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关系在农村留守幼儿足球活动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2022-07-06胡名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6期
关键词:同伴足球幼儿

胡名

摘要:随着人们对足球认知的加深,对其印象已不再局限于职业性较强的体育项目,而是突出其户外跑动适度性、合作游戏性和动作协调性等优点,十分适合幼儿进行学习和训练,从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激发足球活动兴趣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对于农村留守幼儿来说,父母离家且长期未归,使得同伴关系成为其获取情感体验的来源,而在足球活动中注重对同伴关系的培养,能够让幼儿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获取良好的情感体验。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同伴关系和阐述农村留守幼儿在足球活动中的优势,提出同伴关系在足球活动中的实践应用措施,旨在提高幼儿的情感满足度。

关键词:同伴关系农村留守幼儿足球活动实践应用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迅速发展,足球运动也成为学校体育常见的教学内容,足球社团也因此而诞生。足球活动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望,减轻学生因运动不足而产生的躁动。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多元化,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被提出,同伴关系也成为教师关注的内容。同伴关系不仅对农村幼儿尤其是留守幼儿,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影响,还会表现在对其身心健康状况、社会适应程度和运动参与意愿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下文主要通过对同伴关系概念的解析,说明在农村留守幼儿中开展足球活动的优势,提出同伴关系在其足球活动中的实践应用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足球技术技能,从而提高足球活动对幼儿的影响,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同时,使其体验较为良好的情感交流。

一、同伴关系的概念

要让同伴关系融入农村幼儿足球活动,就需要对同伴关系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从狭义上看,同伴关系指的是年龄相仿或相同的幼儿,因各种原因而形成的互动型人际交往关系。幼儿园儿童间形成的同伴关系有助于提高其情绪管理、语言交际、师生交流、知识技能学习、社会环境适应等能力,从而减轻学生因为社交而产生的恐惧。尤其是在需要进行运动的场景中,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或关系较好的同伴,这能够提高双方的互动和了解,从而建立更为稳固的信任关系,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据研究和数据表明,稳固关系、加深友谊,是青少年尤其是幼儿参与活动和体育运动的重要原因。从广义上看,同伴关系不仅包含同龄同伴关系,还包含异龄同伴关系。异龄同伴关系常指和与自身年龄不同的人建立同伴关系,如教师、父母等拥有更多知识量和权利的成人。异龄同伴归属于水平关系,但仍具备自身特点,异龄指年龄相差一个龄级以上。对于农村幼儿尤其是留守幼儿而言,他们的异龄同伴关系大多局限于教师和爷爷奶奶等更老一辈的家长,因此其在异龄同伴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较少,也使得他们更追求同龄同伴关系,而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让幼儿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如此,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逐渐摆脱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从而促进其社会化。当同伴中存在榜样时,还能够充分诱导幼儿学习相应的交往技能,从而了解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

二、在农村留守幼儿中开展足球活动的优势

(一)农村幼儿的体质优势

相较于城市幼儿来说,农村幼儿的体质更好,且多具备吃苦耐劳和积极上进等特点,具有较好的优势。农村幼儿尤其是留守儿童的體质优势在于,其上下学通常步行,且结束学习后所能进行运动活动的场所较多;城市学生上下学多依靠家长接送,拥有课余运动活动时间较少,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且农村的幼儿能够接触到电子用品的机会较少,日常娱乐多与同伴“做游戏”;而城市幼儿则更喜欢待在家里使用电子产品。因此,相较于城市的幼儿来说,农村幼儿对于体育活动更感兴趣,也能够更快地适应足球运动。

(二)农村留守幼儿在沟通与情感支持方面有着更高的需求

农村留守幼儿的家长多从事繁重且长时间的工作,使得其平时无法回家陪伴孩子,同时缺乏与幼儿进行沟通的技巧和有效手段。这让孩子缺失异龄同伴,未能培养垂直关系的人际交往,对同龄同伴关系的需求更多,对沟通和情感支持方面的需求更高。对于留守幼儿来说,日常交流对象仅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戚,或无人可交流。因此,相对其他幼儿来说,表现更加内向,在参与同龄人之间的活动时不愿交流,只是默默参与,而在教师或长辈的鼓励下,这部分幼儿能够克服困难主动与人交流,说明农村留守幼儿对沟通和情感方面的支持的需求更高,需要教师与其家长了解具体情况,并对其展开一系列的心理工作,帮助其主动接触同学,形成同伴关系,体验语言和情感沟通的魅力。

(三)农村家庭的地理优势

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其家庭住址与学校地址的位置相差较小,加之学校招生范围的划分,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在校外的充足互动时间,从而提高其发生同伴关系的可能性,进而为学校内建立同伴关系创造一定的机会和条件。农村小学多辐射整个村或镇,使得学生大多互相认识,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同伴关系能够更好地培养感情。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幼儿从出生开始便互相熟悉,这也使他们的同伴关系建立时间较早,在幼儿园中教师只需花费心力让幼儿之间的关系加深即可,而不需要想尽办法让幼儿建立新的同伴关系。

三、同伴关系在农村留守幼儿足球活动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在了解农村留守幼儿的优势之后,围绕其开展足球活动的实践规划也更具备针对性和合理性,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点。

(一)重视对幼儿信息发展档案的建设

体能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能为幼儿的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那么要想实现体能活动与足球游戏的有效结合,就需要教师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实际运动能力,以便确定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游戏难度。比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首先应该锻炼他们抱球跑和夹球跳的能力。在幼儿报名加入足球活动之后,需要将其信息进行统计并分类,制作成相应的信息档案。这类档案需要教师与家属进行沟通后,获取其运动水平、参与原因、家庭情况、日常表现等方面的信息,再进行大规模的体检,掌握幼儿身体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开足球活动的辅导。在此过程中,幼儿参与足球活动的原因是最重要的方面,只有幼儿对足球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保证其持续参与活动,并用心练习。儿童档案还可以让教师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练习,让社团教练能够做出更贴合幼儿心理预期的训练计划。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对幼儿情况进行记录,这样才能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规划。只有重视对幼儿信息发展档案的建设,才能让训练内容更具备针对性和合理性,从而让幼儿获取更加良好的足球活动体验。同时,信息发展档案能够让教师安排的足球游戏活动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因体能消耗过度而出现身体损伤。足球运动对体能的消耗较大,因此不能过度运动,但活动过于简单又很难达到锻炼身体和加深同伴关系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档案内容,合理安排活动项目。

(二)借助榜样的力量引导幼儿学习

对于幼儿学生尤其是农村留守幼儿而言,榜样的力量是促进其学习积极性增长的主要方式,因此需要通过树立“偶像”和“榜样”等方式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首先,社团教练可组织幼儿观看足球比赛的精彩集锦,让幼儿能够体会到足球的魅力,在欣赏职业球员高超球技的过程中,尝试利用幼儿感兴趣的词汇进行描述,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认识球员,确立幼儿心中的偶像,不仅能够利用此进行激励,让幼儿的足球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还能促进有相同偶像的幼儿建立同伴关系,加深交流。其次,在学校和社团中也可以开展定期的球星评比,树立幼儿身边的榜样,引导其向榜样学习,培养刻苦训练、技术高超的球员,提高整体素质水平。在此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同伴关系的优势,让性格相似、爱好相同的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基础的同伴关系,并在之后的训练和竞赛中做到相互竞争、相互促进,运动技术取长补短,从而形成更为亲密的同伴关系。同伴被选为球星,不仅使得幼儿自身具有自豪感,还能够让其向同伴看齐,更加努力地进行练习。当幼儿在训练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借助同伴的帮助进行改正,或通过同伴的劝阻和挽留,削弱幼儿得不到正反馈而考虑放弃训练的意愿,培养其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榜样的力量能够提高幼儿对足球技术学习的意愿,有助于坚持、团结等美好品质的形成。但教师需要注意下述情况发生:有的幼儿明明靠自己就能完成的任务却偏要依賴他人和他一起完成;有的幼儿在任务失败后会哭闹,埋怨和他一起进行游戏的幼儿,这都是心理素质脆弱的表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

(三)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积极完善

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幼儿园的学生更容易管理,合理利用相关的规章制度能够有效约束其行为,避免幼儿因没有约束而做出伤害他人、破坏秩序的行为。因此,在开展农村留守幼儿足球活动的同时,需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对其进行完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展足球活动时,需要注意幼儿是否对此感兴趣,不能强制要求幼儿参与活动,这不仅无法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情感体验,还会导致其产生厌恶感。在开展足球活动前,教师可采用制作具有明显象征意义和色彩鲜艳的宣传海报、在学校内播放相关的足球视频、设计简单易读且具有意义的宣传标语等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幼儿产生兴趣并报名。再在招募当天开展有趣且较为简单的足球小游戏,让幼儿获得正反馈,增强幼儿的体验感,从而提高报名意愿。还可让足球教练展示足球技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足球运动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鼓励幼儿进行同学间的推荐,在校园或村镇范围内,利用自身的人际交往寻找或请求对足球活动有兴趣、意愿的幼儿加入足球活动。在足球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为方便教学和管理需要将幼儿分成多个小组,相较于正规组织而言缺乏一定的约束力,因此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相关规章制度并非为了限制幼儿的行为,而是采用奖惩条例,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幼儿拥有良好的表现时,如帮助同伴练习足球技巧、自身能力出众等,以组员推举并投票的方式进行评奖评优。当幼儿出现不良行为,如欺负其他幼儿、拉帮结派、不积极磨炼足球技术时,应当及时予以警告,且对行为严重者进行处罚,如取消奖励和参赛资格或通知监护人等,矫正其行为。

综上所述,在农村留守幼儿群体中开展足球活动,能够有效加深其同伴之间的感情,还能提高身体素质,得到身体与精神的满足。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同伴效应,在规章制度建立与完善、注重幼儿信息发展档案的建设、借助榜样力量引导幼儿学习等方面多层渗入,通过同伴关系的优势提升幼儿的满足感、足球技术技能、团队协作、社团竞赛等多方面能力,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足球技术,还能够培养其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徐菁菁.同伴关系有多重要[J].上海教育科研,2021(6):1.

[2]邓上宇,王宗耀.“同伴教育”在中小学足球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运动-休闲:大众体育,2021(8):87.

[3]张美珍,黄勇明,彭新林.农村留守初中生同伴关系与监护人教养类型的关系研究[J].科学咨询,2021(20):2.

[4]徐陆璐,董宝林.同伴关系\主观锻炼体验与青少年余暇锻炼习惯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35(6):6.

[5]王挺.青少年同伴关系发展的家庭教育机制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20(1):6.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同伴足球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