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线的力度、长度和弧度
2022-07-06范晓波
○ 范晓波
2013年,老家鄱阳筹办文艺期刊,征询我的意见。我说,做到两点办刊才有意义:一、不能因人事变动办一段时间就停掉;二、不登县文联领导的活动消息,让文艺爱好者成为刊物的主角。
县文联徐主席决心很大,说没问题。然后,《鄱阳湖文艺》诞生,我为它写了篇发刊词《去湖上点一盏渔火》。“在这个时代创办文学刊物,就像去鄱阳湖上点亮渔火,审美意义大于实用价值。如同星光之于地球,既不能用于取暖,也起不到照明作用。但我赞赏这冲动,就像我赞赏每一颗夜星的闪耀。它们陪伴了在窗前失眠的人,指引了在野地走夜路的人,安慰了在天文望远镜后呼朋唤友的人。”对于杂志的未来,我的祝愿是:“天上的星光倒映在鄱阳湖上,就是一湖渔火;湖上的渔火倒映在天上,便会是漫天星光。”
九年过去,这本杂志仍在既定轨道上运行,它因此成为江西最具影响力的内刊之一。它对本县文艺生态的改良也成效显著。当年,全县没几个文学爱好者,目前已有中国作协会员2人,省作协会员34人。
写完那篇发刊词不久,我接手了本省最老牌的文学期刊《星火》,对于它的功能和未来,我曾这样描述:“我即便怀有最好的愿景,也必须保持谦卑的清醒:一本再好的读物,其实顶多也就散发出半米微光,就像这本杂志的刊名—星火。半米,差不多是眼睛和桌面的距离,也是读者与作者的舒适距离,便于星火明灭,便于微光暖心。”
七年多来,我和同事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续接《星火》投向现实的这半米微光。为了让投射更精准有效,2018年,我们创建了覆盖全省的星火驿站,之后,《星火》这个发光体在文学天幕上的坐标更亮更明晰了,照射范围也明显更广。
2022年,星火驿站进入第五年,我们欣喜地看见它对基层文青的抬升,一部分人成为本省青年作家的中坚力量,更多人在各自的格局里往前迈进了若干台阶,有些人的命运发生了神奇的飞跃。
我一天比一天更清楚地看到坚持的效果,也一天比一天感受到坚持的不易。
文艺青年善于说走就走,但在起点的延长线上能走多远,走出怎样的弧线?这不仅是个问题,更是个课题。
我们都爱烟花的惊艳,更需要朴素恒定的光照。
星火驿站的制度设计,处处针对文艺青年的性格特点,我们所有的进步都源于对过于自我(可能导致自私和不团结)过于情绪化(可能导致不理性不持久)的超越。
近些年《星火》品牌的沉淀和扩张,得益于一些领风气之先的创意,更得益于对这些创意的不断坚持与完善。尤其是2020年以后,我们每一个品牌项目的延续,都要克服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最近的一次考验是第四届稻田写诗。
2022年春,江西多地出现疫情,跨县出行困难,去年租好的一块稻田所在县进入封控状态。不可抗力出现,这届活动本可取消,但我知道,遇难便退的习惯会像病毒一样不断繁殖,进而侵蚀团队的意志与气质。南昌允许出市后,我们马上在武宁县另租稻田,落实最严格的防疫措施,赶在农时关闭大门的最后一刻,续上了这个项目。
这次坚持,星火团队和承办活动的星火武宁驿都背负了巨大的压力。
但我们必须直面这样的风险,因为《星火》和星火驿站的发展已到了这样的阶段,以一次又一次的负重坚持,把延长线画出力度、长度和上扬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