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农户兼业的经验及借鉴*
2022-07-06聂志平
聂志平 郭 岩
农户兼业是指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还从事某些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这样的农户被称为兼业农户。国际上一致将兼业农户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为主,辅之以兼业收入的一兼农户;二是以非农业生产所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主,将农业生产视为保障性收入的二兼农户。伴随着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及二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土地、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加速流动,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投入到非农就业岗位中。这种亦工亦农的生产方式缓解了社会的用工压力,缩小了二元结构下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十四五”规划的新时期,立足国情,探讨发达国家农户兼业现象,并借鉴其成功经验,有助于我国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发达国家农户兼业的发展历程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发达国家都采取了农户兼业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然而,每个国家农户兼业的起步阶段不同、面临的时代背景与基本国情不同,故发展历程也存在诸多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户兼业既是农业现代化的产物,也推动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一)日本
农户兼业是日本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受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条件较差等因素限制,农业生产吸纳劳动力数量有限,兼业农户的比例逐年上升,农户兼业化呈现出不可逆性。日本农户兼业现象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日本刚刚经历明治维新,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受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冲击,日本部分农户开始选择兼业经营,但此时的农户兼业多以日工和季节工为主,农村人口很少外流。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日本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奔赴战场,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流入城市从事雇佣劳动,农户分化随之产生: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户数量持续减少,耕作少量土地以提供家庭口粮、以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主要收入的二兼农户数量急剧上升。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力图通过农地改革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恢复国民经济。但由于耕地面积限制,农业生产劳动力仍有大量剩余,加上城镇工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农户选择投身于收入更高的工业产业。到了20世纪60年代,日本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劳动力进一步得到解放。与此同时,政府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自此,日本农户兼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1世纪初,日本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已降到5%,顺利完成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目前,农户兼业现象在日本已趋于稳定,兼业农户不仅为二三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缩小了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加速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二)韩国
在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共同作用下,韩国农户兼业的进程不断得到推进。二战后,为重建受战争影响下滑较大的经济体系,韩国政府选择推行进口替代政策,促进了国内工业的发展,但最初工业的恢复却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偏重于城市工业的发展政策使得韩国政府对农业农村建设既无心又无力,直接导致农村产业结构的落后以及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因此,部分农业生产劳动力为获得更高收入,开始在非农产业寻求兼业机会,农户兼业化趋势逐渐明显。1962年,韩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持续增长,这一时期也是韩国农村劳动人口离农速度最快的时期。农业生产劳动力大量离农,加上机械化生产未及时跟进,韩国农业农村发展速度愈发跟不上城市工业的发展速度,城乡发展失衡、农业生产规模缩小、生产主体老龄化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此背景下,韩国政府于1971年开始了旨在恢复农村经济、缓解社会问题、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的“新村运动”,农业生产劳动力大量减少的趋势得到缓解,农户兼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进行小规模耕作的农户大量投入兼业就业中,耕地得到一定程度的集中,有利于实现规模化耕作。20世纪末,韩国农业全过程的机械化生产已基本实现,兼业农户数量达到稳定状态。为适应高度兼业化的农业生产模式,韩国政府积极鼓励各种新型农业组织发展,并利用兼业劳动力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沟通,城乡一体化格局开始形成。
(三)美国
美国作为历史短暂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用极少数农业人口生产出可供全国消费并大量出口国外的农产品,农业发展极为成功。美国农业发展成就的取得既依赖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又得益于其兼业生产与大规模机械化相结合的高效农业生产模式。首先,美国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人均耕地面积非常高。自然条件的得天独厚为其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极大便利,加上较早地实现了机械化大生产,美国的农业生产效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其次,美国农业发展成就的取得与其高度兼业化与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并存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也分不开。二战前,美国农户兼业尚处于缓慢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兼业农户仅占农户总数的两成。但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农业生产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加上战后美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已超过了农业劳动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数量,非农就业岗位出现缺口。这种来自农业内部劳动力过剩的推力及非农业就业岗位增加的拉力促使大量农户选择采取兼业行为,为实现农业大规模专业生产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战后美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靠农业生产满足生存需要的小农很难在农产品价格领域的自由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因而逐步走向与其他小农户的横向联合,形成家庭大农场生产的雏形。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农业发展已达到稳定状态,农户兼业分化明显:农业劳动人口呈减少趋势,其中采取小规模生产的二兼农户及采取规模化生产的专业农户数量存在少量增加,居于两者之间的传统一兼农户大量减少。转移出的劳动力满足了非农产业发展的需求,并使农业生产人均耕地面积增加,有效地促进了美国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实现以及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
(四)加拿大
与英、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加拿大农户兼业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加拿大的耕地面积广阔,农业发展的典型特征是规模化、高效率的家庭大农场生产模式,农户兼业通常指的是农场兼业经营。20世纪40年代,加拿大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在此后的30年间,兼业农户规模迅速增长。这些增长迅速的兼业农户群体以二兼农户为主,他们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到20世纪末,非农收入已成为兼业农户家庭收入的主体。出于对农业生产效率和机械化成本的考量,在兼业现象出现之初,加拿大政府便积极鼓励建立大规模农场,实现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农闲时期,农业生产高度科技化、信息化使得农场所需劳动力数量很少,到农忙时期,农场主往往会雇佣一些农业生产劳动力,也为小农户进行农业兼业活动提供了一个途径。目前,农业生产劳动力大量流失的问题在加拿大也日益严峻,采取怎样的积极举措留住高质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是加拿大政府迫切关注的问题。
(五)英国
英国的农户兼业具有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历程,始于圈地运动,在工业革命和农业革命的推动下逐渐形成稳定状态,英国也因此成为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典范。在17世纪兴起的农业革命期间,英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这一阶段,农业人口占劳动力总人口的比重大幅下降,农业生产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户兼业呈现出季节性、低工资、就近就地的特征。得益于乡村工业的高度发达,英国在工业革命以前就有超过一半的农业人口在农闲时期从事工业或工场手工业生产活动,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农户兼业更是成为农业生产的常态。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机械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促使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到煤炭、钢铁、运输服务等产业从事兼业活动,获取了不低于农业生产的收入,同时也满足了这些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后,英国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与此同时,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为人员流动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户兼业趋于稳定,并有部分劳动力选择海外兼业的方式,缓解国内就业压力。二战后,英国顺利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政府通过加大农业科研资金投入、鼓励农场兼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积极推动农户兼业经营的分化。
(六)法国
同为地处西欧的资本主义国家,法国的农业发展方式却显著区别于以规模化经营为主的英国,走的是组建中小型家庭农场的道路。二战前,法国农业发展非常滞后,大量小农户分散在自己的土地上从事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高度依赖于劳动力的投入,兼业现象很少出现。法国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起步于二战后,很多青壮年劳动力走下战场后不愿意投身受战争破坏严重的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而是选择同样需要大量劳动力,且各方面条件更优秀的城市就业。大量优质劳动力的投入使钢铁、机械等基础型工业发展迅速,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机械化生产,促进了劳动力的解放。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法国面临着一个日本、韩国及我国均存在的突出问题,即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分散、规模化经营难以实现。在农户兼业发展初期,为避免兼业农户粗放经营土地,法国政府开始通过各种积极政策使土地资源向专业农户整合,力求降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成本,其中包括规定家庭农场不可分割、为联合经营的农场提供税收优惠等。20世纪80年代,法国进行兼业生产的家庭农场占到农场总数的20%,其中不同的农业作物决定了农场主不同的兼业方式,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农场主通常以一兼农户为主,种植葡萄等经济作物的农场主由于生产经营的季节性更强,多为二兼农户。20世纪末,法国农业生产劳动力规模下降,兼业农户进一步增加,户均土地面积规模扩大,完成了由传统小农生产到家庭农场的转变。
二、发达国家农户兼业的经验总结
(一)农户兼业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
发达国家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大多具有两个鲜明的趋势,即农业增长方式发生转变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变革,而农户兼业是其共同作用的结果。
推动农业增长的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源、资本、技术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与劳动力资源在不断增加的需求下慢慢变得稀缺,促使农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种农业增长方式的变化使得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减少,成为农户兼业的重要前提。以美国为例,作为典型的走资源集约型农户兼业道路的国家,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便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大生产,农闲时期,农场仅需一到两人维持日常经营,大量家庭剩余劳动力投入兼业工作中,兼业带来的工资性收入使得美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极小。与美国情况相似的还有同处北美洲的加拿大,地广人稀、耕地资源充足等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美、加相较于日、韩等亚洲国家来说更易实现农业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在现代化家庭农场生产模式的支持下,加拿大的兼业农户每年有超过200天的时间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这部分兼业农户也成为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劳动力支撑。
发达国家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变革主要是指由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农村非农化以及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转变,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使得农户兼业成为一种更为普遍的现象。二战前,大多数发达国家还在以农业生产为农村发展的核心,但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较为有限的耕地及劳动力资源驱使着更多企业向乡镇地区转移,农村二三产业随之得到发展,并带动了农户兼业的进程。日本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积极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1971年颁布的《农村地域工业导入促进法》更是将促进工业产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列为政策目标,并在基础设施、税收政策等方面采取了系列配套措施。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通过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变革模式进行总结,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第六产业”的产业融合概念,即将一二三产业相加或相乘,结果都等于六。“第六产业”通过工序性融合及结构性融合模式,创造出农业农村发展新业态,将更多的农户吸纳到融合产业发展进程中来。到20世纪末,日本第三产业从业人口高于农业从业人口两倍之多,农业在农村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已不复存在,农户兼业也随之发生变化:一是在实现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的过程中,相当多的兼业农户实现了向非农户的身份转变,农户总数量持续减少;二是农户兼业类型从最初的日工、临时工向季节性稳定兼业就业转变,二兼农户占比整体上升。总之,农户兼业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其进程中稳定发展的必然现象。
(二)农户兼业对农业及非农领域发展均有助益
农户兼业在各国发展状况不同,目前,关于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国际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兼业较农业生产更低的劳动强度以及更高的工资性收入必然损害农户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对农业生产产生阻碍作用;另一种认为,兼业会加速农户分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户的农业投入能力,依靠更多的资金、技术投入,农业生产效率仍可得到稳步提升。诸多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只要立足基本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农业发展道路,一定规模的农户兼业可能助力农业及非农产业的增长。
在农户兼业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国家中,美国是典型代表之一。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美国走的是与日本、韩国截然相反的、典型的资源集约型农户兼业道路。美国在玉米、小麦、大豆等种植业推行的大农场式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从根本上避免了农业资源过度分散致使生产效率难以提高的问题。这种以农业专业化大生产为主体,辅之以大量兼业化行为的生产方式具有一显著特点:兼业农户虽比例较大,但所占生产资源份额较低,未对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农户兼业造成农业生产的规模分化促进了农业资源集中在少数专业化生产的大农场中,即便存在大规模的兼业行为,也未对农业生产效率造成不利影响,反而有助于实现耕地集中,进行高效耕作。
农户兼业在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对工业产业发展及维持社会稳定均有助益。发达国家农户兼业大多是与工业化过程相伴而行的,在现代化进程之初,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发展,劳动力都是其重要配置要素,工业生产需要农业生产劳动力的兼业化转移。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兼业农户由于仍保留一定的农业生产行为,就业稳定性较差,对工资的要求往往低于一般工人,但又能满足大多数工业企业的用工要求,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业企业的用人成本。如英国的圈地运动,为日后工业革命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英国工业化实现的过程,就是农村劳动力兼业经营农业和非农业,直到彻底离农的过程。除此之外,农户兼业在部分发达国家还显示出了一定的社会功能。法国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曾出现过发达的大城市与落后的小乡村并存的景象,为缓和社会矛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法国政府出台了“工业分散政策”,鼓励工业企业在近农村地区投资办厂,促使更多农户加入就地兼业队伍。一般而言,兼业取得的工资性收入往往高于传统小农生产取得的收入,这一举措大大提升了农户收入,缩小了其与城市工人阶级的收入差距,削弱了农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同时避免了大量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缓解了大城市的就业负担、环境压力,促进了城乡地区协调发展。
(三)适宜的农业政策是农户兼业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政策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政府越是为农户兼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兼业现象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也越普遍。这种农业政策体现在多个方面:既着眼于当下,增加农户兼业机会、提高兼业农户收入;又着眼于未来,致力于为兼业农户提供长远的生存保障。
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实行的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使兼业农户大为受益。耕地资源分散、农业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导致日本农业生产成本普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为维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护国家粮食安全,日本政府于二战后推行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高程度农业保护政策,每年为农业生产划拨大量补贴,农产品价格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兼业农户在其中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既保留了部分土地,享受着国家补贴,又从事着兼业工作,获取额外的工资性收入。到了20世纪末,二兼农户的平均收入已超过了普通城镇职工家庭,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升。除了农产品价格补贴之外,为缓解由高度兼业化带来的农业危机,日本政府也进行了土地制度的调整,其适时抓住了农业人口大量减少的机遇,多次修改《农地法》,由最初严格限制土地流转,到积极鼓励土地租赁,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为兼业农户流转土地、专业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
韩国农户兼业在几十年间从初步发展到走向成熟,这其中政府采取的积极政策也功不可没。韩国政府自“新村运动”以来,不断根据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调整其政策内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新村运动”推行之初是为了缓和因农业劳动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所造成的城乡发展矛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在此阶段,韩国政府利用两个五年计划积累的资金,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行机械化耕作,在生产生活方面尽可能满足农户的需求,为其兼业就业提供更多的便利,力求实现工农业均衡发展。随后,为适应兼业化程度加深、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韩国政府将扶持范围从农业生产扩大到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金融信贷等多方面,推动农户兼业的有序进行,并放宽土地流转的限制,支持专业农户的大规模生产。20世纪末期,在“新村运动”的推动下,韩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很多农户通过兼业就业实现了经济收入的稳步提升,城乡差距显著缩小。此外,英国政府推行的就业保障制度,以及对《济贫法》进行修改,放松对劳动力转移的限制和法国政府以“地方发展基金”吸引各类工业企业在农村地区兴建工厂等举措,均为农户兼业提供了很大便利。
三、发达国家农户兼业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自“十四五”规划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农户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很大的激发,并且随着经济发展,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兼业农户的规模仍在扩大。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农户兼业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
(一)加强农业技术投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从发达国家农户兼业的横向比较来看,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其农户兼业发展也相对较快,机械化生产减少对劳动力资源的需要是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兼业的重要力量。因此,我国在借鉴发达国家农户兼业的经验时,要注意增加农业生产技术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正如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所示,农业生产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农业人口非农化的速度,在农业人口快速离农的同时保持了生产的高效率,改变了整体的生产经营状态,形成一种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农业集约化生产,推动了农户兼业的深化。也如日本的情况,农户兼业造成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投入兼业工作中,农业生产劳动力日益老龄化、妇女化,必然对农业机械产生了更多需求。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分散土地上中小型机械的推广,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使播种、施肥、除草等环节均可由农业机械完成,农户只需为此付费,缓解了高度兼业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冲击。另外,由于各国资源禀赋不同,在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有的国家农业现代化以节约土地为前提,为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如日本;有的国家更偏重于节约劳动力,以发展机械技术为主,如美国、德国。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户兼业化程度加深以及工业产业发展对土地需要的增加,使得劳动力和土地资源都逐渐成为稀缺要素,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然是各种技术综合发展的结果。
对于我国而言,在鼓励农户兼业的同时必须保持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动摇,通过加大资金、技术要素的投入力度,使我国农业向现代化稳步迈进。在农户兼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我国可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机械化大生产的经验,建立一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基地,鼓励农户进行农机设施的投资,并为其提供购置补贴。利用农业的机械化和信息化,实现精准高效生产,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同时,要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供给,着力延长农产品生产经营产业链,大力发展融合产业,创造农业农村发展新业态,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取得产业发展规模效益的同时,为兼业农户提供更多更合适的就业岗位。此外,还要注重物流运输、信息系统、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抓住“直播带货”的机遇,为农产品开拓更多销售渠道,提高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实现兼业农户的稳定增收。
(二)重视农户教育培训,提升兼业农户素质
农户兼业对农民增收及农业发展都有很大推动作用,而农户素质是决定其兼业就业质量的关键,因此,诸多发达国家均较为重视兼业农户素质的提高。在美国,兼业农场主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农业生产,而是选择参与到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初级农产品加工到与私营企业进行合作,管理并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在产业链的不同阶段进行兼业活动来增加自身收入。这种现代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方式对农场主的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美国的农场主通常受教育水平较高。在法国,政府通过向停止务农的中老年农户发放终生年金来鼓励他们让出土地,积极调整农场主年龄结构,并加强对兼业农场主的培训,力图缓解兼业造成的农业生产主体弱质化的问题。加拿大政府同样对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农业生产劳动力给予高度重视。在加拿大,知识技能水平较高的农户可以优先申请贷款。除此之外,政府还出资对农场主进行实用技能的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兼业农户,技能培训也会做出适应性调整,以提升农户的整体素质,适应多样化的兼业需求。
我国兼业农户存在的一大问题便是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自身掌握的农业及非农就业技能有限,即便农闲时期能够在城镇寻得稳定的兼业工作,也大多集中于建筑业、制造业、餐饮服务业等低水平就业行业,收入也与城镇职工存在较大差距。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对其农业生产效率、兼业行为选择均有很大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将会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想要实现兼业农户稳定增收,提升其自身素质是关键。我国现已建立一定数量的农民教育培训机构,一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也能够为农户提供知识技能上的帮助,但由于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农户对专业技能提升的重视程度不高,诸多措施均收效甚微。鉴于此,对兼业农户应加强两方面的教育培训,使其真正成为乡村振兴中农村发展的主体力量:一是农技培训,包括农机使用、农副产品生产等方面,提升兼业农户农业生产效率,最大程度上避免兼业农户粗放耕作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土地资源使用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二是就业培训。应加大对农户进行非农技能培训的经费支持,积极鼓励兼业农户参与各类实用技能的推广教育活动,并有针对性地根据兼业农户实际情况进行技术指导上的调整,提高教育培训有效性,拓宽兼业农户的就业空间。
(三)适度调整土地政策,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以土地经营规模为依据,国际上将农户兼业分为土地资源集中型与土地资源分散型两种。通过对诸多发达国家农户兼业的发展经验分析可知,土地资源分散条件下的农户兼业,可能会阻碍生产效率的提升。以日本为例,耕地资源数量少且分散成为其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此,日本政府一直致力于缓解在兼业化过程中由不利的自然条件带来的农业危机,采取的各项土地政策也确有成效。虽为实行土地私有制的国家,但由于土地所有权完整且独立,很多兼业农户选择出租或出售部分土地的使用权来获得更多收入,日本的土地租用率呈现出上升趋势。这种允许土地自由流转的政策推动了农户兼业的分化:专业农场规模不断扩大,二兼农户不断减少耕地面积直至最终离农,为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法国为促进农场经营规模的扩大,严格规定家庭农场不可分割,并推出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场联合经营:联合经营的农场均可获得政府提供的一定法郎的资助,并可减少税收,在贷款、农业技术上获得更多支持。英国自圈地运动起,便开始了土地资源的整合,虽是以暴力驱逐农户为代价,却为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规范土地流转制度,对现阶段我国的农户兼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要放松对土地流转的限制,为土地流转提供法律保障,最大程度地将农业生产剩余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我国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村劳动力转移遵循边际效益规律,在农业生产边际效益不断递减的前提下,更多兼业农户产生了流转出部分家庭土地以减轻农业生产负担的想法。放松对农村土地流转的限制,方可促进兼业农户向收入更高的非农业生产部门转移,以实现其家庭收益最大化。第二,要鼓励异地型兼业或二兼农户将自家土地出租或承包出去,促使耕地向纯农业户或一兼农户手中集中,扩大其土地经营规模,实现农业机械化大生产的规模效应,推进我国农业向机械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第三,可适当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政策,如法国的农民退休金制度,逐步削弱土地的保障作用,加快二兼农户离农的速度,推进国民经济稳步增长。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不能单一地选择资源集中或分散的农业发展政策,更应走资源适度集中的农户兼业化道路,实现小规模兼业户与部分适度规模专业户并存,更好地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