“文创产品”等;评估要点是对各项细分业务的规范性、导向性的定性或定量描述,如对于“观众参与”,评估要点可涉及“深受观众欢迎、观众参与广泛”这样的定性描述,也会涉及“观众参与数量与当地行政区域人数的占比数值”这样的定量统计,并且将“观众参与数量”界定为“到馆人数”与“拓展服务人数”“线上服务人数”之和;评估材料是指体现评估要点的相关文件与资料。

在共性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还应探索一系列针对不同属性(常设展览/临时展览)、不同题材(自然科学类展览/历史人文类展览/革命纪念类展览等)的个性化展览评估指标。以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为例,常设展览是博物馆的“长线文化产品”,集中体现了一座博物馆的基本性质与核心宗旨,需要经受长期的专家考察与社会检验。在评估常设展览时,就应着重考察展览主题、藏品体系、学术研究与博物馆定位的契合度,内容观点的科学性与前沿性,展示设备的耐用性等。临时展览是博物馆的“短线文化产品”,体现了博物馆对热点事件的关注与回应,反映博物馆与当代社会的紧密连接。在评估临时展览时,就需在选题构思的时效性、叙事组织的独特性、学术成果的前沿性、市场推广的充分度、社会人气程度等方面给予更多的重视[13]。

(2)配合评选:辅助评选标准与评估报告,为评选提供依据

科学系统的博物馆展览评估指标体系为展览评选活动提供了基础依据。首先,评选活动的主办方可以此为参考框架,提炼契合该评选活动导向的评选标准。其次,参评单位可参考评选标准,详细分析参评展览在各项指标上的实现情况,形成展览自我评估报告,作为递交的申报材料之一。同时,主办方组织评审团,基于参评单位的申报材料,参考评选标准进行第三方评估,形成专家评估报告。由于上述评选标准、评估报告等更多地参考科学指标与实证评估,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评选活动的公正性与专业性。

(3)输出评论:立足评估成果,提供评论方向

展览评估往往以全盘式、描述性的方式,侧重解释“是什么”和“怎么样”,但不善于回答“为什么”和“怎么看”。以评估为基石,还应考虑在评估过程中或结束后引入展览评论手段,针对某一项评估指标或某一个评估成果,以聚焦式、分析性的方式,结合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文化传播等理论,剖析评估结果背后的原因,这样有助于深化评估手段的思想性、学术性以及人文精神。

2.以评选为核心,依托交流平台赋能评估与评论

(1)做好评选:明确评选思路,深化示范功能

为促使评选活动作为所有评价手段的核心平台,首先要明确评选的开展思路。具体来说,评选活动主办方首先应明确“为什么评”——评选活动的定位和使命,以及“评什么”——评选活动的导向、原则和标准。在此基础上,再明确“怎么评”与“谁来评”,要对评委产生、参评资格、评选程序、评审方式等进行深入论证,确保评选主体和途径能契合该评选活动的核心使命。最后,还要回答“如何使展览效益最大化”的问题,尽可能深化评选活动的示范、交流和推广功能。

目前我国博物馆展览评选活动对于“如何使展览效益最大化”的认识和实践还不够深入,需要有针对性地强化与提升评选的平台功能和交流效果。以“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为例,在终评时,除了邀请入围单位进行终评汇报之外,也可考虑欢迎未入围的博物馆单位列席旁听,为学习交流提供便利,使推介活动成为博物馆展览的“对话会”与“学术盛会”。此外,主办方还可支持有条件的获奖展览进行交流和巡回展出等,以扩大影响力,还可通过媒体访谈、专题研讨、圆桌沙龙、书籍出版、网站宣推、学习考察等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加强获奖项目的经验分享与亮点推介,进一步落实示范效应[14]。

(2)修正评估:反馈意见,改进评估指标与方法

在评选的交流、学习过程中,可将评估成果的讨论检验以及评估指标的反馈修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建议主办方在评选活动中或结束后举办一系列拓展研讨会,围绕展览评估的各项内容,开展更加深入的讨论,使“展览自我评估报告”和“专家评估报告”在交流中得到检验与修改,然后反馈到各个参评单位。此外,主办方还应及时整理大量展览案例和评估数据,通过研究评估结果,考察评估指标、评选标准、评估方法运用是否得当,探讨评估指标或方法进一步改进修正的方向。通过从理论发展到实践、在实践中修正理论这一过程,提高评估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拓展评论:提供素材,扩大评论影响

评选活动汇集了许多展览案例,为评论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评论素材。鉴于此,主办方可以考虑以评选活动为核心,联合新闻媒体,配套举行关于优秀展览评论的征稿大赛。鼓励博物馆专家、普通观众、媒体人士针对本年度的申报展览项目进行评论,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评论投稿,对有思考深度与思想见地的评论给予奖励。这将促使评论的影响力不再局限在一地一馆,促进展览批评的学理讨论,并增强展览评选的社会参与度。

3.以评论为补充,借助研究与阐释深化评估与评选

(1)强化评论:突显评论的“阐释性”

由于对展览评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形式的研究不足,以及我国博物馆行业对展览批评观点普遍谨慎的态度,使得目前国内的博物馆展览评论总体比较缺失,诸如北京大学“源流运动”微信公众号这样的展览评论更是凤毛麟角。现阶段应积极开拓展览评论的媒体平台,构建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和互联网在内的展评媒体体系[15],依托这些媒体开设展评专栏、专号,鼓励专家、学者乃至观众发表强调“阐释性”的展览评论,围绕展览的立意、内容、形式、效果、服务等评估指标展开深入阐释,发挥导引普及、分析论述的功能。通过相对温和的话语方式,引导博物馆展览评论的学术建设和实践方法不断成熟,在全行业、全社会逐渐培育出展览评论的思想土壤和理念风气,构建良好的博物馆展览评价舆论环境。在此基础上,逐渐深化展览评论的“批评性”,这样或许是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博物馆展览评论培育发展之道。

(2)修正评估:积累数据,完善评估方法

当展览积累了大量的评论时,博物馆可以尝试开展“文本分析”,从评语文本中提取高频出现的关键词,进而了解不同专家、大众对于展览的关注重点、热点与需求。寻找这些文本词句背后的规律,可以帮助展览主创更深入全面地了解不同受众对展览的评价导向,进而为展览评估指标及标准的调整与修正提供重要参考。当这些评论文本及相关研究累积到一定量时,又为深入分析当代博物馆观众的参观行为和兴趣取向等提供了可靠资源,将对博物馆学研究与行业整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3)推动评选:增强深度,促进评选成果推广

在评选活动结束之际,可考虑为每个获奖展览撰写一段主办方的“官方评语”,向业界和社会阐明获奖展览为什么能获奖、好在哪里、对哪些类型的展览有示范作用等。当更具有阐释深度和人文层次的评语与获奖名单一起向社会公开时,评选出的优秀标杆将更具说服力,有助于促进优秀经验的推广和落地,实现“以评促建”。

四、结语

本文辨析了评估、评选与评论三类主流评价手段的差异:评估是在过程上开展衡量、结果上聚焦效益的评价手段;评选是在过程上注重比较、结果上树立标杆的评价手段;评论是在过程上强调批判、在结果上突出阐释的评价手段。它们在主体、对象、目标、途径、成果、运用时间、价值等方面有同有异,具备优势互补的潜力。在上述观点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构建以评估为基础、以评选为核心、以评论为补充的展览评价体系。在体系中,三种评价手段之间呈现多向互动、互为补充、三位一体的关系。在这种展览评价体系的视野下,博物馆在开展任何评价活动时,应秉持联动思维与整合思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提高展览评价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只有在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之下,博物馆才能更准确地检阅展览的专业水平和社会效益,才能更清晰地找到展览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向,进而提高博物馆展览立项决策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推动博物馆展览业务能力的提升与高质量发展。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引起业界同仁对展览评价顶层设计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重视,不断丰富研究视野与讨论案例,通过展览评价体系的优化完善,为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评选活动评估博物馆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博物馆
第七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获奖名单(第一批)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北京车展MPV评选活动启动众多MPV你最钟爱哪款?
露天博物馆
2013年无锡地产蓝筹奖评选活动获奖名单
文化部公共图书馆评估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开展评估定级工作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