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巧用实践活动提升小学生道德素养

2022-07-06李莉莉陈素芳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6期
关键词:资源库道德教育道德

李莉莉 陈素芳

摘要:加强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要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且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对加强和促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这个网络时代,为了适应当代社会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教师应联合多方力量,开发实践活动资源,充分发挥道德教育资源库的作用,巧用学校、家庭、社区各种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养。

关键词:实践活动道德素养提升

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学生情感、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创新精神的培养,智慧、思维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学生自身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实现的,而自身、客体相互作用的媒介恰恰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社区中的有益活动,校内校外各种实践活动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发展。清初思想家颜元说:“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离开来。”显而易见,在新时期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活动是实现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必由之路,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各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巧用实践活动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势在必行,更是非常必要的手段之一。

一、多方联合,开发实践活动资源

(一)实践活动与校园德育相结合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有效开展各科教育教学的主要载体之一,把实践活动与校园德育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可谓一举两得。在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时,我们可以按照不同年级、班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学生喜欢、乐于参与的活动主题。例如“小手变变变”:首先让学生观看农民劳动的视频,观察他们的双手在劳动前后的变化,体会我们的衣食住行来之不易;接着让学生讨论自己见过的谁的手变化最大,想一想他的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然后让学生亲身实践,自己动手完成一项劳动操作,看看劳动前后自己的小手有什么变化;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这次实践活动中的体会。通过看、说、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劳动的辛苦,收获的可贵,明白浪费是可耻的行为,节约是光荣的,进而达到实践活动目的: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国庆来临之时,为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观看抗日战争影片:《小兵张嘎》《鸡毛信》《地道战》《南京大屠杀》等,看后举行“心中的共产党”“向英雄致敬”等实践活动,通过排演节目、制作手抄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收获到了不同的情感,无形之中受到德育知识的熏陶,获得深刻的身心体验和品德成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实践活动与校园德育相结合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实践活动与家庭生活德育相结合

家庭是学生生活最久的地方,也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教育场所。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承和深厚的精神内涵,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传统节日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素养的教育和熏陶。春节来临,我们可以开展“丹青妙笔照新春”主题实践活动。例如“我赞家乡”实践活动,寻找有关过年习俗的画面,拍出或者画下来,并写下这个习俗的寓意,激发学生爱家、爱国之情;“我懂礼节”实践活动,家里来客人时,留心长辈怎么待客;走亲访友时,观察家人怎么做客,通过比较,记录体会,感悟人际交往之道;“我爱亲人”实践活动,采访家里长辈,了解血缘关系,用思维导图、绘画、手抄报等形式绘制出家谱。我送祝福展示自己的才艺,如舞蹈、朗诵等,录制视频、制作电子或手工贺卡,为自己、家人、老师、同学送上新年祝福。开学时,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分类评比,将优秀作品在校报、学校公众号上展示。通过这些综合性实践活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身的道德素养。实践活动与家庭生活德育相结合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实践活动与社会生活德育相结合

陶行知说过:“整个社会活动,都是我们受教育的范围。”实践活动的特点也决定了社会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课堂之一。为了让学生懂得感恩,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用心观察生活,发现身边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街道里的清洁工,每天几点起床,要做哪些工作,工作环境怎样;车间里的工人,一天工作多长时间,每月的收入是多少,其生产产品给大家提供了什么方便;父母长辈,每天做了多少事情,劳累一天后,问问他们的感受,你有什么想法……通过亲眼看,亲耳听,亲身想,体会各行各业的人为我们幸福的生活付出的艰辛,进而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现实生活中的艰辛,学会了尊重别人的劳动,还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实践活动与社会生活德育相结合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二、建立道德教育资源库,优化学生实践活动

目前,不少学校为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活动开设少之又少,还有的为了完成任务,流于形式,没能让实践活动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由于物质条件的提高,家长也没有对道德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安全教育的警醒,社会生活也离学生越来越远。这一系列的问题,都给提升学生道德素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学校,应该利用自身条件,整合资源,为学生搭建好提升道德素养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真实的体验来展示自己不同方面的能力,体会不同的成功,最终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道德教育资源库,优化课程资源,精化实践活动,助力学生提升道德素养,是一种快速高效的途径。学校可以组织一批来自不同年级的骨干教师,根据本校可利用的资源情况,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方案;然后根据不同学段学生道德素养的需求,开展可行的实践活动。以我们学校为例,我们的道德教育资源库的日常活动系列有“文明礼仪爱校爱家”“阳光向上乐观开朗”“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愛国守法诚实守信”“感恩励志孝亲爱亲”;重要节日系列,如春节、国庆节、中秋节、劳动节、重阳节、妇女节等。每个活动的实践内容、要求、目的都不同。如感恩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要分好不同学段的实施方法:低、中、高各年级学生要做什么实践活动,分别达到什么目的等。道德教育资源库随着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断进行完善和更新,对学生开展系统的、科学有效的实践活动。这样既节约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又能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是提升小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环境的新时期,小学阶段实践活动题材丰富,要多方联合,开发实践活动资源。巧用实践活动,是提升小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道德教育资源库,优化学生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良好途径之一。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利用网络资源,结合校园德育、家庭生活德育和社会生活德育,借助道德教育资源库,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在操作、感悟中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郭侠.高职美术教育中自主活动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实践[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6.

[2]周显梅.“仁者之辉,实践远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索[J].辽宁教育,2019(5).

[3]张永华,谌业锋,蒙佐德,严正辉,付建红.新教师角色适应与专业发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

[4]宋安琪,孙丹.国际汉语课堂活动设计与应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资源库道德教育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跟踪导练(五)(2)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道德
高职高专护理教学资源库建设浅谈
构建可持续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若干思考①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