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和监护仪的集中管理及预防性维护管理方法分析
2022-07-06谭一明
谭一明
摘要:集中护理模式的应用,进一步优化了呼吸机和监护仪的配置,提高资源使用率,降低临床购置成本的同时,减少设备的维修成本,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呼吸机;监护仪;集中管理;预防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 R318.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7--01
呼吸机和监护仪属于临床急救治疗的重要支持性设备[1]。呼吸机负责帮助患者吸氧,加快其体内二氧化碳的排出,起到呼吸困难的缓解作用。监护仪则用于生命体征的监测,分析并完成多类别的报警反馈,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对此为有效提高两种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购置成本。[2]本文将分析呼吸机和监护仪的集中管理及预防性维护管理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详细内容如下。
1、集中管理
1.1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医院内各科室的需求不同,呼吸机和监护仪的使用频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监护室属于其设备使用频率较高的科室,医院可进行设备的独立配备,由本科室主动申请购买并独立保管,使得临床应用更加便捷。此外,医院部分科室对呼吸机和监控仪的使用率较低,机器出现搁置的情况,增加科室的成本。与此同时,如果依靠于其他科室的设备,在应急情况下,机器的调配会有一定的难度。
随着医疗结构的不断改革,呼吸机和监护仪的使用效率是当前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医院内应统一设立医学装备服务中心,根据医院科室的需求量不同,配置一批监护仪和呼吸机,并采取集中管理分配,与此同时分析所得效益。集中管理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呼吸机和监护仪的使用频率,另一方面降低医疗设备的故障发生率。
1.2运行模式和调配流程
呼吸机和监护仪采取分类和编号,并记录在册。通过HRP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对接,对设备采取信息化调配。调配人员的工作时间为24小时的值班制,确保设备出现紧急调配使用。呼吸机和监控仪在借还时,设备管理人员与科室人员做好面对面的交接,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并记录在册。租赁费用由科室的借还人员进行签名确认,并在每个月度进行财务部门的账单提交。
临床实际应用呼吸机或监护仪时,临床医生要评估好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而后向设备服务中心申请,与此同时,设备工程师需要在最快时间处理好申请设备以及设备附件,将设备租赁单一同送往科室。
每月初,医院设备服务中心对科室的租赁数据给予汇总并记录成编制报表,详细了解呼吸机和监护仪的使用情况,评估科室需求以及设备成本收益,为后续的设备购置提供详细数据。
1.3集中管理结果
1.3.1各科室对于呼吸机和监护仪的使用情况
医院设备服务中心每月都会对各科室的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整理呼吸机和监护仪的需求度高的科室以及需求较低的科室,为后续的购置预算以及数量进行分级考虑;比如说,2020年5月份,呼吸机需求度较大的科室主要体现在ICU,监控仪需求度较大的科室主要体现在急诊科和内分泌科,由此说明,下个月将优先考虑以上3个科室的预算申报、论证和批复。
1.3.2 呼吸機、监护仪的效益
医院科室对呼吸机的调配收费标准为20元/小时,监控仪调配为每小时13元,如果使用时间不超过30分钟,收费标准按30分钟计算,若超过30分钟,则按60分钟的标准进行收费。最终医院的装备服务中心会将每一年的使用维修数据汇总,交至财务部门并分摊至医院各科室,汇总最后效益。以上方式的推出,使得医院各科室都会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设备租赁,提高临床设备的有效使用率。
1.3.3质量控制
集中管理模式实施后,医院装备中心选派专业的设备工程师对呼吸机和监控仪进行集中管理,并且在调配前后,工程师会对设备进行统一的安装调试,与此同时,展开设备使用培训讲座,降低临床设备使用的错误率,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2. 呼吸机、监护仪的预防维护
集中管理模式下,医学装备服务中心会选派设备工程师来对呼吸机和监控仪进行管理和预防维护,并给予各个设备贴上标识,并做好详细的使用维修记录,保证其在各科室使用的安全性。
2.1呼吸机的预防维护
首先,在临床科室送回借取的呼吸机后,设备管理人员应将设备中的呼吸管路及附件送往指定的消毒供应中心,对其采用高温高压性消毒,而后将设备送回并详细记录放置设备库,时刻保持呼吸机的无菌性。
检测内容(1)通电自检:连接呼吸机的管路与模拟肺,接通电源,呼吸机会进行自检,当其界面出现“PASS”后,则代表自检流程结束,呼吸机已正常工作。(2)漏气检测:呼吸机消毒流程完成后,对管路的漏气性进行检测。采用潮气量检测、压力检测来检测气管部分的管路,(3)报警系统:调整各种报警系统的高低限度进而判断报警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2.1监护仪的预防维护
对监护仪的使用进行日常巡逻检查,根据国家计量局的计量标准,工程师应定期检测监控仪的电气性能及安全性,并详细记录检测结果。监控仪附件的更换应保证其是原厂附件,以此确保监护结果的准确性。
3. 讨论
医院装备服务中心对呼吸机和监护仪采用集中管理,具有统一的调配运行模式,并给予总结分析,结果显示,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更有利于临床科室的资产分配,降低成本,以此保证医院设备购置及使用的流畅性,且呼吸机和监护仪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显著降低【3】。此外,该模式为呼吸机和监护仪的后续维护提供极大便利。
总之,在医改的大环境下,对临床医疗器械和设备采取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可显著降低医院各科室的成本输出,并且集中管理及预防性维护管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柴西英,邵春梅,于莉,等. 8S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呼吸机管路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2021,21(9):1404-1408.
[2] 杨兴菊,孙燕,孙霞. 呼吸机支持通气患者护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践研究[J]. 现代科学仪器,2021,38(4):40-45.
[3] 沈慧,王启茹,刘晔,等. 基于循证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研究——以监护仪和注射泵为例[J]. 医疗卫生装备,2020,41(10):65-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