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三教互促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2-07-06修辉平徐敏

时代汽车 2022年14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大赛育人

修辉平 徐敏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省九江市 332007

2019 年1 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 条),方案指出,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就是要深化“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在“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改革的核心关键,教材、教法的改革必须靠教师来完成;教材是载体,为教学实施和课程建设的改革提供了依据;教法是改革的途径,教师、教材的改革必须要依托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不是独立的单体,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是当前教育领域唯一一个由教育部举办全国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大赛的宗旨就是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改,大赛注重推进三教改革,大赛注重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改革。大赛的要求与三教改革的内容一一对应,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为桥梁,对促进三教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1 “三教”改革面临的难题

“三教”改革最终目的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目前应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现状来看结构化的教学团队建设水平、新教材建设水平以及教学方法仍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师资队伍建设:双师比例不高,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信息化教学手段缺乏,教学方法单一;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水平较低。

2.教材建设:教学内容落后,没有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课程思政、1+X 证书没有有效融入;教材体例固化单一,缺乏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新媒体教材。

3.教法改革:没有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缺乏合理运用平台、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教育教学,进行考核与评价;没有持续开展教学反思、教学诊断与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的需求。

2 “三教”改革的内涵和策略

2.1 教师改革

教师作为“三教”改革的核心要素,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法的改革都是通过教师来呈现的,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呢?高职教师根本的教育目的是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因此高职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具备包括课程开发、课程教学、专业技能、行业能力、信息素养、科研创新、职业道德等方面。

教师首先要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对专业链职业岗位核心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归纳知识和技能能力指标点,将能力指标点细化为课程目标,重组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重构学习内容;其次教师要有良好的课程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核心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第三,教师要具备双师素质,不仅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还要有一定的行业能力,包括行业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第四,教师具备“课程思政”的能力,教书育人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2.2 教材改革

教材作为“三教”改革的载体,不仅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呈现,而且教师的能力水平很大一部分要在教材中体现。一部好教材的评价标准就包括编写队伍水平、内容质量、出版质量及特色创新等方面。教材的编写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水平决定了教材的质量,编写队伍必须是一支优秀的教学创新团队;教材的内容要具备适用性、职业性、实践性的特点。

适用性:高职教材有异于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应适用于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等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适宜于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启发引导、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能力;便于线上线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体现书证融通、课程思政改革思想,注重学生“德”的培养。

职业性:与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体现产业发展新趋势、新业态,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结合职业能力、岗位要求编写课程内容。内容凸显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工学结合等教学特点;能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理念,有机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德育元素。

实践性: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材内容,合理设计实训性工作任务,便于实施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2.3 教法改革

解决了教学改革的主体、改革的载体问题,最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育人的方法和途径问题,教法的改革就是要找到提高培养人才质量的方法和途径。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比如成果导向教学法、翻转课堂等,以此同时,项目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等本土课程改革方案也得到了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推广和实施。但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模拟仿真、虚拟现实、智慧课堂、透明车间等信息技术逐步进入到职业教育课堂,而当前的传统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适应不了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一是要满足线上线下教学需要,推进基于慕课、翻转课堂、“金课”等的混合制教学模式的改革;二是要理实一体、工学结合、书证融通;三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实施差异化分层分类教学;四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机制。

3 “三教”改革创新的途径

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教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服务企业发展,“三教”改革的实施也要遵循这一理念,要从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角度出发,以培养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形成“三教”互促育人的模式和机制,培养一支德才兼备、技精善教的教学创新团队,编写一批与时俱进、形式新颖的新形态教材,形成一套手段多样、卓有成效的教法。

3.1 以教学能力比赛为抓手,形成“三教”互促育人模式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宗旨是“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改”,考察教学团队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评价目标、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参赛材料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施报告和教学视频。通过大赛的实施方案我们可以发现大赛的要求与三教改革的内容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深入解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研究了新时期教师能力标准、教材标准和教学模式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形成了以赛促教的“三教”互促育人模式(如图1 所示)。

图1 以赛促教的“三教”互促育人模式

3.2 以赛促教,打造技精善教的“双师多能”教学创新团队

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促进教师的发展。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精心研究了大赛的方案,新时期教师以德为先,具备课程开发、科研创新能力,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行业经历的双师素质。因此,项目制定了“双师多能”素质能力认定标准及激励措施,建立了教师动态管理机制,形成了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技术服务,同时也吸引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工程师到职业院校担任教师、产业导师。加强教师师德、科研、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培养和考核,打造一支品德优良、专业能力好、实践水平高、科研创新强的“双师多能”师资团队。

3.3 以赛促建,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立体化教材

根据大赛的要求,对接教学标准、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体现产业发展新趋势、新业态。与企业校企合作共同编写和开发,符合生产实际和行业最新趋势,同时反映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规范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教材不仅融入了1+X 证书和思政元素,而且适应混合式教学、在线学习等泛在教学模式。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立体化教材,同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

3.4 以赛促研,创新“任务驱动7 步式”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车工坊”线上线下混合制教学模式及“任务驱动7 步式”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做到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校企“双元”育人教学模式,与企业共同实施教学,将课堂搬到工厂车间。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虚拟现实、模拟仿真等,开展空间教学、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线上线下混合制教学;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行为分析,实施多元多维、增值评价的评价体系,提升教学效果。

3.5 以赛促改,建立“三教”改革诊改评价机制

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课程思政、素养教育、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等方面中形成的改革与创新在教学能力比赛中进行实践验证,总结经验与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并进行改进。建立了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诊改机制,建立了快速化、智能化、信息化教学诊断数据分析中心,包括教师评价(课程建设、科研创新、专业技能、社会服务等)、学生评价(专业成绩、技能考核、考证竞赛),教材评价(适应性、职业性、实践性、课程思政、课证融合、三新融入、立体化、信息化),教法(线上线下、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工学结合、多元多维评价等)。实施过程采集和实时采集,确保数据及时、准确、真实。学院各部门、各岗位抓住“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推进各项工作,积极对接行业企业,在工作中实时分析数据、发布预警、诊断问题、及时改进,向更高目标发展,形成了专业、课程、学生发展的三级“8 字”螺旋校内校外双循环诊改机制,保障学生培养质量螺旋式上升。

4 “三教”改革创新的实践

以赛促教的“三教”互促育人模式在我校汽车专业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专业教师双师比例达到90%以上,12 名教师获得中德诺浩有限公司认证的汽车机电维修技师、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技师资格,6 名教师获得上汽通用五菱有限公司认证的培训师资格,4 名教师取得了1+X证书考评员资格,5 名专业教师获得江西省教师教学能力一等奖,2 名教师分获全国新能源汽车教师能力大赛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2 名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能力大赛(高职组)汽车维修赛项获二等奖。教师发表论文100 余篇,专利50 个,省级以上课题20 余项。开发工学结合、活页新形态教材1 套20 余本,其中6 本公开出版发行。课程相关教学成果获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1 项,二等奖1 项;行指委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 项,课程微课获全国微课大赛一等奖3 项;6 门课程评为省级优秀在线开放课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获省级教学资源库。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大赛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最美证件照PK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