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源5-ALA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2022-07-06杨奥军常巧玲高妍婷周广阔宋小佳韦恩成

作物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透性玉米种子发芽势

杨奥军 常巧玲 王 鹏 王 芳 高妍婷 周广阔 宋小佳 韦恩成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730070,甘肃兰州)

玉米(Zea mays L.)是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玉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中干旱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尤其在抵抗力较弱的幼苗期[1]。干旱胁迫下,玉米植株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水现象,从而导致玉米植株体内脂质过氧化,质膜透性增大,含水量降低,光合速率下降,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导致玉米减产,这是我国北方地区玉米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2]。因此,如何提高玉米抵御干旱的能力,减轻干旱胁迫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是所有卟啉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关键前体物质,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和动植物中,是一种潜在的生理活性物质[3]。牛奎举[4]研究发现,施加外源5-ALA能缓解逆境胁迫对植物造成的破坏。Phung等[5]研究表明,叶片喷施5-ALA能增强水稻对光胁迫的抗性。5-ALA在烟草育苗环节能较好地增强烟苗对抗低温弱光的能力,提升烟苗素质[6]。在盐胁迫下,5-ALA能够提高棉花[7]、黄瓜[8]、花生[9]和大豆[10]等植株的抗性。在低温胁迫下,外源5-ALA能提高玉米[11-12]、茶树[13]、番茄[14]和大豆[15]幼苗应对低温的能力。5-ALA还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旱性,有研究[16]表明,5-ALA处理显著提高了烟草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减少了丙二醛(MDA)含量,使烟草的耐旱能力增强。偶春等[17]研究表明,5-ALA能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栀子幼苗的抗旱性。张春平等[18]研究表明,施加外源5-ALA能够有效提高紫苏种子的萌发及其幼苗的抗旱能力。刘海英[19]试验结果表明,5-ALA能提高桔梗的抗旱能力。但是,外源5-ALA对玉米干旱胁迫缓解机理的研究目前鲜有报道。因此,本试验用20% 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浓度外源5-ALA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明晰5-ALA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同时筛选出缓解作用最佳的浓度,为进一步研究5-ALA调控玉米幼苗抗旱性机理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试验玉米品种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品种郑单958。试验于2020年6-11月在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实验室进行,挑选饱满一致的玉米种子,用1% NaClO消毒10min,蒸馏水冲洗3~4次,25℃条件下浸种24h,在发芽盒中放入2层滤纸湿润后置床,每个发芽盒放置40粒种子。以蒸馏水为对照(CK),用20% PEG 6000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分别添加0(T1)、5(T2)、10(T3)、15(T4)、20(T5)、25(T6)和 30mg/L(T7)5-ALA,共8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4次。将处理后的种子置于恒温培养箱中,箱内温度25℃/20℃(白天/晚上),湿度65%,光照强度4000lx。每隔1d换1次滤纸,并加上相应浓度的溶液,每天统计发芽情况,在第4天计算发芽势,第8天计算发芽率,并测定主根长、芽长、根鲜重和芽鲜重等指标。

玉米幼苗生长到3叶期移栽到装有蛭石的塑料花盆中,每盆8株,继续置于培养箱进行培养,温度25℃/20℃(白天/晚上),每2d用1/4 Hoagland营养液浇灌,待第4片叶长出后,选取长势一致的玉米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Hoagland营养液为空白对照(CK)。用20% PEG6000进行干旱处理,分别添加0(T1)、5(T2)、10(T3)、15(T4)、20(T5)、25(T6)和 30mg/L(T7)5-ALA,每个处理重复4次。PEG处理采用根部浇灌法,以浇透为止,采用叶面喷施法进行5-ALA处理,共8个处理,每2d处理1次,处理12d后取样,用于测定生理指标,每个指标重复3次。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1.2.1 种子萌发指标 发芽势(%)=4d内发芽种子数/所有供试种子数×100,发芽率(%)=8d内发芽种子数/所有供试种子数×100。

胚根长和胚芽长:种子萌发后的第8天选取不同处理幼苗各10株,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用游标卡尺测量根长和芽长。

鲜重和干重:待第8天发芽试验结束后,选取不同处理幼苗各10株,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测量根和芽鲜重,然后置入105℃烘箱中杀青30min后,60℃烘至恒重,即为干重。

1.2.2 幼苗生理特性指标 根据文献[20]测定生理指标,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MDA含量,采用电导仪法测定原生质膜透性,以相对电导率来表示细胞膜受胁迫伤害的程度,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酸性茚三酮显色法测定脯氨酸含量,采用NBT光化还原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POD活性,采用紫外吸收法测定CAT活性。

1.3 数据处理

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软件作图,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玉米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变化

由图1可知,在不同浓度的5-ALA处理下,与CK处理相比,T1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39.53%和35.07%,表明干旱胁迫处理显著抑制了种子的萌发。与T1处理相比,添加5-ALA后(T2~T7),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所提高,随着5-ALA浓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5-ALA达到25mg/L时,发芽势与发芽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6.25%和90.00%。与T1处理相比,T6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提高了76.92%和65.52%,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图1 不同处理玉米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变化Fig.1 Changes of germination potential and germination rate of maize seed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2.2 不同处理玉米幼苗根长、芽长及生物量的变化

由表1可知,与CK处理相比,T1处理下玉米幼苗的根长、芽长、根鲜重、芽鲜重、根干重和芽干重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73.97%、54.46%、63.41%、61.90%、70.87%和42.64%。与T1处理相比,添加不同浓度5-ALA处理的幼苗生物量积累均有所提高,T6处理效果最为明显,幼苗主根长、芽长、根鲜重、芽鲜重、根干重和芽干重均高于T1处理,并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T7处理中,各指标值又有所下降,说明适宜浓度的5-ALA可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表1 不同处理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物量的变化Table 1 Changes of growth and biomass of maize seedling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2.3 不同处理玉米幼苗MDA含量和质膜透性的变化

由图2可知,与CK处理相比,T1处理玉米幼苗MDA含量增加了86.04%。添加5-ALA进行处理后(T2~T7),MDA含量显著下降,与T1处理相比,T2、T3、T4、T5、T6和 T7处理下幼苗MAD含量分别减少了19.47%、21.85%、22.42%、27.55%、64.54%和40.18%,T6处理下降值最大,表明适宜浓度的5-ALA可缓解细胞膜脂过氧化。与CK处理相比,干旱胁迫T1处理使玉米幼苗质膜透性显著增大。当用不同浓度5-ALA处理后(T2~T7),幼苗的质膜透性都有不同幅度的减小,其中T6处理最明显,与T1处理相比,T6处理的质膜透性减少了68.21%。说明5-ALA有效减轻了干旱胁迫对质膜的伤害。

图2 不同处理玉米幼苗MDA含量和质膜透性的变化Fig.2 Changes of MDAcontent and plasma membrane permeability of maize seedling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2.4 不同处理玉米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

由图3可知,与CK处理相比,T1处理玉米幼苗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39.75%、29.10%和57.97%(P<0.05)。用不同浓度的5-ALA处理后(T2~T7),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当5-ALA浓度达到25mg/L(T6)时,处理效果最好,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T1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136.82%、81.36%和121.26%。说明5-ALA能够增加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

图3 不同处理玉米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Fig.3 Changes of osmotic adjustment substance contents of maize seedling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2.5 不同处理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由图4可知,T1处理的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低于CK处理,分别降低了59.85%、59.42%和84.07%,表明干旱胁迫处理显著抑制了玉米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用5-ALA处理后,SOD、POD和CAT活性随着5-ALA浓度的升高都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在T6处理达到最大值。与T1处理相比,T6处理的SOD、POD和CAT活性分别增加了200.58%、182.10%和536.56%。说明5-ALA能够提升玉米幼苗叶片中这3种酶的活性,从而增强植株的抗旱性。

图4 不同处理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变化Fig.4 Changes of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of maize seedling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3 讨论

种子萌发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植物体后期的形态建成和产量形成,种子能够迅速整齐地萌发是获得高产稳产的基础[21]。本研究发现,在20%PEG干旱胁迫处理下,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的主根长、芽长等生物量的积累明显低于对照。添加外源5-ALA后具有明显的缓解效应,且表现为先促后抑的作用,在添加25mg/L 5-ALA的处理效果最为明显,玉米种子的萌发速率及生物量均有显著提高,缓解了干旱胁迫的抑制作用。

在干旱胁迫下,植物器官往往会出现细胞膜脂过氧化现象。MDA含量和细胞透性均是反映植物遭受逆境伤害程度的良好指标[22]。所以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能很好地体现在MDA含量上,同时它可以间接地反映出细胞损伤程度。本研究表明,在干旱胁迫处理下,玉米幼苗的质膜透性和MDA含量显著增加,幼苗的膜透性增大,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外施一定浓度的5-ALA后,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均有所降低,表明外源5-ALA能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能很好地保护细胞膜,这与谢英赞[23]研究的外源5-ALA对虎掌干旱胁迫的缓解机理结果一致。

在逆境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在植物体内积累能提高植物细胞的保水能力,对细胞生物膜起到保护作用[24]。在本试验中,干旱胁迫后,玉米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显著降低,细胞的保水能力下降,细胞内环境紊乱,对细胞生物膜的保护作用减弱。适当浓度的5-ALA处理可以缓解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提高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增强玉米幼苗的抗逆性。说明5-ALA可以通过提高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的水平,增强植株的渗透调节能力,提高细胞的保水能力,促进玉米幼苗根系对水分的吸收,维持水分平衡,从而保护细胞在逆境胁迫下不受破坏。

正常情况下,植物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处于一种动态平衡[25]。干旱胁迫等逆境会破坏这种平衡,从而使植物产生的自由基远大于消耗的,植物体内自由基含量上升,导致膜脂过氧化,膜通透性改变,植物体内一系列正常的生理生化代谢反应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植株死亡[26]。在逆境胁迫下,植物体内主要的保护酶系的活性要保持协调一致,才能有效清除自由基,使自由基维持在一个低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延缓衰老[27]。本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导致自由基含量过高,产生膜脂过氧化并改变膜的通透性。加入一定浓度的5-ALA后,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自由基含量下降。说明在干旱胁迫下添加外源5-ALA可通过诱导抗氧化防护系统来提高玉米植株抗氧化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植物抗旱性。

4 结论

干旱胁迫会影响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而添加25mg/L的外源5-ALA处理可以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幼苗中抗氧化酶活性,缓解膜脂过氧化,降低细胞膜透性,从而缓解干旱胁迫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玉米幼苗抗旱性得到明显增强。

猜你喜欢

透性玉米种子发芽势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对策
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5种草坪草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利用透性化黑曲霉细胞制备稀有人参皂苷Rh1的方法研究
5种植物激素对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耐旱耐盐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因子分析初报
种子发芽势对作物田间出苗率的重要性分析
不同水、氮条件对岑溪软枝油茶叶片膜透性和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玉米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办法
基于海泡石的细胞透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