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江苏省小麦改良事业述论(1914—1937)*

2022-07-06张志鹏朱宏斌

农业考古 2022年3期
关键词:试验场洛夫作物

张志鹏 朱宏斌

主要农作物的改良与推广,是中国农业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到民国时期的小麦改良而言,江苏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不仅起步早,而且经过2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效,成为全国小麦改良的核心区与示范区。目前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多以资料搜集整理和整体宏观概述为主,对其具体进程及其典型意义尚未见有考文做专门的深入探讨。因此,本文不揣浅陋,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梳理该省小麦改良的发展历程,阐明该省的小麦改良对近代中国小麦改良事业的重要意义。

一、江苏小麦改良事业之肇启(1914—1924)

(一)小麦改良观念的萌发

甲午战后,维新思潮涌动,一批有识之士立足农业大国实际,在倡言变法的同时,开始关注农业的振兴。1896年,罗振玉等人在报上刊登征求会友的《公启》,倡议成立农学会。该会在《试办章程》中拟定了多项会务活动,其中成效最突出的便是办《农学报》。此报10年间共出版315期,内容涉猎广泛,涉及农学知识方方面面,由此大量近代农业科学知识进入国人视野。其中不乏介绍国外小麦改良办法的文章,如译自英国博物学著作的《论麦之性质及种类》、日本《农会报》的《种麦改良法一般》、美国《农务报》的《冬麦丛谈》等。此外,《农学报》1899年刊登名为“扬州试植美麦成绩记”的概说尤为引人注意。此文提到农学会会员孙荔轩托人购买美国小麦于扬州试种,比较与本国小麦异同之事。其结果显示,美种小麦虽穗壮、色白、出粉率高于华麦,但成熟期较迟。据此,罗振玉提出:“宜依植物学新理,取华麦之佳者,与美种施人工交合……合两国之种,取其性质之善而改其不善者。”罗氏所说的“植物学新理”,即是用近代科技改良小麦。这一“新理”当时虽未应用于实践,但标志着小麦改良观念已在中国萌发。可以说,农学会的创立揭开了我国近代农业改良的序幕,而《农学报》译介外国小麦科学知识,奏响了中国小麦改良之序曲。

(二)商业推动:小麦改良需求的提出

洋务运动兴起后,中国开始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发展近代工商业,面粉工业便是其一。经过数十年发展,江苏成为全国面粉生产的中心之一,同时面粉工业也成为江苏资本主义工业的三大支柱之一。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由于国际市场对面粉的巨量需求,中国面粉工业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江苏省面粉工业更是乘势而上,开始大规模新建厂房,扩大产能。然而,面粉原料小麦的质与量问题却成为各家面粉工厂面对的共同困扰。时人有言:“其困难之点有二:一在面粉之质量;二在原料品之供给。”就质量而言,“南麦性质过软,不能产出上等之麦粉,其粉包亦欠佳,因此所制之麦粉,价值不高,不能与外货竞争”;就供给而论,“国内需求日增,国外亦求中国面粉之供给,而小麦供给有限,面粉亦不能尽量产出”。鉴于此,上海面粉公会参照英国面粉公会聘请碧芬教授(Prof.Biffen)改良收效明显之经验,提出了改良本国小麦的设想。

为求改良小麦实效,上海面粉公会特设一调查小麦计划,每年筹款6000元,委托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农科实施。同时,在南京城中划地106亩为小麦试验场,聘请该校毕业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原颂周教授为主任,主持小麦改良事业。原颂周将改良小麦划分为三步:第一步,开展调查,了解中国种麦之地数量与当地种麦方法及农民经济情形,作为改良小麦的准备;第二步,开展试验,选育优良麦种、选择适宜肥料以及寻找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等,并开展改良小麦的具体研究;第三步为推广,即在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渐次在江苏乃至全国推广。上述三步,除了推广外,均在面粉公会捐助期有所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除此之外,1921年,上海面粉公会在无锡出资购置民田70余亩,捐办私立无锡小麦试验场。该场整体建设规划由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校长顾述之掌握,具体的小麦改良试验由顾述之之子——东京帝国大学农学学士顾复负责。同年,顾复专在《中华农学会报》发表《改良小麦之管见》《改良小麦之管见(续)》等文章,阐述改良小麦之计划、方针与步骤。因其身兼改良小麦之实职,上述两文内容或即应用于无锡小麦试验场改良实践中。

可以看出,面粉工业对本国小麦质与量的要求,引起面粉公会设法改良本国小麦的兴趣,促使其为早期江苏小麦改良提供资金支持。但遗憾的是,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外需下降,国外面粉在华大量倾销,国内面粉工业举步维艰。这致使上海面粉公会对两家机构的捐助,均只持续了3年就收手了。同时,由于小麦改良是一项长期的事业,短期内难见实效,故在上海面粉公会捐助期内,并未获得预期成果。

(三)小麦改良实践的起步

以上小麦改良观念的萌发与小麦改良需求的提出,仅能作为小麦改良事业的充分条件,而江苏省两所农业高等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根本性地促成了中国小麦改良实践的实质性开展。以下就其成立时间的先后,分述二者小麦改良的具体实践。

1.金陵大学农林科的小麦改良实践

1914年,由金陵大学美籍教授裴义理举办北方垦殖事宜,在孙中山、伍廷芳、唐绍仪、蔡元培等人赞助下,鉴于当时农林人才缺乏,遂“先行创设农科”。同年11月,“芮思娄(J.H.Reisner)适自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毕业来金大教授农业功 课”。其 在 康 奈 尔 大 学 主 修 大 田 粮 食 作物,“同时辅修作物育种和土壤相关内容”。来华后,他秉持康奈尔大学的模式,在教学科研之余,开展小麦改良试验。来华当年,他就在南京句容县宝华山农田选得多个小麦单穗,带回学校进行试验。后经过7—8年优胜劣汰试验,选育成功了金大26号,为我国运用近代科学育种方法最早育成的一个小麦良种。此外,据相关记载,金陵大学农科还育成了金大9号与双恩号。但由于金陵大学最初几年人手紧张,“所用方法并不完善,数据记录亦片段凌乱,没有统一规格”,因此,金大26号虽知原产地与育种方法,却没有早期试验记录;而9号小麦的育种方法与双恩号小麦的原产地竟无确实记载。直至1920年,试验数据的记载才逐渐完善。1924年,金陵大学成立推广部,金大育成小麦开始在学校附近推广,首年便推广种量5997斤。

2.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农科的小麦改良

1917年,在江苏省教育会长张謇和热心于教育事业的黄炎培、沈信卿等人士筹划下,南高设立了农、工、商专修科,以为各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师资。毕业于康奈尔大学,时在金陵大学农林科任教的邹秉文被聘为农科主任。他仿效康大体制,拟定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的方针。针对当时办学经费奇缺的境况,邹秉文多方奔走,从上海实业界、个人以及江苏省政府、文化团体募集了一定的资金,为开展改良试验提供了经费保障。故自1919年起,南高的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的发展模式逐步步入正轨,小麦改良试验也随之在成贤农场付诸实践。1920年南高得上海面粉公会资助,在南京明故宫遗址辟地106亩成立小麦试验场,专门从事小麦育种试验工作。到1921年,南高扩充为东南大学,小麦改良试验得到进一步重视。学校在大胜关农事试验场划地500亩,专供小麦试验,并且向国内外征集麦种数十种进行试验。1924年,遴选出自成贤农场时就开始试验的南京赤壳与武进无芒麦种,并开始在南京附近各县推广。

金陵大学和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创立农科,贯彻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的方针,积极开展小麦改良的试验与推广,在当时国内实属难得,开创了中国近代小麦改良的先河。

二、江苏小麦改良事业之发展(1924—1931)

(一)作物改良合作计划的实施

1924年,经芮思娄活动,金陵大学获得美国饥荒基金会在华赈灾基金的一笔余款。款项到账后,芮思娄即联系美国康奈尔大学商议改良中国农业的合作事宜。1924年2月,芮思娄致信世界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洛夫(H.H.Love)教授,较为详细地谈到了他的想法和计划:

我们正在物色一位育种专家。他应当致力于作物育种原理的实际应用,并尽快实现实际效益。……我们得到了美国饥荒基金会在华赈灾基金的一笔剩余经费,数目较为可观。该笔经费主要用于防止饥荒,因此我们正在开发一个项目,就是通过改良主要作物品种从而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供给。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农作物急需改良。实际上,我们已对小麦、棉花和玉米做了大量的改良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类似的品种改良工作前景广阔。因此,我们需要一位既有能力又有经验,还能充分认识到其工作之重大意义的专家。我校不仅在南京有一片很大的试验农场,而且还与全国众多传教站和农事试验场以及农业工作人员合作。……将培育纯种作物的农场紧密组织起来,任何人的研究工作都可以迅速在这些农场得到复制。

我们需要一位精通小粒谷类作物的专家。我个人认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作物育种的选种问题,而非杂交问题。这项工作的另一优势在于可以获得研究助手。只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好中国助手的工作,专家本人就可以放心地出远门工作了。

此后,芮思娄又积极与康奈尔大学和世界教育基金会进行进一步商议,于同年底初步拟定了作物改良合作计划。康奈尔大学亦决定派出3名教授参加这一项目,分别是洛夫、马雅斯(C.H.Myers)、魏 庚(R.G.Wiggans)。从1925年 到1931年,3位教授分别两次到访中国,指导中国的作物改良项目。以下为各位教授指导小麦改良的部分记录:

1925年4月10日,洛夫教授先行来华,到达南京后,他首先审核了作物改良项目计划书,调整增加了一些内容;其次,制定了两份详细的备忘录,分别是“农艺学系及其合作机构作物改良之选种与测试常用方法”、“秆行试验方法”,规范了作物改良方法。然后开始着手指导小麦改良工作。5月18日,前往与金陵大学合作的教会农场,视察小麦试验工作,并在各地采选小麦单穗,以带回南京进行试验。9月,洛夫在南京参与了与合作教会农场的会议,协调了合作改良计划,至部分小麦试验种子播种后回美。

1926年3月24日,马雅斯抵达南京,一同前往的还有洛夫教授在康大的中国学生沈宗瀚。在洛夫和金陵大学及其合作农场的努力下,金大与各农场已将1925年选得的同一麦穗种子种植了8000穗行。马雅斯和沈宗瀚继续了洛夫的工作,从这8000穗行小麦中选取了2000穗行,之后到南京周边以及安徽、河南等地合作农场附近继续进行额外的选穗。7月,马雅斯在金陵大学开设首期作物改良暑期研修班并教授作物育种,沈宗瀚教授遗传学。10月,两人在小麦试验种子播种后离宁。

1929年,洛夫第二次来华,前些年的试验已初见成效,尤其是在沈宗瀚的努力下,已发现2905号小麦优于当地品种。洛夫的到来使中断两年的作物改良暑期研修班得以重开,他将生物统计方法讲授给与会人员。此外,根据小麦改良进度,洛夫还适时地提出改良品种的繁殖与推广的策略。

1930年,魏庚第二次来华。此时,进行小麦改良试验的合作农场已经扩充至11个,共种植有33248行小麦进行改良试验,这些试验中,已经不仅局限于纯系选种,出现了大约8%的杂交项目试验。此外,魏庚还在改良计划的合作学校北平燕京大学开设了第三期作物改良研修班,讲授作物育种方法。

1931年,马雅斯第二次来华,他发现金陵大学作物改良工作已经相当完善,已有18名左右的员 工 有 序 地 落 实 作 物 改 良 合 作 项 目;用 于试验的土地面积有所增加,试验室以及办公场地也有所扩大,合作农场已扩充至13个。因此,他对这一项目进展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整个项目进展良好,就项目开展时间而言成绩惊人。”

从上述记录可以看出,小麦育种改良项目在作物改良合作计划前后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政府介入:省立麦作试验场的建立

小麦改良涉及品种选育、栽培改良以及成果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综稽擘画,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但是当时连年军阀混战,国内环境并无彻底安定,民国政府没有余力关注农业科技发展问题。正如时人顾复所言:“政府现方从事于军政财政等之整理,数年之内,尚无振兴农业之余力。”后人回顾过往,也曾提到:“本期之初,政治不靖,公立农场或农校停滞不前。”但具体到江苏省,又与全国情况有所不同。其省内环境较为安定,工商业与农业高等教育较为发达,并且商界与学界对小麦改良呼声不小,故在此背景下,政府较早地介入到这一事业之中。

1921年,时任江苏省立第三农校农场主任于矿,撰文《上江苏省长提倡米麦品种改良意见书》,建议改良小麦品种,引起省政府的关注。次年,南高扩充为东南大学,江苏省政府即决定以东大农科为江苏省农业改良的总机关,拨银5万元,用以支持江苏省的农业改良。1923年,东南大学农科即推出《改良推广江苏全省稻麦计划》,建议省署扩充改良机构职责,令清江第一农事试验场和徐州第二农事试验场,担任改良徐海及清淮各县小麦之职。1924年,江苏省教实联合会特召集全体会员讨论此计划,讨论后一致决定:“一方面继续呈请省署扩充改良机构职责,要求教育、实业两厅转饬所属各农事机关及农学校设法改良本地小麦;另一方面由教实联合会农业委员会组织专门改良委员会,研究改良方法,一俟收有成效,即指派专员分赴各地从事农业推广。”

徐州第二农事试验场最早对此提议做出反应,当年即制定了小麦改良计划。1926年,该场正式开始改良试验。首年决定用混合选种法,选一确保产量丰富品种,作为纯系育种过渡时期的推广品种。1927年,该场正式开始纯系育种工作,当年夏收前即以徐州为中心,派员分赴8个方向采集单穗。由于该场小麦改良试验进行有序,1928年,江苏省政府在整理省立各农场时,决定该场以麦作改良为主,并将其更名为江苏省立麦作试验场。

省立麦作试验场成为省政府直属的小麦改良机构后,即根据本省情况,开展了小麦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等试验。并于试验之余,配合省农教馆、省农矿厅等机关开展改良小麦品种推广、小麦病害防除法宣传等活动,成果卓著。沈宗瀚参观后认为:“该场成绩,极为良好,现在全国农场中,有如此成绩者,实属不可多见。”

(三)成果初现:苏省小麦改良成效

这一时期,江苏省的小麦改良,在外籍专家指导、国内技术人员努力和本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得了初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小麦改良技术的规范,其二是小麦改良品种的推广。以下分别做一说明:

1.规范改良技术

作物改良合作计划开始之前,江苏省各机构主持小麦改良的人士,除了以芮思娄为代表的外籍专家外,更多是如原颂周和顾复等留美留日农科毕业学生。他们虽都主修农科,但在从事小麦改良前均缺乏足够研究及试验经历,并且毕业时间较早,知识体系未能覆盖最新的规范改良技术。此外,又因消息闭塞,难有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因此只能依靠过去所学,逐步摸索小麦改良方法,客观上存在方法不尽规范、技术不尽先进等问题。

1925年洛夫来华,带来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康奈尔作物杆行试验法。东大农场当年即仿行该试验法,进行小麦纯系比较试验。自1926年始,“连年召开作物改良会”, 讲解育种相关理论与技术,马雅思、洛夫、魏庚和沈宗瀚等人为历次参会人员讲授遗传学、作物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和生物统计学,各小麦改良机关相继派员学习。此后,江苏省小麦育种均推行了洛夫所提倡的杆行试验法。

2.推广改良品种

在这一阶段,省内4家机构小麦改良品种均已经开始一定范围的推广。下面表1为各机构改良品种推广开始时间,表2为金大26号种子推广数量。

表1 各机构改良品种推广开始时间

表2 金大26号小麦各年推广数量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改良小麦的推广范围还相当有限,其开始时大多在农场周边,一两年后范围有所扩展,但大多数小麦的推广仍局限于本省,呈稀疏点状分布态势,且推广阻力较大、效率不高。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并非改良小麦品质的问题,而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其一,小麦改良机构的推广部门尚属初创,人员较少,难以进行较大范围的推广宣传。其二,当时大部分农民,难以迅速接受新生事物,且耕种土地面积过小,在未亲眼见到改良小麦的收成前,不敢贸然采用新种;已接受改良小麦的农家,“其多数每年将从改良小麦田中所收之种子尽行售去,大多数不遗留种子”,他们不但未能将改良种子分散给相邻农家种植,而且第二年再次向推广机构索要种子,使推广效果大打折扣。其三,也是最为主要的因素,在于缺失政府的大力支持,尚未形成现代化的农业推广体系。

三、江苏省小麦改良事业之深入(1931—1937)

(一)江浙农作物改良委员会的建立

1930年,鉴于作物改良合作计划即将到期,为了巩固已有的合作成果,南京国民政府农矿部、江苏省政府农业局和浙江省政府农林局决定设立一个专门服务于江浙两省的作物改良合作项目,联合聘请小麦育种专家洛夫教授担任顾问,负责两省的作物改良项目。1931年4月,洛夫第三次来华,开始了为期3年半的工作。

洛夫此次来华后,专门走访视察了江苏省立麦作试验场、省立杂谷试验场等机构,深入了解小麦改良情况。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于1932年初写成《江苏省农业改良计划》与《江苏省小麦改良计划》两文,作为江苏省全局性小麦改良实践工作开展的纲领。

在《江苏省农业改良计划》一文中,洛夫首先对江苏省内农业改良做出整体规划。他认为,省内应该筹设一个中心试验场,总揽各项试验。这一中心试验场的设置可以集中资源,增强研究能力,减少浪费。但考虑到现实情况,难以在短期内设置这一中心试验场,可暂时退而求其次,归并省内同类研究;此后再召开会议,讨论省内各机构的研究、推广、合作以及经费等各项事宜。其次,洛夫对省内各类试验场的归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对于小麦试验场,他提出可以将省立杂谷试验场的小麦试验归并于省立麦作试验场,而杂谷试验场,“可供繁殖种子或示范之用,仅需管理,无用多派职员”。

在《江苏省小麦改良计划》一文中,洛夫提出该省“小麦改良”所应包含的内容,以及具体的品种选育及推广原则。他认为,江苏省“小麦改良”首先应该是改良品种。这是因为改良的品种可以让中国农民在不多花费金钱的情况下,增加产量。其次,江苏省的“小麦改良”,应该也是小麦收获处理方法的改良,其目的在于为本省面粉厂提供少夹杂泥土、砂粒的小麦。对于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推广,他建议采用大规模的选种和育种法,可以提高选出产量高、抗病性强品种的成功率;在推广方面,考虑到中国农民所有之田地,为数甚少,且多半为小农制,缺乏资本,教育尤未普及,难免窘困时会将种植新品种收获的种子当作口粮,难以保存到第二季播种,对此,他认为有必要组织合作社,统筹一个地区小麦新品种的繁殖、储存与推广。

洛夫的规划出炉后不久,江苏省即归并育种研究于省立麦作试验场,亦将省立杂谷试验场改为省立麦作场淮阴分场。省立麦作试验场除继续进行育种试验外,还专门设立推广部,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品种繁殖推广。1933年7月,洛夫再次视察省立麦作试验场,对该场计划执行情况极其满意,故特致函江苏省建设厅长,建议对该场“奖励提倡”。当年10月,洛夫又一次前往该场,与“尹场长及在场职员讨论场内各种问题及其需要”,内容涉及品种选育试验、繁殖推广计划、试验场的设备、人员和资金等。年底写成视察报告,特针对试验场需要,呼吁政府增加经费投入,以保证小麦改良事业顺利进行。

在江苏省政府、洛夫以及省立麦作试验场等多方共同努力下,江苏省小麦改良事业规模益见扩大,不但选育出沛县小红芒、萧县火燎芒、1-438号、1-405号等小麦新品种,而且将沛县小红芒、萧县火燎芒两品种推广至苏北铜山和萧县的广大麦田中种植。

(二)辐射全国:中央农业实验所设立

1931年,国民政府实业部设立中央农业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会议拟定该所主管全国农业研究改良与推广,后经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讨论,定名“中央农业实验所”,设于南京中山门外孝陵卫。1932年1月,该所正式成立,次年7月,各项工作开始实际运转。

早在1931年冬,中央农业实验所的小麦改良工作就已起步。总技师洛夫当年即组织人员“在黄河长江流域各省采取小麦单穗,计得3959种,另又征集苏联小麦202种,美国小麦207种”。第二年,在洛夫的建议下,由中央农业实验所、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共同出资500英镑,从英国理亨大学潘西维尔(John.Persival)处购买了一套世界小麦品种,约1700余种,进一步充实了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的小麦品种资源。同年秋,在洛夫的指导下,在8省39处进行了小麦区域试验。

洛夫组织开展小麦单穗采集与区域试验均为全国小麦改良的基础性工作。两项工作的开展扩充了育种材料,了解品种在不同区域的适应性,方便了此后的育种试验与推广工作。1934年夏,洛夫任期届满回国,金陵大学沈宗瀚教授加入中农所并接任总技师一职。沈宗瀚继续了洛夫的各省小麦区域试验,至1936年,试验范围已扩展到京、平、江、浙、皖、赣、鄂、川、豫、鲁、冀、晋、陕等13省市,参加的试验机构计有40处。1935年,沈宗瀚在与海斯(H.K.Hayers)教授视察各合作场并听取各省育种家建议后,写成《全国小麦改良之协调计划》《中国各省之小麦适应区域》两文,为系统地推进全国小麦改良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沈宗瀚的统筹下,中农所于1934年邀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统计学教授韦适(John.Wisharf)来华,讲授高级生物统计学;1936年邀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作物育种学教授海斯来华,担任顾问,走访全国各小麦试验场,指导育种方法,在南京开设作物改良培训班讲授作物育种方法。两位世界著名教授的到来,为20世纪30年代国内作物改良人员带来世界上最前沿的改良方法,推动了后洛夫时代中国小麦改良事业的前进。

1935年8月,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全国稻麦改良办法,决定划拨专门经费,并在中央农业实验所内,添设稻麦改进所,掌管全国稻麦改进事宜。1935年冬,全国稻麦改进所成立,设麦作组,承接中农所农艺系小麦改良工作。除此之外,还在各地进行肥料试验和小麦检验与分级研究,进一步扩充了中农所原有的小麦改良工作范围。

如果说1931年之前江苏省的小麦改良工作影响主要在本省,那么自1931年中央农业实验筹建开始,江苏省通过组织全国小麦改良试验,加强学术交流,制定协调计划,增设专门机构等举措,将影响辐射至全国,成为领导全国小麦改良的中心,推动了中国小麦改良事业的进步。

(三)改良小麦推广效果显现

在江苏省小麦改良事业发展的深入阶段,改良小麦的推广组织进一步完善,推广方式渐成系统,推广品种数量不断增多,推广成果较上一阶段亦更为显著。

1.推广组织的体系化

1930年起,国民政府农矿部与中央大学农学院合办中央模范农业推广区,选取江宁县属第四区与第八区为推广起始地点,“设总办事处于殷巷镇,设分办事处于司家桥,推广科学农业方法”。推广改良小麦种子为其主要工作之一。首年起,该区推广机关即向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订购优良麦种769斤,售予本区农民。当时订种的农民有230余户之多,而购得种子过少,不敷分配,供不应求,可见此时农民对改良品种需求的迫切。此后数年,中央农业推广区持续在所属汤山镇、殷巷镇推广改良小麦。1934年10月,宁属农业救济协会、中央模范农业推广区、金陵大学农学院、中国银行四机构召开会议,联合成立宁属作物改良指导委员会,1935年,全国稻麦改进所加入该指导委员会。该会的成立与运行,接手了南京各县改良品种推广事宜,推动了南京周边改良小麦的推广。

除位处南京的机关外,江苏省政府还设立了第一、第二、第三模范推广区。除第一区因实业厅裁撤而停办外,第二模范农业推广区(后改属俞塘民众教育馆)、第三模范农业推广区均开展了小麦改良品种推广的实际工作。与之同时,江苏省立麦作试验场也在附近的铜山、萧县进行了改良小麦品种推广。

2.推广模式的初步形成

(1)中央模范农业推广区的推广模式

中央模范农业推广区的小麦改良品种推广模式,大致包括了调查登记、加入作物改良协会和办理贷款三个基本步骤。

首先是调查推广区域情况,登记区域内农家信息。

其次,要求区内农民加入作物改良会,并明确规定了农民的权利与责任:

权利方面:会员可优先购用改良种籽,请求借贷,以达到作物改良目的,享受合作运输其所生产之改良作物。责任方面:会员须尽力保持改良种籽最高标准,服从本会议决,及监督机关之指导。凡用改良种籽所收获之产品,未得指导机关允许,不得食用或出售。

最后是办理贷款。作物改良会会员,可以经由作物改良会与银行接洽,根据田亩数量,贷得款项,贷款利率最多不超过1分至1分2厘。贷款共分两种:

甲、种籽贷款以种籽出贷于农民,折价计息,至收获后还款。

乙、改良耕作贷款的普通农家对于麦作较不注意,如施肥除草等工作,均不如稻作讲究,故拟按亩贷款,以使其改良耕作,但每亩至多连种籽费在内,不得超过1元或1元5角

(2)省立麦作试验场推广部的推广模式

省立麦作试验场推广部的推广模式大致包括以下内容:首先,由农场出价收回上年推广合格种子,做下一年推广之用。收价高于市价10%,补偿给被收种农民。其次,确定推广示范区域,并在区域内划定数个推广中心区。再次,在示范推广区组织合作社,种植改良小麦的农民必须入社。最后,社员在播种时,需要贷款,购买肥料者,由试验场介绍合作社向江苏农民银行借款,每亩可贷生产贷款1元。

两区在改良小麦推广时,均通过制定规则,限制了农民的不良行为。同时,再辅以适当政策引导,让改良小麦在种前、种时、种后都能得到妥善处理,保证了推广的有效性。

3.推广品种与数量

截至1936年,江苏省已推广了金大26号、9号、双恩号、2905号、中大南京赤壳、武进无芒、江东门、美国玉皮、沛县小红芒、萧县火燎芒、淮阴大玉花等10余个品种。根据有限资料记载,各品种累计在江苏省推广情况如下:金大26号145386斤、中大南京赤壳67115斤、武进无芒46542斤、江东门28119斤、美国玉皮947斤。

江苏省推广组织的建制化,推广方式的体系化,解决了上一阶段改良品种推而不广的问题,提高了推广效率,促进了本省小麦改良事业的进步。但遗憾的是,在其事业刚有起色之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江苏很快成为沦陷区。残酷的战事打断了这一多方浇筑数年心血的事业,江苏省的小麦改良活动被迫就此中止。

四、结语

综上所述,自1914年开始,江苏省在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推动下,在本省农业高等教育机构、国际友人以及各级政府机关的努力下,建立了多层级的专门研究机构、培养了相当数量的小麦品种改良人才、推广了一批丰产优质抗病的小麦品种,逐步从小麦改良的先行区发展为小麦改良的核心区与示范区。虽然抗战的爆发打断了事业的进程,但是在江苏省小麦改良实践中形成的人才队伍、收集的品种资源、收获的推广经验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国民政府转移到后方。在后方相对安定的环境保证了小麦改良事业的延续,一方面促进了战时后方的粮食增产,确保了粮食的稳定供应,另一方面维持了研究队伍,培养了中国小麦育种的早期人才,为战后中国的农业恢复及新中国成立后小麦改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①金善宝,蔡旭:《中国近三十年小麦改进史》,载《金善宝文选》;章楷:《新中国成立前半个多世纪中我国作物育种事业概述》,载《中国农史》1984年第2期;曹隆恭:《近代小麦良种选育》,载《中国农史》1988年第2期。

②1927-1928年未开展。

③魏庚1927年的首次来华,因政治环境变化仅在上海停留一月便返美,小麦改良事宜并未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试验场洛夫作物
覆盖作物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
自动驾驶试验场及虚拟测试场景研究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专题性作物博物馆的兴起与发展
全球的孩子们,早上好
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无人系统试验场开放
焚诗记
地下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